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麻理子太太:卡扎菲政权垮台对中国有好处吗?2011-08-23 09:50: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3:41

卡扎菲政权垮台对中国有好处吗?

2011-08-23 09:50:05

归档在 财经 | 浏览 15398 次 | 评论 17 条

2011年3月19日,恰逢伊拉克战争开战8周年,美、英、法等国再次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帏幕。利比亚战火让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损失200亿美元。

这场持续近半年之久的战争进入8月以来,正当卡扎菲政府和反对派僵持不下之时,突然发生逆转,国际上多个国家一反常态,纷纷占到了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这边,支持美、英、法等国推翻卡扎菲政权。

8月19日,中国政府向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提供价值总计5000万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中国政府提供大米、油及药品等救援物资已运抵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中国对利比亚反对派的援助恰逢其时,此前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官方媒体都还对卡扎菲政权抱有希望,认为反对派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抑或是西方国家操纵的傀儡。然而,恰恰是这样一支缺粮食缺武器缺核心的平民武装,击垮了强硬的卡达菲政权,也打消了国际社会的观望。

就在中国出手援助利比亚反对派的关键时刻,8月22日,在利比亚班加西,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贾利勒当天称,卡扎菲时代“已经终结”,但直到卡扎菲被捕,反对派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观察人士分析,反对派在近期突然爆发,连续攻占多个城市并最终包围的黎波里,的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当前的局势来看,卡扎菲下台的命运已不可逆转,在短期内下台的可能性比较大,最快在8月底就可能被赶下台。

中国政府向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支持卡扎菲政权垮台对中国有好处吗?笔者认为卡扎菲政权垮台对中国没有好处,刚好中了美、英、法等国的奸计,圆了美国霸权的梦。

众所周知,利比亚是世界第12大、非洲第三大产油国,已探明石油储量440亿桶,拥有非洲最大的原油储备。日产原油160万桶,国内日消费量仅为27万桶,其余均为出口,其中意大利占32%,德国占14%,中国占10%,美国占5%。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控制了该国50%的石油出口。但由于本国人口贫乏,且缺少相关教育机构,国家石油公司只是以爱国主义名义摆上台面的花瓶,利比亚石油产业运行主要还是依靠拥有高技术的外国厂商,包括意大利ENI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Repsol),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等。

随着局势持续紧张,大批外国工人撤离,利比亚原油生产将面临全面停滞的威胁。截至发稿,利比亚境内几乎所有主要外国油厂都宣布解散了部分工作人员,有些甚至解散了全体员工,超过一半的油厂停运。利比亚原油出口最高每日减少了60%,即100万桶。

那么,利比亚油厂停业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首先,利比亚产出的原油因含硫量极低被称作“甜原油”,是加工汽油、柴油以及航空燃油的上好原料。世界各地对这种原油都有需求。一旦利比亚出现油荒,全球油价将出现大幅上涨。

国防大学副教授林东认为,西方军事大国发起的利比亚战争,目的是争夺地中海霸权。利比亚战争虽因部族之争而爆发,但通过大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其战争企图暴露无遗:竞争地中海的主导权。“世界油库”——中东有两大富油区:海湾地区和濒临地中海的北非地区。通过两次海湾战争,美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海湾地区产油国的控制。此次利比亚战争,西方大国又对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北非国家打起了算盘。

其次,受利比亚油荒影响最大的国家将是意大利。意大利国有能源企业ENI成品油产量的15%到20%依赖于来自利比亚的原油进口,同时ENI也是利比亚天然气的惟一出口方。

利比亚战争爆发,导致国际油价不断飙升。

法英看中的是利比亚的资源。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建立后,法英等国与其虽有驱逐外军基地、空袭民航飞机等积怨,但基本上相安无事,甚至一度握手言欢。而今,法国拉着盟国挑头空袭利比亚,军事干预利比亚内乱,决非一时冲动。只要将地中海南北两岸作一下对比就会一目了然。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中海北岸的老牌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景气,地处南岸的北非“穷国”,却因丰富的石油资源,安然无恙。两岸的鲜明对比使得北岸国家蠢蠢欲动。此前,英法大国作为配角,曾参加过美国主导的多次战争,但在战后并未捞到好处。此次利比亚战争,法国打破谨小慎微的传统,跨海南下,无非就是想重新恢复在利比亚的传统利益,进而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领导权。而传统“大佬”美国的弱势,恰为“高卢鸡”飞向地中海对岸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美国看中利比亚的是,这里是控制地中海的要地。地中海地处美国三大司令部(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非洲司令部)辖区的交叉地带,是美国战略关注的焦点区。地中海周边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不但是法国“南下”的重要诱因,同时也是美国在该地区苦心经营的主要动力。即使没有利比亚战争,地中海这一内陆海也不会平静。早在二战结束后,这一海域就是西方军事大国军舰密集度最大的海域,美国第6舰队更是长期在此游弋,以保障美国的利益安全。发动利比亚战争虽然不是美国的初衷,但从与英法等欧盟国家竞争的角度考虑考虑,它也不敢麻痹大意。因此,此次利比亚战争,美国虽看似被英法拖进了战争,实则暗度陈仓、谋求实现其地中海大战略。而“别人搭台、我唱戏;别人打头,我收场”,恰好是美国“巧实力”战略的重要特征。

如今,利比亚已经成为地中海争霸的第一块蛋糕。历史上,卡扎菲曾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最难对付的“硬骨头”。为了将卡扎菲赶下台,西方国家采用过经济制裁、斩首攻击等多种手段,均未奏效。此次由部族冲突而引发的利比亚内乱,无疑为西方提供了“下嘴”的机会。美英法等国的军事介入,使得卡扎菲陷入了内外夹击之中,政府的统治力已受到重创。作为一个部落国家,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是利比亚将陷入部落混战的危局之中。政府垮台,国家内乱,主权丧失,使得利比亚成为西方国家能够轻松摆布的“病鹰”,对利比亚资源更可尽收囊中。通过这场战争,地中海地缘政治格局大变动已经开始,美欧地中海大战略已经展开。美、英、法等国将再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取道北非直趋大陆内部。

攻打利比亚,美国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借道利比亚战火制衡中国。美国通过直接(操作期货市场)以及间接(欧佩克不断提价)操控石油价格,美国在全面控制中东石油主要产地后,就可以通过石油提价大量回收国际美元,从而摆脱美国的内外双赤字,美国金融将彻底挤去泡沫。

这样一来,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变成美国的大利好,美国将充分利用这场金融危机,逼迫中国经济陷入出口萧条、严重失业、外汇储备流失、通货膨胀的困境,不断诱导直到发生内乱。

美国还想通过打击中国的投资地,把中国挤出非洲,让美国法国重回非洲,这样中国的战略空间就越来越小,石油无法进口,在跟中国没有正面冲突的情况下,把中国的崛起扼杀在摇篮之中。此外,美欧联合打击利比亚,推翻卡扎菲政权,成立一支受控欧美国家的新政府,还可以让美欧重新找回合作的机会,来巩固双边关系,从而抵消中国对欧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