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未来 迅雷下载:中共“换届”政治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0:48

资料图:南京市政府干部公推公选现场

中共干部选拔、人事调动制度化的历史并不长,只有10年左右。 □ 记者 孙荣飞

2011-2012年,几乎是个全球换届年。

“选战刚刚启动。我们正在设立办公地点、取出筹款箱,与帮助我们走向胜利的支持者们启动对话。2012年从现在开始”今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参加2012年总统竞选,由此正式拉开竞选连任的序幕。2012年11月,将选出美国新总统,俄罗斯、韩国新任领导人也将在此前后履新。

届时,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也将全新出炉。这个从乡、县、市到省、中央的五级党委班子,任期五年,换届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历时将近两年,涉及大陆31个省区市、361个市、2811个县、34171个乡镇,波及到的干部总规模达到3千万。

中国的党委换届——接班行动,没有西方大选的轰轰烈烈,工程量却更为浩大、绵密。选人既要民主,又要科学;既要票决制,又不能简单以票取人;书记的用人权既要得到保证,又要有效监督“辩证法”,这个马克思哲学中的经典术语,在大陆人事问题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印证。

一直以来,干部工作始终是党委最重视的工作,被认为是最不能出现问题和最不允许出差错的工作。由此而来的特殊性、保密性,使得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神秘面纱,在经济体制改革推进30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全部撩开。

地方换届顺序中的大区组合

在大陆,人事调整是融政治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高难度动作。政治性体现在考虑民意反应、现任领导升迁以及省与省之间搭配;科学性则要满足每层级党委的合理搭配,包括年龄梯队、性别组合、知识结构等,目的是形成争优创先的战斗力。

按照以往经验,这项工程量浩大的政务,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来完成。如在十七大换届那次,从2006年7月开始,到2007年7月完成,历时整整一年。其间,31个省市区分批进行,2006年完成14个省,2007年上半年完成17个省市区。

而2011年正式开始的新一轮四级班子换届,时间要求更为集中。涉及31个省市区的换届秩序安排,外表乱象之下,有规律可循。

回看上一轮换届,可以发现,2006年完成14个省,2007年上半年完成17个省市区。其中,2006年10月,西藏、新疆、辽宁、河南、安徽和山西等6个地方成为首批完成地方党委换届的省区;12月,内蒙古、江苏、湖南、河北、云南、广西、福建7个地方完成换届,12月江西省完成。这些省份换届顺序遵从了历史惯例。比如江西省委换届时间与上次2001年的换届时间相同,都是12月16日,其他省份也与此差别不大。

总体来看,换届顺序,一般是西藏党委率先完成换届。十六大前,西藏是2001年9月10日换届,浙江最后完成换届,时间是2002年6月16日。十七大前,西藏最先完成换届,最后完成的是浙江、山东。

如果翻开中国地图,地方换届时间的敲定,体现的一个特点是错落有序。背后的规律是按照华东、华南、华北、中南、东北、西北六大区来分别抽出省份,形成先后批次。

如上一轮第一批次的两区四省换届:西藏、新疆、辽宁、河南、安徽和山西,均匀地分属于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中南区、华东区和华北区。

大区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大革命失败后党在一些地区设立的中央局,后经过合并重组,到1949年形成了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六大局。

知情人士介绍,划分换届地理顺序,其实是和中纪委、中组部的部门设置特点相结合。每当全国性换届,中纪委和中组部都需要抽调人员,分批次赴各地进行换届督导。在上一轮历时近两年的全国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中组部会同中纪委先后派出20个换届选举工作督导组到31个省区市,在各省区市“两会”期间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同时,中纪委各巡视组也要启动运转。

而中纪委和中组部的内部机构,是分片设置的。如中纪委五室负责联系西南、西北地区1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纪检工作;中纪委六室即华北东北室,分管该室的中纪委副书记还分管中纪委信访室的工作;中纪委七室也即华东室,纪检监察工作管辖范围包括华东六省一市;中纪委八室则负责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中南六省区。

