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济公传60回:论结构调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2:35

尊敬的朋友:您好!

在“位卑未敢忘忧国”古训之鞭策下撰写此文,我意主要表达以下观点:

     第一,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们一直秉承以效益配置资源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理论基础。其实不然,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早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拨乱反正,否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我们始终走在歧途。

     第二,国家最高决策层对目前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略,我持有不同意见,并认为只有转变我国人口在产业之间配置比例关系,才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固提出新观念和新举措。

     第三,我们共产党人依靠土地政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还是要依靠土地政策建设我们的国家,这是完全不同方向的土地政策。因为,只有价值规律引领经济发展才有这样的结论,也是我国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唯一正确方针。

     第四,生产关系决定国民性的观点更是无前人提出。

这是一篇宏观性的文章,其治国之策提出来供您参考,诚请在您的斧正下更加完美,非常愿意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点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祝身体安康!谢谢!

                                    徐 波

                             2011年5月31日于武昌



论 结 构 调 整

(2011年4月26日)

站在宏观经济的层面,深层次解析当前经济发展诸多结构性矛盾中的主要茅盾,寻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有效、最正确的途径,以再造中国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践行科学发展观,无疑是一个十分重大和紧迫的课题。

一、建立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维和新观念

(一)当前经济发展诸多结构性矛盾相互关系的分析。

当前经济结构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及相互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要产业之间为什么总是贡献或者反哺单方面作用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第二,调分配、降税率、行补贴,小动力拉不动大内需,农民为什么不富;第三,小城镇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为什么不给力;第四,不投资、不占地、不消耗经济靠什么发展。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但宏观层面上的主要就是这些了。上述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交织在一起,呈现复杂局面和严峻形势。

透过现象,综合分析结构性茅盾的相互关系和所处地位,可以发现第三、第四是一个找出路的事情,处于被领导地位,也就是说是在主要茅盾解决以后,就有可能够迎刃而解的问题。那么社会需求不足与国民经济循环不畅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的主要茅盾。一是从其相互关系上看,这是一个问题在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业与农业不能互相实现其价值,产业之间相互限制,造成循环不畅。反过来,由于循环不畅更加重产业之间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呈现萎缩平衡的发展趋势,商品和货币流通受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反过来,硬性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重社会需求不足。二是从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看,致力于产业之间相互需求和相互促进作用关系的建立;社会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力度的加强,是宏观调控目标和方向性着力点。三是从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上看,比较全面的解析是解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二大部类的二个需求问题,然而能够启动需求关系建立,并发挥杠杆作用的是解决农民为什么不富的问题。这是我国需求规模最庞大的消费群体,是处于最高领导地位的问题,解决好这一个主要茅盾以及主要茅盾中相互关联的各个主要茅盾方面,中国经济诸多结构性茅盾才能够迎刃而解,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够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

经济增长方式非转不可已经是达成共识而不争的事实,这是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根本转变的系统工程。

(二)摒弃经济结构调整主要目的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思想观念。

市场经济确实是以效益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一切为了经营效益、利润最大化等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现实的选择,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侧重点,就成为了有效益就是有质量,而没效益就谈不上有质量。过去的经营实践证明,我们并非不追求高质量,而是在效益和质量之间产生茅盾需要取舍的时候,往往是将效益放在了第一位,而质量是第二位的,甚至宁肯牺牲质量,也要确保效益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多的是有所顾虑或不得已而为之的行政经济行为。这种不得已过去比较普遍,在提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理念后,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就是说现在还在发生着。

(三)建立价值规律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思维和新观念。

市场经济本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是价值规律,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重大转折。在价值规律理念指导下,准确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农业的产业特点和解析农民为什么不富的问题,就能够以此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思维和新观念:

