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ol八戒被动:“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55:52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2)

发布时间:2011-06-04 09:16 作者:(不详)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3532次

 


  所以我们说,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专制主义,最终是要毒化奴化青年一代。


  因为专制主义的本质是“不把人当人”,而是当成机器或机器中的零件,当成工具,当成特权者为达到目的,为他们效力的后备军。


  这就是“人”不见了的第二个原因:限制人的自由发展,限制人的个性发展,不让学习者有独立的思考。这就是教育的专制主义。这样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毒化、奴化、蠢化、工具化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


  其实早在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育论》里就指出过:当时的一些学校成了青少年智力的屠宰场。每一个青少年恨不得从教室里即刻逃跑。他们在教室里度过了令人沮丧的岁月却所获不多。请听听先哲的警告,这难道不是在说我们吗?


  (3)、第三条绳索是 “训练主义猖獗”


  何为“训练主义”?即为了一个功利的目标,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训练体系。学校成了车间中的流水线,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几乎在干同一件事——锻铸、雕凿符合“标准”的零件。美其名曰:灵魂工程师。刚才我们讲了“人”怎么不见了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本上不是为培养人而是为了制造螺丝钉。既然你是为了制造螺丝钉,是为了让他们听话,把你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那么一切所谓的学习,都将是被动的。既然要想做一颗螺丝钉,就必须接受灵魂工程师的塑造。如果你要做一颗大的螺丝钉,一颗重要的螺丝钉,那还要通过考核,更要接受训练。就更要孩子们学会迎合,学会揣摩。


  于是应试教育应运而生,要听话,要根据的统一标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能有独立的思想,叛逆的思想;只要能够按照上面的规定动作做就行了。于是,就要接受训练,训练主义自然也应运而生。确实,现代社会分工细密,专业繁多,但不应成为机械训练的理由。教育的本质仍是“人”,要培养具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训练主义的本质是要速成。就像流水线那样,可是,人的精神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以语文为例,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培根”“积累”。韩愈说: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而如今,却违背了教育最基本的规律,人的成长最基本的规律。超越学生的学习阶段,急于灌输各种思想,《学记》中提到教学不能“凌节而施,躐等而上”,而今天为造机器、工具、螺丝钉就必须来个“教育大跃进”。


  今天,我们的小学生从一两年级开始就在搞分析。一种理解,一种声音,一个标准答案。有一次我听一位浙江的特级教师上《邱少云》,课上这位老师着重分析了文章中三次出现“纹丝不动”。通过不断提问,比较,说明这个词用得怎么好。分析得头头是道,用了整整二十分钟时间。但我要问:人在被火烧时,真的会“纹丝不动”吗?这样的分析有什么作用!就是这样大量的分析、启发,所谓热热闹闹的课堂,占去了小学生的大好时光。小学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最应该积累的时期,不去接触的东西,不去记一些一辈子受用的东西,去搞假大空的分析,这就是基础教育的现状。


  同样初中、高中也是如此。


  本来,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建构学生的语文系统,这个系统分三个子系统:1、汉字的认字和写字系统,(古人所谓:“通经必先识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汉语的听说读写系统,3、母语文化生成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基础的东西是传承前人的文化成果。在这里读、记、背是绕不开的。只有大量的积累,积累的语言、思想、感情才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现在作为人文学科的主要内容,我们的语文是异化了。语文课成了数学课,母语课成了外语课。教的不是语文,而是非语文。上课不读书,下课不看书,为了应付考试,几乎是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唯独缺少真正的读书与学习,更没有探求真理的兴趣与愿望。时过境迁,一点东西也没有留下。所以我说“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


  再比如,外语学习,考的是学母语人都做不出的那套东西。无怪学了十几年,还是个哑巴英语。而况外语是不是需要这么多人学?现在,几乎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学英语上。


  再比如:数学。有没有必要在小学里学这么难的数学。而况我们的数学是在做大量的数学习题,而不是去体验数学思想。苏步青的孙女是我的学生,我去家访,苏步青 教授对我说,你应该呼吁,数学的难度要降下来,特别是小学要加强语文课。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六分之五,小学生要搞很多年才搞清,到了中学一下子就懂了。而我们小孩子最佳的学习母语,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光错过了。


  复旦大学曦园有一个亭子,朱东润先生写了四个篆字“书声琅琅”。朱老教导同学们要学会读书。现在的学生上学不在读书,要么在听老师同学分析,要么就在做习题,而且语文课一周只有四五节,只有两个半小时。我再也没听从学校里传出那么动听的琅琅书声。读书人不读书,成了习题人!


  天天在做练习,做不完的练习,小孩做了十点半,中学生做到十一二点,甚至更晚。


  连作文也是搞训练。


  上海作文题06年《我想握着你的手》、07年《必须跨过这道坎》、08年《他们》。这些题目都可以用一个模式来套,都可以写关心弱势群体。06年写:我想握住民工的手;07年写,必须跨过与民工差距这道坎;08年写,他们是一群民工的子弟。而事实上,写这样文章的人,也确实得了高分。还在报上宣传。这样的题目只要事先准备几篇,还有什么不能应付的?还需要读书干什么?


