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吧福利触手漫画触:关于STS的起源、争论和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52:31

STS的起源、争论和趋势

    殷登祥

 

STS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对我国来说,它是一个外生型的学科,不像它对西方国家而言是一个内生型的、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学科。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开始对一些STS性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作为一个学科引进我国,则是90年代初以来的事。显然,要使这门学科真正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首先了解它的起源、内容和发展趋势,并把它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一、STS的起源

 

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词,译成中文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意思。STS就是研究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新兴学科,更具体地说,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与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实际上,从古以来就存在着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为什么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才产生STS呢?其原因就在于STS有一个孕育、发展的过程,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与自然作斗争,从自然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料,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可是在古代,由于生产实践水平低下,科学技术处于经验阶段,很不发达;它们与社会的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有人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自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伽利略把实验科学与数学相结合,产生了精密的自然科学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几百年间,社会经过两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人们实际地体验到了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威力。这时,虽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已经相当明显,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力量是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不知不觉之中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人们误以为只要依靠科学技术,就能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一个幸福美满的社会,毋需研究科学技术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于是,人们就把精力集中在发展科学技术上,以便获得更多的新发现新发明。从20世纪初以来,尽管对于科学技术,不仅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角度,即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进一步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陆续产生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史、技术史、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新学科,但其目的仅仅在于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使科学技术更快地发展,而并没有同时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内在关系作专门的研究。   

到20世纪中叶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首先,由于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空间科技等高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急剧提高。的确,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一直在预言一个紧随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之后的新时代即将来临。但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往往是很难预料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认为这种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必将像以往的蒸汽能、电能那样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所以一些人满怀激情地预言20世纪是原子时代,但是最终没有实现。因为核电站不是很安全的,它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原子能并没有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它不能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50年代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有些人也曾信心百倍地认为,20世纪将进入一个生物时代,其实也没有达到。虽然生物工程对农业、医学等许多方面有很大作用,但也没有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进行全面的变革。相反,直到20世纪60年代,尽管已经有了预示着信息社会到来的半导体的发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但那时人们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感觉到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可是信息技术从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特别是由于个人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并迅速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它不仅深刻影响到社会生产的一切领域,而且彻底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整个世界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至于人们不得不说,我们正在进入数字信息时代。这跟以前预言原子时代、生物时代是不是一样?完全不一样!对原子时代、生物时代的预言是一种超前的、失败的预言,而对信息时代的预言却是一种滞后的、成功的预言。对于一种科学技术能否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关键就在于这种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该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否已经具备了彻底改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条件。实际上,原子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大发现并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信息科学技术却已经具备了。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且它与其他高科技结合成为一个高科技群,使整个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空前密切。其重要标志是,科技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生产的转化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不能离开社会单纯研究科学技术自身,而必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不能任科学技术盲目发展,任其自然而然发挥社会作用,而必须在这种规律指导下,自觉地给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社会的需要。

其次,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空前突出。20世纪60年代以前,往往只看到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大到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些全球问题,人们就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了,就是说,科学技术在有积极方面之外,同时还有负面影响。其中有两件事情对人们的震动特别大。一个是原子弹。原子弹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制造原子弹。但是原子弹在广岛、长崎投了以后,每次都死伤了10万人左右,以后又有了氢弹,而且爆炸力越来越大,这就有可能毁灭人类自己。科学技术本来是要为人类谋福利的,结果可能反过来使人类灭亡。第二件事就是环境污染。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很严重,由局部性的环境污染扩大到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使人类生活在一种不洁净的环境当中,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由此可见,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如何自觉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和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即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个学科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一是必须有独立的对象,没有对象,到一定时候,其他学科会把它慢慢吃掉。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科技史都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科学技术,只有STS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独立对象来加以研究,不光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还研究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这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这是它独立的地方。另一个条件是它所研究的东西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了社会的需要,人们才会去研究它并给它提供研究条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历史上早就存在了,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还没有作为一个学科来加以研究呢?这就是说,在20世纪中叶以前还没有这种社会需要。而在20世纪中叶以后这样的社会需要出现了。现在如果不能主动、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社会就不能快速发展,如果不积极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人类就有可能被毁灭掉。正是因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了社会的需要,人们才把STS作为一个学科来加以研究。实际上,STS的先驱、马克思主义者科学家J.D.贝尔纳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预言:“科学和社会的繁荣昌盛都有赖于科学和社会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