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来都是立国之本。但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农业,有其产业的特殊表现形式。从整个产业的经营空间上看,由于国土耕地面积一定,生产只能是在原规模上重复进行,宏观上已经没有扩大再生产的可能。因此,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农业生产总量是相对稳定的。从劳动产生率上看,由于受自然规律约束,劳动效率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比值。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会创造相对多的价值,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低的劳动者则创造的价值较少,经济效益自然就比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不可抗拒的制约性,农业只能是刚性需求,等价交换的特殊产业,从宏观层面上,我们完全可以将整个农业产业效益规模理解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农副产品统购统销,购销差价由国家补贴,这就决定了农业产业中商品率和货币流通量都必须是尽可能小的调控原则,自然就形成了从业人员多,而吃“商品”粮人要少的国民分布特点。长期以来,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人口在国民经济主产业间的配置比例,以至形成现在国家资源配置,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经济运行架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价值规律的理论分析,农民为什么不富的真正原因就十分清楚的显现了出来。即农业产业效益规模一定,从业人员越多,人均占有率就越低,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但决不能够富裕一方人,将土地为9亿农民生产经营平台,在3亿非农业人口的市场需求下,提高收入水平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3、千方百计富裕农民是不可取、不可能的方法。唯一正确选择只有一个,即通过减少从业人员进而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才能富裕农民。通常情况,扩大农副产品的商品率无非是通过扩大市场空间而达成的,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顺向扩大,即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疏通流通渠道,顺向扩大市场容量,达到提高商品率的目的。另一条则是逆向扩大,即通过不断的、有步骤的抑制和压缩从业人员,使其由生产者转化为消费者,逆向扩大市场容量,达到提高商品率的目的。仔细分析这两种操作方法,无疑都是必要的。但顺向操作是微观的,会遇到调整空间越来越狭窄的困难,进而终会阻碍和制约商品率提高的进程,是一种不治本的保守性做法。而逆向扩大,在保持商品率不断提高的同时,还有促进社会产业间平衡和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作用。显然,逆向操作是提高农副产品商品率的开拓性战略和积极的选择。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农业不应该是一个劳动密集性产业,而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各产业中,从业人员最少,集约化程度最高产业。

二、调整国民在主产业间配置比例的方略,实施人口的战略转移。

(一)摒弃增长方式转变以调整经济结构为手段的实施方略。

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手段,并紧扣扩大市场需求这条主线。表面上看是对症下药的,但令人疑惑的是我们总感到驱动系统的核心动力不足,还不够宏观层面的高度和根本转变的战略性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其大宗农副产品是不能够随意调整的,对其它产品结构调整会形成种什么,多什么,养什么,多什么,市场千变万化,调整永无止境的局面。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的实施效果是要以农业对其需求拉动,和农民富裕起来这两个最基本条件为前提。没有了这个前提,市场总是皮软的,供给与需求总是失衡的,调整就达不到预期目的。没有了对主要问题的解决,其自主创新、劳动力素质提高、改善管理等举措就显得苍白,甚至会陷入调整、失衡、再调整、再失衡的怪圈,使调整成为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调整全体国民在主产业间分配比例的可行性分析

调整全体国民在主产业间比例关系,是要将现在9亿农业人口,3亿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关系,调整为农业人口尽可能低,非农业人口尽可能高的比例关系。以调整国民在产业间配置比例关系为着力点,搭建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架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在理论上已经是被人类认识好几百年的客观经济规律。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化分工程度以及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关系,是具备了构建这种模式的条件,这是我国人口战略转移和社会分工重组的重大举措。目前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顾虑:一是在时机的选择上,工业人口饱和及经营效益等不允许农业以人口转移的方式扩大内需,硬性操作无非是雪上加霜,弄不好是会出乱子的,要等待着工业的经营效益好了以后,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容纳环境。二是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与经济较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不高,要等待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了,从业人员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职业、收入和富裕的生活以后,人口条件成熟了,有了空位子,再去剥离农业人口。三是我国有着优久的农业史,无论是农业或非农业人口都与农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农民对土地有着根深蒂固的依赖性。千百年来,农民祖祖辈辈把辛勤的汗水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上,移民失地,其厉害关系社会稳定。

