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伦微博掉粉:亟须突破制度瓶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6:06:48
亟须突破制度瓶颈   

  山寨版“我行贿了”网站注定命运多舛,或将死于襁褓。据南方日报报道,多位站长表示这些网站普遍面临备案困难,而昨日国内第一家系列网站“我贿赂了网”或已关闭。

  备案本身没有问题,它便于有关部门管理。但从此类网站站长都不愿提供真实姓名看,与现实层面实名举报所遭遇的尴尬境遇应是同一问题。无论网上网下,民众对能否给予举报人以足够的保护持怀疑态度。这折射了被举报人的强势,也正是权力的无法无天让正义之士基于现实考量而噤若寒蝉。在基层如下情况是普遍的:地方纪委将被举报人的材料直接转到其所在部门,并责令自查自纠,而这自查自纠最后便异化为对举报人的倒戈清算。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预见到揭了腐败的盖子之后,等待举报人的是捅了自己的篓子时,相信有足够理性的人都会思量再三下而放弃举报。面对不可避免的打击报复,很多人选择了沉默、容忍、配合,甚至沦为腐败的帮凶。要在一个不利于自我净化的环境中生存,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腐败同呼吸共命运。难怪有人说,腐败已成为国人的生活方式。

  近日,山东泰安纪委书记坦陈:反腐倡廉机制的最后一条就是依靠群众的力量,网络反腐是依靠民众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此番言论颇具现实性,也是无奈的。目前反腐的方式主要还是以自我监督、党内监督为主。换言之反腐尚停留在自我约束层面,制度性的他律还很遥远。蜻蜓点水式的反腐只会催生更多的腐败。很多反腐领域的大案要案,民众几无参与成分。越是上层的案件,民众越是无力监督。浮出水面的腐败大案更多是权力斗争的产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权力的不透明,导致公众对权力运作一直处于无知之幕中。在基层,即使了解具体的腐败案情,揭露腐败的民众都存在受打击报复的情况,往往被扣上违法上访的帽子,并以劳动教养收场。至于处级以上的高层反腐,坊间也只剩下流传一些段子来揶揄调侃一番了。于是乎网络成为反腐很好的一个出口。通常模式是这样的:通过新闻事件,网民揪出个别官员的细枝末节,网络持续发酵,最后一个萝卜就这样带出了一车泥。如此反腐感觉更像是一场娱乐盛宴,其偶然性很大,毫无制度性的张力,长效机制和日常机制更是无从谈起。个别如此倒下的官员无不慨叹自己是死于网民的唾沫而非制度和法律。

  网络反腐遇到的制度瓶颈实质有二。一是如何让网站站长消除实名备案的恐惧;二是如何把反腐的娱乐盛宴引向日常的、长效的网络监督。“我行贿了”网站的催生对第二个瓶颈已经给出了答案。但面对第一个瓶颈,又得回到现实,这与保护举报人的利益是一体同构。要解决这一困境,无疑得从反腐体制的制度前进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