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激光手套怎么得:2011届枫亭中学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30:44

2011届枫亭中学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2011-05-29 23:11:36)

2011届枫亭中学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2)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3) 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4) 户庭无尘杂,                                。(陶渊明《归园田居》)

    (5)                                   ,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6)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 《芜城赋 》,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①,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 ②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③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文章有删节)

【注释】:①零甃(zhòu)断甓(pì):残墙碎砖。②冶华:美丽繁华③鼯狖(wúyòu):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礼曹,客有过者曰                过:路过。

B.审视,玻璃五色具                  审:仔细地。

C.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      贽:见面礼,礼物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          和:写和诗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3分)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3分)

译文:

(2)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泊公安县

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 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时回京“廷对”,停泊公安。

(1)首联中“辽”和“回”值得玩味,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2)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颔联与颈联写景角度有什么特点。(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祸不单行,继元妃去世、宝玉失玉之后,王子腾在进京拜相的路上竟因风寒身亡。贾政又升了江西粮道。即将赴任之时,贾母郑重地和他说起宝玉的病只有娶一个金命的人为他冲喜才能好。袭人听说这件事后,深怕一件喜事会伤害三个人。贾母等人也踌躇起来。幸亏王熙凤想出一个“调包计”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红楼梦》)

B.琴应邀在报上发表了主张女子剪掉辫子的文章,得到女同学的赞同。一位女同学剪掉了辫子,她很羡慕,因为有顾虑而没有剪去。回家后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极力反对,她难过地哭了。(《家》)

 C.在工潮复起时,屠维岳设置了反间计,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提升出卖姚金凤的女工薛宝珠,女工们觉得姚金凤是被冤枉的,转而拥护姚金凤,而后吴荪甫假意收回开除成命并给女工们放假一天作为让步,平息了工潮。(《子夜》)

D.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意外与玛丝洛娃重逢。他坐在陪审席里,回忆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以来的一切往事。他承认自己卑鄙无耻,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不禁羞愧难当。(《复活》)

E.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突然,卡西莫多冲出来抱走了这个少女,把少女藏在圣母院里。流浪人为了惩罚少女,武装起来冲向圣母院。卡西莫多杀死了很多流浪人。副主教抓住了少女,把她送上了刑台。(《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你的事;但是要是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2)简述“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三国演义》)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 l )孟子说的“执中”与“执一”不同在哪里?( 3 分)

答:

( 2 )孟子为什么要批评子莫?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史学与新闻

    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礼记·王制》说:“大史典礼,执简记。”《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年仅24岁的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笔后,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巨大作用,发表了一批根据事实写成的文章和评论,把检查官先生们弄得“一筹莫展”。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已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即便在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前人认为是“新闻”的,今天已视为历史资料;今天认为是“新闻”的,后人也将视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辨别、分析、综合当时的“新闻”;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

                             (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与新闻:“报纸为现代史记”》,有改动)

10.下列选项中关于“史学与新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

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起居注”。

C.今天我们称“起居注”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为历史。

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11.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闽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吏官”一职的历史典籍。

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电没有什么不同。

C.“京报”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

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值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出沙漠

沈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这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完了!水壶一时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各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子。”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被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最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的,如流淌的血”,此处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E.“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我要摘下水壶”,由此小说的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

14.“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5.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人物性格富有个性,请从这两方面结合全文,探究作品的创作意图。(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15题。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到八年抗日等惊天动地的事件。

    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其日益加深忧患意识,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具有儒学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他出身贫寒,如果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决意敝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触犯军阀,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他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最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是《历朝通俗演义》。他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国图存”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素志。辛亥革命爆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撰者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对“洪宪帝制”作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 ”给民众带来兵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橡之笔,历数民国以来的动乱不宁,明确表达正直的史德:“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借说部之体载,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司马迁“善善恶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法是后世正史的典范。蔡东藩所著虽是通俗演义,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亦使他直追司马遗风,颇有良史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出以威胁之劣行!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虽以“演义”为名,并不相沿所谓“演义体”。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说:“若罗氏所著作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处不少也。”蔡氏著“新演义”,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于通俗历史别开新途。蔡氏著书博览群籍,广搜史料,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通俗史类,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 》11部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否则,《历朝通俗演义》无法具有真实性。