上述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表面上看十分尖锐而动不得,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人口压力和传统观念二个方面问题。如何破解:

第一,由于大宗农副产品特殊的自然属性和不可替代作用,从土地这个经营载体上,剥离一个从业人员,必然增加一份市场需求,业内在增加一份收益的同时又少了一份分配,即以倍数关系产生驱动效应。这是站在效益角度说的,事情并没有完结,此为驱动力,农业及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先看农业内部发生的变化。剥离一个从业人员,必然减少一份劳力、增加一份土地,趋势是劳动力正在缺失、土地正在集约,这是初始阶段的变化。随着土地集约化程度和农业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现在水利等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需要,这是第二阶段的变化,并于此开始,农业向工业以及其它产业发出了需求并提供市场空间。

第二,在农业主动性改变的同时,工业也在发生着联动性的改变。由于劳动力缺失、土地集约、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建立了对重工业的需求。随着农业从业人员逐步富裕,释放了压抑多年购买力,建立了对轻工业的需求。反过来,工业对农业有着巨大作用力,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需要更多原材料和从业人员,这就很好的实现了整个国民经济相互作用和良性循环的目标。

第三,也在发生变化的是第三产业。国家政策可以养成国民懒惰,同样可以驱使国民勤劳,失地后的人口没有了土地作为维持基本生活条件,在生存的强力压迫下,寻找新生活出路。人口剥离出来以后最大流向是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第三产业。我国是第三产业欠发达国家,这当然的缺点和不足,但也应当看到,起点低则调控空间大,发展慢是暂时还没有把握事务本身的客观规律,一但明其理、得其法,则是市场空间大、伸缩能力强、社会风险小。

(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应强调指出的,不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概念,而是脱离土地的人口转移,通俗一点的说,就是新时代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否则不起作用。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量变过程,其速度和节奏,应视相关方面变化程度和社会安全接受能力来把握,并随着量变的不断积累,而发生质的飞跃。在农业以及从业人员向工业发出了需求,并逐步加强着这种需求的力度过程中,工业要预判农业的需求,打好商品生产的提前量;在农业人口向第三产业发出了就业的需求,向小城镇区域发出定居需求之前,政府要预判人口分流方向,以走一步看几步的预见性截住人流。每点尽力的集合,就能够整体形成合力,达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性调控目标。

三、调整全体国民在主产业间比例关系的战略意义。

其战略意义包括经济与社会多方面:一是构建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基本架构。二是高压调控下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抵御经营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自然灾害成灾率将大幅降低。四是价值观念可以转变金钱观念,改变社会风气。五是消除懒散现象,促进社会进步等。更重要的还包括:

1、农业集约化生产组合模式,使劳动力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优势,农村家庭多一个人不再是多一份力量,相反成为经济上的负担,起作用的是劳动者的素质,在利益关系驱动下,使得最大人口基数农村计划生育观念由超生向优生、优育的方面转化。其生产关系的建立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许多学问家主张以教育改变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实不然,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大法,是改变生产关系。依靠土地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原始而又贫瘠,在这种生产关系下的国民个体表现出勇敢、勤劳、善良的好作风,但在精神上、身体上、乃至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隘碍、自私、散漫等种种传统陋习,使之难以适应世界潮流的迅速变化,和世界进步文明有机的融合起来,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关系下,人们利益、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相互依存的厉害关系下,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才能真正得以解决,这是我们值得为之奋斗到底的重要缘由。

3、我国有着5千年的人类文明,却是从来没有改变过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度,以农为本是历朝治国之道。实施调整全体国民在主产业间配置比例战略目标方向,更为重大意义是将使我国步入工业化发展的正确轨道。以再造中国的使命,历史的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这是以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深邃。

 

作者姓名;徐波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行农户金融部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66号津津花园A座18楼

邮政编码:43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