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甲医院一览表:教师之痛[转]_小杨树(写2011年的班主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41:18
教师之痛[转]2007年07月25日 星期三 03:25 P.M.

        曾几何时,教师是那么的令人羡慕和受人尊敬,然而,如今教师的地位还不如“文革”中的臭老九。教师的付出、教师的忍辱负重被当做理所应当,没有人看得见,相反教师稍有做得不到之处,便小题大做大肆炒做;尊师重教在当今社会太不时尚了,舆论和媒体热中的是:揭示教师与学生的不和谐,他们认为这种不和谐是教师单方面造成的,教师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方式方法太陈旧、太迂腐过时;总之对教师是处处挑剔和指责,毫无尊重。看吧电视剧中教师的形象比文革中臭老九的形象还像小丑,好象教师只会与学生为敌、只会简单粗暴的方法。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理解学生,改变自己去适应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是上帝,因为学生永远是对的,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孩子们不是喜欢周杰伦吗?那好吧,周杰伦的歌就做为爱国主义题材被编入音乐课本。大学生在校园里公开接吻被认可,多么滑稽可笑,多象闹剧。正是由于这样的迁就,使得当今的青少年被惯得不成样子,只知自己,眼里根本没有别人,更不懂得奉献。我们的舆论可以调查调查,如今青少年的整体形象是个什么样,有多少人说好?过去我们总是讲奉献,现在的青少年除了索取,哪里知道什么是奉献。他们恨不得地球围绕他们转,全世界的人都为他们的需要提供方便之门。

        曾几何时,我是那么的羡慕受人尊敬的教师职业,以至于高考时没听老师报考“北大”的劝解而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师范。曾几何时“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教师是何等高尚。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教育诗篇》使我心潮澎湃,走上工作岗位,我全身心地投入,兢兢业业的工作受到了众多学生的肯定。使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91年元旦刚过我就患肺炎住院,所有学生们都来探视我,由于过了探视时间被挡住,我的课代表以课代表的名义进来后,立刻自豪地向我显示她的不凡,还没等她得意够,一个男生进来了,她诧异地问他:你怎么进来的?他自豪地说:男生们派我当代表,我乘看门的没注意,从窗户跳进来的。病房的病友们羡慕不已,感叹:当老师真好!那时我真自豪,也感到深深地满足;我知道付出必有收获,付出的多,得到的肯定就多。我为我正确的选择而骄傲。但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从教23年后的今天却深深地后悔当教师;同样的付出带来的不是回报,却是烦恼;每天做着毫无意义的工作。更使我想不到的是,如今当我走向曾使我感到骄傲和满足的教室时,我都如临大敌般地倍收折磨。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难道我已经成为“九斤老太”?

        过去的学生抱着敬畏的心态对老师,他们知好歹,也有像冰一样的学生,但是只要你全心全意爱他们时,他们就会融化。而现在的学生敌视老师,他们是石头,你掏心掏肺地爱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决不会领情的。他们可以随意地骂老师诋毁老师甚至于动手,而你还要始终如一地爱他,因为你是老师,就要有神一样的高尚品质,就要有这样的胸怀:挨骂如赞扬。我举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是真实再现毫无添加):

        第一个故事,上课起立时,一个女生没有起来,老师非常友好地问了一句(现在的老师可得谨慎稍不留意得罪学生,那可是太岁头上动土),没想到还是在劫难逃这个女生咣当一推桌子站起来,把书摔到老师脚下,五十多岁的老师气得哆嗦:“这么大岁数,都快退休的人了,又没有招她,平白无故受这个气,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因为这个女生刚刚与男友吵完架,于是把气撒在我们无辜的教师身上。

        第二个故事,一个不及格的女生,老师准备留下给她补课;而她当着全班同学横着就嚷:“你凭什么留我?”老师:“因为该学会的你没有学会。”学生:“我就不留,你怎么着!”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学生和这个教师平时关系紧张,可是就在两天前她肚子痛时是这个老师倒了热水端到她嘴边。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她自己的话:心情不好。原来她刚失恋。对此,老师有什么办法?没有任何办法,也就是打电话通知家长,家长轻描淡写地说一句:“骂她不识好歹来着,妈妈给你请家教得花多少钱,你的老师不要钱,用自己时间给你补课,你还不愿意。”如今的老师就是这么的软弱,能有什么办法!!要爱护学生,他们是上帝,更不能违法。由于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的无能,另一个平时很尊重老师的男生,在多次迟到被老师批评时也学会顶撞老师了。当老师找他谈心时,谈到那个顶撞老师的女生时,他竟认为那件事是老师不好,那个女生没有什么:“您是老师,就应该有办法,事先不让这样的事发生。”在他看来,老师要无所不能地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提供学生的所需。

