野生天然海水珍珠图片:甲A暴力语言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8:17:06
        “杀无赦,斩立决”、“无情打击”、“彻底粉碎”、“锄奸”、“洗脑”、“下放”、“揪内鬼”……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语汇,千万不要以为时光倒转,回到了文革时期。其实,你只不过是翻开了报纸的体育版而已。以上这些词语,均出自足协领导和俱乐部官员之口。

  中国足坛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时隔多年,足球界的头头脑脑们又拾起这套暴力语言体系?这种暴力语境背后隐藏着什么?下面,我来试着分析一下。

  众所周知,末代甲A由于足协管理不当,把关不严,升级规则出现了重大纰漏,甲A赛场上出现了少有的混乱局面。俱乐部之间裙带暗结,关系微妙,将帅不合,离心离德,黑哨未绝迹,假球又横行。联赛最后一轮,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千古奇观:重庆力帆只有输球,才有希望进军中超。当然,人算不如天算,俱乐部会算不如足协会算,一出更热闹的闹剧,让重庆打错了如意算盘。

  足协显然缺乏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更不用说控制混乱局面了。恶疾须猛治,乱世用重典,这口号喊喊容易,做起来难。虎狼药不敢下,葫芦案不好断,怎么办?怎么办?最后官员们不得不乞灵于那一套暴力语言,试图用后后现代的“符号学”来对付前前传统的“厚黑学”。但是这套暴力符号,吓唬小学生可以,想唬住足坛这帮“滚刀肉”却很难。事实证明,打击“厚黑学”,“符号学”根本没用,要想大获全胜,最终还得靠“以厚黑制厚黑”。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各俱乐部深刻领会足协精神,把语言暴力符号发扬光大,在内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整风洗脑运动”。他们声称,整风不是整人,而是整纪律;洗脑不是洗屁股,而是洗脸面。大脑洗完了,但仍不是一张白纸;“内鬼”揪住了,但并没有彻底“铲除”。投鼠忌器也好,顾全大局也好,总之,惩罚并没有宣称的那么严厉。最坏的结果就是“下放”到预备队,但“下放”并非绝路一条,只要表现好,依然能够“上调”回来。

  总之,暴力语言符号在甲A彻底失效。这说明,在潜规则盛行的地方,暴力语言的作用其实很有限。任你狠话说绝,毒誓发遍,别人早已把你的底线看穿,不吃你那一套。这正应了西方那句谚语,"咬人的狗不叫"。不知足协是否明白这一点,明年的中超会不会换一套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