  对于应试作文的套路,不但上海卷如此,全国卷和其他省市也如此:


  江苏的王栋生老师收集了用同样一句话作开头的套文:那句话是“屈原向我们走来”:


  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


  ……


  2005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


  ……当他举身跳入赴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


  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2008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好奇心”,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那是为什么?我感到好奇……”


  这样的作文题,怎么能引导同学们独立思考,怎么能促进同学们刻苦读书,完全可以投机取巧的。


  我们再看一看先进国家的作文高考题,比如法国零八年的考题: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科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


  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新加坡高考作文题


  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对比一下,我们真要愧杀!这样的题目,没有读过许多书,没有独立的见解,是无论如何写不出的。当然,这里有国情关系,学生、教师所处大背景不同。老实说,拿法国的这些题目来让我们高中教师写,未必有人能写出多少东西来。我自己,就无话可说。由于长期的布置习题,批改作业,讲解习题,教师们也成了机器。


  训练主义,害了多少人。我们的教育创造了一个像在马戏团里训练动物野兽的那样一个环境,通过统一的高考标准,通过这样的教育,把每个人的训练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的没有独立人格的工具。还谈什么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还谈什么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在这种违背人成长规律的教育下。当然,我们的“人”就这样不见了。杜威说:教学犹如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的买,买卖没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


  这是不是训练主义结出的恶果,毒果!


  训练主义使我们不会思考,不敢思考。只能有一个答案。


  我曾对李白杜甫做了一点不同的分析,有人说我恶搞,因为这和考试的统一答案不一样。


  我们这些子孙,是远远不及我们的祖宗的。我们的祖宗分析李白、杜甫都是两面的。我们却一味只能说好话。只能按照标准答案说。


  比如我说李白是个爱打群架的不良少年,是有根据的,李白自己的诗: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连杜甫也怪他“飞扬跋扈为谁雄”


  我说杜甫性偏狭,是根据新旧唐书的评论,也是根据读了他自己的诗文才说话的:


  我说他的好酒,不亚于礼拜,因为他自己说: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饮酒视八极,俗物多茫茫。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他自己说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他求人时,同样摆出可怜相。他求杨国忠德亲信鲜于仲:


  “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其中的平津,便指杨国忠..


  杜甫自己说:朝扣富儿门,莫随肥马尘, 残羹与冷炙,到处含悲辛。


  他不愿做辛苦的官: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军阀的八九岁的孩子生日,他写诗说他们是孔子佛陀。


  他不容易于同事处理好关系: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后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性格,才会有这样的作品。


  北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云:“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清钱谦益《〈冯定远诗〉序》亦云:“诗穷而后工。诗之必穷,而穷之必工,其理然也。”


  很多人可以莫名其妙地批评科举制度。大骂八股文,其实连八股文都没看过。


  对鲁迅的批评,更是想也不敢想。我说中学课本里,应该少一些鲁迅,便遭来反击。本来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现在只能一种声音。鲁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很值得研究。至少我觉得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伟大。周有光在《周有光百岁口述》里只用了一句话,比现在书摊上的成千上万本专著,比刊物上的成千上万篇论文不知要好多少倍,他说:“鲁迅是毛泽东捧起来的。”


  在这里我要声明,我并非说自己的观点一定对,我是希望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讨论。


  可是,我们缺乏探讨问题的气度。表面上说要和谐,实际上是反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要和,就要允许不同。不同的东西在一起叫和,完全相同,一致通过,叫“同”。


  马克思说,我们既然允许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不同的芳香,我们为什么不允许思想有不同的声音呢?


  我们的思想方法,往往喜欢走极端,最缺乏一种中庸的思想方式。


  所谓“允执两端,求中致和。”《论语》子罕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总是在具体事情上讨论问题的。


  本来,我总以为,开放这么多年了,总该进步了,头脑不会那么僵化了。但当我听说华东政法学院的两位学生告发老师上课时的言论时,我傻掉了。我想,如果有人还要挑起斗老师、斗父母、烧外国大使馆的运动,照样会搞得轰轰烈烈!因为我们的学生是训练过的!而且是训练有素的!


