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娇女:物理学年谱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57:58
物理学年谱

物理学年谱(公元前~公元元年)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腊人发现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轻物体;发现磁石吸铁。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实验研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中国墨子和墨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墨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墨子学派)。

  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学派已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长一倍的规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纪,实验发现斜面、杠杆、滑轮的规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静力学的基础(古希腊阿基米德)。

  公元前三世纪,发明举水的螺旋,至今仍见用于埃及(古希腊阿基米德)。

  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记载,“司南”大约是古人用来识别南北的器械(或为指南车,或为磁石指南勺)。《论衡》叙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动指南,它是后来指南针发明的先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度、量、衡,其进位体制沿用到二十世纪。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西汉记载用漏壶(刻漏)计时,水钟使用更早。

  公元前二世纪,发明水钟、水风琴、压缩空气抛弹机(用于战争)(埃及悌西比阿斯)。

  公元前一世纪,最先记载过磁铁石的排斥作用和铁屑实验(罗马卢克莱修)。

  公元前31年,中国西汉时创用平向水轮,通过滑轮和皮带推动风箱,用于炼铁炉的鼓风。
物理学年谱(公元元年~公元1000年)

  一世纪左右,发明蒸汽转动器和热空气推动的转动机,这是蒸汽涡轮机和热气涡轮机的萌芽(古希腊希隆)。

  一世纪,发现盛水的球状玻璃器具有放大作用(罗马塞涅卡)。

  300年至400年,中国史载晋代已有指南船,可能是航海罗盘的最早发明。

  在公元七、八世纪,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十世纪,中国发明了使用火药的火箭。

  十世纪左右著《光学》,明确光的反射定律并研究了球面镜和抛物面镜(阿拉伯阿尔哈赛姆)
物理学年谱(公元1000年~公元1500年)

  据《梦溪笔谈》,约公元1041~1048年间,中国宋朝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于西方四百年。

  约1200年至1300年,欧洲人开始使用眼镜。

  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明“震天雷”,是一种充有火药,备有导火线的铁器,可用投射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型。

  1241年,蒙古人使用火箭作武器,西方认为这是战争中首次使用火箭。

  1259年,中国宋朝抗击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型。

  十三世纪中叶,根据实验观察,描述凹镜和透镜的焦点位置及其散度(英国罗杰·培根)。

  十三世纪,用空气运动解释星光的闪烁(意大利维塔罗)。

  十三世纪,指出虹霓是由日光的反射和折射作用所造成的(意大利维塔罗)。
物理学年谱(公元1501~公元1600年

  1583年,用自身的脉搏作时间单位,发现单摆周期和振幅无关,创用单摆周期作为时间量度的单位(意大利伽利略)。

  1590年,做自由落体的科学实验,发现落体加速度与重量无关,否定了亚里土多德关于降落加速度决定于重量的臆断,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意大利伽利略)。

  1590年,发现投射物的运行路线是抛物线(意大利伽利略)。

  1590年,认识到物体自由降落所达到的速度能够使它回到原高度(意大利伽利略)。

  1590年,用凸物镜和凹目镜创造第一个复显微镜(荷兰詹森)。

  1593年,发明空气温度计,由于受大气压影响尚不够准确(意大利伽利略)。

  1600年,《磁铁》出版,用铁磁体来说明地球的磁现象,认识到磁极不能孤立存在,必须成对出现(英国吉尔伯特)。
物理学年谱(公元1601年~公元1700年)
  1605年,发现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原理(比利时斯台文)。

  1610~1650年,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旋涡假说,认为宇宙充满“以太”。把热看作一种运动形式,与莱布尼茨争论运动的功效问题近五十年。(法国笛卡儿)。

  1620年,从实际观察中归纳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荷兰斯涅耳)。

  1628年,用两块凸透镜制成复显微镜,是近代显微镜的原型(德国衰纳)。

  1629年,发现同电相斥现象(意大利卡毕奥)。

  1629~1639年,提出光线传播的最小时间原理(法国费尔玛)。

  1634年,认识到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提出弦的振动频率和弦长的关系(意大利伽利略)。

  1636年,首次测量振动频率和空气传声速度,发现振弦的倍频音,提出早期的音乐和乐器理论(法国默森)。

  1637年,提出光的粒子假说,并用以推出光的折射定律(法国笛卡儿)。

  1638年,提出一种无所不在的“以太”假说,拒绝接受超距作用的解释,坚持认为力只能通过物质粒子和与之紧邻的粒子相接触来传播,把热和光看成是以太中瞬时传播的压力(法国笛卡儿)。

  1643年,发明水银气压计(意大利托里拆利、维维安尼)。

  1640~1690年,观察到气压对沸腾和凝结的影响(英国波义耳)。

  1650年左右,创制摩擦起电机,发现地磁场能使铁屑磁化(德国格里凯)。

  1650年,发明空气泵,用以获得真空,从而证实了空气的存在(德国格里凯)。

  1653年,发现对液体的一部分所加的压强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帕斯卡定律(法国帕斯卡)。

  1654年,证实抽去空气的空间不能传播声音(德国格里凯)。

  1654年,进行了用十六匹马拉开组成抽空球器的两个半球,直接证明大气压巨大压强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德国格里凯)。

  1656年,发明摆钟(荷兰惠更斯)。

  1660年,用光束做实验,发现杆、小孔、栅等引起的影放宽并呈现彩色带的现象,取名“衍射”(意大利格里马第)。

  1666年,从刻卜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推出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现代天文学(英国牛顿)。

  1666年,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英国牛顿)。

  1667年,指出笛卡儿光学说不能解释颜色,提出光是“以太”的纵向振动,振动频率决定光色(英国胡克)。

  1668年,发明放大40倍的反射型望远镜(英国牛顿)。

  1669年,发现光线通过方解石时,产生双折射现象(丹麦巴塞林那斯)。

  1672年,研究光色来源,和胡克展开争论,认为光基本上是粒子流,但未完全拒绝“以太”说,认为高速度光粒子有可能和“以太”相互作用而产生波(英国牛顿)。

  1676年,发现形变和应力之间成正比的固体弹性定律(英国胡克)。

  1676年,根据木星的卫星被木星掩食现象的观测,算出光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丹麦雷默)。

  1678年,向巴黎学院提出《光论》,假定光是纵向波动,推出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定律。用光的波动说解释双折射现象(荷兰惠更斯)。

  1686年,《论水和其他流体的运动》出版,是流体力学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法国马里奥特)。

  1687年,推导出流体传声速度决定于压缩性和密度的关系(英国牛顿)。

  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次阐述牛顿力学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英国牛顿)。

  1695年,把力分为死力和活力两种,死力与静力完全相同,认为力乘路程等于活力的增加(德国莱布尼茨)。

物理学年谱(公元1701年~公元1800年)
  1701年,提出物体冷却速度正比于温差(英国牛顿)。

  1704年,《光学》一书出版。随着天文学、力学和光学的出现,物理学在十八世纪开始成为科学(英国牛顿)。

  1705年,制成第一个能供实用的蒸汽机(英国纽可门)。

  1709年,首次创立温标,即后来的华氏温标(德国华仑海特)。

  1724年,提出“传递的运动”即活力守恒观念,认为当它发生变化时能够做功的能力并没有失掉,不过变成其他形式了(瑞士约·贝努利)。

  1728年,根据光行差求算出光速(英国布拉德雷)。

  1731年,发现导电体和电绝缘体的差别(英国格雷)。

  1734年,明确电荷仅有两种,异电相吸,同电相斥(法国杜菲)。

  1738年,发现流线速度和压力间关系的流线运动方程(瑞士丹·贝努利)。

  1740年,用摆测出万有引力常数(法国布盖)。

  1742年,《枪炮术原理》一书出版,成为后来研究枪炮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英国罗宾斯)。