        第三个故事,老师正指导学生做练习,一个学生喊道:“这个题怎么做?”老师一看,是选学内容,于是和颜悦色地说:“这不是必学内容,下课给你讲,好吗?”学生:“不行,就现在讲,下课没时间”老师:“现在要照顾大多数同学。”学生:“不行!”老师没理他,继续指导其他同学,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学生冲过去抓住老师头发,一拳打过去,幸亏旁边有个男生眼疾手快,拳头没打着,头发却被抓乱了。

        这就是当今教师所面对的现状(我们是职高,普高可能好一点,但是好得有限)。被学生骂、被学生打,学生不用承担任何后果,而教师成为学生的出气筒还不能有怨言,还得整天贡着学生、哄着学生,用到教师时,把教师说成是神;不高兴了就拿教师撒气,把教师当成任人诽谤的对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教诲各种各样的人)使得教师本身就受着很大的压力,如今更上雪上加霜:面对被惯坏的学生;更可怕的是,脱离一线的领导们还要将教师的命运交给这些被惯坏的、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学生们,期末让他们给教师打分;可不能得罪学生,他们是上帝,搞不好期末评语上来两句你可就要遭殃了,经济受损失,会上受批评;辛勤的付出付之东流。平时只要有一个学生说听不懂,就要受领导批(过去如此,现在更甚),如果有学生和家长找领导,那么就会被炒鱿鱼。好可怜的教师。无条件地付出却不能有丝毫的自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如此崇高这在过去是受到人们的尊重,如今尊重没有了。教师不可怜吗?管学生吧,不仅受到学生的怨恨,而且经济上,面子上都要受损失;不管学生吧,成绩上不去,仍然要受领导的批评;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难怪教师要自杀。香港不用接受学生的评判,也不需接受领导的批评,单纯的工作压力还造成了教师自杀,而且立刻引起香港教育署的高度重视,研究了几项解决措施。然而大陆教师呢?看看吧:本溪教师04年3月因为不堪工作和精神上特别是精神上的压力,在家中杀死自己的孩子然后自杀。多么惨痛的事情,多大的压力才使人崩溃到如此程度,然而这么惨痛的事实,却毫无声息,引不起任何部门的重视。还有,认真负责的教师被捅了十七刀,却有人说活该。教师啊!可怜的教师,这只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教师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折磨面临着崩溃,多少教师已经崩溃,又有多少教师倒在了讲台上,其中一些再也没有起来,他们的家人和孩子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无人过问。然而可悲的是,舆论和社会并不关心这些,如果一个学生自杀了可能会引起社会聚焦,舆论哗然,但是教师的自杀却悄然无声;我们不是强调以人为本吗?难道教师不是人吗?学生可以随便打骂教师,炒老师的鱿鱼,而学生无论多么恶劣,只要不在校园外触犯法律都不会被开除、不用承担任何责任,都能平安无事地毕业。