再顺便说一下,STS是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在西方科学技术为什么会首先产生上述这些负面作用?它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深层次矛盾。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物质经济,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和能源掠夺的基础上,这种经济是不可能持续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这种经济的最终结果是社会崩溃。这种矛盾提出来后,一些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都对它进行反思,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未来社会到底怎么样,产生的问题怎么来解决,都要考虑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STS研究的问题非常现实,它是一种后现代哲学,后现代科学,要解决后现代问题,它的意义不论是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都非常大。它从产生到现在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学科来说是很短的历史,但它是一个对人类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新兴学科。

 

 

二、STS的学科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STS界有热烈的讨论,例如:STS是否包括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STPP)或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SEPP);STS是学术领域还是社会运动;是否要把环境问题汇入STS计划等等。目前西方国家一般认为STS包括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科学技术研究和STS教育三大部分。我认为把STS的内容概括为这三部分,基本上反映了西方STS研究的现状。日本学者提出了STS包括STS研究和STS教育的“双元模式”,以及在STS研究和STS教育之外再加上STS管理的“三元模式”。这与西方国家的模式大同小异,同属经验模式,但从STS的学科建设来说就不够了。例如:这里就没有包括STS史,但对学科的历史研究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内容;这里也没有独立列出一些构成STS诞生社会背景的全球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来的STS实践经验和当前STS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并依据STS学科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个关于STS内容结构的“复合三元模式”。它包括哲学、历史和社会学三个理论来源,STS史、理论STS和应用STS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又包括三个小部分:STS史包括STS通史、STS断代史和STS国别史;理论STS包括STS总论、STS静力学和STS动力学;应用STS包括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环境、生态、能源、人口等全球问题和STS教育(见下图)。  

理 论 S T S

应 用 S T S

STS

总论

STS

静力学

STS

教育

STS

动力学

环境生态能源人口等问题

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

S T S 史

STS

通史

STS

断代史

STS

国别和地区史

STS理论框架图

有些日本学者还对我的模式提出了一些问题与我讨论。一是在理论STS中的STS总论部分,讲的是STS对象、内容、概念、方法、意义等,它们涉及到STS整体,能否独立出来放到整个模式的前面。我的回答是,STS总论实际上是元STS(meta-STS),它应该放在模式中的什么位置,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作用。如果着重在它能涵盖整个模式,当然可以考虑放在模式的最前面。但如果侧重在它的理论性,则放在理论STS部分比较合适。因为STS的理论部分同样涉及到模式的各个部分,把STS总论放在理论STS部分也是可以的。二是STS静力学和STS动力学指的是什么?我回答说,它们分别指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两个从物理学中借用来的词呢?这是有意识地使这两个词保持一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便将来能更多地纳入随着研究的深入所带来的各种新含义、新内容和新思想。三是STS教育能否包括环境教育?有的学者说,环境教育与STS教育虽然互相交叉,但它有自己的独立性。我认为,环境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有独立性;而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实际上是STS问题。环境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后产生的社会问题,它是应用STS中需要解决的全球问题之一。环境教育是STS克服科技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因而是STS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于理论STS,还要说明一点。它既可以像上述那样从元STS和STS的时空关系来论述,也可以从分析和综合、部分和整体的角度来说明。就后者而言,理论STS包括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和不同层次、部分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研究。

STS方法是一种具有价值导向的交叉学科方法,它要应用系统方法,但不能归结为系统方法。

      

三、STS的关系模式

 

 

STS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迄今为止,一些学者至少提出了下列三种STS关系模式:

 

1、线性模式:

 

科学 → 技术 → 社会

社会 → 技术 → 科学

 

2、三角模式:

 

科学

 

 

 

 


技术             社会

 

3,内置模式

 

 

 


社会

 

 


科学                    技术

 

 

 

我在拙著《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中,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层次网络模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是有层次的。从大的方面来说,至少依次有下列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二个层次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第三个层次是物理学与经济,信息技术与经济,物理学与信息技术等;第四层次……。各个层次之间又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种层次网络结构(见下图)。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科学(S)                                社会(S)   