  1742年,创制百分温标,即后来的摄氏温标(瑞典摄尔西斯)。

  1743年,用变分法得出能概括牛顿力学的普适数学形式,即后人所称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瑞士欧拉)。

  1745年,各自发现蓄电池的最早形式──莱顿瓶(荷兰马森布罗克,德国克莱斯特)。

  1747年,提出天然运动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法国莫泊丢)。

  1750年,发现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英国米歇尔)。

  1752年,得到暴雨带电性质的实验证据(美国本·富兰克林)。

  1756年,提出比热概念,发现熔化、沸腾的“潜热”,形成量热学的基础(英国约·布莱克)。

  1767年,根据富兰克林证明带电导体里面静电力不存在的实验,推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英国普列斯特列)。

  1768年,近代蒸汽机出现(英国瓦特)。

  1769年,制成第一辆蒸汽推动的三轮汽车(法国柯格诺特)。

  1771年,发表《用弹性流体试图解释电》(英国卡文迪许)。

  1775年,发明起电盘(意大利伏打)。

  1777年,引出重力势函数概念(法国拉格朗日)。

  1780年,偶然发现火花放电或雷雨能使蛙腿筋肉收缩(意大利伽伐尼)。

  1782年,发明热空气气球(法国蒙高飞兄弟)。

  1783年,首次使用氢气作气球飞行(法国雅·查理)。

  1785年,实验证明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法国库仑)。

  1798年,从钻造炮筒发出巨量的热而环境没有发生冷却的现象出发,认为能够连续不断产生出来的热,不可能是物质,反对热素说,主张热之唯动说(英国本·汤普森)。

  1798年,用扭秤法测定万有引力强度,即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比例常数,从而算出地球的质量(英国卡文迪许)。

  1800年,使用固体推动剂,制造火箭弹,后被用于战争(英国康格揣夫)。

物理学年谱(公元1801年~公元1820年)

公元1801年

  观察到太阳光谱中的暗线,错认为是单纯颜色的分界线(英国武拉斯顿)。

  提出光波的干涉概念,用以解释牛顿的彩色光环以及衍射现象,第一次近似测定光波波长。提出视觉理论,认为人眼网膜有三种神经纤维分别对红、黄、蓝三色敏感(英国托·杨)。

公元1802年

  《声学》出版,总结对弦、杆、板振动的实验研究,发现弦、杆的纵振动和扭转振动,测定声在各种气体、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德国舒拉德尼)。

公元1807年

  首次把活力叫作能量(英国托·杨)。

公元1809年

  发现在两炭棒间大电流放电发出弧形强光,后被用作强光源(英国戴维)。

  发现双折射的两束光线的相对强度和晶体的位置有关,从而发现光的偏振现象,并认识到这与惠更斯的纵波理论不合(法国马吕斯)。

公元1810年

  创制回旋器(德国博能堡格)。

公元1811年

  发现当反射光呈全偏振时,反射光与折射光两方向成直角,反射角的正切等于折射率(苏格兰布儒斯特)。

  发现偏振光通过晶体时产生的丰富彩色现象。后人据此发明用偏振光观测透明体中弹性应变的技术(法国阿拉戈)。

  把引力势理论移植到静电学中,建立了计算电势的方程(法国普阿松)。

公元1815年

  提出光衍射的带构造理论,把干涉概念和惠更斯的波迹原理结合起来(法国菲涅耳)。

公元1816年

  发现玻璃变形会产生光的双折射现象,为光测弹性学的开端(英国布儒斯特)。

公元1819年

  发现电流可使磁针偏转的磁效应,因而反过来又发现磁铁能使电流偏转,开始揭示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丹麦奥斯忒)。

  发现常温下,固体的比热按每克原子计算时,都约为每度六卡。这一结果后来得到分子运动论的解释(法国杜隆、阿·珀替)。

  证实相互垂直的偏振光不能干涉,从而肯定了光波的横向振动理论,并建立晶体光学(法国菲涅耳、阿拉戈)。

公元1820年

  发明电流计(德国许外格)。 
物理学年谱(公元1821年~公元1838年)
公元1821年

  发表气体分子运动论(英国赫拉帕斯)。

  发现温差电偶现象,即温差电效应(俄国塞贝克)。

公元1822年

  发明电磁铁,即用电流通过绕线的方法使其中铁块磁化(法国阿拉戈、盖·吕萨克)。

  发现方向相同的两平行电流相吸,反之相斥。提出“电动力学’中电流产生磁场的基本定律。用分子电流解释物体的磁性,为把电和磁归结为同一作用奠定基础(法国安培)。

  从实验结果归纳出直线电流元的磁力定律(法国比奥、萨伐尔)。

  创用光栅,用以研究光的衍射现象(德国夫琅和费)。

  推得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即纳维尔—史托克斯方程(法国纳维尔)。

公元1824年

  提出热机的循环和可逆的概念,认识到实际热机的效率不可能大于理想可逆热机,理想效率与工质无关,与冷热源的温度有关,热在高温向低温传递时作功等,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萌芽。并据此设想高压缩型自燃热机(法国卡诺)。

公元1826年

  修改牛顿声速公式,等温压缩系数换为绝热压缩系数,消除理论和实验的差异(法国拉普拉斯)。

  实验发现导线中电流和电势差之间的正比关系,即欧姆定律;证明导线电阻正比于其长度,反比于其截面积(德国欧姆)。

  观察到液体中的悬浮微粒作无规则的起伏运动即所谓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实证(英国罗·布朗)。

公元1830年

  利用温差电效应,发明温差电堆,用以测量热辐射能量(意大利诺比利)。

公元1831年

  各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英国法拉第,美国约·亨利)。

公元1832年

  用永久磁铁创制发电机(法国 皮克希)。

公元1833年

  提出天然运动的变分原理(英国哈密顿)。

  发明电报(德国威·韦伯、高斯)。

  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基础上,提出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即所谓楞次定律(德国楞次)。

公元1834年

  发现温差电效应的逆效应,用电流产生温差,后楞次用此效应使水结冰(法国珀耳悌)。

  在热辐射红外线的反射、折射,吸收诸实验中发现红外线本质上和光类似(意大利梅伦尼)。

  提出热的可逆循环过程,并以解析形式表达卡诺循环,用来近似地说明蒸汽机的性能(法国克拉珀龙)。

  提出动力学的普适方程,即哈密顿正则方程(英国哈密顿)。

公元1835年

  推出地球转动造成的正比于并垂直于速度的偏向加速度,即科里奥利力(法国科里奥利)。

  根据波动理论解释光通过光栅的衍射现象(德国薛沃德)。

公元1838年

  推出关于多体体系运动状态分布变化的普适定理,后成为统计力学的基础之一(法国刘维叶)。

物理学年谱(公元1842年~公元1860年)

公元1842年

  发现热功当量,建立起热效应中的能量守恒原理进而论证这是宇宙普适的一条原理(德国迈尔)。

  推知光源走向观测者时收到的光振动频率增大,离开时频率减小的多普勒效应。后在天体观察方面得到证实(奥地多普勒)。

公元1843年

  发明电桥,用以精确测量电阻(英国惠斯通)。

  创用冰桶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英国法拉第)。

  测量证明,伽伐尼电池通电使导线发出的热量等于电池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英国焦耳)。

公元1845年

  发现固体和液体在磁场中的旋光性,即强磁场使透明体中光的偏振面旋转的效应(英国法拉第)。

  1843—1845年,分别用机械功,电能和气体压缩能的转测定热功当量,以实验支持能量守恒原理(英国焦耳)。

  推得滞流方程及流体中作慢速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曳力正比于物体的速度(英国斯托克斯)。