“如果一个大区的所有省份都同时进行换届,那我们就忙不过来了,中央的精神也就难以贯彻到位。”一位纪委人士透露。

中组部也是实行分片管理干部。中组部涉及干部管理的局有五个,其中的党政与外事干部局(干部二局)最为显赫,其下属各处,分片负责31个省市区的中管干部的考察、考核。

党委换届之后,也就是2012年十八大结束后,紧接着将开始政府、人大、政协三套班子换届选举。这个安排日程更紧。上轮换届,所有省区市政府、人大、政协都要在2008年1月份完成,许多省市甚至都安排在同一天开幕,以便更好地为全国“两会”做准备。最后结束于2013年春天全国人大、中央政府和全国政协层级的换届。

十七大的换届模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比如2003年上一轮换届时,日期比较分散,有的省甚至直到全国“两会”之后才举行省人代会,时间跨度超过四个月。

领导班子科学搭配

中共掌管着内地私营部门以外所有精英的职业升迁。据美国学者李侃如在《治理中国》中的研究,80年代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名清单上大约包括800多万个职位。如今,全国副处以上职位数,据一位国家公务员管理局人士介绍,没有清楚的说法,但如果包括国企、事业单位,远超800万。

对这个清单进行干部考察、甄选的是组织人事部门。据组织系统人士透露,这个很少对外露面的“管官”部门,从中央到县级组织,人数规模达10万人左右。在换届期间,平均1人要为80个职位找到合适人选,两相对比,数字差距之大,使得组织部门的工作不堪重负。

组织部门掌管干部的撒手锏是档案制。组织系统保存的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出身、民族、性别、教育和工作经历,也包括年度考评、违纪处分情况。通常情况下,档案将伴随每个干部一生,而个人无权查看自己的档案。

围绕用人权,体制中的每一个地方或职能单位的党委及组织部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联合体。虽然党委会拥有最终批准权,但组织部门的档案材料和推荐意见通常会大大缩小党委会的选择范围。

组织部门对干部职位的冗缺调配、干部的任职情况、上级的用人意向等关键信息,都有通盘了解。他们对干部有考察权、汇报权、建议权,直接影响和左右干部任免。因此通常情况下,党委书记会安排信赖的人掌管组织部,视其为第一要务,从职业调换和仕途升迁上加强对下属干部的控制。

在议会制国家,部委和地方一把手往往由选举产生。日本的首相有权提名4位党的官员和约20位大臣,而美国总统至少能够任命1000人就职于政府。在中国大陆,因无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离,公务员从科级起就身处政治场,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得不在做人做事上费尽心思,以求进入上级领导视线,在组织部门挂号。

为避免出轨和影响工作,找到一条较少破坏性的路径以实现体制内各级领导人的正常更替,便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关键目标。现在形成的一套法理化接班程序是:以发展主义要求党内顾全大局,以德才多寡来分配政治资源,以年龄进行自然更替,在执政的有效性中积累社会认可。

在《公务员法》中,上至国家总理,下至科员,外至党务、政协、检察院、法院系统人员都属于公务员,普遍接受任期制加年龄界限的调整。

上一轮换届中,年龄梯队建设上因各地矫枉过正,引起基层干部反弹,习近平和李源潮在2010年定换届总体方案时频繁讲话予以纠正。

本刊记者了解,此次换届,所要求的领导班子人数延续了十七大前换届的要求,即省级党委常委职数一般为11-13人,西藏、青海、新疆可以14-15人。

总量控制下,对领导班子的结构是否优化,另有一套科学的衡量指标,涉及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少数民族、女性比例、非党干部搭配、本土与外籍干部比例等,此外还有经历、性格、气质等搭配问题,堪称浩大的系统工程。

“十指再强不如拳头有力。”李源潮称,一个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不仅取决于班子成员个体是否优秀,而且取决于班子结构是否优化。

而对目前有些地方的党委班子现状,李源潮并不满意。问题集中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少懂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金融、法律、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干部;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县、乡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没有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平时对女干部、民族干部培养不够,换届时找不到合适人选;班子成员经历、性格、气质等搭配不够合理,影响了班子团结和整体功能。

目前的班子搭配中,有一个不同上届的特点是,从重年轻化转向重专业结构和女性选拔。其中,侧重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相对不为外界熟知。本刊记者统计,2010年调动的女性省委一级领导至少有5人。2011年1月苏宁被擢升为青海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青海省一直盛产省部级女干部。此前,青海省省长宋秀岩一度是全国最年轻的省长。

