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格利尔的水果碗:厦门市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32:29
厦门市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题(2011-05-21 11:48:22)

厦门市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屈原《离骚》)

    (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3)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陆文学①自传

陆羽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凡与人燕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性多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②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③,育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④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⑤,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因与之游处,凡三年。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节选自《全唐文》)

    注:①文学:官职名,唐代宗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②夷犹:亦作“夷由”,迟疑不进。③惸(qióng)露:孤单、羸弱。④楚:荆条,古时用作刑杖。⑤伶党:戏班,唱戏的同伙。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或疑之,谓性多瞋                   瞋:发怒

    B.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         愆:延误

    C.羽将授孔圣之文                       授:教授

    D.呜咽不自胜                           胜:禁得住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陆羽“多自用意”(处事多自己做主)的一组是(3分)

    ①凡与人燕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

    ③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④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

    ⑤卷衣诣伶党……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⑥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羽自幼失去双亲,又无兄弟亲人,所以说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无法确定。这样写,貌似幽默,实为辛酸。

    B.陆羽隐居苕溪,扁舟往来山寺,独行山中,表现了他洒脱不羁的狂人性格;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号泣而归,体现了他独来独往的隐士风范。

    C.少年陆羽寄身寺庙,潜心学习儒家经典,十分专注痴迷,即使恩人积公极力阻挠,即使遭到学长的管束和鞭打,他也从不倦怠。

    D.陆羽为人多才善辩,常与名僧高士谈天饮酒。太守李齐物、礼部郎中崔国辅对他十分赏识,皎然和尚也与他结为忘年之交。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3分)

 

    (2)见人为善,若已有之;见人不善,若已羞之。(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宴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1)全诗紧扣标题中的“散”字展开,请说说颔联是如何表现“散”的。(2分)

 

    (2)这是诗人晚年的一首闲适诗,请结合颈联的意象分析诗中的闲适之情。(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曹丕威逼曹植以“煮豆”为题作诗,曹植只走了七步就作了下面这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演义》)

    B.梅去世后,觉慧在向她的灵柩告别时,悲哀地说:“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家》)

    C.“双桥王国”的幻想破灭后,吴荪甫看到了孙吉人写的一份“草案”,产生了如下憧憬:“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子夜》)

    D.诗人甘果瓦为爱斯梅拉达美丽的舞姿所倾倒,专门为她创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是惟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巴黎圣母院》)

    E.欧也妮看完查理的来信后深受打击,以下这句话就是形容她当时的心情:“晴天霹雳般的劫难:船沉了,希望的大海上没有留下一根绳索,一块木板。”(《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的一段描写。请简述接下去发生的故事。

     (2)“姑姑们本来在等候涅赫柳多夫,要求他顺路来一趟,可是他打来一个电报,说他不能来,因为他得按照限期赶到彼得堡。卡秋莎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决定亲自到火车站去跟他见面。”(《复活》)请简述接下去发生的故事。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①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②,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慊:快,痛快。②正:止。

    (1)孟子认为应该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答:

    (2)以下两句话都是孟子说的,它们能否体现孟子的浩然之气?请作简要分析。(3分)

    ①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雅”“俗”标准如何辨析

    究竟什么是“庸俗、低俗、媚俗”?社会各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雅”本来是“夏”,指的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文化中心地区”。而“俗”指的是其他地区。我们不能说非文化中心地区的文化,就比中心地区“低下”,正像今天不能说一个四川人、广东人、东北人,就不如北京人有文化。根据著名美学家、《民国通俗小说论稿》的作者张赣生的研究,中国人产生“俗”这个概念,大约是在西周时代。从传世古籍来看,《易》、《诗》、《书》、《左传》和《论语》等重要典籍中均未见“俗”字,这不会是偶然现象,它似乎证明“俗”的观念在春秋时代尚未得到普遍确认。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俗”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如《孟子》云“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庄子》云“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周礼》云“以俗教安,则民不愉”,《礼记》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如此等等指的都是风俗或民俗,即某一民族或地区由习惯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风俗之“俗”本无所谓褒贬意,故《荀子》云:“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它不是个人有意或无意的创作,而是社会的、集体的现象,体现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又引申出“俗”的另一层含义--“世俗”,在“俗”字前加上“世”字,是指一般情况,虽然含有“平凡”的意思,但并不一定就是“俗不可耐”。

    可见,“俗”是一个双重语义的概念。当它作名词时,是习俗、风气,多数人普遍实行的习惯生活方式;当它作形容词,表示性质、特征时,则是凡庸。这两重语义经常是同时呈现、含混表达的,笔者认为,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通俗文化”。正如老舍先生指出的“俗而有力”,就是伟大。荷马史诗、诗经楚辞、格萨尔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五四”白话文和诸多“红色经典”,都是“通俗”的。

    “通俗”有两种意思,“与世俗沟通”和“浅显易懂”。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理解,才能把握通俗文化的本质。“与世俗沟通”强调的是创作精神,“浅显易懂”强调的是审美品位。两方面既相区别又相依存,“沟通”才能“易懂”,“易懂”才能“沟通”。人们的理解多偏重于某一面,才产生了许多误解。所以,“俗”不等于庸俗、低俗、媚俗。大俗就是大雅,例如白居易、曹雪芹、赵树理、老舍、巴尔扎克等。而故作高雅,反而恰恰是一种“恶俗”。“媚雅”与“媚俗”,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通俗”类别的文化产品中可以有“大雅”出现,就像《诗经》中包含着“风雅颂”一样。而所谓“阳春白雪”的类别中,也产生着大量的垃圾。例如我们不能说每一首交响乐都是“高雅”的,千千万万的交响乐、朦胧诗、文言文里,包含着大量的仿制品、劣质品和心理不健康的作品。而相声、快板书、评弹、摇滚乐、乡村音乐这些“通俗”的类别中,却可以产生流芳百世的经典。   (摘自《人民论坛》,有改动)