  发展气体分子运动论,指出赫拉帕斯分子运动论的基本错误(英国华特斯顿)。

公元1846年

  认为两电荷之间的力不但和距离有关,也和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有关,而电流就是运动着的电荷所组成(德国威·韦伯)。

  认识到抗磁性的普遍性和顺磁性的特殊性(英国法拉第)。

  证实并延伸梅伦尼关于热辐射的工作;通过衍射、干涉,偏振诸现象的实验,证明红外辐射和可见光的区别仅在于红外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德国诺布劳赫)。

公元1847年

  提出力学中的“位能”和“势能”概念,给出万有引力场、静力学、电场和磁场的位能表示。明确能量守恒原理的普适意义(德国赫尔姆霍茨)。

  发现细管道中流体的粘滞流动定律(法国泊肃叶)。

公元1848年

  用卡诺循环确立绝对温标。并提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的观点(英国汤姆生)。

公元1849年

  用转动齿轮,首次实验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法国斐索)。

公元1850年

  创制稀薄气体放电用玻璃管,呈现放电发光(德国盖斯勒)。

  试图通过实验建立重力(万有引力)和电之间的关系,但无所得(英国法拉第)。

  利用旋转镜,证实不同媒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折射率成反比(法国傅科)。

  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表述为:热量不能从一个较冷的物体自行传递到一个较热的物体(德国克劳胥斯)。

公元1851年

  总结热力学第二定律为:通过无生命物质的作用,不可能把物质的任何部分冷到它周围最冷客体的温度以下,以产主机械效应(英国汤姆生)。

  用单摆振动面的转动,证明地球在旋转(法国傅科)。

  提出气体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相关的扩散定律(英国格累姆)。

  用甘油和脂肪酸合成油脂,发现酵母可转化醣为醇(法国拜特洛)。

公元1852年

  用回转器证明地球在旋转,提出回转罗盘的设想(法国傅科)。

  发现气体受压通过狭窄注口后膨胀引起的冷却效应,称为焦汤效应(英国焦耳、汤姆生)。

  发现能发萤光的液体、固体所发萤光恒比激发光波长为长(英国斯托克斯)。

公元1853年

  第一次用玻璃管作低气压放电实验(法国马松)。

  计算电容器放电的振荡特征(英国汤姆生)。

公元1854年

  发明潜水电报(海底电报),并提出其信号的传递衰减理论(英国汤姆生)。

公元1856年

  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法拉第电磁场的力线概念(英国詹·麦克斯韦)。

  提出气体分子在相继碰撞时刻之间作直线运动的假说(德国克雷尼希)。

公元1857年

  发明自激电磁铁型发电机(英国惠斯通)。

  提出听觉的共鸣理论,认为耳蜗有一系列调谐共振子(耳底膜的横纤维),从而实现按声波频谱的共振(德国赫尔姆霍茨)。

  证明沿导线传播的电信号传播速度等于电流的静电单位和电磁单位之比值,并等于光速,认为这个相合并非偶然,这是光理论和电磁理论统一的先兆(德国基尔霍夫)。

  提出理想气体的定义(德国克劳修斯)。

公元1858年

  改进低压放电管,后人称之为盖斯勒管(德国盖斯勒)。

  从流体动力学原理推出理想液体的涡旋运动定律,即涡旋强度守恒定理(德国赫尔姆霍茨)。

  在低压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德国·普吕克)。

公元1859年

  发现水星近日点绕太阳进动速度和牛顿力学的估计每百年差四十秒(法国勒维烈)。

  证明黑体辐射的性质只由温度决定,而与物体质料无关(德国基尔霍夫)。

公元1860年

  推出平衡态气体分子速度的分布律,以及提出气体粘滞性的分子理论,估算出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英国詹·麦克斯韦)。

物理学年谱(公元1862年~公元1880年)

公元1862年

  提出近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法国德罗夏)。

  提出位移电流概念,用以完成电流的闭合性(英国詹·麦克斯韦)。

公元1863年

  提出乐音谐和理论(德国赫尔姆霍茨)。

公元1865年

  从电磁理论推断电磁波的存在,它以光速传播并断定光就是一种电磁波(英国詹·麦克斯韦)。

  提出熵即“转变含量”的概念和自发转变的熵增加原理,用以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又提出“世界的能量恒定不变,世界的熵趋于极大值”,由此得出宇宙“热寂论”(德国克劳修斯)。

公元1866年

  发明自馈发电机(德国西门子)。

公元1868年

  提出用弹性切应力的弛豫过程解释气体粘滞性的理论(英国詹·麦克斯韦)。

  推广麦克斯韦的分子分布率,提出平衡态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定律(奥地利波尔茨曼)。

公元1869年

  发现阴极射线的主要性质(德国希托夫)。

  研究液化二氧化碳时,发现临界温度现象,为相图上的气—液分相的临界点(英国安德鲁斯)。

公元1870年

  首次提出激震波面层前后的绝热突变条件(英国兰金)。

公元1871年

  提出通过控制个别粒子的运动,实现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假想实验(英国詹·麦克斯韦)。

公元1872年

  提出H定理,用以证明气体趋于平衡分布,从而提出熵的统计几率解释,建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基础(奥地波尔茨曼)。

公元1873年

  发现(晶体)硒在光照射下电阻减小的光导电效应,即内光电效应,随后德国人西门子用此制成光导电管(英国施密斯)。

  《电和磁》问世,完成了经典电磁理论基础(英国詹·麦克斯韦)。

公元1874年

  提出显微镜理论,明确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极限(德国阿贝)。

公元1875年

  发现各向同性的透明介质置于强电场中呈现双折射的电光效应,后被用于快速光闸,称克尔盒(苏格兰克尔)。

公元1879年

  发现通电流的金属中,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横向电动势的效应(美国爱·霍尔)。

  发现黑体辐射率与绝对温度的经验律(奥地利斯忒藩)。

  以实验说明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为电子的发现奠定基础(英国克鲁克斯)。

公元1880年

  研究晶体的对称性,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法国居里兄弟)。

  发明白炽电灯泡(美国爱迪生)。

  利用焦耳──汤姆森的狭口膨胀效应,发展了气体液化的技术(德国林德)。

  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发展介质的分子论,推出折射率和介质密度之间的关系(荷兰罗伦兹)。

物理学年谱(公元1881年~公元1899年)

公元1881年

  根据光的电磁理论,推出电介质球微粒密度起伏的光散定律,用以解释天空呈蓝色,天光呈偏振等大气中光现象(英国瑞利)。

  首次拍摄到子弹引起的压缩激震波锥面的照片,推得锥角和超声速倍数的关系(奥地利马赫)。

  各自提出有基本单位的电荷存在,斯通尼名之为电子(德国黎凯、赫尔姆霍茨,英国斯通尼)。

公元1883年

  《力学科学》出版,反对牛顿力学中时空、质量等绝对观念,主张从相对关系上来理解这些概念(奥地利马赫)。

  发现在真空玻璃泡中可从金属板极通电流到热灯丝极,但反之不能。这可以说是热电发射现象的第一次发现,实质上也是二极真空管整流作用的最早发现(美国爱迪生)。

  提出从层流到湍流的无量纲比数,把理论流体力学和工程水力学接连起来(英国奥·雷诺)。

公元1884年

  理论上证明黑体表面辐射率定律(奥地利波耳茨曼)。

公元1885年

  1885—1890年,相继制成并使用三轮及四轮汽油内燃机汽车(德国本茨)。

  发现氢原子光谱的14条谱线的波长可用一个式子表示,后人称之为巴尔默公式(瑞士巴尔默)。

  全面提出激震波波面层前后的绝热的突变条件(法国休冈诺)。

公元1886年

  在气体放电管中发现穿过阴极孔的极隧射线(英国戈尔德斯坦)。

  怀疑耳蜗有分析频率的功能,提出耳蜗的电话说(英国维·卢瑟福)。

公元1887年

  发现紫外光照在火花隙的负极上容易引起放电,是光电效应的早期征兆(德国亨·赫兹)。

  第一次精确地安排实验,试图测量由于地球在“以太”中运动而引起的光干涉效应,但所得结果未超过期待值的百分之一(美国迈克耳逊、莫雷)。

  提出“以太”是旋涡海绵质的数学理论(英国汤姆生)。

公元1888年

  研究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发现清洁而绝缘的锌板在紫外光照射下获得正电荷,而带负电的板在光照射下失掉其负电荷,在真空中也如此(德国霍尔瓦希斯)。

