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对数函数运算法则:顾留馨 :回忆关于太极拳的争论总编“五式太极拳”和出版“太极 | 天地人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28:17


 
   
顾留馨  
  
   1.1958年冬,我接受了另一光荣任务,调去国家体委向中央首长介绍太极拳,并在技术运动委员会做些研究工作。人民体育出版社因陈式太极拳尚未出书,约定唐豪写太极拳史,我写陈式拳理论,李剑华写动作说明,并决定由我去陈家沟访问陈发科的儿子陈照旭,拍下拳照,乘便采访太极拳史料,并去少林寺搜集史料和拍照,出版社指定的摄影师同往,但经我探问到陈照旭在他县劳动改造,遂通知出版社取消此行,改由陈照奎拍摄陈式太极拳第一路。
   我在国家体委工作了四个月,因所带书籍不多,对研究武术史有困难,而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杜前主任函嘱早日回上海大抓武术工作,我就向荣,黄二位主任反映,允予返沪,陆续将陈式太极拳理论写成初稿,并将陈氏拳论精华部分分类摘录,1959年1月唐豪逝世后,陈式源流部份他生前因忙于编写“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而无暇为陈式拳书写稿,只能由我写出初稿,我写的陈式源流,理论和陈氏古典拳分类摘录,于1960年12月初寄给出版社,李剑华因老病,陈式动作说明部分仅成简稿,因我在“前言”中提到动作说明,结合太极拳的主要特点缠丝劲,李老感到体力不支,不能补写,就主动向出版社推荐老同学杭州沈家桢续写。  
 
  2.1961年1月25日人民出版社函告:拟集中介绍我国太极拳,准备几式合出一厚本书 (杨,陈,吴,孙四式)征求我的意见。1月30日又函告,拟出“太极拳入门”,希我介绍作者。我担了一些“四式”写作上的看法,并建议由李天骥写“太极拳入门”。2月13日又来信说:“四式太极拳共同理论部分,拟请您主笔总编,组织一些人参加或协助,这方面的材料不少,例如古代文献,唐豪的遗著,牛春明的书稿,国家体委整理的材料以及您的书稿等均为可作参考。”我因工作忙,至28日始作复辞谢“请另物色人选。”
  其时我因技委会王任山主任,武术科毛伯浩科长一再约写“中国古代武术史”,作为内部参考资料(据说体育院校讲授武术史需要史料)因此我正在搜集古代武术史料,为了写出陈式源流、理论等已花了很多精力,稿已送出,我无意于再写太极拳书。
  不料1961年3月17日正当我在体育宫主持支部会议,出版社有阎海来访,说“因国外需要太极拳书,但已出版的内容简单,薄薄一本,出国不像样,决定四式太极拳合出一本书,杨式有牛春明来稿,陈式由沈家桢改写动作说明,吴式用徐致一原书,孙式用孙剑云原书,但编辑部对武术不内行,需有专人统一整理,避免重复,理论部分须专章总述,源流和发展史也须统一写,武术科考虑由你来搞,社方也如此看法,故由国家体委备函上海体委要我担任下来,张主任也同意给你一定的时间,半年内要全部拟好”等等,我因系上级组织交下的任务,只能将书稿照片等一大捆接受下来。  
 
