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兰英视频:读《资本论》――寻求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29:55

读《资本论》:寻求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

与博友们:

 360系统管理员发来短信:

馆友“zzisl”: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读《资本论》――寻求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3728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历史/文化”下“读书心得”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2013-07-28 07:59:34

 

当然,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当代中国人应该明白《资本论》,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学习去理解“公平的正义”的深层次的含义。

引证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我们能够明白:

其一、

对于“公平的正义”的追求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没有人愿意在歧视和不平等中生存,《资本论》正是站立在这样的一个基点上。

孟子有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并且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后人也因之以为“性善”之根本,而笔者在这里提到的“公平的正义”则是达于至善的立足点。三百年人类社会,许多理论家宣扬人权,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但是没有人敢于正面回答,他们的“人权”和“普世价值”得以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只有《资本论》最为深刻地揭示这一个基本点。思想史上有无数追求社会解放的思想,但是最彻底的关于人类自身解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见证于《资本论》。

其二、

对于“公平的正义”的追求并不只是动物性的欲望,动物性的欲望只能导致非理性的对抗,导致重蹈故辙,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具有典型的这一特征。缺乏理论的引导,我们的社会难以走出皇朝循环的怪圈,也难以走出兴衰周期。

动物性的欲望典型地表达于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实现不了“人权”和“普世价值”,当然也达不到“公平的正义”。

我们现在能够听到巨量的说教――来自左左右右,但是这些说教都只是那些典型理论的只言片语,而说教者事实上也不能理解这些理论的实质精神,说到底,表达的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关于《资本论》。

于是中国人陷入相类于欧洲中世纪的境界,我们得到的所有的解释都来自官僚和公知――他们事实上就是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和僧侣。

说到底,当代中国仍然没有能够走出自己历史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没有冲破旧思维的樊笼,能够帮助我们走向“公平的正义”就是《资本论》。

其三、

《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察与讨论,它是具体的但是它不是孤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集中于《资本论》,它具有两大特性: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巅峰;揭示了资本主义及其后相当一段历史内人类社会演变的规律。

阐述规律与巅峰:

我们当然能够明白,封建主义是以重农为经济基础的,重农主义者是土地价值论者,重商主义学说则是重农主义学说的附庸。西方封建经济的末期即重农主义,事实上受到中国皇朝经济巨大的影响。

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商品经济学理论之上的,亚当-斯密提出劳动价值论,包含两个大的方面:

1)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

2)是商品的价值又是这个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得和支配的劳动决定的。

亚当-斯密的继承者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之上提出了价值论,即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李嘉图认为全部价值由劳动产生,并在3个阶级间分配,他因此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对立。

李嘉图事实上确立了政治经济学,把经济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门类转化为面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关于这一点,当我们面对当代中国一些经济学家高谈阔论却对社会责任缺乏担当的现象有了清醒的认识。

马克思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之后的第三代传人,马克思以价值理论为基石提出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沿着劳动价值论这条线索,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赤裸裸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剥削性质,并成为号召广大无产阶级投身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强大动力,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在废弃了种种虚设的假定之后,人类经济站立在一个真实的基础之上,人类对于“公平的正义”的述求也揭开了最后的面纱,于是我们从《资本论》中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指向,我们看到了希望。

壶公评论 2013-7-28写于麒麟山麓

 

读《资本论》――寻求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竖立起理性的旗帜,将科学奉为理性原则的圭臬。这种科学主义信念,使得科学取代宗教上升到文化的霸主地位,并在知识领域中表现为以科学模式作为一切知识模式的范例,将科学方法作为权威方法模仿、推广。

孔德的实证哲学和社会学设想就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萌生出来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则是这一片茂密的大树林中长出的丰硕的果实。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著作是《资本论》,《资本论》是工人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根本的理论根据,它的科学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世人所认同。

《资本论》的第一卷于1867年9月问世,第二卷、第三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准备、付梓、出版。《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属于政治经济学,也具备社会学的性质。

一、《资本论》的主题是什么?

《资本论》一书,贯穿着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主线,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历史发展中的产物来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把社会作为一个自然形态来考察,这是中国人的发明,见证《易》文化,又连续于《道德经》、孔孟之道,直至宋理学。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代,西方思想家们以其自身的文化,引进中国的文化,因之理解了自然主义,并且因之抛弃了中世纪的神学,逐步进入科学主义。如果说斯宾诺沙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的特性――他和孔子一样痴情于伦理学,黑格尔已经认识到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这一生命体内在于连续、联系及于对立、统一,及于量变与质变――这就是辩证法,一类科学主义的思维。

马克思开拓了这一视野,他剖开阻碍人类视野的种种虚设――主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于是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本来、现在和未来。我们的本来是平等的,并没有神与人的不同,也没有富人与穷人的不同;我们的现在虽然面对种种乱象,那只是本质的张力,而真实的是本质;于是我们知道公平的正义在成长,马克思让我们感觉到它的本来,我们也因此能够看到它的未来。

二、《资本论》是科学主义和文化主义的统一:

恩格斯在1805年给朗格关于《资本论》研究的信中批驳了“纯经济”的观念,他说:

“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的发展来说,最可耻的是它还没有超出动物界的经济形式。在我们看来,所谓'经济规律’并不是永恒的自然规律,而是既会产生又会消失的历史性的规律。”

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代政治经济学大全,只要是由经济学家正确地客观地编纂出来的,对我们来说不过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赖以存在的规律和条件的总汇。一句话,是这个社会的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的抽象的描述和概括。”