        当今的青少年是如此的难管,舆论和社会却如此地迁就,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对当今的教师却过分地苛求和指责。教师正受着史无前例的忽视。其实,付出和获得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是人不是神,不应要求他们只付出而无回报,更不应该得到来自各方面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指责。如今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理解和宽容,对于不良少年强调多爱护,对爱滋病人强调多理解,对劳改释放者强调多关心,甚至对第三者都要强调多宽容,每每报道这些事时往往都附加着原因,以示可以理解和可原谅之处;惟独报道教师之事时只有谴责(现在几乎没有夸奖教师的报道),什么“女教师指使女生打男生”。什么“缺少师德的教师”了。完全是谴责。且不说报道的失实,即便是真的,为什么仅仅是谴责而不象其他报道一样也究其原因呢?难道这就是当今的社会吗?对于在同一年里去世的张国荣和苏步清,前者舆论报道铺天盖地,使得几乎无人不知;而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教授却寥寥50字,知道的人很少。这就是当今的社会:本末倒置,该知道的不知道,该宣传的不宣传,该弘扬不弘扬,极度的功利和自我。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不少东西,但是我们的青少年学会了什么呢?好的没有学会,坏的学了不少;小小年纪就知道过情人节,如果你问情人节是哪一天,大概无人不知,然而你要问感恩节是哪一天,大概无人知晓了;即便是对情人节的理解也要比人家原有含义狭隘得多。怪不得前几年就流传这样的话:现在找处女要到小学去找。这话有点糙,但是很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当今的青少年很成问题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教育的主管和舆论的导向陷入了一个误区,总认为表扬是最重要的。于是书店里摆满了“你真行”、“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五花八门,对孩子不分是非,一味地好好;教师不能批评学生,无论好坏都要表扬。其实,当今的独生子女本来就比过去的孩子优越,得到的也多,然而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还有义务回报别人、回报社会,这方面我们本来就非常欠缺,正是由于这方面的缺乏,使得他们动不动就威胁家长离家出走,杀了人,交代完罪行后就问警察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在他们看来世界是他们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完全不把伤害人当事。我曾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过毫不掩饰地谈论在少年管教所的经历就象谈论旅游一样的中学生,还看到过上车占两个座,当别人想坐时,便象个泼妇一样同人大吵大闹,并叫嚷让大家评理的中学生。这就是当今的中学生;在人们的眼中已经是一无可取之处了;然而我们的教育和舆论不仅没有弥补欠缺,反而雪上加霜地强调什么要教师和家长理解学生的自私和缺点,迁就他们(周杰伦的歌是爱国主义的歌,然而迁就换来的不是明事理,而是更加变本加厉地自私自利),书店中随处可见的是“怎样做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却看不见一本“怎样做一个受家长和老师喜欢的学生”,“怎样做一个好孩子”。表现青少年题材的电视剧和动画片也都是以反叛教师、冲破家长束缚为主题。好象谁能与他们同流合污,谁就是当今的豪杰,被他们同化的教师就是好教师;使得当今的青少年被惯得极度的自我,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所以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惟我独尊,只要自己合适,什么都敢干。其实,过分地给予和维护对孩子们、对社会都不是什么好事;它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根源之一。如今的教育是多么的软弱无能,多么的失败!在学校里,由于过分强调按法律办事和维护青少年的权力;对于那些顽劣的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措施,结果造成一片烂菜叶坏了一锅汤的结局,不仅耽误了众多的好学生,而且由于学坏容易学好难;“近墨者黑”致使一部分原本不坏的学生学坏。其实,过分强调维护个别生的权利,起结果只能是牺牲大多数同学的利益,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赏失。要知道个别生的转化是费时费力的事,而且个别生是坏了一锅汤的烂菜叶,并不象那些脱离实际的所谓教育家们想象的那样被集体融化。所以即便个别生的教育成功了,其他学生的学业也要受影响。教师不是神,即便是神也不能保证在耗费精力教育令人头痛的个别生的同时,保证照顾到所有学生,谁也做不到。

        暑假里我看了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我觉得我们太缺乏这样的教育了。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是由两部分组成:被爱和付出爱;被爱是一种索取,过分追求使人自私,也未必总能如愿,因为爱不爱你要看别人是否愿意,所以,一味地索取只能使人变得狭隘和不快;社会的一切矛盾包括犯罪都起源于此:只想获得,不想付出。与此相反,付出爱,特别是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却会使人变得崇高,并因此获得快乐。要想让孩子成为人才,从小就应教会孩子懂得爱;要爱为我们付出心血养育我们的父母长辈、尊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给予我们知识的老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丢掉很多东西,但是,这一点不能丢!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孩子不会犯罪,懂得爱的孩子才能成为国家栋梁。爱孩子重要,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传递和付出爱更重要。

        最后,谈谈教师素质问题,如今约束教师的条条框框真所谓是史无前例的多和新,然而如今的教师素质也是史无前例的低。究其原因:

        一、 教育的领导们素质之低是史无前例的

        教育改革者们只注重标新立异,不重视实效和后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的改革者们(其实就是那些象围城中卖了假文凭,在国外混不下去的海归们),别看现在春风得意,历史的耻辱柱上会有他们。当今的校领导们也是如此,追随着海龟们摇旗呐喊,他们脱离一线站着说话不腰疼,为了向上级邀功,制订损害教师的条条框框,自己却不受任何约束。更过分的是对于错误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教师错了不得了,领导错了却可以换学校当领导!教师压力巨大,领导却没有丝毫的压力。多么不不平等!!没有压力的领导、脱离一线的领导怎么能够制定出好的制度呢?再看看他们自以为得意的条条框框,实际上起着束缚教师手脚的作用。前两天我遇到十年前的学生,我已不太认识了,他们却热情地叫我,并告诉我当年他们最喜欢上数学课了(我的课)。百感交集我回想起当年,上课时使用最多的语言就是:这个方法真好,我怎么没想到!其实是假话,但是他们信以为真,兴趣昂然。还有一种学生喜欢方法就是:在我的指导下让学生当小老师。如今说什么我也不敢用这些方法了,学生会告到校长那里:老师水平不如学生。或者期末打分低;我岂不要挨批!!过去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如今都被领导们的创新束缚了,不敢用了。教师素质能不下降吗??

        如今是校领导得意,上级领导满意,教师被束缚,学生受损失。这种结果没人负责,这是一个浮华的社会,只注重形式的东西,没人理会实际效果。强势经济,不一定一切都是强势,西方的经济强势,但是教育未必强势,西方的先进不是因为教育,而是取决于先进的管理,现代的管理理念是:管理者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婆婆,而是协调者,是为一线解决后顾之忧、为一线提供方便的人。而且这些管理者要经常接受下面的监督。其实这才是我们真正缺乏的地方。然而我们从不理会人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偏偏要改变并不落后的教育,使得原本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地位的教育变得污七八糟、不伦不类,圣洁的教育界被搞得乌烟瘴气,出现了很多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我们的教育正在向畸形发展,实在令人痛心。这都是那些“海龟”们的杰作,其实,“海龟”们除了个别搞技术的,大多是些不学无术之人,在国外混不下去,到国内呈威风来了;为了标榜自己见多识广,故弄玄虚,说什么我们的教育落后,以便有机会使自己成为改革者。特别是教育的改革者不用承担任何风险,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后果不能当时显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失败显现时,当初的改革者们早已享受了荣华富贵告老还乡了,而在任的已不是造成失败的当事者了。所以,从来没有人对教育失败负责,从来也没有人为失败的教育改革承担责任。难怪网上有人说:“非典”撤了一个副市长,拖欠农民工可以找总理;教育的失误谁负责???这就是那些无能的“海龟”们为什么选择教育改革做升官获利的铺路石。

        我们的教育落后吗?为什么诺贝尔获奖名单中、国外的尖端科研机构和尖端科研项目中都有我们的华裔人在唱主角,而这些主角们接受的可都是我们的传统教育。还有前些年欧美留学生宁肯把子女送回国内接受教育,这说明我们始终有着令人羡慕的教育。然而这种优势几年来已被“海龟”们破坏的面目全非了。我们的教育一点也不落后,真正落后的是我们的管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得我们的管理者容易官僚主义高高在上,不管也不在意群众的意见,他们的出发点是:只要上级满意就行;而上级又是官僚主义,他们只看材料,无论真假,只要花架子冠冕堂皇好看就行了。教育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教育已经改成什么样了:不伦不类,乌烟瘴气。

        什么叫“应试教育”,什么又叫“素质教育”,不过是两个时髦的词罢了;人人都在八股文中用到,不过是为了赶时髦,谁真正说得清楚这两个词的含义。“文革”前的十七年教育,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文革”前“应试教育”下的老高中生,恐怕比我们现在“素质教育”下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素质都要高吧?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反省:是“文革”前的“应试教育”好,还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好?不要充耳不闻,不顾事实。更不要认为外国的月亮比我们圆,西方并不是一切都好,他们的教育不如我们,看看他们的犯罪率、看看他们的黑社会足以说明问题。如果他们的教育先进,为什么要大量使用华裔人和犹太人。而且培养了大量人才的“西点军校”,教学方法也很像我们的传统教育,学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官(教师),哪怕是无理的要求也是如此。正因为此“西点军校”成为了培养人才的摇篮。