  3.A:我建议“五式”合出一本,牛,傅合作写杨式。
  经我先看牛春明《杨式太极拳》稿(齐钝汉执草)发觉其动作姿式与杨澄甫不大相同,势难代表杨式,理论和说明则真伪杂陈,难怪阎海说北京崔毅士(与牛春明同学于杨澄甫)不满意此稿,不愿意审稿,乃向阎海建议由上海傅钟文与杭州牛春明合作,修改动作,尽可能用杨澄甫照片钩图,由周元龙绘图和修改动作说明,阎海同意了。阎海也说武术科曾认为杨式动作还是傅钟文较为规矩,因此他去杭州和牛老面商,我还建议武式太极拳是古老拳种之一,武禹襄拳论为习太极拳者的重要理论,应列入合订本成“五式”,武式传习者郝少如在上海,可由其编写,阎海也同意了,要求至迟于年底交稿,明年春出书。
  阎海去杭州和牛春明、沈家桢联系回上海说牛老勉强同意与傅钟文合作改写,希我去杭州向牛,齐具体联系,并和沈老商谈陈式写法,阎就一切拜托成书而返北京。
  B:我又仔细看了沈家桢的太极拳的八个主要特点,自成系统,有可取处。但以张三丰为太极拳创始人,且援引伪托拳论与牛稿相仿,又考虑了各式撰述者,对太极拳理论看法不致,特别是徐致一的纯柔说法,否定缠丝劲,以陈式为少林拳等存见,势难融合,我很难写好求同存异的共同理论,分处三地(杭州,上海,北京)通信讨论很吃力,其时体育宫的副支书和副主任李宪民同志,虽由杜主任于支书会上宣布宫的工作由李多抓,但我需大抓武术工作,又兼向市委领导介绍太极拳的任务仍在进行,无多作精力总编“五式”。  
 
  4.函辞总编“五式”。经反复考虑了“五式”的不易写作,我的工作,教学和体力问题,我于1961年4月初写信给出版社说明我的能力和时间都不够,希予谅解,另行物色总编人选,我愿将个人收集的有关资料供给参考选纳,并另函毛伯浩谢其推荐总编“五式”,但困难多,我能力和时间都不够,希请见谅,要求另行物色人选,出版社复信,已决定出版“五式”了,别人也难搞,荣高棠主任也知我在负责这部书,已定案,只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云云,我就只能干下去,张振亚副主任也以国家体委电催要我们早日完成此书,允于整风第二阶段时,我可以半脱产编书。  
 
  5.四月下旬我始杭州会牛、齐,牛勉强同意以杨澄甫拳姿为标准,与傅合作,但仍主张最好牛稿单独出版,我回沪后和傅、周研究修改牛稿,傅、周也说困难大,不好另写,经向出版社反映,也同意如果确实困难,牛稿可另行出版,上海专搞杨式,不久齐纯汉把牛稿要回去修改,和出版社联系单出问题,对牛稿我曾尽力修改了许多地方,也标出了许多应予纠正之处。牛春明不久因食道癌症去世,享寿八十四岁,他的架式与杨氏相距太远,不能列人五式是坚持原则问题,但牛老未能亲见其著作出版,这是我引为憾事的。  
 
  6.出版社要上海另起炉灶,以杨澄甫为标准,由我主持计划写法,傅、周搞动作说明和绘图,杨氏拳照不足处,由傅补照绘成杨氏体型,一再修改绘图,务求体现杨氏技术标准,因此“五式”的拳姿,以杨式绘得较好,动作说明结合拳论,注意劲点,眼神的说明,有助于摹练,我还一再和沈老函商陈式写法,并说服其放弃张三丰传拳和伪托拳论的引证。
原定我于夏季去北京静心写共同理论,出版社考虑了我搞好杨、陈两式后再去,遂延至九月中携带杨式、陈式书稿去京一个半月,把五式共同理论写成初稿。
这一年我因抓武术工作、写作,关心杨、陈式的写作,教拳等任务,时常过三更灯火,五更鸡鸣的生活,睡眠很少,人很消瘦脱形,甚至引起上唇肿大的危症,五月中,宋季文副市长通知有中央领导同志来沪,要我去纠正太极拳动作,也因我太瘦太累,差些没有躺下去,因此没有再要我去。  
 