那些所谓科学的、真理的其实只是资产阶级的外衣,恩格斯剥落了它们的永恒:

“在我们看来,任何一个只要是表现纯粹资产阶级关系的规律都不是先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而存在的;那些或多或少地对过去的全部历史起过作用的规律则仅仅表现了以阶级统治和阶级剥削为基础的一切社会所共有的关系。”

当我们阅读恩格斯的这些文字,我们或者感到愕然,因为恩格斯反驳的就是当代中国的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他们常常把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诳称为普遍性的经济学理论,迫使社会接受他们的“科学”而掩盖其中的“文化”实质。

西方的启蒙思想由两大部份组成,其源在法国人笛卡尔的文化主义和英国人培根的科学主义,在本初阶段这两部份是交集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分裂,这两大部份也分裂了――表现于资产阶级理论的欺骗性。而《资本论》则在实现科学主义和文化主义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孤立的科学进步,科学的进步是以社会的进步为衡量。

 

三、《资本论》揭示了商品关系中的社会:

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

《资本论》在以商品作为社会分析的起点的同时,也把劳动作为社会研究的开端。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也是认识社会学的关键。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劳动的二重性在于,就使用价值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商品所有者是独立的私人生产者,生产关系和生产体系使他们联系为一个整体。商品爱货币,但是“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把自己的“分散的肢体”表现为分工体系的社会生产肌体,它的量的构成,也象它的质的构成一样,是自发地偶然地形成的。所以我们的商品所有者发现:

分工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支配,人与人的互相独立为物与物的全面依赖体系所补充。”[《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6页。]

“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9 

《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规律。《资本论》所研究的物的关系,商品关系、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物与物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物的商品形式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关系。

此论见于《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8、89、425页。

因此列宁说:“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有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基于对个人劳动的特殊性,社会尊重个人劳动的意义,但是,本质上个人劳动只是,也只能是社会整体劳动的组成。过分强调个人劳动的意义,把“让一部分人先富”的理论固化,甚至绝对化,显然是违背事实的,《资本论》是把这一个问题说明白了。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资产阶级政客们鼓吹个人劳动的特殊性,导致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剧增,社会严重分裂,以至于当社会需要调整个人与整体关系的时候――例如重庆模式,出现富人和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迫使改革开放陷入困境。不能不说,社会之失,失于惘顾《资本论》。

 

四、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生成是商品关系发展的必然:

一切社会关系都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商品关系掩盖的剥削和掠夺,马克思认为:

在劳动力商品市场上,“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0]这就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的社会关系。

“正常工作日的规定,是几个世纪以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斗争的结果。……我们看到,这些按照军队方式一律用钟声来指挥劳动的期间,界限和休息的详尽的规定,决不是议会设想出来的。它们是作为现代生产方式的自然规律从现存的关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制定、被正式承认以及由国家予以公布,是长期阶级斗争的结果。”[《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0及301页]

“德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性,便是没有排除对它进行批判的可能性。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第18页]

当我们在《资本论》看到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关于资本主义的剖析,事实上我们也注意到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不合理性,这些存在的缺陷是必须修补的。

 

五、《资本论》的最重要成果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指出: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是通过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总趋势。

《资本论》开篇就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列宁在分析《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时说:

“开始是最简单的、普通的、常见的、直接的'存在’:个别的商品(政治经济学中的'存在’)。把它当做社会关系来加以分析。”[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57页。]

个别商品这种政治经济学中的“存在”,也是社会学中的“存在”;它是社会关系的代名词。

马克思分析商品的抽象方法是科学的社会分析方法。对商品价值形式的分析,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而达到货币价值形式。这是一种“具体——抽象——具体”的方法,即从历史的具体开始,经过抽象分析,达到现实社会的科学具体。整个分析体现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在这里,在每一步分析中,都用事实即用实践来进行检验。”[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57页。]

关于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是建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基础,当我们明白这一些理论,我们完全可以嘲弄的目光看待“历史的终结”之类的浅薄。

 

六、关于发展与代价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

“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性为代价。……因为在人类,也像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124~125页。]。

恩格斯认为文明的发展是以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纯朴道德的失落为代价的。

他们曾尖锐地批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

有些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持续300多年的英国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典型。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以产生殖民主义和殖民地、剥削压迫第三世界人民为代价的。

几十年来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有一定增长,但这是以大量的“经济剩余”转移到殖民主义的腰包为代价的。

不仅从生态平衡角度考察代价问题,而且还从人的异化角度来考察发展与代价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关于“单向度的人”的描述、萨特的存在主义等,都以不同方式从异化角度探讨发展代价问题。例如,马尔库塞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描述成这样一个等式:

“技术进步=增长的社会财富(上升的国民生产总值)=扩大的奴役。”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使人失去人性,人成为物、工具,人与产品的关系被颠倒了,产品不是为了人而生产,反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消费而存在,人拜倒在物的面前,成为物的奴仆。

马克思批评黑格尔:

“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页]。

劳动的消极方面就是劳动异化。从异化角度来探讨发展与代价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些理论即是在合理的前提下寻找合度,说到底社会的进步是一个过程,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需要容忍和等待的态度,但是我们知道任何问题都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它的出现也就是否定的开始。

 

结束语:

既然我们明白了社会不公的原因,那么,我们也就获得了寻求公平的正义性。

在这里需要说明,网络中的文章常常只是壶公评论个人的读书笔记,简陋难免,要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依靠原著的阅读。

 

壶公评论整理于2013-7-28于麒麟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