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流程图:加强机制建设完善灾害风险社会管理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7:23:03
加强机制建设完善灾害风险社会管理体系 日期:2011-05-31  作者:陆益龙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复制链接  转载到:  #TRS_AUTOADD_1306777254389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06777254389 P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06777254389 TD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06777254389 DIV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306777254389 LI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编者按


  全球变暖正导致一些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防御气象灾害、降低灾害风险、提高灾害管理和应急能力,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我国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的防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的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环境。本版今日特刊发一篇从加强机制建设角度探讨如何完善灾害风险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的文章,以飨读者。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气象学研究显示,100年来也就是自1906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预计到21世纪末仍将可能上升1.1℃~6.4℃。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观测结果,我国百年间(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近50年来我国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有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表温度升高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尽管气候变化是由复杂因素引起的,但是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气候变化就是指“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而且一些科学研究强调,工业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有鉴于此,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正在采取积极行动,主动减少碳排放,尽可能地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建立恰当的社会文化机制以适应气候变化


    ■阅读提示


  尽管各国都在积极加强合作,极力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削弱气候变化的趋势,这固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人类社会必须尽快建立起恰当的社会文化机制来适应气候变化。

  不论人类针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积极行动会在何种程度上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都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气候变化是一种全球性的、长期性的趋势。也就是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面对这一挑战,积极谋划和采取行动应对和预防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效管理灾害风险,做到未雨绸缪,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对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防御性的策略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实效的生存和发展策略。


  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或重大影响主要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及灾害风险的增多。这些挑战或影响在短期内难以逆转,更不可能立即消除。尽管各国都在积极加强合作,极力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削弱气候变化的趋势,这固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人类社会必须尽快建立起恰当的社会文化机制来适应气候变化。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看,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理想的生存策略。随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人们会努力通过社会、文化机制引导和制约社会行动,使社会得以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留存下来,并保持可持续发展。


  既然气候变化的事实已经存在,那么我们应该针对气候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尽早采取社会、文化的策略,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以便尽快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变化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认识和预见新环境中的灾害风险


    ■阅读提示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和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水环境安全风险,农业生产灾害风险,海岸环境风险,间接的环境安全风险。 

 

  要适应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关键在于科学地认识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潜在灾害风险。我们只有更好地认识和预见新环境中的灾害风险,才能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从而将灾害的社会损失降到最低,由此可以安全度过风险。


  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不同的影响和潜在风险,相对于我国国情而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和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水环境安全风险。水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安全。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华北、西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本来就较为突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降水分布的不均匀变得越来越突出,干旱、半干旱地区遭遇干旱灾害的风险在不断升高。干旱灾害不仅危及农牧业生产,而且危及水环境安全。随着超采地下水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河流断流、沙漠化、盐碱化等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水资源危机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水资源安全可能面临严重挑战。


  农业生产灾害风险。极端反常气候出现频率的增大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极端气候使北方干旱和南方洪涝灾害的风险升高,此外气候变暖也使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加大,这些灾害风险将给农林牧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具有综合性战略意义。因此,控制和管理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的灾害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岸环境风险。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不断升高,海平面升高使得沿海地带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咸潮及海水倒灌给河口海岸地区带来巨大的水资源和环境风险。此外,海平面升高还会给沿海地带造成其他环境问题。


  间接的环境安全风险。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风险增多,一些次生或间接的灾害风险也可能增大。如为应对气候变化,人们不得不尽量减少碳排放,而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得人们寻求发展核电和水电等低碳能源。但是,从日本福岛核危机来看,这些替代性的能源在自然灾害面前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完善灾害风险社会管理体系


    ■阅读提示

 

  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管理,就是要在认识和分析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探寻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文化机制,使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能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环境。

 

  有效降低乃至规避气候变化给社会正常运行带来的灾害风险,建立、完善预防和减少灾害的社会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灾害风险的社会管理体系,重点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机制建设:


  首先,加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预报及预警机制建设。预报和预警机制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预测和预报能力;同时建立起合理、快速的预警系统,提高社会预防和规避灾害的能力。


  其次,进一步加强救灾赈灾体系建设。当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风险增大时,社会必须建立起一个高效、完善的救助体系,使得受灾群体和社会能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运行。完善的灾害救助体系,需要在法律、制度、政策、组织和操作等多个层面进行制度和能力建设。一方面,要为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制度依据;另一方面,要为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物质保障。


  再次,加强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灾害给社会造成的是一种特殊的危机状态,尽管灾害危机通常是局部的,但是如果局部危机不能得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往往会造成更大范围甚至是全局性的危机。因此,面对灾害,社会必须有一套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协调和调动多方面力量,使得问题或危机能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文化适应机制建设。气候变化将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除了要努力减少因自己的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之外,还要主动迎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创建各种文化策略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如为适应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水资源问题,我们需要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建立起节水型的社会机制。此外,为应对可能的灾害发生,提高自我保护和社会互助的能力,我们需要在文化意识方面增强灾害防护、保险意识以及社会互助等意识的培养,在全社会构建起防灾、减灾和救灾的意识。


  气候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和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这些影响和问题具有长期性和趋势性。防止或减缓气候变化固然重要,但很好地管理和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加强机制建设完善灾害风险社会管理体系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 王乐泉: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胡锦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胡锦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策划方案 天津市以“八个板块”为载体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台州:完善“三大中心”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直面矛盾,加强社会建设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多渠道储备蔬菜 应完善生产风险化解机制 谈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三分局严格惩防体系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时政--人民网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时政--人民网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省部级会议|胡锦涛-主页...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时政--人民网 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长治县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调查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