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效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惭愧。

14.作者认为蔡东藩“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这些品质。(4分)

答:

15.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四处不当,请任选其中三处指出,并予以修改。(3分)

征稿启事

    《锦屏山下》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800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

      稿件斧正后请投入《锦屏山下》编辑部邮箱(jpsx123@163.com)或直接送校刊总编李老师处。

                                                                《锦屏山下》编辑部

                                                                  2011年5月29日

答:(1)                 ,可改为                               

    (2)                 ,可改为                              

    (3)                 ,可改为                               

  1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近日,“贫二代”一词蹿红网络,成为上周谷歌十大热点词汇之一,有65%的应届毕业生痛切感受到,“贫二代”在“拼爹游戏”中,注定是失败者。(2009年9月2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近日,长春外国语学校的一场保送考试引发了广泛质疑。据举报和调查,不少平时成绩平平甚至经常排在全年级倒数的同学,成绩“突飞猛进”,凭借这次考试一举获得保送资格,其背后则要么是教育医疗系统亲属,要么家境殷实。校方先是认为“疑似作弊”,后又表示“确实没有太大官的孩子”,不可能重考。(2010年12月12日《华西都市报》)

    材料三:“在幼儿园抢凳子‘我爸是科长’;在小学欺负同学‘我爸是主任’……”——网络上蔓延开来的“拼爹”流行语,生动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二代”问题。(2010年12月13日《法制日报》)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答:

(2)你如何看待“拼爹游戏”这一社会现象?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答: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你要是自己喝的话,那酒别买高档的。我实话对你说,我们公司高档红酒和普通红酒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包装上。包装豪华就是高档红酒,全是骗冤大头的。”我们常常会听到内行讲类似的话。

  这就是俗话的“干一行,毁一行”。有这种习惯的人似乎还真不少。一位做国外知名品牌运动鞋生意的朋友,家产数千万元,从头到脚却找不到一件名牌,还经常劝大家伙儿不要买名牌:“我们就是某某牌运动鞋的生产商,不贴牌子的就是普通鞋,几十元钱一双;贴了牌子的就是名牌鞋,卖到数百上千元。”某作家当年被人曝光“枪手替写事件”,一度炒得沸沸扬扬,读者大都替作家叫屈。后来,有出版业内人士说,那其实是一个高明的推广策划。作家有新书出版,以这种方式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6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俨骖騑于上路   (3)畏途巉岩不可攀

 (4)虚室有余闲       (5)骊山北构而西折  (6) 报养刘之日短也

2. A(过;拜访)

3. B(①是客人所说的话;③是郡里的人知道我来到这里,非常喜悦;⑥是作者的身世状况)

4. A(文章开头并没有作者的所见)

5.(6分)

(1) (3分)我到了街市上之后,想买一些熟肉,街市上喧闹。买到肉之后,旅馆仆役拿一瓶酒、一筐虾送给我。

 (2) (3分)天地间的四季,没有比酷热的夏天令人难受的,又没有比初秋令人感觉良好的。

【参考译文】

    在礼部期间,有个客人拜访我说:“你知道现在的扬州是什么样吗?读一读鲍照 的《芜城赋》就知道了”。我听了他的话,感到悲伤。

    第二年,我请假,到南方游玩。到达扬州,于是下船住进了旅馆。

    过夜之后,沿着住处的东墙步行,遇到一座小桥,俯身看桥下小溪,溪流声很欢畅;过了桥之后,碰到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有毁坏的地方可以登上城墙,登上之后,扬州方圆三十里,前后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景观都呈现在眼前。清晨雨后,屋瓦像鱼鳞一样齐整,没有残墙断瓦,我就开始怀疑那位访客的话不真实了。

    到了街市上之后,想买一些熟肉,街市上喧闹。买到肉之后,旅馆仆役拿一瓶酒、一筐虾送给我。喝醉之后,(我们)唱起宋元时代的词,低头朝着窗子歌唱,对岸有女子被吵醒,夜起,我们才停下来。