 

 


物理学                                            经济   

 

                                           

 

 


技术(T)                        信息技术               

 

有的日本学者问我,在我的模式中,各层次内部和第二层次以下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好理解,但第一层次与其它层次的相互关系如何来理解。我回答说,第一层次与其它层次的区别在于,第一层次是由科学、技术与社会三个元素组成的一体化的关系整体,已区分不出其中单个的元素;在其它层次内部虽然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相互关系,但仍能区分出单个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各层次之间又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相互关系。第一层次与其它层次之间的关系仅仅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有机关系,其它层次中的任何元素与第一层次发生关系时,都表明这些元素只有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个有机部分,才能得到理解。

    STS的关系模式有二个显著特点:1、以双元关系为基础、元关系为指导的多元关系。STS关系丰富多彩,但最基本的是双元关系,STS的关系研究是从最简单的双元关系开始走向复杂的多元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是STS学科中的元关系,在一切STS关系的研究中起指导的作用。2、立体式的层次网络结构。不同层次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形成立体结构。同一层次内部和不同层次之间多种多样的关系,形成网络结构。

 

四、STS学科的建制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STS就进入大学,开始了建制化过程。其重要标志是,在1969年美国的康乃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首先建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计划。现在仅在美国,就已经有10多所大学建立了STS系,在100多个大学里建立了STS中心和计划,在1000多所大学里开设了2000多门STS课程,它有自己的刊物、学会,还培养自己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这表明STS在美国的确已经建制化了。除美国外,STS在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印度、韩国和我国,都在蓬勃地发展着,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建制化。这也就是STS之所以能称之为一个新兴学科而获得世界公认的重要原因。STS在诞生之后,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活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下面是列举的一些理论成果:

1、 科学技术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而且也不是中性的。这就是说,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常引起对环境、社会和人类的负效应,它们超越了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实际运用的目的,而同样的科学技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采用,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2、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没有任何一个要素可以从它内部长久地孤立出来,所有的分析和计划必须考虑他们的相互作用。 

3、每个系统和亚系统都有内在的时间常数,在整个系统起作用时必须考虑这种时间常数。

4、权衡(Trade-off)是每个社会技术系统所固有的,没有任何像免费的午餐之类的东西,科学技术也像任何事情一样,有得必有失。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的直接结果和长期结果,空想的希望和发现的现实,未来的可能与实际存在的事物,从“得”与“失”的角度进行比较和权衡。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了解科学技术与不同的价值、制度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才有可能。此外,在任何社会权衡中,代价和利益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5、 未来的知识,即未来的科学是不可预见的,对于特定的技术有时是可以预见的,但技术的含义是无法预见的,差不多可以肯定,新技术将会有尚未被预见的及无法预见的后果,将总会有想不到的副作用。

6、没有思考和行动,存在和做,知识是不完全的。

7、教育要求了解对象、效果、事件、威胁、机会的相对大小和规模。

8、由于生命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以单个因素都会导致多重后果。

9、 科学是会失败的,事实是有理论含义的,像个人的心理、社会压力、历史影响这些偶然因素也会对科学进步的速度和方向起作用。 

10、科学技术的进步观念并不绝对地表现为力量和效率的“积累”这样一种线性图式,而是在进步的同时,总是以失去一些东西为代价;在取得物质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文心理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失落。 

11、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不能认为任何科学发现都必然导致重大的技术发明。

12、科学技术是渗透着价值的社会过程,它既不是有生命的、自主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也不是可以任意改变与使用的中性工具,而是出现于特殊社会情景中的复杂事业。

13、文艺复兴以来的征服自然,不过是用人工的束缚替代了自然的束缚,因此必须建立自然—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

14、 STS是一种新的交叉学科的范式,它与传统的学科化的范式不同,强调综合、系统,是一种整体论的科学观和教育观,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15、 “情景”研究法。技术离开其社会—文化情景,就无法得到理解和恰当的分析。  16、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具有社会建构的性质。

17、 在技术政策决定中,非技术因素即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占优先地位。变革的最强大的动力是人的目的。

    18、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历史发展:古代倾向于把科学和技术两者分开,并把它们置于政治的指导之下;现代倾向于把科学和技术统一起来,并承认它们在社会中的自主地位;后现代则倾向于科学和技术应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社会和政治应在一定程度上管理科学和技术。