  在莱顿瓶放电的实验中,发现电磁波,并证明它呈现光的反射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性质,特别是从其频率和波长直接确定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至此,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得到全部验证(德国亨·赫兹)。

公元1890年

  用紫外光照射锌板产生连续光电流,是最早的光电装置(俄国斯托莱托夫)。

  发现表示碱金属和氢原子光谱谱线波长的通用公式(瑞典里得堡)。

  提出燃烧和爆炸波的传播理论(俄国米海里逊)。

  维纳根据干涉原理,利用反射面作光驻波的实验。次年,李普曼在这基础上发明初步的天然彩色照相法(德国渥·维纳,法国盖·李普曼)。

  发现赫兹辐射电波能使装在玻管中的松铁屑电阻减小,并利用这一效应制成赫兹电波接受器(法国布冉利)。

公元1892年

  由电磁理论推出磁场和电场对运动电荷(密度)的作用力表式(荷兰罗伦兹)。

  用分子束方法证实麦克斯韦尔的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律(德国斯特恩)。[化学]

  发明高于3,500摄氏度的高温反射电炉。用于制备电石、铝、钨、金刚砂等重要难熔物质(法国莫伊桑)。

  发现含烃基的有机物具有相同的红外辐射光谱,这是红外辐射谱用于分子结构分析的开始(荷兰朱利叶斯)。

  利用隔膜法电解食盐制备氯碱(英国哈格里佛)。

  发现除一氧化碳外的异氰酸酯和异氰化物等“二价”碳的稳定化合物,和凯库勒的四价碳学说有矛盾(美国尼弗)。

  发现有机化合物反应时的空间位阻效应(德国威·迈耶尔)。

公元1893年

  按热力学研究黑体辐射理论,推出温度升高使强度分布移向短波的位移定律(德国威恩)。

  [物理学]

  改进布冉利的赫兹波接受器,成为无线电检波器的先驱(英国洛奇)。

公元1895年

  实验确定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法国贝林)。

  发现X射线,舒斯特(英)认为它是波长非常短的“以太”横波(德国伦琴)。

  提出湍流判据的同比理论(英国奥·雷诺)。

  1894—1895年,首次进行一哩的无线电传播,1898年开始进入实用(意大利马可尼)。

公元1896年

  发现铀的放射性(法国昂·贝克勒尔)。

  发现磁场能使光谱线分裂的效应(荷兰塞曼)。

  发展物质的带电粒子理论,假定原子中有电子在静态“以太”中运动,用以解释塞曼效应(荷兰罗伦兹)。

  1894—1896年,用洛奇接受器,首次应用天线,实现了三百码的无线电传播(俄国波波夫)。

  发现过饱和汽体能在离子上凝成液滴,据此发明云雾室装置,可观察到电离辐射的径迹(英国查·威尔逊)。

公元1897年

  制成高压缩型自动点火内燃机,使用低级油代替汽油,成为工业上主要动力机(德国狄塞耳)。

  发现电子;利用阴极射线在静电场中的偏转,测定电子的质量和电荷的比值(英国汤姆逊)。

  创制用荧光屏观测电子及用电场控制电子束的阴极射线管,后人在这个基础上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展出阴极射线示波器,在近代科学技术上有广泛应用(德国卡·布朗)。

公元1898年

  发明用磁性钢丝记录电讯号的装置(丹麦鲍尔森)。

公元1899年

  发现射线和射线(英籍新西兰人厄·卢瑟福)。

  实验证实电磁辐射的压强(俄国彼·列别捷夫)。

  用经典统计力学推出空腔辐射能量密度的频率分布正比于频率的平方,因而在短波极限发散,这一困难史称“紫外灾难”。进一步提出大气分子散射光的定律,以解释天空颜色(英国瑞利)。

物理学年谱(公元1900年~公元1910年)

 
公元1900年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发现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为求“绝对熵”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揭示了辐射定律,是量子论的开始。

  英国科学家拉摩,提出物质中电子的以太结构理论,即原子中运动电子在磁场中的进动理论。

  德国科学家德鲁德,提出金属的电和热性质的自由电子理论。

  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提出不可能观测到绝对运动的观点,相信“以太”不存在,物理现象的定律对于相对做匀速运动的各观察者来说必然是一样的。根据电磁波理论,暗示电磁场能量可能具有质量,其密度数值应为能量密度除以光速的平方,并指出电磁振子定向发射电磁波时应受到反击。

  英籍新西兰科学家卢瑟福,发现第一种放射性气体──钍射气。

  德国科学家林纳,用实验证明金属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电子,揭示了霍尔瓦希斯效应。

  法国科学家维拉德,发现γ射线。

公元1901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金委员会设立诺贝尔奖。

  美国科学家吉布斯,提出经典统计力学基础的系统理论。

  德国科学家考夫曼,发现β射线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试图据此区分电子的固有质量和速度改变的电磁质量。

  俄国科学家列别捷夫、美国科学家尼科尔斯、哈尔,各自证明1873年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所预见的辐射压强关系。

公元1902年

  美国莱特兄弟,发展滑翔飞行技术。

  德国科学家勒纳,发现光电效应的经验规律,这是光的波动说不能解释的。

  英国科学家理查森,发现金属发射热电子的经验定律,为热离子学的基础,并在次年用自由电子理论做出解释。

公元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自制轻便内燃机,第一次成功实现用螺旋桨飞机飞行。

  英籍新西兰科学家卢瑟福,证实α离子是带正电的氦原子,β射线是近于光速的电子。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打破原子不可改变的观念。

  德国科学家阿勃拉罕,提出电子的刚球模型理论,推得电子质量随速度改变的公式,后来同相对论公式存在长期的争论。

  爱尔兰科学家汤姆逊,提出气体中电子碰撞的电离理论和气体放电的击穿理论。

公元1904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逊,提出电子浸于均匀正电球中的原子模型。

  日本科学家长冈半太郎,提出围绕核心转动的电子环的原子模型。

  荷兰科学家洛伦兹,提出时空坐标的洛伦兹变换,试图解释电磁作用和观察者在“以太”中的运动无关。首次应用经典统计学发展金属自由电子理论。

  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提出电动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并根据观测记录认为速度不能超越光速。

  英国科学家约·弗莱明,发明热电子真空二极管,用于整流。

  德国科学家普朗特,提出物质运动与粘滞流体中的边界层理论。

公元1905年

  瑞士、美籍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价说,并用以解释光电效应。提出狭义相对论。

  瑞士、美籍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波兰科学家斯莫卢曹斯基,各自提出布朗运动的理论解释,只是涨落的统计理论的开始,后经实验证实。是分子运动论得到直观的证明。

  法国科学家朗之万,提出磁性的电子理论。

  美国科学家布里奇曼,发明能产生一万个大气压的装置,用以研究物性。

  英国科学家兰彻斯特,提出飞翼举力的环流和涡旋的理论。

  奥地利科学家波尔兹曼,提出宇宙起伏说,认为宇宙中存在着偶然出现的地区,那里正发生着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过程。