    客人中有人提议去蜀岗上凭吊一番,(于是便去了),船很轻快,船上的帘幕都绣有花纹,细细地看,船上的玻璃都是五色的(比较奢华)。船上的人不时的指着两岸说“这是某园的故址”,大概指了八九处。那事实上只有倚虹园塌坏不存在了。从前住过两晚的西园,门还在,题榜也还在,还可以辨认出来。其中可以登临的还有八九处,土山上有桂树,水中有荷花、菱角、芡等。这一处在扬州城外的西北角,地势最高,风景也最好。往南可以看到长江,往北可以看到淮河,长江淮河之间几十处州县的治所,都没有像这里美丽繁华的。回忆起京师访客的话,知道他说的非常不对。

    回到旅馆后,郡中的士人都知道我来了,于是非常喜悦,有拿着古代经典请教(我)并质疑问难的,有提出历史事实询问我的,有前来询问京城近来的事情的,有呈上他所研习的比如文章(骈文)、诗歌、散文、词、杂著、丛书央求我为他们写序或者题辞的,也有描绘他的先人的行事央求我为他的先人写铭文的,也有央求我为他们题书册、题扇的,人多得站不下,赠送礼物丛杂纷集堵塞了门窗,仿佛是嘉庆年间的旧模样。谁能说现在不是继承了太平年代呢?只是窗外的船路过,夜间往往没有乐声,即使有,也不是通宵达旦。然而有女子用栀子华作初次见面所执的礼物求我的字,变更成拿着书画环瑱互相通信问候,共有三个人。她们既美艳又凄清的气质,在桥亭舰舫之间缭绕,我虽然镇定,那晚也觉得难以自持。我已住了四夜,捕捉到这些流风余韵,哪里能看到《芜城赋》里所描写的“风嗥雨啸、鼯狖悲、鬼神泣”破败景象呢?嘉庆末年,我曾经在这里唱和友人宋翔凤的艳诗,听说他病了,现在是生是死也不知道。又问起当年一起赋诗的人,也找不到那人,作为令人遗憾的事情。

    躺着想一想,我的年纪快到五十了,想起现在和过去的感慨,自然的运行(生老病死),古代的美人名士能够富贵又长寿的能有几个人呢?这哪里关涉到扬州的盛衰,却唯把感慨发泄在江边呢?还是我写艳诗已经不适合了,但考察搜罗人物,搜辑文献,仍然能做这些事,还不算老吧。天地间的四季,没有比酷热的夏天令人难受的,又没有比初秋令人感觉良好的。现在的扬州,正是初秋吗?我的身世,即使要饭,相信自己不至于立刻就饿死吧,我还处在我生命的初秋吧?写下这篇《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6分)

(1)(3分)写出了入蜀时间的漫长,(1分)蜀地离京空间的辽远,(1分)饱含着诗人对朝廷恩怨交织的情感。(1分)

 (2)(3分)远近结合(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1分)写远景 ,江天、海风、明月等写出高远;(1分)写近景,萤闹、露下、萍开等写出近观。(1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 (5分) DE (D当时他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承认自己的罪过,只是不想丑事被别人知道。E“流浪人为了惩罚少女”、“ 副主教抓住了少女”有误。)

8(1)欧也妮偷看了堂弟的信件,得知他破产的事情。(1分)欧也妮对堂弟充满同情,决定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他。(1分)堂弟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1分)两人私订了终身。(1分)欧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来,堂弟也表示了同样的决心。(1分)

(2)刘禅继承帝位,孔明佐之。司马懿起五路大兵来伐蜀国。(1分)刘禅大惊,差人请孔明,孔明推病不出,刘禅亲自入府探问。(1分)孔明虽在喂鱼,实在思考计策。(1分)面对刘禅的疑问,孔明告之五路大军已退四路,(1分)又派邓芝前往东吴与孙权交好,五路俱退。(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 (6分)

 ( 1 ) “执中”就是以中道行事,符合中庸之道;“执一”就是“执中无权”,坚持“执中”, 不知通权达变。(3分)
( 2 )因为子莫虽然中道行事,但只讲原则,不知权变;和偏执于一端(固执)的杨朱、墨子一样,有损害中庸之道(“贼道”)。(3分)
【参考译文】
    孟子说:“杨朱主张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便是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只要是对天下有利,他都肯干。子莫则主张中道。主张中道本来是不错的,但(子莫)只知中道而不知道权变,那也就和执着一点一样了。为什么厌恶执着一点呢?因为它会损害真正的道,只是坚持一点而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3分)B(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