 

五、 STS的学术争论

 

首先,关于STS的对象问题。有些学者对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误解,当然这与中国的国情有些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所以首先把一些相对来说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比较密切也比较成熟的学科引进来了,比如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等。人们都知道,“文革”以前这些学科在国际上已经存在了,而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引进后的确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应该看到,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它们也研究,但这是一种延伸,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的。所以,在STS被引进之前,这些学科也已根据自己学科发展的需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了。当20世纪90年代当初,STS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引进来时,立即就受到了这些学科的欢迎,但不论哪个学科都想把STS纳入自己的范围来。搞技术哲学的,说STS属于技术哲学领域;搞科学学的说STS就是科学学;搞科学社会学的说STS是属于科学社会学。这样一来,只有把STS的学科性质,即对象问题从根本上搞清楚,才能谈得上STS在我国的生存和发展。其实,STS的独立对象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他所有的学科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但也要把它置于社会情景之中,也要把研究扩展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可是他们都仅仅是从某一个侧面来研究,即从哲学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它,这跟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研究不一样。这样一个对象,大家都来研究它,发展它。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对象,却只有STS在这样研究它,把各个学科对它的研究成果包容进来,整合起来。只有这样来看待STS的对象问题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澄清思想上的模糊点。

其次,关于STS的译名问题。STS翻译成什么呢?直译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但有人说STS就是科学技术社会学,只有用科学技术社会学才能准确地加以表达。1991年,我在美国的一个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有关STS学(STS-ology)的文章。但STS学进一步翻译成中文也有可能被译成科学技术社会学。因为STS学译成中文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或“科学·技术·社会”学,如果把“与”,“、”,“·”这些连接词和连接符号省略掉,就立即变成科学技术社会学。但这样一来就麻烦了,因为在美国有两个独立的学问,一个是科学社会学,一个是技术社会学,连在一起就可以叫科学技术社会学,是属于社会学的领域。这样就把STS与社会学混淆起来;而且把STS放在社会学里面,其他学科又不同意。这些都缘于对象搞不清楚。一个学科的名称是历史形成的,像自然辩证法那样,并没有因它后面没有带一个“学”或“论”字而影响其学科地位。因此把STS直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是合适的,而且其中的“与”字能鲜明形象地显示出STS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性质。其实,STS-ology在译成中文时,不仅可以译为STS学,而且也可以译为STS论。因为STS学的中文涵义如上所述,有可能与“科学技术社会学”相混淆,所以作为译名不太合适。但是STS论就没有这个麻烦。它的中文译名是“科学技术社会论”,因而一般说来不存在与“科学技术社会学”相混淆的问题。我认为,把STS直接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或者译成“科学技术社会论”,各有所长。日本学者在把STS译成日文时,也与我国有些类似。一般直接译成“科学、技术与社会”,但也有混译为“STS学”和“STS论”的。“STS论”的日文译名也是“科学技术社会论”。

再次,STS这个缩写词的英文全名问题。有的学者说,在20世纪60-70年代,STS是指“科学、技术与社会”,但很快就过时了。到80年代以后出现了STS研究的新方向,即“科学技术研究”。这是一种误解,而且也不符合事实。的确,STS这个缩写词有两个英文全名,一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另一个是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学技术研究)。但STS的这两个英文全名,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或新旧关系,而是一种包含关系或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美国STS协会主席S.卡特克利夫和著名STS学者C.米切姆两位教授1992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科学、技术与社会讲习会”上明确指出: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STS包括三个方面,即:①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一般教育与技术素养,解释性分析);②科学技术研究(科学与技术的文化条件,作为社会过程的科学与技术);③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技术的管理、政策分析)。显然,“科学技术研究”不是什么80年代以来STS研究的新方向,而是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STS的一个部分,确切地说是其理论部分。因此,我们一般说到STS时,实际上就是指“科学、技术与社会”,而不是“科学技术研究”。正如S·卡特克利夫早在1989年在其《STS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出现》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现在已通过缩写词STS得到广泛认可”。同年C·米切姆教授在其《寻求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新关系》一文中也说:“60年代,美国兴起了以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交叉学科研究运动。这个运动目前已获得了显著的社会认可。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这项研究运动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加拿大、英国、荷兰和德国,也都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开展着。”两位学者都非常清楚地指出,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STS非但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过时,反而在80年代末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公认。90年代以后,它又获得了蓬勃发展。其重要标志是1998年3月在日本东京、京都和广岛三地举行的题为“科学与社会——技术转向”的国际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术盛会,该会的宗旨就是“给那些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研究和教育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广泛的国际论坛”。