  7.为了“五式太极拳”是出国的书刊,太极拳书已出过多种,如果质量上不提高,是会辜负国家体委和出版社的委托的,因此我拟出了编写“五式”的编辑方针,大致为:
(1)以提高为主,质量第一,不急于出版(后曾一再要求延期交稿,务求质量)
(2)继承传统典型风格,杨式以创造人杨澄甫拳姿为标准,陈式以陈发科拳姿为标准,吴式以吴鉴泉为标准,武式用郝少如拳姿,孙式用孙剑云原著,一律勾线绘图,绘图要求力求逼真传神。
(3)动作说明要尽可能结合理论、要领,对读者更有帮助,但各式在写法上不强求一律。
(4)首列源流,树立正确的太极拳史,次为共同理论,求同存异由浅人深,三为各式图解,四为附录,选录各家古典拳论并加以解释。
(5)各式套路都绘有动作路线图,各式都附有推手图解。经出版社同意后作为编辑方针。  
 
   8.1961年9月中我去北京住出版社内写稿,曾和阎海访问了徐致一先生三次,主要谈了共同理论部分,徐认为沈老的“八个特点”适用于陈,杨两式,不适于吴式,应列入陈式,不应列为共同理论。我原为陈式写的理论,扩充一下可列为共同理论,但他对“气”和“缠丝劲”有不同看法,以为只有神经末梢的作用,没有“气”的作用,“缠丝劲”为陈式所独有,我允为修改,求同存异,但也提出了太极拳的“气”与气功的“气”相同,是结合经络学说的,缠丝劲与抽丝劲是一致的,徐先生是我在三十多年前学吴式拳的启蒙老师,现虽见解不同,仍然是诚恳热情地商讨问题的。
   当时武术科李天骥认为应将太极拳的技术部分加进去,保存古法精华部分。
   毛伯浩也加鼓励,求同存异,写好共同理论,并说今春院校编写武术讲义时,曾多次电调你来京参加工作,未能成功,希我这次完成一项前人未曾做过的工程。
   出版社副社长尹占春看了我比演各式太极拳不同风格后说:“体育书出国,占全国出版物第三位,越南胡主席也要体育书,太极拳书在国际上很需要,出版社计划是少而精,“五式”为其中之一”。鼓励我将源流部分有把握地写出来,辟妄存真,不人云亦云,不模棱两可,技术部分尽量挖掘前辈经验和个人体会,使之系统化,多采用古典拳论作附录,也可附些拳家小传。
   这些意见也就作为改写时的努力方向。
   在京还发现了陈发科的陈式第二路(炮捶)的遗照,也商定了请沈家桢写二路动作说明。
   为了共同理论须取得各式作者的同意,主要是徐致一的同意,他的吴式太极拳早巳出版,列入五式没有一定的位子,是不愿意的,这点本在估计之内。
于是将源流和共同理论部分带回上海改写,然后寄去出版社请徐致一,孙剑云,李剑华等审阅。徐、孙签注的意见,主要仍为缠丝劲为陈式独有,李老则赞同我说,根本分歧已由此引起争论。  
 
  9.徐致一著《太极拳(吴鉴泉式)》吴式原照不足部分原由徐致一、赵寿村分别补照。我认为应统一体型和姿势来绘图较好,经邀集上海的吴式老师开座谈会,大家同意这个办法,我遂向徐先生函商,徐勉强同意了,孙式太极拳原式中孙剑云的拳姿,有许多姿势不好,我建议出版社转请重拍照片,也建议能否用一部分其父孙禄堂的拳姿,但得不到回音,原为提高质量,统一姿式着想,后来成为她不愿意列为“五式”的一个因素。
  徐著吴式,理论部分原来一至六章,为了已有共同理论已不宜全部采人,因之仅选用三章,也由出版社联系征得同意,徐先生也复信,给我表示“悉听尊裁”。
  1962年5、6月间,徐致一来沪小住,我将再改稿和其商谈,徐认为各式有共同理论,但因各有特点,体会上有不同,是很难面面俱到的,你化力不少,不容易,出版社有出版计划,须完成任务,还是快些送出完稿,他也无意见了,我就将大部分稿件再寄出版社,孙式正待绘图未寄出,我并分函徐致一,毛伯浩,李天骥提出意见最后完稿。想准备。但是排出了“陈氏拳家世系表”虽是客观存在的,借以证明太极拳是陈王庭所创,树立正确的太极拳历史,而缺乏价级分析,不自觉的起了宣扬宗法族谱,掩盖阶级矛盾的副作用,违反了一分为二的辩论观点。
  我在体育报1961年11月23日刊出的《太极拳源流小考》中曾指出:“陈王庭曾替风雨飘摇的明末统治者镇压过农民暴动,(扫荡群匪(7)千余人)。”但我在《太研)中引用句话时,交代不清,也没作分析,更没有从陈王庭的地主官僚的阶级立场来批判他有敌视农民起义的一面。
  陈仲牲是以地主武装,为封建朝效力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和捻年为敌,我仅叙其:“太极拳最精,作战时,持铁枪重三十斤”,从技术观点出发来证明太极拳不仅是疗病的拳。没有批判其政治上反动的一面。
  这是我在反对封建迷信,门户之见中,自己没有正确掌握好,今后《太研》如再版,我要作出自我批判和对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太极拳的史实作出阶级分析。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于1964年12月15日向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作为初步的检查。  
 
