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纯茗雅真实照片:突破瓶颈为风能太阳能提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0:44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才能打破瓶颈,为可再生新能量的发展开辟一条通衢大道?

  一场9.0级的强震正在震荡全球新能源市场格局。一边是欧洲各国民众出于对核能安全性的担忧,主要核能企业股价应声大跌;另一边是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公司的股价风生水起。

  石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一直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0%以上,随着能源消耗量的激增,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减少,以及低碳排放的需求,人们一直在寻求可替代的新能源,高效的核能成为首选,经过数十年发展,核电已成为世界重要能源之一。公开数据显示,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韩国7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分别 为19.8%、75%、34.7%、28.9%、31.2%、12.4%和42.8%。世界核协会曾乐观预计,本世纪核能可能会在能源比重中居于首位。

  今次日本地震诱发的核事故,最终会造成多大的后果和影响尚难以估量,若事态进一步恶化,势必引起国际社会对核电安全的担忧,原本稍为“放松”的核能政策也可能收紧,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光伏和风电具有安全性高、储存量丰富、发电质量稳定等特点,发展空间更为广阔。2009年,全球仅风能装机容量就增长1/3,约为38吉瓦,连续5年保持增长趋势。而据专家估计,仅太阳每年向地球发送的辐射能量,就是目前人类消耗能源的1万倍以上。

  然而,2009年这些可再生能量总共才为全球发电量贡献了1.7%。可再生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何在?如何才能打破瓶颈,为可再生新能量的发展开辟一条通衢大道?

  可再生新能源的发展,既有技术瓶颈、成本劣势,亦有政策掣肘、制度羁绊。且不说能量转化率、利用率偏低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仅电力质量一项,就令人头疼不已。火电、水电,可以听从调度,而光伏与风电,从能源上来说是随机的、间歇性的,直接导致的问题是,电力质量受电压波动和频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而难以保证。目前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是,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尴尬的现实是,世界各国的储能技术的开发远远落后于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2009年11月,美国宣布投资6.2亿美元资助先进智能电网技术示范项目和综合系统,便将大规模的储能技术被放到了首位。

  技术是软实力,市场是硬道理。技术瓶颈最终转化为可再生新能源的成本压力,如风能发电的成本要比火力发电高1倍,太阳能发电成本是火力发电的4倍,根本无法与常规能源面对面竞争,因此难以获得市场青睐,需要政府的扶持与补贴。如德国规定,政府给风电以每千瓦时9.1欧分的补贴。在一些缺乏相关核心技术、处处受制于人的国家,成本压力、推广阻力更大。

  在以石化类传统能源为主导的政策下,加上业已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可再生新能源就像一头突兀闯入领地的“公牛”,抵牾在所难免。政策激励不够、政策之间缺乏协调、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市场保障机制不足……使得可再生新能源前景山重水复。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欧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可资借鉴。其中包括:加强立法,从法律上保障新能源的发展;制订规划,明确目标;采用经济激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加强宣传,加深普通公民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任何一种能量的开发使用,都有一个认知、磨合与适应的过程,包括技术与社会,可再生新能量也不例外,对此应该抱有信心。此外,日本核危机告诉我们,能源问题影响面广,一损俱损的局面凸显可再生新能源全球合作的紧迫性。作为可再生新能源开发利用先进的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帮助后发国家,而不是通过技术垄断,把落后国家拒之门外。(练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