公元1907年

  法国科学家韦斯,提出铁磁性的原子理论。

  俄国科学家罗申克和英国科学家史文顿,各自提出用阴极射线接受无线电传像原理,这是近代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

公元1908年

  德国科学家布克瑞,实验证实电子质量随速度增加的洛伦兹关系式。

  德国科学家闵科夫斯基,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四维空间形式表示法。

  荷兰科学家翁纳斯,人工液化氮,接近绝对零度。

  德国科学家盖革,发明探测α粒子的盖革计数器。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动量统一定义,奠定相对论性力学,肯定质能关系普遍成立。

  德国科学家舒勒,发明回转罗盘,不受环境的影响,是指向技术的重大改进。

  法国科学家贝林,通过观察数值粒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证实满足爱因斯坦方程。

  波兰科学家斯莫卢曹斯基,根据统计力学中流体密度起伏理论,解释了临界点附近大起伏的光散射增强的乳光现象。

  美国企业家福特,创制T型汽车,是汽车开始成为人类交通的常用工具。

  瑞士科学家里兹,根据原子光谱数据,提出谱线频率的并和原则,是巴尔斯发现的推广。

公元1909年

  德国科学家盖革和英国科学家马斯登,首次观测到α粒子束透过金属薄膜后在各个方向的散射分布情况。

  瑞士、美籍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的动量公式,指出辐射基元过程有一定方向。

  美国科学家柯里奇,发明用钨丝作白炽灯、电子管及X光管,促成了它们的工业发展。

公元1910年

  德国科学家盖达,发明油封转动抽气机。

  美国科学家米利根,发明精确测定电子电荷的油滴法,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物理学年谱(公元1911年~公元1919年)
公元1911年

  用光散射法验证流体临界点附近的密度起伏公式(荷兰刻松)。

  提出了原子有核的模型,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核上,对

  粒子散射实验作出解释,否定了汤姆逊的均匀模型(英籍新西兰人厄·卢瑟福)。

  发明记录、等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照相装置,证实X射线的电离作用(英国查·威尔逊)。

  发现宇宙射线(奥地利维·赫斯)。

  发现汞、铅、锡等金属的超导电现象(荷兰卡茂林·翁纳斯)。

  由分子运输理论预见气体中的热扩散规律(瑞典恩斯考克)。

公元1912年

  提出流体流过阻碍物在尾流中形成两列交错涡旋(即涡旋街)的稳定性理论,后被用于飞机和火箭的设计中(匈牙利冯·卡门)。

  发现氖的同位素,为首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英国约·汤姆逊)。

  固体比热的量子理论首次成功,发现低温比热的温度立方律。提出用有极分子解释介电常数和温度有关的统计理论(荷兰德拜)。

公元1913年

  改进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的散射理论(德国盖革,英国马斯登)。

  实验发现电场使原子光谱线分解的现象(德国斯塔克)。

  提出原子结构的量子化理论,用量子跃迁假说解释原子光谱线的发射和吸收(丹麦尼·波尔)。

  提出角动量的量子化规律(荷兰埃伦菲斯特)。

  提出万有引力的度规场理论,在物理学中第一次使用了非欧几何(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

公元1914年

  用不同能量的电子轰击气体和蒸气,实验证实了量子级间的跃迁,支持了波尔的原子模型理论(德国詹·弗克、古·赫兹)。

  发现快速旋转铁棒使棒磁化的回转磁效应(英国巴特)。

  提出氢离子是带单位正电的粒子(英国籍新西兰人厄·卢瑟福)。

公元1915年

  推广了波尔原子模型理论中的量子条件,发展了量子论(德国索末菲,英国威·威尔逊)。

  用变分原理推出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方程,成为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形式基础(德国希尔伯脱,荷兰罗伦兹)。

  应用气体分子运动论,发明汞扩散型真空泵,为高真空技术的先驱(德国盖达)。

  发现磁化可使铁棒旋转的回转磁效应(瑞土、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荷兰德哈斯)。

公元1916年

  实验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量子公式,精确测定了普朗克常数(美国米立根)。

  在1907年提出等效原理与1913年提出万有引力是度规场的基础上,完成广义相对论(瑞土、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

  各自应用索末菲推广的波尔原子模型理论解释斯塔克效应,获得成功(德国卡·施瓦茨西德、爱泼斯坦)。

  用波尔—索末菲旧量子论解释了塞曼效应,提出空间量子化原理(德国索末菲,荷兰德拜)。

  用量子跃迁概念,推出普朗克辐射公式,得到自发发射,受激发射和吸收三者几率之间的关系(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

  求出了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方程的单个质点的精确解(德国卡·施瓦茨西德)。

  证明能级的精细结构在波尔原子理论中是由狭义相对论的效应引起的(德国索末菲)。

公元1917年

  各自用波尔茨曼输运方程,求出气体的粘滞性、热传导、扩散等输运系数的严格表式(英国查普曼,瑞典恩斯考格)。

  运用广义相对论,提出在空间上有限(闭合)静态宇宙球状模型(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

  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另一个有限的度规不随时间变化的宇宙模型(荷兰德希特)。

公元1918年

  发现压电效应可使石英板振动,制成石英压电振荡器,用作超声源(法国郎之万)。

  提出规范不变几何,用以概括万有引力和电磁场,第一次试图建立统一场论(德国韦耳)。

  提出飞机翼尾流引起的应曳力理论(德国普兰特耳)。

  提出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之间的对应原理(丹麦尼·波尔)。

公元1919年

  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用粒子从氮原子核打出质子(英籍新西兰人厄·卢瑟福)。

  发明电磁分离法鉴别和称量同位素的质谱仪,发现同位素质量近乎整数的规则(英国阿斯顿)。

  发现铁的磁化过程的不连续性,是韦斯铁磁理论有铁畴存在假定的直接证明(德国巴克豪森)。

  提出《达到极高高度的一方法》。利用固体推进剂制造火箭,试图射入太空(美国戈达德)。

物理学年谱(公元1921年~公元1929年)
公元1921年

  发明利用原子束在不均匀磁场中偏转的方法测量原子的磁矩,为量子论中空间方向量子化原理提供了证据(德国斯特恩、盖拉赫)。

  首次发现类似于铁磁现象的所谓铁电现象(美国瓦拉塞克)。

公元1922年

  实验第一次精确证实重力加速度和落体成分无关(德国厄缶)。

  提出液体中密度热起伏引起光散射的理论,后被用到液体声测量中(法国布里渊)。

  提出用石英压电效应调制电磁振荡的频率(美国卡第)。

公元1923年

  提出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概念,标志着新量子论的开始(法国德布罗意)。

  提出经典统计力学中的准各态历经假说,用以代替不能成立的各态历经假说(意大利费米)。

  用旧量子论研究原子谱线的反常塞曼效应,发现角动量决定谱线分裂的g因子公式(德国朗德)。

  在X射线散射实验中发现波长改变的效应,提出自由电子散射光子的量子理论(美国康普顿)。

  提出引起粒子动量改变的量子规则,用以解释光栅对一束辐射的衍射效应(美国杜安)。

公元1924年

  首次用德拜──体克耳电解质理论研究电离化气体(英国罗斯兰德)。

  发现光量子(光子)服从的统计法则,据此用统计方法推出普朗克的辐射公式(印度玻色)。

  发现服从玻色统计法则的体系在温度为绝对零度附近时,其粒子都迅速降到基态上的现象,即所谓爱因斯坦凝结(瑞土,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