实际上,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STS,并没有像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STS那样获得国际认可。欧洲的STS性质的协会是“欧洲科学技术研究协会”,其英文名称是:“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可缩写为EASST。可见,在这里科学技术研究的英文缩写词不是STS,而是SST。另外,科学技术研究主要是从社会角度,即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多维合作研究,即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但这只是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一个方面,同时还有另一个方面,从科学技术角度对社会的研究,即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因此,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STS或SST仅仅是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STS理论研究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整个STS的理论研究,确切地说,叫做“理论STS”,它包括科学技术研究,又不局限于科学技术研究。按照我上述的STS内容结构模式来说,理论STS包括STS总论、STS静力学和STS动力学,或者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不同层次、部分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研究。

 

六、中国特色的STS研究

 

STS研究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要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服务,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迫切问题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这两大战略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到战略高度来对待。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关键在于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当前尤其要发展高科技,促进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既为现代化奠定基础,又为后现代化创造条件。但科学技术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且又是社会过程、社会事业,必须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机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双向互动关系的研究,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应该整合起来,了解其整体上的规律和特点,避免科技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使科技与社会携手并进,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是一种中性的力量,不是任由目的决定的中性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的加速,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负载,不仅有正价值,还有负价值。人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有选择权,因而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应该积极使科技实现其正价值,并尽量避免其负价值的作用。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而且是需要群众理解和积极参与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人,其积极作用可以为人类造福,其负面影响则可以毁灭人类。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及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群众有“知情权”和“参与权”。科学技术也只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虽然在历史上已经有一些学者如居里、爱因斯坦、维纳等,早就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和双刃剑特点,但毕竟这是少数杰出人物的超前意识。特别是在当前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很明显的情况下,如果认为对这种负面影响的普及宣传已没有多大必要,而主要应当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克服办法的话,则是不妥当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以此否定对群众的普及宣传。事实上只有广大群众理解了这种负面影响,才能转变成克服这种负面影响的强大物质力量。科学技术的双刃剑观点是STS的基本内容,不能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可以说是对这种现象的理论概括。它们虽然分别正确地看到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但作了不适当的夸大。不能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这种概括已不再合适了。同样,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片面性的一面。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联系较多,人文与精神文明关系较密切,但这不是绝对的,它们又有相互包含的一面。STS就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我国由于与西方的国情不同,我们的侧重点是要在STS意识的指导下树立科技意识,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西方国家的着重点则是,在普遍树立科技意识的基础上树立STS意识,克服科技的负面影响。总之,深入研究STS的理论和实践,将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其次,要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STS新人才。当前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科技之间的竞争,而高科技竞争的背后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就是交叉学科模式的复合型STS人才。传统的人才是专业化、系科化模式的单一人才,其主要特点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割裂,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一种片面发展的缺乏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新的STS人才则截然相反,其显著特征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结合,这是一种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和高度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所谓科学技术素养,不仅指能理解基本科学技术的术语和概念,能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更主要的是指能真正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科学技术素养实质上是STS素养。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具备了STS素养就不仅具有高度创新能力,而且了解社会并为社会服务;作为领导者具备了STS素养就能提高科技决策的质量和科技管理的水平;作为普通公民具备STS素养就能参与科技决策,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培养STS人才就要对全民实施STS教育,特别是在大学内大力开展STS教育,使学生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文理交叉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STS意识和STS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逐步树立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关系论的科学观和交叉学科模式的教育观。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STS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外和实践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提高STS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STS的理论研究,以丰硕的理论成果来充实STS的教育内容。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为例,近几年,在STS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出版和将要出版的著作已有30本左右。其中最重要的是与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织编写的一套9卷本的STS丛书。该丛书共包括4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从整体上系统论述了STS的学术内容;第二部分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与教育》,探讨科教兴国的规律;第三部分是《高科技与美国社会》、《欧洲的梦想与现实》、《科学技术与日本社会》、《科学技术与亚洲新兴工业国》和《科技西进与均衡发展》,论述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利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机制;第四部分是《科技美学》,探索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该丛书获1998年第11届中国图书奖。STS研究中心承担的社科院重点项目《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已在1997年9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四部分,即STS总论;中国STS发展的规律;STS与传统文化;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该书于1998年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系统优秀著作奖。STS中心组织翻译出版了当代技术哲学权威、美国著名STS学者卡尔·米切姆教授的著作《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年3月版)。该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技术哲学的两种传统作了概括的历史分析,工程学的技术哲学是由德国恩斯特·卡普和弗里德里奇·拉普这样的工程师——哲学家发展的;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则是由奥特加(西班牙)、芒福德(美国)、海德格尔(德国)和埃吕尔(法国)发展的。第二部分对技术哲学中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到伦理和政治问题,作了简要的概述。第三部分,集中在伦理责任和技术问题上。它考察了生命伦理学、工程伦理学、核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等领域中已展开的关于责任问题的争论。我们还组织编写了《高科技与人文》丛书(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年1月版)。该丛书包括《高科技挑战道德》、《高科技时代与思维方式》、《高科技时代的符号世界》、《现代科技与人的心理》、《高科技与宗教》、《高科技管理与人文》等6部著作。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成果的《高科技与人文因素》也在2002年出版。于2000年12月出版的《生态文化》丛书也包括6本书,即:《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获得了2002年第13届中国图书奖。上述三套丛书基本上反映了STS包括“一体两翼”的理论框架。“一体”是指作为STS对象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个主体;“两翼”是指“科技与人文”和“人与自然”。因为科学技术的主体是社会的人,研究STS离不开对“科技与人文”的研究;而科学技术又是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中介,STS研究同样离不开对“人与自然”的研究。STS研究只有紧紧依托“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这个主体,并借助“科技与人文”和“人与自然”这两翼,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快速的发展。 