采取这些举措的思路是用扩大科学的调整范围,来约束政治的不确定性。海外研究者简称为:科层制吸纳政治。

这个过程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百万干部大平反,得以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但1982年起,同样是这批人被动员给年轻人让路。这项政策实施过程中,确立了一个新规范,即当干部是一项到了年龄就要退休的工作,而不是一个革命者的终身义务。

1982-1984年,集中的人事改革确立了四大杠杠:向干部灌输新的退休规范;减少干部的总体人数;任用年轻的知识水平较高的干部;再发掘一批可以培养并在数年后接任重要职务的人才。

这些,如今已细化为人事领域的导航手册。

正省部级任职门槛

主政一方的大员人选,在政治布局中,有着头等分量。

正省部级岗位特别需要总揽全局的能力。因此,担任正省部级的干部一般要经历多个副省部级岗位的历练,积累例如组织干部、综合经济、区域经济、政法等领导岗位的丰富工作经验。因此,被选任正省部级岗位的干部一般都有10年左右、至少5年以上副省部级岗位的任职经历。

正省部级干部的更迭,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其任职地区或部门的工作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性。因此,中央在选正省部级干部时,通常会考虑其任职空间,一般在一届5年左右,不过于频繁。

这些都显示了正省部级职位的空缺机会相当难得。而上述密密麻麻的条件和资历,使得有幸被选任正省部级岗位的,一般都在50岁前进入了副省部级行列。不少符合正省部级任职条件的干部往往到了60岁退休年龄,都等不到合适的正省部级职位的空缺。

为此,继续指导本届人事的2006年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规范任职年龄:省委书记、政府正职副书记为65岁,纪委书记为63岁,其他为60岁。在提名上述三类任职人员时,如果年龄分别已经是63、61、58岁,则一般不列入提拔行列。在干部年轻化方面,换届时要达到:省级党委班子中50岁以下的要有3名,45岁左右的要有1名。

对多数公务员来说,50岁以下进入省级党委班子,基本无望。据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介绍,1名公务员从乡科级到县级,再到副省级,约有18个或明或暗的台阶,就算3年一个台阶,也要60年。如果破格提拔,按照各省的《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暂行规定》要求:同一名干部不得连续破格提拔,越级提拔一般只可以越一级。也就是说,一个20岁的大学毕业生从科级晋升到省级干部,最快也要50岁。

而中央领导层面的梯队建设上,则需要更年轻的正省部级干部作后备。这项工作在2009年与2010年早已进行调整。包括,习近平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当选军委副主席。孙政才从农业部部长调任吉林省委书记和河北省省长胡春华调任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履历丰富的这两人都属于“60后”。

正省部级任职年限为65岁,比其他公务员多出5年。接下来在党委换届中可能需要调整的正省级官员还有近十人。此外,江西、西藏、四川等省区的省委领导序列中,也有1940年龄层次的领导干部。这些领导干部的到龄,或许会再次触发中央进行地方省部级官员的一系列调动调整。

干部交流去板结化

人也简单,事也简单,人事却不简单。

据本刊记者了解,协助胡锦涛总书记分管中央人事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对今年换届的一份讲话中,大篇幅地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有关任人要五湖四海的话语复述了多次。如此做法,在习近平讲话风格中并不多见。

“调整干部,看似简单,实际没有足够的能量,很难动它。人事方案最后很可能是几经修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位教授表示,在官场,一个普通干部往往都可能与一定级别的领导有家族、乡籍、学籍、工作等特殊关系。

蜘蛛网般的复杂关系,限制了任人唯贤的空间。党委领导班子的调整方案,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往往在正式出台前,已反复多次。

干部平级或升迁式交流,成为纾解板结化的便捷手段。本次换届之初,2010年11月,具体负责人事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称,要推进上下交流、地方与地方之间交流,保持本地干部与交流干部的适当比例。

省级政治机构变得越来越本地化,是1984年提名制改革造成的。干部本地化加强了对当地的了解和支持,也在某些方面给中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从50年代中期到1984年,提名制允许任命体制中的下两级官员。因此中组部的清单上不仅有省部级领导,还有部属司局级和省属厅级的领导,这些职位数目高达数千个。“下管两级”制度把同一职位放在两份不同的提名名单上,中央和省委都要参与选择,带来很多麻烦。