        潮起潮落本是自然规律,根本不必过分地自我否定,更不必否定一切,我们曾经在颠峰,他们曾经在低谷,他们上升我们下降是自然的,他们上升时并不是因为那些“嬉皮士”的出现,他们在上升阶段,教育也和我们传统教育相似,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我看过一个美国的校园剧的原文,写的是两个带枪的通缉犯闯入课堂,孩子和教师都认出了罪犯,为了保护孩子和抓住罪犯,教师不动声色,继续上课;然而孩子们却因为害怕想跑,被威严的教师制止了,与带枪的罪犯相比孩子们似乎更怕教师;当时晴空万里,没有学生相信会下雨,但是正是这种对教师的绝对服从使得教师降下学校的国旗,向警察报了警。设想现在的我们,学生可以挑老师这样那样的毛病,而老师这样也不对,那样也犯法;你说得对时,学生还怀疑呢,更何况晴空万里,非说下雨,谁听你的!“嬉皮士”的出现是在经济领先之后出现的,“嬉皮士”的出现说明他们教育的失败,也预示着他们上升趋势的扭转。他们现在领先但是未必将来领先,虽然现在仍然领先,但是实际上,自从“嬉皮士”出现以后,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我们还没发展到人家的先进程度就已经满大街“嬉皮士”了。教育改革的失败使得好的没学多少,坏的学了不少。

        在此呼唤改革者的良心,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放弃一己私立。

       二、学生素质史无前例的低,家长史无前例地不配合教师工作

        除了前面所述学生素质差之外,如今的家长配合学校的也很少,要么是和学生一样混的(有什么样的家长才有什么样的学生),要么是管不了自己孩子,寻求学校帮助的,家长的话都不听,能听老师的吗?

        三、 教师被夹在中间无能为力,社会对教师的轻慢,伤了教师的心

        因为全社会对教师的轻慢,伤了教师的心,现在再难找到象过去那样敬业的教师了,多数都在做表面文章,虽然卡教师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特别是重点中学的教师,因为家长和学生打破脑袋也未必进的去,谁还敢得罪这些教师,因此他们自然是我行我素了(反正做得再好社会和舆论也是鸡蛋里挑骨头地苛求不说好的,既然不受尊重、不崇高,也就不必崇高了),小学教师也如此(孩子小家长不敢得罪)。收礼成为家常便饭,还有旁敲侧击要礼的。这又是一个真实再现:某市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对一个家长谈到另一个家长时说:“他最不怎么了,送我的礼,都是人家送他,他不愿意要的,剩下的。”要知道,人类灵魂工程师是靠心来工作的。无心的教师晚上躺床上绝不会再琢磨:如何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心,如何做对学生最有利。因为花费再多的精力,也未必落好,对的起工资就行了。但是,教师的工作仅仅对的起工资是绝对不够的。教师需要用良心工作。举个例子:早上教师突然发高烧或其他急症,是请假看病还是坚持上课,看病既合情合理又不违反任何规定;然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这里,正当的做法无法避免学生的损失,临时发生的状况教务处无法安排,学生只能放羊,学业被耽误,没有任何人能够要求教师带病工作,条条框框也做不到,只有良心才能促使教师克服困难坚持把课上完再看病,在过去99%的教师都是这么做的——坚持上课,如今在苛卡教师的条条框框的重压下大概只有不到50%的教师这样做。所以,条条框框唤不起良心,只能伤教师的心!!唤起良心需要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孔孟之道”的“师道尊严”有着很深的渊源,绝不能摈弃。面对全社会的尊重,面对家长和孩子信任的目光,我想绝大多数教师都不会不全心全意地工作的。让我们重提“师道尊严”,重塑尊师重教的氛围,让我们的教师重新受到人们的尊敬。让我们唤起全社会都来尊师重教,教育我们的孩子懂得爱、懂得感恩,让孩子从小对父母怀着感激之心,对老师怀着感激之心,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都说,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作为教师,我深知这一职业真的有许多让人伤心之事,但实在又无法解决,所以,只能挥泪倾诉,希望能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也让我们自己得到一些安慰,因为,憋在心里似乎更难受,到不如一吐为快!
        1、职称评定 教师的痛

  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也关系到教师的名声,所以大多看的相当重,因为看的重,许多教师总是感到痛。

  一是撕下脸皮之痛。本来教师的关系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成功。二是折断脊梁之痛。现在的职称评定要具备个“优”或“模范”,于是,许多教师为了这个必不可少的东西,折断了本来挺直的脊梁,求主任,找校长,跑局长,好话说尽,笑脸陪光,关系用透,金钱到位,这种折断脊梁的疼痛,让老师本来纯洁健康的心态染上了污垢。三是划破血管之痛,我向来把教师的工资当作教师生命的血脉,但在职称评定面前,教师不得不划破血管了,花钱买文章发表;花钱请枪手参加没用的考试;参加花大钱形式主义的培训,虽然隐隐做痛,但还是把血献给了人家。