  推出光折射率的量子论公式,即克雷默兹—海森堡色散公式(荷兰克雷默兹,德国海森堡)。

  各自发现磁控电子管能自动发生高频电磁振荡,随着性能良好的磁控管问世,引出微波技术的发展(德国哈邦,捷克查契克)。

公元1925年

  在气体放电研究中发现等离子体静电振荡,引起的电子反常散射现象(美国兰米尔)。

  提出矩阵力学,一种强调可观察量的不连续性的新量子论(德国海森堡)。

  提出电子自己有自旋角动量和磁矩的概念,用以解释光谱线的精细结构(荷兰乌仑贝克、古兹米特)。

  提出两个电子不能共处于同一量子状态上的不相容原理,用以解释光谱线在强磁场中的反常分裂(奥地利泡利)。

  发明符合计数法,用以确定宇宙射线的方向和性质,用符合计数法,证实光子电子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律、动量守恒律都成立(德国玻蒂)。

  发明光电显像管,是近代电视照像术的先驱(美籍苏联人兹渥里金)。

  提出铁磁性的短程作用模型,假定影响磁化的仅是最邻近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国伊兴)。

公元1926年

  提出物质波的波动力学,一种强调物质波性的新量子论,把电子看成一团电荷分布,即所谓电子云(奥地利薛定锷)。

  提出薛定锷波动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玻恩)。

  提出受泡利不相容原理限制的粒子所服从的统计法则(意大利费米)。

  指出电场和磁场对带电粒子运动路线的透镜聚焦作用,是电子光学研究的开始(德国布希)。

  用狭义相对论力学说明为什么电子磁矩是一个波尔磁子而不是半个(美国托马斯)。

  精确地测定了光的传播速度(美国迈克耳逊)。

  提出飞行体后湍流的尾流理论(德国普兰特耳)。

  设计并发射以液态氧和汽油为推进剂的火箭,首次携带简单仪器进行高空研究,随后提出多级火箭理论,企图射到月球(美国戈达德)。

公元1927年

  根据质谱仪测量结果,揭示出同位素质量偏离整数规则的变化趋势,后人据此指出释放原子能的可能性(英国阿斯顿)。

  提出所谓“双重解理论”,作为薛定锷波动力学的决定论因果解释(法国德布罗意)。

  分别用晶面反射法、薄膜透射法观察到电子束的衍射效应,证实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性(美国戴维森、杰默,英国汤姆森)。

  根据波粒二象性,推出测不准关系,即所谓不确定性原理(德国海森堡)。

  提出波粒两观点互相补充的并协原理,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基本观点(丹麦尼·波尔)。

  提出电磁辐射场的(二次)量子化理论,以及辐射的吸收和发射的初步理论,进一步体现光的波粒二象性(英国狄拉克)。

  提出空间宇称(左右对称性)守恒的概念,用以解释光谱(美籍匈牙利人维格纳)。

  发现电离层上层反射无线电短波。澄清在大气电离层的等离子体中无线电波传播的理论,即“磁离子理论”(英国阿普尔顿)。

  提出固体量子论中的能带概念(德国斯特拉特)。

  发现宇宙射线的纬度效应(荷兰克雷)。

  在云雾室中发现几乎不受磁场偏转的高能量带电粒子,为数足以解释宇宙射线引起的电离作用(苏联史考贝尔金)。

  用磁粉溶液涂于纸带上,干后用作电信号记录,后即发展成磁带录音机(美国奥尼尔)。

公元1928年

  提出强电场下金属发射带电粒子的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理论(英国佛勒、诺德海姆)。

  发现透明物质散射的光中有频率改变的效应(印度钱·拉曼)。

  提出符合狭义相对论要求的电子的量子论,成功地得出电子的自旋和磁矩(英国狄拉克)。

  应用量子力学中粒子穿透位垒的隧道效应,解释原子核的衰变现象,取得和盖革—纳托尔经验公式形式上的符合(美籍俄国人伽莫夫,美国康登、格尼)。

  应用费米和狄拉克的量子统计法发展金属的自由电子理论(德国索末菲)。

  提出韦斯铁磁性理论的量子力学解释(德国海森堡)。

  提出决定一体系占有某量子状态几率的时间变化率的基本方程(奥地里泡里)。

公元1929年

  把电磁场看作动力学体系,提出电子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是量子场论的先驱(德国海森堡,奥地利泡里)。

  提出超声波在气体中被反常吸收的理论(美籍奥地利人赫茨菲,美国弗·赖斯)。

  首次实现彩色电视的试验(美国伊夫斯)。

  提出等离子体的高频率静电振荡理论,解释放电管中反常电子散射(美国汤克斯、兰米尔)。

  发明高频直线加速器,成为后来共振型加速器的先驱(挪威维德罗)。

  各自发明油扩散真空泵,可得千万分之一乇(千万分之一毫米汞柱)的真空(英国伯奇,美国希克曼)。

  提出极性分子理论,确定分子的偶极矩,对测定分子中原子间实际距离提供了可能,并可以预测分子的介电性能及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引起功率损耗的弛豫(荷兰德拜)。

物理学年谱(公元1930年~公元1939年)
公元1930年

  提出未被电子占有的负能态,其行为如带正电粒子的假说,即狄拉克空穴理论(英国狄拉克)。

  发现第二种液态氦的超流动性(荷兰刻松、凡登安德)。

  在固体能带论中提出所谓“布里渊区”概念(法国布里渊)。

  发明回旋加速器(美国劳伦斯)。

  发现相差衬托方法能观察到光通过厚薄交替的透明体后的相位效应(荷兰泽尼凯)。

公元1931年

  首次发现宇宙射线中存在反粒子—正电子,证实狄拉克空穴理论的预言(美国安德森)。

  提出铁磁性的“自旋波”量子力学理论,并预言铁磁体的低温磁性质(美籍瑞士人布洛赫)。

  提出半导体的能带模型的量子力学理论(美籍英国人哈·威尔逊)。

  提出半导体中的“激子”概念,用以解释吸收光后可不发生光致导电的现象(苏联弗朗克尔)。

  用统计力学论点推得不可逆过程的倒易关系,后来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美国盎萨格)。

  发明静电加速器(美国范德格拉夫)。

公元1932年

  在人工核反应中发现中子(英国查德威克)。

  用负反馈法改善电子管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性能,用以减小失真(美国尼奎斯特、哈·布莱克)。

  提出两核子间的吸力是交换力,引入同位旋概念,强调此交换力和电荷无关(德国海森堡)。

  发现宇宙射线中的“簇射”现象(意大利饶希)。。

  发现宇宙射线中有正、负电子对产生,及由它们构成的电子“簇射”(英国布莱凯特,意大利奥查林尼)。

  提出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电子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英国狄拉克)。

  指出狄拉克量子电动力学和海森堡、泡里的量子电动力学在数学结构上等效(比利时罗森菲)。

  发明高电压倍加器,用以加速质子,实现人工核蜕变(英国考克拉夫特、沃尔顿)。

  利用回旋加速器使原子核发生蜕变(美国劳伦斯、黎文斯顿、密·怀特)。

  发明驻声波光栅的衍射法,测定液体中超声的波长和速度(荷兰德拜,美国西尔斯,法国卢卡斯、毕伽)。

公元1933年

  实验证实原子在发射和吸收光子时,发生按爱因斯坦公式所示的动量改变(奥地利弗里什)。

  提出中微子假说,用以维护衰变的总能量守恒(奥地利泡里)。

  发现超导电体有理想的抗磁作用(荷兰迈斯纳、奥申菲)。

  提出电磁场量子化理论的互补原理解释(丹麦尼·波尔,比利时罗森菲)。

  实验证实正负电子相遇可转化(所谓湮没)成电磁辐射,其发生几率符合狄拉克1930年电子论公式(法国季保德)。

公元1934年

  用中微子概念,提出原子核衰变的量子理论(美籍意大利人费米)。

  用中子轰击法制成多种人工放射元素。发现原子核吸收慢中子与中子速率成反比的规律(美籍意大利人费米埃·塞格勒,意大利阿玛尔第、达戈斯蒂纳、拉萨悌,苏籍意大利人庞悌考尔沃)。