11.(3分)D(“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不代表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12.(3分)A(文中无据)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3.C、D(C、“我”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肇教授;D、说“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不当,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不会出现同事之间的流血斗争。因为壶里装的是沙子,维护它只不过是维持一种信念。全答对5分,答对一项得2分)

 14.(1)线索作用,用“水壶”串联起明暗两条线索(或说“两个故事”),肇教授与“我”的故事和“我”与其他几人走出沙漠的故事由水壶关联起来;(2)是叙事的焦点,全篇围绕“水壶”叙事,考察队员的品格由生死攸关时的一壶“水”得以显现;(3)制造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悬念”,揭开了“水壶”的谜底,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每点1分,全部答对4分)

15.(6分)

【示例】(1)小说故事情节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走出困境。(2分)

(2)从肇教授人物设计安排“一壶水”最后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这个具有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的;从孟海人物设计的言行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利己的一面,可以引发人们对伟大与渺小、奉献与自利的思考;从“我”人物设计认真履行肇教授的重托,带领大家走向希望的言行中,我们坚信这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永远可以发扬光大的。(4分。答案仅供参考。只要阐发的道理符合文本即可,就情节与人物的某一点探究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3.BE(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C/D不得分)(A、“不然,《历朝通俗演义》无法具有真实性”,说法有欠妥当,《历朝通俗演义》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实性来自于史书,并非全是作者的目见耳闻。C、“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毫不修饰文字”的说法不当,原文有“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D、“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的说法欠妥,在原文中蔡东藩批评罗贯中的话主要是就《三国演义》一书的历史的真实性来说的,没有说它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14.①淡泊名利,坚持操守。虽贫寒不为博取富贵而降志辱身混迹官场;②不畏权贵。虽为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③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铸就了秉笔直书的史家风骨(每点1分,全部答对得4分)

15.(6分)

【示例】观点一:是受到“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的影响。①当时各类救国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受其影响而走“演义救国”之路;②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笔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

观点二:是受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①在国家处于危难时,由于受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而承担匹夫之责;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蔡东藩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著书立说的。(如有其他观点,符合题意即可。观点2分,理由充分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3分)

(1)“诚邀”(诚挚地邀请,不合语境),可改为“真诚欢迎”。

(2)“鼎力”(“大力”的意思,敬词),可改为“竭力”“尽力”。

(3)“敬谢不敏”(表示能力不够,难以胜任而恭敬地予以辞谢。也表示辞谢对方的邀约,不能从命。多用作自谦),可改为“错失良机”

(4)“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时所用的敬词),可改为“誊清”、“誊正”、“打印好”等。或删去“斧正后”。(任选三处,每处1分)

17.(10分)

(1)(3分)“拼爹”流行语折射社会转型时期的“二代”问题。

(2)(7分)

【示例一】:公平、公正、公开应是一个社会的基本正义和原则,而“拼爹”现象颠覆了这一基本原则,加重了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不公平,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要实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必须全民努力,特别是要给予底层人群上升的通道。毕竟这个社会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就能撑起来的。“拼爹”游戏遏制了社会的进步,终止“拼爹”游戏,我们的社会可以更加和谐。

【示例二】“拼爹”与“二代”现象需要理性对待。从社会角度看,无论贫富,人们都在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这种诉求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机会平等、公平竞争,而不能任由权贵和富人肆意破坏社会公平。当前,必须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分配公平,避免部分社会群体产生的挫折感和被剥夺感。惟有如此,才会“爹”影不再,“拼爹”方休。

五、(70分)

18.参考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11届枫亭中学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 2011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 2011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题1 厦门市湖里区2011届初三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湖里区2011届初三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1年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调控考试 2011年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调控考试 厦门市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题 2011年南平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检测 吉林市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2011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2011年湖北省黄冈市模拟及答题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 湖北省荆州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 2011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2011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泗阳县2011年初中毕业暨升学适应性考试政治•历史 试卷 中学毕业班心理暗示“开学了” 湖北省荆州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I)数 学 试 题(文) 名校试题速递:河南省五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利辛县郑小集中学 校园新闻 考试招生 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