  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
2、业务培训 理想的肥皂泡

  其实,教师喜欢培训,因为只有培训才能让自己的素质不断更新,才能让自己的方法更先进,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但是现在的培训却让教师只有悲哀。

  比如这几年,国家搞了个骨干教师培训大计划,国家培训、省里培训、地县培训,多好啊。然而,我们某些人却把这么好的计划变成了小行动,因为推荐的所谓骨干教师不是领导眼中的红人,就是很少上课的校内管理人员,一些人把培训当成旅游观光的好机会,当成人情送人了,真正激昂上进,努力能干的骨干教师受不到培训。不该培训的培训了,只是对牛谈琴,当然,更谈不上让他们把培训的精神向基层一线教师传达了。该培训的没有培训,独自缓慢探索。

  地方教育机构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花架子培训,诸如“某某工程”“某某计划”之类,名词不断翻新,内容只凭领导想当然,只要有轰动效应即可。至于是否符合实际,产生效果,鬼才知道。反正档案要有,材料要送,新闻要上,电视要播,费用要收。于是,老师在忙碌完了上课、备课、看作业外,还要写够多少篇毛笔字,填够多少张听课卡,发够多少篇教研文,记够多少页学习笔记等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检查前的“阻击战”“突击战”“间谍战”等各种战术五花八门,和平时代,在学校里演绎着动纸笔、动口舌的战争,这是费神的“劳”。当然,还必须拿出“财”,不扣下几张钞票可不行,否则,继续教育证上大章不扣,评模?进职?妄想!地方培训,教师怎能高兴?

  教师实在需要培训也热爱培训,但现在的培训却成了教师理想的肥皂泡。
3、人事制度 凝固的心灵叹息

  现在的学校人事制度实在不能让人恭维,才华横溢者永远是被管理者,才能平庸者却常常平步青云,无能者管理有能者,只有一声叹息。

  你才华横溢,你就要永远在教学一线牛一样的工作,你不干谁干?而且,如果真的让你当领导,领导的无能阴暗不就暴露了吗?况且,你也不能做领导,现在的领导人来利往,你那种靠业务立身的想法是让人耻笑的。因此,大部分教师在走过激情澎湃之后,平静了,衰老了,成了撞钟的和尚;有些则清醒的走出了教育,去实现新的人生辉煌;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奋斗出了个人的阳光灿烂,但大多数人只是在叹息中度过了。

  你如果平庸无能,那有时到成了好事,你上不了课,就可以当干事,当干事经常在领导身边跑来跑去,自然而然认识了许多领导,学会了许多技巧,更重要的是,也听到看到了领导的某些密闻,领导呢?则为了保持自己的秘密,对干事也另眼相看,这样,逐渐干事也成了领导的圈内人,不久也成了领导。因此,在学校里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的老师累死累活,一辈子做老师,不上课者轻松自如,反而成了领导,真是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人事怪现象。

  另外,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人才济济,不相上下,占据领导位子的就那么几个人,大多数人只能在平淡与寂寞中度过自己的工作生涯,虽然也许有少数几个成功人给普通人带来点理想的瑰丽,但他的成功的条件也不是所有人具备的,大多数人只能在传统的人事制度下,奴隶般的工作生活着,这里的奴隶一方面是工作的奴隶,一方面是精神的奴隶。

  现在的老师已经对这种丑陋的人事制度淡漠了,即使叹息也已经麻木,成了一种凝固的悲哀。
4、应试教育 夺命的机械游戏。

  在非常实在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不仅仅学生是受害者,老师也是深其害的,应试教育实际上对老师是一种夺命的机械游戏。各级领导要看学校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了,一好百好,即使你有丑,也可忽略不计,一好遮百丑,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就有了许多不得不做的夺命游戏。

  题海战术,夺取教师的兴趣之命。在题海战术下,学生在题海里痛苦的游弋,老师必然在题海里筋疲力尽的笔耕,娱乐啊,兴趣啊,早已经气息奄奄了;考试战术,夺取教师的创新之命。现在学校的考试名目繁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自不必说,现在又多了个日益被人认可的月考,据说,有的地方还要有计划的推出周考,另外,还有单元考,小节考,尖子考,等等,考考是老师的法宝,现在的考试不仅是法宝,而且是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了,在考试战术里,老师出题、看题,头昏脑涨,那里还研究什么创新教法,在考试面前老师没有精力创新;重点战术,夺取老师的全面发展的生命。现在有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重点学生,这些是教师将来得高分的基础,然而,老师的成长主要是在教育后进生中成长的,没有在后进生的教育中有所创造的教师必然不能全面发展的教师。时间战术,掠夺教师的健康之命。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被逼迫着在时间上大打疲劳战,双修日没有了,假期变瘦了,教师用身体和时间打仗,教师的身心健康每况愈下。