1984年“下管一级”后,中组部的提名清单总数减少至5000左右,意味着省级领导人及以下获得了对其管辖范围内官员任免的几乎全部控制权,本土干部或有本地任职经历的干部比例开始普遍增加。

其后,鉴于地方腐败大案往往以本土干部居多,中组部出台了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加大对中直干部与地方干部的调换,干部本土化现象得以改善。十六大前换届,本土化倾向得以制止;十七大后,东中西部干部交流继续加速。

从现有31个省市区党政一把手结构看,多数属于非本地籍贯,之前有多个地方任职的经历。这非常有利于省级班子在政治上具备全国视野,与中央保持一致。在主要领导是交流而来的情况下,地方常委中本土籍或者在本省有相当长工作经历的干部,仍保持一定比例。

不过也存在个别特例,比如山东省。2011年山东有两个新任省委常委:孙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空降到山东任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法泉从吉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一职调任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接任因病去世的杨传升。这样,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委常委领导干部中,除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晓兵的籍贯未公布外,其余省委常委的省籍均为山东籍。

干部选拔制度网

换届年,往往也是党规频出的一年。人事调动制度化的历史并不长,只有10年时间。

2000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力图在21世纪的头十年,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由此,以往由党内少数人掌握的知识经验,开始了上升到党规的制度化进程。

2002年7月23日,中共发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堪称人事领域的“宪法”。外界第一次清楚地知道,中共选拔每个干部需要走哪些程序。

人事“宪法”毕竟笼统。十七大换届之前的2004年,中央密集出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这5个文件,加上此前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通称“5+1”文件。对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期限、交流回避、辞职等,均作出了详细规定。

当时,中央党校党建部宋福范曾对本刊记者兴奋表示,“如此之多的党内法规作支撑和保障,这是历次换届不曾有过的。”

2006年8月,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三个法规文件,在领导班子任届期满前,全面推广干部任期制,实现干部任期、换届的最优结合,既避免干部任届任期上的混乱,也有效回避了干部任职期间的大面积调配、交流问题。

随着吏治整饬的文件增多,知情和参与权由少数人扩大为多数人,外界对党内干部运转有了可窥探的路径。不过,人事工作尽管有了10个党内文件的约束,但一直缺乏对用人提名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约束,也没有用人权的追究责任,如果这个源头不透明,一些观察人士感觉,后面的环节规定,就极易流于形式。

2010年,中共一口气连发四个文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这四个文件,共同构成选拔任用干部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监督链条。

一位组织系统人士介绍,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干部管理部门想追究,但苦于没有相关的法规依据,不知“板子怎么打,打多重”。现在四项监督制度,责任到人,明确地给出了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法律处置等3种责任追究方式,弥补了制度系统性方面的缺漏。

不过,2010年的四个文件只是打上了用人权责任追究这个补丁,以此倒逼干部提名的负责。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和酝酿环节,还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缺乏《民主提名、考察对象人选试行办法》。“看票又不唯票”的复杂要求,各地尚处于探索落实阶段。

“这将是下一步文件制定的重心,如果标准模糊,信息公开和考核体系不配套支持,用人制度的公信力还是欠缺。”前述组织系统人士介绍。

不过,条条框框多了,王长江担心有可能还是会被一把手绕开或架空。“我们把制度简单地理解成为规定或条例。那不执行又如何?”王长江称,所谓的规定、要求、条例都不叫制度,最多只能算做制度的要素;制度是要素之间的有机连接,形成网络系统;动其中一个点,整个网都动,就好像蜘蛛网一样,使得你各个方面都不舒服,不敢碰,这才是真正的制度。

王长江表示,制度应该是相互有机连接的一套网络和系统。而现在缺乏的正是这个东西。“我们出台了很多要求,甚至连不许‘包二奶’这样的要求也有了,这已经到头了,不能够再细了,但还是接连出现了问题。”

中组部的应对之策是对市县乡三级的一二把手制定特殊法,管住权力源头。此前,2010年下发了《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年下发了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二十条”。据悉,中组部正在研究制订《关于加强市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对重要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管理上,将形成组织系统的条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