  提出核子力的介子场论,预言介子的存在(日本汤川秀树)。

  发现在丫射线照射下液体发光现象(苏联切仑柯夫)。

  提出强电流自聚焦理论,发现强电流放电的“箍缩效应”,后人于五十年代曾试图用此实现受控热核反应(美国贝内特)。

  澄清天体磁场的磁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磁力线冻结在理想导电流体的基本概念(英国考玲)。

  提出超导电体的二流体模型理论(美籍荷兰人戈特,荷兰卡西尉)。

  对费米用中子轰击铀的结果提出是裂变的建议,而费米用当时不准确的核质量数估算而反对(德国依·诺台克)。

公元1935年

  从核液滴模型出发,提出原子核质量的半经验公式(德国冯·韦茨萨克)。

  提出超导电现象的宏观电动力学理论,并建议其量子论的能隙解释(美籍德国人伦敦兄弟)。

  提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不完备的论据,引起波尔的反击(瑞士、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以色列罗森等)。

  发明相差衬托而显色的新显微镜技术(荷兰泽尼凯)。

  提出固体中光致导电现象的理论(苏联弗朗克尔)。

公元1936年

  提出宇宙射线簇射现象的级联理论(美国卡尔森、奥本海默,印度巴巴,英国海特勒)。

  提出原子核反应的复合核模型理论(丹麦尼·波尔)。

  发现宇宙射线中的介子(美国卡·安德森、尼德迈耶)。

  提出核反应的共振公式(美国布莱特,美籍匈牙利人维格纳)。

  美国制成长微波“雷达”。

公元1937年

  发明干式静电复印机,是静电技术的重要应用(美国卡尔森)。

  提出切仑柯夫辐射的电磁理论解释,预言任何带电粒子在透明体中以超光速速度穿过时就发出偏振蓝光(苏联塔姆、依·弗朗克)。

  提出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概念(美国惠勒)。

公元1938年

  提出湍流速度的关联理论(美籍匈牙利人冯·卡门等)。

  发明利用原子束或分子束的射频共振磁谱仪,精确测定核自旋和核磁矩(美国拉比、扎卡赖亚斯、米尔曼、库什)。

  实验核证第二种液氦的超流动性(苏联卡皮查)。

  提出第二种液氦的超流动性是由服从玻色统计的爱因斯坦凝结所引起的假说(美国弗·伦敦)。

  提出第二种液氦的二流体宏观理论,预见温度波即第二声的存在(美籍法国人悌斯查)。

  先后各自发展出半导体的接触整流理论(苏联达维道夫,英国茅特,德国肖特基)。

公元1939年

  用中子轰击重元素铀的实验中,发现有中间质量的元素产生(德国哈恩、史特拉斯曼)。

  提出用铀原子核分裂成两半的产物解释哈恩—史特拉斯曼的实验结果,从而导致重核裂变的发现(奥地利弗里什、迈特纳)。

  提出重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丹麦尼·波尔,美国惠勒,苏联弗朗克尔)。

  发现每次核裂变释放二、三个中子,为链反应的可能性提供必要的条件(英国冯·哈尔班,法国弗·约里奥、考瓦尔斯基)。

  利用磁共振法量得中子磁矩(美籍瑞士人布洛赫,美国阿尔瓦雷斯)。

  发现自旋为2、静止质量为0的相对论性场方程,暗示存在万有引力场量子(奥地利泡里,瑞士菲尔兹)。

  指出量子电动力学中电子质量的发散困难(美籍奥地利人韦斯考夫)。
物理学年谱(公元1940年~公元1949年)
公元1940年

  首次发现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苏联弗略罗夫、皮尔查克)。

  分别制成环形多腔磁控电子管,是高功率高效率的微波源,促成了近代雷达技术的发展(英国布特、杰·兰道,苏联阿列克谢耶夫、马略罗夫)。

  证明自旋为整数的粒子服从玻色统计,而自旋是半整数的粒子服从费米统计,使量子场论得到巩固(奥地利泡里)。

  提出用级数法处理非平衡态现象的统计理论(苏联玻哥留玻夫)。

公元1941年

  提出局部各向同性的湍流理论,和实验结果大多所符合(苏联柯尔莫哥洛夫)。

  提出第二种液态氦的量子力学理论(苏联列·兰道)。

公元1942年

  利用铀核裂变释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质,发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是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美籍意大利人费米,美国哈·安德森、津恩,美籍匈牙利人西拉德、维格纳等)。

  理论研究预见,在磁场中的导电流体中,应有流体随磁力线振动的波存在,后来得到证实(瑞典阿尔芬)。

公元1943年

  提出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理论(德国海森堡)。

公元1944年

  研制远程火箭,于1944年使用V-2型火箭于战争(美籍德国人布劳恩)。

  在第二种液态氦中产生温度波(第二声)获得成功(苏联佩希考夫)。

  美国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用化学方法从铀238反应堆中提取pu239获得成功。

  严格解出统计力学中的二维伊兴模型问题,得出临界点附近性质与晶体结构细节无关(美国盎萨格)。

  美国由劳仑斯领导试用电磁法大规模生产铀235,效果不佳。

  美国由尤里领导采用气体扩散法大规模生产裂变物质铀235。

  美国由艾贝尔森领导试用液体热扩散法大规模生产铀235,效果不佳。

公元1945年

  各自提出使环形加速器维持共振加速的调频稳相原理(苏联维克斯勒,美国麦克米伦)。

  发明探测带电粒子的照相乳胶记录法(英国塞·鲍威尔)。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用铀235和pu239制成快中子链式反应爆炸装置──原子弹,用于战争(负责人为奥本海默等)。

  广泛研究非金属的磁化物质,发展焙烧法,首先制成铁淦氧磁体(荷兰斯诺克)。

公元1946年

  提出液体的分子运动论(苏联弗朗克尔)。

  在理论上预言了等离子体静电振荡中,有非碰撞引起的耗散机构存在,后为实验证实(苏联列·兰道)。

  提出量子电动力学的“重整化”概念(日本朝永振一郎)。

  苏联建成第一个原子核链式反应堆(苏联柯查托夫等)。

  发展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中国钱学森)。

公元1947年

  用照相乳胶记录法,发现宇宙射线中的两种介子及其转化现象。(英国鲍威尔,米尔赫德,意大利奥查林尼,巴西拉蒂斯)。

  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第一种超子──粒子,这也是第一次发现所谓奇异粒子(英国罗彻斯特、克·巴特勒)。