 
  10.李天骥在背后说我写书为了名利,党员审稿要拿稿费,是什么思想。我写书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只应批评我写作的质量问题,不应说是名利的问题,杨式审费是出版社的意见,由傅钟文,周元龙二位商量后分给我15%:75元,武式审费也是出版社提出的15%: 36.7元,(周元龙的加工费为20%)是经作者郝少如同意的,(分配意见表在郝少如处)。
我参加了两式的编审工作,并未自己要求有什么报酬,因此李天骥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 1961年到1962年,我应约为报纸写了好多篇宣传武术的文字,后来警惕要避免名利多出面写文章不好,对工作和健康也有些损失。因此从1963年到1964年,我辞谢了为报纸写武术文字,多搞些表演节目单上的宣传文字,和答复日益增多的武术方面的来信。
  人民体育出版社要我审查书稿多种,都提出了一些看法,有一本中国武术史稿经审查后,曾汇给我审费20元,(25元?)我是收下了,接受的审费仅是这三笔。
  我现在觉得审稿是光荣的任务,也是应尽的义务,拿报酬是不必要的,今后如需我审稿对任何酬劳都不应接受。 (1965年1月20日)
 
--

顾留馨 :回忆关于太极拳的争论总编“五式太极拳”和出版“太极 | 天地人大 【转载】太极--太极拳学的养生观和健身原理 太极拳经拳谱 - 太极中国 太极拳门户网站-太极拳视频,太极拳音乐,太极拳教学,24式太极... 中国太极拳网-太极|太极拳视频|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视频|陈式太极拳|太极拳教程|杨... 打太极拳的要领 - 太极 心得体会 - 中国太极拳网 太极拳论坛|陈氏太极拳|太极拳视频|...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 - 陈小旺 - 个人专辑 - 太极拳资料库 太极,视频,功夫,内功,松,... 五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五大特点 《太极拳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方法》—茗烟 - 日志 - 学太极美好 - 太极迷们的家园--太极... 杨式太极拳谱-中国太极拳网 【太极拳】→太极集锦 太极拳歌 【明师论太极】 关于太极拳的劲和力的问题 关于太极拳的劲和力的问题 练成一个太极旋射球——一个女作家练习太极拳的体悟(五) 回忆练习太极拳的经历 吴图南 关于太极拳的一些知识 太极拳的观念和境界 太极拳练习中的心态 - 太极 心得体会 - 中国太极拳网 太极拳论坛|陈氏太极拳|太极拳视... 弓子、闷劲、松紧-回忆师爷讲太极--李秒丰 - 李秒丰 - 个人专辑 - 太极拳资料库 太... 太极浅谈太极拳之步法 太极口诀-中国太极拳网 太极拳真传唯一 太极心法 太极拳真传唯一太极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