  在应试教育面前,教师无可奈何,在夺命的机械游戏中,欲哭无泪。

5、地位不高 高帽子下的辛酸。

  我们的社会给教师带上了太多的高帽子,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辛勤的园丁啊,吐丝的春蚕啦,泪干的蜡烛啊等等,但是这么多高高的帽子,帽子下生活的教师状况是不是其乐融融呢?

  先看看是如何对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的。任何一个职业群体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小丑出现,但是,我们只要严格处罚就是了,但对于教师群体中出现的这类人,媒体却要大书特写,大棒猛砸,很有杀鸡给猴看的味道,这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已经完全被这几个跳梁小丑抹杀了,高帽子下的老师只剩下哭泣;“辛勤的园丁”多么好的称谓,但这好的背后却是汗水和泪水,老师做着社会上最基础培育人才的工作,但待遇却不好说,即使这样,还要拖欠,无怪乎,人们不愿意做老师,谁愿意做付出辛苦,而报酬很少的工作啊;“吐丝的春蚕”和“泪干的蜡烛”实在可怜,吐丝者为人类做出了精美的贡献,最后却死了,这就是老师的命运?蜡烛为人们贡献了光明,自己却流泪一生,这就是老师的前途?难道老师就不能要求得到回报吗?

  暂且摘下这些美丽的高帽子吧,教师是一个普通的人,请不要拿少数人的理想任务去衡量大多数人,因为任何一个事业不是少数几个人支撑起来的,他还需要普通的人共同支撑。否则,高帽子下面就是一把辛酸之泪。
6、工作繁重,不能说出的辛苦。

  常听有人说,老师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备课,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老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还有一些教育人士说,人家外国教师的工作量要比中国教师大多了,但他们却忘了,人家外国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而我们中国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无论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老师工作的繁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都在搞大量的机械作业,领导逼着留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老师两头受气的在批改作业里非常疲劳。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试,因为现在的考试是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办法,因此,加强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加强考试,于是各种花样繁多的考试粉墨登场,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场,看卷,着实忙。三是复杂的学生问题,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太多的艰难,面对社会众多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要求老师一个解决,老师搜肠刮肚,心里劳累,不言而喻。

  老师工作的繁重更多的是体现在下课后,心理的沉重负担上,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让老师全天侯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7、事业前途 平淡中的无奈。

  可以说,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一番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的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无奈的工作着。

  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于是,这些人,有的向社会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更多的是变的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大了,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回到可怜的现实中,为了生存麻木而机械的重复前人的劳碌,于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的工作着。

  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但他们的机遇,他们的环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而且,我也一向认为不用那少数人成功的例子,去衡量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不需要那这些特殊的例子来要求我们,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的教育机制,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的在平淡中工作,难道我们不需要激情烈火的点燃吗?

  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的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生机勃勃,我们不愿意在灰色中流泪生活。 

8、社会关系 善良者的烦恼。

  在现代这个特殊的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师则只能在关系网中望洋兴叹了。

  其实,兴叹到也无所谓,主要是一遇到麻烦事,则真的让人烦恼的怒火中烧,比如说,你要去办点事情,如果让人家知道你是老师,马上就会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称自己是某某机关的,那么,马上人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这时,你会感悟到什么是权势,什么是没有地位。

  因此,作为老师最好是无事,无病无灾,这样万事大吉,自得其乐,然而,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多,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时,你就不得不硬这头皮,磨破脚皮,厚着脸皮,说破嘴皮的去跟人家打持久战,这时,你就会发现学校里对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会上是多么的格格不入,这种“不入”很是让老师心中感到任务的艰巨和内心的烦恼。

  或许有人说,还有学生吗?学生也可以给你帮忙吗。一方面教师羞于知识分子的面子不愿意让学生帮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关系的学生也不肯为老师帮忙,因为老师没有东西给他吗。

  所以,在关系大网面前,善良的老师只有一片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