  提出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中的最小熵产生原理(比利时普里皋金)。

  发明探测核辐射的闪烁计数器(美籍德国人卡尔曼)。

  精确测定电子磁矩,发现电子的反常磁矩(美国库什、弗利)。

  发展了分子束磁共振法,用以研究氢原子能级结构,发现狄拉克电子论中两个重合的能级实际上是分开的,这种能级位移今称拉姆位移(美国威·拉姆、雷瑟福)。

  用质量重整化概念修补量子电动力学,把拉姆、雷瑟福发现的能级位移现象解释为辐射反作用的效应(美籍德国人贝特)。

公元1948年

  发现特别稳定原子核的中子或质子数的规律,这些数叫幻数(美籍德国人玛·迈耶尔)。

  以电子质量的重整化概念为基础,解释了库什发现的电子反常磁矩(美国施温格)。

  用质量和电荷的重整化概念,发展量子电动力学(美国费恩曼)。

  发明双点接触式半导体晶体三极管(美国巴丁、布拉顿)。

  美国加州大学用同步回旋加速器人工产生介子。

  提出大雷诺数湍流的速度谱定律(德国魏扎克)。

  提出大雷诺数湍流的统计理论(德国海森堡)。

  提出铁淦氧磁性理论(法国尼尔)。

公元1949年

  提出原子核壳层结构模型理论(美籍德国人玛·迈耶尔,德国简森)。

  在理论上预见了等离子体在磁场中的反常扩散(巴西玻姆)。

  提出在半导体单晶内制成n-p结的可能性(美国肖克利)。

  发现用高度相干光的干涉作用得到的综合衍射图含有重现物体形象的全部信息,发明全息照相术(英国加博尔)。

  实验证实了关于负电子和正电子可束缚成偶素的理论预言(美国多伊奇、希勒)。

  提出原子核的半透明光学模型理论(美国佛恩巴赫、塞帕;美籍墨西哥人西·泰勒)。

物理学年谱(公元1950年~公元1960年)
公元1950年

  用单晶锗研制成n-p-n结晶体三极管,促成了电子技术小型化的发展,推动了固体物理和电子学的研究(美国肖克利、斯帕克斯、蒂尔)。

  提出超导电性的二流体模型唯象理论,成功地预见了强磁场渗透特征(苏联列·兰道、金兹伯格)。

  试图用导电电子和声子的相互作用解释超导电性,预言了同位素效应(美籍德国人弗茹里赫)。

  分别在实验观测中发现超导性的同位素效应(美国爱麦克斯韦、西·雷诺等)。

  提出了利用外加磁场干扰角关联的办法,测量原子核激发态的磁矩,以后成为测量短寿命态磁矩的主要方法(美国布拉第、多伊其)。

  根据狭义相对论,提出理想导电流体在磁场中的冲击波唯象理论(美籍匈牙利人特勒,美籍奥地利人德霍夫曼)

  发现慢中子核反应的巨共振现象,复合核概念不能说明,后用光学模型得到解释(美国福特,巴西玻姆)。

  提出使原子核定向排列并探测核磁共振信号的光泵技术,据此发明光泵磁强计,后人用以精确测量微弱磁场(法籍德国人卡斯特勒)。

  开创原子核直接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预言剥裂反应的存在特征(英国斯·巴特勒)。

公元1951年

  建设第一个“增殖性核反应堆”,在铀235裂变放出能量的过程中,还将铀238转变为铀235,以产生更多的核燃料(美籍加拿大人津恩等)。

  提出解释量子力学的隐变量理论,力图维护由精确因果律决定的连续运动描述(巴西玻姆)。

  从分析彗星尾的运动和电离性质,发现太阳经常射出氢等离子体,即所谓“太阳风”(德国比尔曼)。

  首次实现晶体中核自旋体系的所谓负绝对温度(美国珀塞尔、庞德)。

公元1952年

  发明过热液体(氢)的汽泡室装置,比云雾室更灵敏地记录高能带电粒子的径迹(美国格拉塞)。

  提出原子核结构的集体模型理论(丹麦阿·波尔)。

  提出快速带电粒子在梯度交变磁场中的强聚焦原理,使建造特大加速器(能量十亿电子伏以上)提供了依据(美国黎文斯顿、斯奈德、伊·柯朗)。

  发明氢弹,实现轻元素的热核爆炸(美国由特勒等负责)。

公元1953年

  首次利用高能电子研究原子核内部电磁分布,发现质子有大小和电磁结构(美国霍夫施塔特)。

  实现氢弹的爆炸(苏联萨哈罗夫、塔姆等)。

  分别提出在强作用下守恒的奇异量子数概念,用以归纳奇异粒子间关系(美国盖尔曼,日本西岛)。

公元1954年

  利用氨气分子来制成微波激射器(即“脉塞”),实现用受激发射产生放大的、频率单纯的微波,是“量子电子学”的先驱(美国汤斯、高尔登、柴格尔)。

  提出超导电性的经验规则,发现数百种超导物质,为产生特强磁场提供原材料(美籍德国人马蒂阿斯)。

  提出自然规律必须符合物质、空间、时间三种宇称联合守恒定律。(德国吕德斯)。

  建成第一个核电站(苏联负责者布洛欣采夫等)。

公元1955年

  提出磁流体湍流理论,是海森堡理论的推广(美籍印度人 钱锥赛克哈)。

  利用高能加速器发现反质子(美籍意大利人埃·塞格里,美国钱伯林)。

  提出强作用“基本粒子”结构的模型,认为所有强作用粒于都由质子,中子、超子及其反粒子所组成(日本坂田昌一)。

  对1951—1953年期间反对哥本哈根学派量子论解释的各种意见进行反驳(德国海森堡)。

  提出原子核大变形的壳层模型理论(瑞典斯·尼尔森)。

公元1956年

  首次观测到中微子存在的可靠证据(美国莱恩斯、科恩)。

  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

  发现正、反质子对的电荷交换反应,从而证实反中于的存在,(美国考尔克、温策尔,意大利皮奇昂尼等)。

  利用延迟符合计数光子的办法,首次观测到两个相干光束中光子间的起伏关联性(英国儿·布朗、特威斯)。

  成功产生并分析非稳定的自由基分子的光谱(加拿大籍德国人赫茨伯格)。

公元1957年

  中国科学院,第一机械工业部有关单位制成锗半导体电子学器件,是中国电子技术晶体管化的开端。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重83.6公斤,倾角65度。

  观测到弱相互作用下的空间宇称不守恒(美籍中国人吴健雄,美国安布勒、海沃德、霍普斯,美籍英国人哈德森)。

  提出强磁场在超导电体中渗透通量丝理论,预言第二型超导电体(苏联阿布里考索夫)。

  开始发展“几何动力学”,把万有引力、电磁场、质量、电荷都当作弯曲的空虚空间的性质来解说,企图把物理学完全几何化(美国惠勒、米斯纳)。

  提出超导电性的量子力学微观理论(美国巴丁、施里佛、库波)。

  在空间和物质两种宇称不分别守恒基础上,分别提出中微子二分量理论,得出中微子左旋,反中微子右旋的结论(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以色列萨拉姆,苏联列·兰道)。

  发现弱作用下物质宇称(正反对称性)也不守恒(英国卡利根)。

  提出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苏联列·兰道)。

公元1958年

  提出利用受激发射产生特强光束的单色光放大器(即“激光”)设计原理,引致六十年代激光技术的发展(美国肖楼、汤斯)。

  实现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为探测微小频差提供可能(德国穆斯保尔)。

  1958—1960年,发射地球卫星和月球探头,发现环绕地球有内外两个辐射带(美国范阿兰)。

  在第二次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上,公开讨论人工控制热核反应问题和超高温氢等离子体研究的结果,促进了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发展(日内瓦,联合国)。

  提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矢量—轴矢量费米相互作用及矢量流守恒理论,后被证实(美国费恩曼、盖尔曼)。

  研究用几万度高温的等离子体快速通过磁场的办法,来实现法拉第早就提出的磁流体发电机(美国罗萨、坎仇维兹)。

公元1959年

  提出计算散射波振幅的新方法──复数角动量分析的极点留数法(意大利雷杰)。

公元1960年

  实验证明赫尔姆霍茨共振子不存在,耳底膜从底到顶弹性强度可差百倍,足供频率分析之用,发现耳蜗内部刺激的机制(美国冯·贝克西)。

  美国泰克沙斯仪器公司、费尔柴德半导体公司创制半导体“集成”电路(固体电路),为电子技术微型化开辟道路。

  首次用红宝石制成光激射器,即激光(美国梅曼)。

  首次实现用人造地球卫星EchoI号作无线电波反射器,到1962年实现北美与欧洲电视讯号的放大与转播(美国皮尔斯等)。

2004-06-20  选自:《物理学简史》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