 

七、STS的发展趋势

 

由于在上世纪促使STS产生和发展的学术和社会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世纪STS将具有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首先,全球性。上世纪STS主要在欧美、澳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积极研究STS。日本和韩国尽力想在东西方的STS研究中起桥梁作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和全球性的STS国际会议越来越多。这预示着新世纪STS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其次,多元性。随着STS研究的全球化,必然导致STS研究的多元化。欧洲学者强调STS理论研究和欧洲特色(爱丁堡学派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欧洲科学技术研究协会);美国STS的理论导向(学科派,高教会派)和实践导向(交叉学科派,低教会派)各自发展,侧重点不断变化;日本强调吸收世界各国的STS成果以及STS研究浓厚的技术色彩(日本STS网络,日本STS学会);中国强调实践导向,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到战略高度,以加速实现现代化,同时注意理论研究(中国STS研究会[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对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更重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第三,整合性。STS研究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必然伴随着对STS的系统整合研究。STS从诞生以来的30多年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料和理论成果,已经有可能和必要,在新世纪对STS的丰富多彩的关系和科学技术的正、负面价值进行系统的整合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STS研究将日益整合化。

第四,人文性。20世纪中叶以后新的科技革命导致全球经济大发展,大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要。在新世纪继续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样,在STS领域内,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感、心理活动、语言符号等)之间关系的研究将占有一个新的重要地位,STS研究将日益人文化。

第五,“绿色”性。在新世纪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人口、气候等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和突出。于是,对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将成为愈来愈重要的课题,STS研究将日益“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第六,技术地位的提高。在科学和技术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中,科学比较间接,技术比较直接。20世纪中叶以来的科技革命实质上是技术革命。高技术与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技术在克隆人、转基因食品和计算机安全、隐私等问题上的负面影响,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忧虑。因此,在新世纪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系的研究中,技术特别是工程技术,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 考 文献

 

 

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筠泉、殷登祥主编,《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筠泉、殷登祥主编,《新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殷登祥等,《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殷登祥主编,《科学家谈21世纪高科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殷登祥主编,《高科技与人文因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殷登祥、[英]R.威廉姆斯、[英]沈小白主编,《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