  (4)第四条绳索“科学主义横行”


  在教育界,几乎年年有新的举措新的理论,而且往往很多打着科学的旗号来折腾。一会儿一期课改,一会儿二期课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来三期课改了。而每一次所谓课改,又会提出一批口号,出现一批“专家”。


  十八世纪有位法国哲学家叫拉·梅特里写过一本小册子《人是机器》,他在里面说:“事实上,所有别的注释家们直到现在只是把真理愈搞愈糊涂而已。” “人们只是由于滥用名词,才自以为说了许多不同的东西,实际上他只是在说一些不同的词或不同的声音,并没有给这些词或声音任何真实的观念或区别。”


  以我之见,这二十多年来几乎所有专家们的理论其实也并没有为教育理论增加什么新东西,就语文教育而言,反而把问题越搞越糊涂,离真理更远。什么成功教育,什么尝试教育,什么优化教育,什么红色教育绿色教育,什么什么教育。教育论文铺天盖地,而且都把它说成是符合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论。有多少篇是有用的!他们不过在制造一批一批文化垃圾、教育垃圾罢了。朝令夕改,美其名曰与时俱进。老教育家吕型伟说,这叫教育的“多动症”。


  在我看来,与其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因为它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它是启迪人的灵性的工作。那些一刀切的所谓科学理念,往往坏了教育。我们还是归真返璞的好。


  下面我想特别提出来讲几个当今基础教育界流行的“科学”的观点。结合语文学习特点来剖析一下。


  1、关于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问题


  有人说,教育“要授之于渔,不要授之于鱼”。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重要的是要学到抓鱼的方法,方法会了,以后自己抓鱼吃。但是我要问,抓鱼的方法怎么学到,是老师可以凭空传授的灵丹妙药吗?比如,如何读书有很多方法,每位有成就的人都是好读书,会读书的人,但你问他读书方法,他能讲得出吗?他能传授给你吗?好比:打网球,你不去打,教练仅仅教你打的技巧,你学得会吗?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积学以储室,酌理以富才”。你自己不去读书,你怎么学会读书。其实,大多数老师自己也不见得都有“打渔”的本领和方法,他不过在教学生:“做习题”的技巧而已。


  2、关于减负问题


  现在媒体上把“减负”叫得整天响。教育部门有规定,谁增加学生的负担,就一票否决制,不能评级。教育是复杂的事, 业,最忌笼统地提口号,搞一刀切。


  对减负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关键在于是否让他们学得有收获,学有兴趣,有收获有兴趣自然就觉得轻松愉快。像现在那样,为了考卷上的几分之差,不断地反复地进行低层次的操练,必然会感到烦躁,感到压力大。


  而且对“减负”不能笼统地看,不是说所有的“负担”都要减,人总是要有负担的。读书是苦中找乐的过程。该有的负担不能减少!而不该有的无效的负担则不但要减少,而且要取消。例如大量的教辅、无穷无尽的习题等等。


  总之,减负的目的是增效,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发展。把时间省出来做习题,在另一个场合强化应试教育。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认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阅读的量要增加。有些课文看一二遍就够了,不必没完没了的分析、讨论探究,做作业,但现在的问题是,常常无中生有,要求学生把课文里没有的东西讲出来,还硬要编成古怪的习题,还美其名曰提高分析能力。同学们为了做习题,便去买大量的教辅材料,看了答案,又发现与自己做的完全不同,于是更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如此恶性循环,那才叫真正加重负担!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教师为了不撞枪口而表面上不得不减少课时,一方面又为了提高所谓的成绩拼命在加班加点,并且号召学生们去补课去家教。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减负成绩下去了,校长那儿也是一票否决制。这种政策叫逼良为*,号召大家说假话,做两面人。口头上讲减负,实际上搞加码。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公然讲假话,讲一套,做一套,而且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3、关于死记硬背问题。


  看你记什么,背什么。打人文底子,是饶不过要背要记。死记硬背是可以内化为人文素养的。设想一下,一个能背出一千首诗歌,两百篇古文,读过几十部小说的人,语文素质会不高。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死去活来。先死后活。犹太人叫:生吞之功。现在是打着反对“死记硬背”旗帜,搞支离破碎、碎尸万段,没完没了地分析。考莫名其妙的题目。不是让学生读原著,而是让他们背你的答案。其实那些教辅材料的答案,只是编材料的人的意见而已。这种习题,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它阻碍了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学习更反感。这种低级的误人子弟的东西,不是“减”的问题,而是要完全应该抛弃。


  为了提高人文素养,学生一定要积累背诵一些中国古代的诗文。积累是会有负担的,但这个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我教学四十年,深知拼命做习题与提高语文水平无关;而大量的阅读、背诵,大量地积累,语文水平便自然提高了。韩愈云:“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表面上是增加负担,其实恰恰是提高语文水平地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关键是要讲效率,凡有效率的做法才是可取的。


  我们知道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这六种学习都有用。教师讲解学生听是接受学习,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最基本,最有效,简便省时的学习,它是不可取消的。在六种学习中关键是主动学习、意义学习,如果学习是有意义的,那么,不管教师讲还是自学,都会有效,否则都无用,而如今课堂里演戏太多,满堂问。


来源: 人人网赵刚的日志 | 来源日期:2011-05-29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2) “人”是怎么不见的? 反思中国教育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1) [转贴]“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3)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4)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 黄玉峰:“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 黄玉峰:“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 黄玉峰:“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2) 黄玉峰:“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3) 黄玉峰:“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4)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文章-《三农中国》季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上)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中)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下) “人”是怎么不见的? 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反思 一份值得拜读的报告 ——人”是怎么不见的 “人”是怎么不见的?[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反思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