10.下列有关“俗”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俗”指的是非文化中心地区,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俗”文化就比“雅”文化低下。

    B.张赣生认为,“俗”的概念虽然产生于西周,但“俗”的观念在春秋尚未得到普遍认可。

    C.战国以后,“俗”广泛出现在经典著作中,其含义由风俗、民俗又引申出世俗之意。

    D.风俗之“俗”指习惯的生活方式,无所谓褒贬意;世俗之“俗”则有平凡、凡庸的意思。

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每一个民族或地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方式,所谓“入国问俗”是说了解一个民族,应该先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

    B.文学作品中,白居易的《琵琶行》、曹雪芹的《红楼梦》、老舍的《骆驼祥子》,既是大俗,也是大雅。

    C.“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雅”和“俗”的代名词,被誉为“阳春白雪”的文艺作品一定是高雅文学。

    D.相声、快板书、评弹、摇滚乐、乡村音乐这些“通俗”的艺术中,也可以产生流芳百世的经典。

12.结合文本,说说作者对“通俗文化”的理解。(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你的微笑

张承志

    正是我青春二十几岁,正是打底子、夯基础的季节。我一头撞上的,感谢主,就是他,那城市标志般的、见了他就懂了这座城市的老人。

    他是一个街头乞丐。

    他坐在喀什大十字路口的一个把角,在车水马龙之间摊开双手,静静地数着自己的手指头,一共数了九十九遍。日暮时分的微风,拂动着他美丽的白髯,那形象给人的感受,无法形容。

    我在第一刻就被他迷住。我以为他是一位难得一遇的神仙,深信自己目击了文明深奥和人物丰满的场面。

    他如一个慈祥的老爷爷,优雅和蔼,微笑着打量着表情激动的我。

    秋季的南疆,清风扫尽了酷暑。

    那不是行乞,那是屈尊的交流。

    我幸亏有一个疏勒舅舅。他的微笑扫来,舅舅忙停下。我猜舅舅一定比我更感到了他的存在,舅舅只是伸臂过去,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我好像经过了介绍,那以后,就成了他的熟人。啊,美好的1980年!美好的我的“研究生实习”的日子哟!

    那时我惯于跑到寺门上,有事没事挨着他坐一会儿。我记不清他叫什么名字了,感谢上苍,那时我虽然很浑,但鬼使神差我喜欢他--既然喜欢与乞丐为伍,你说,日后写起文章,我这么个家伙怎能不“美化穷人”呢?

    我美滋滋坐在他的身边。我欣赏着他,暗地里试图模仿他的举手投足。甚至我也感到了一些哲理,觉得不是褴褛乞丐而是有钱的路人才凄凄失助,需要特加怜悯和施舍。

    我有时看见老人带着伤痛。或是脚上血流淋漓的擦伤,或是掩饰忍耐的病痛。当我的注视与他的目光相碰时,他都递给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不要声张。你懂得必须不动声色。不能把一丝一毫的疼痛,让这个小姑娘察觉。他微微地一笑。那无敌的一笑!

    于是我闭上了嘴,僵硬般一声不吭。我注视着他的血,在袷袢的掩护下淌进沙地。他微笑,轻轻地抚弄着一个小女孩的头。孩子舒服地挤在他的怀里,玩着一个小东西。

    在南疆的那段时间,我忘乎所以,终日放浪。如今已经记不清,那次究竟“实习”了一点没有。除了疏勒舅舅之外,我结识的唯一朋友就是他。相处久了,不觉间我在点滴地改变,偶尔新伤或是旧创,不意心头掠过疼痛,我心里便浮出一个虬髯老者,独自与我,相视而笑。

    后来,就如歌里唱的,朋友的眼泪往下淌,塔里木我离开了那地方。而且谁能料到那以后,关山难越,音讯两断,再也难能重逢。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见过了数不清多少的……乞丐,或哲人。我对乞丐的理解,与其说偏爱,不若说有些走火入魔。不需说如那老人一样的穷人,确实太少。我们常常见的,多是恨不成钢的软铁,缺乏天生的高贵。穷困的酸液腐蚀着,使他们锈掉了脊骨。

    但我仍觉远远未能尽兴。我常去地铁口碰运气,或者在周五的清真寺门口,徜徉打量,心怀忐忑,如研究生去拜见导师,像马驹子去寻找伯乐。

    在我心里,一个暗示已然扎根。在人有所不知之际,它秘密潜流,如坎儿井流在地下,滋灌着我的生命。

    随着时间消逝,我愈来愈懂了,有时,人会需要,去趋避一种乞丐的处境。那时要紧的记号,是微笑。是的,宽宏大量地看待命运、看待自己、看待魔鬼和坏蛋吧!学习至仁者的胸怀,哪怕只摹仿皮毛。

    但倒霉的是,我一学微笑,朋友们就问:咦,你傻笑什么?为什么得意?安什么坏心眼啦?唉!   (摘自《青年文学》上半月版,有改动)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写的是,研究生实习期间,“我”在南疆结识了一位行乞的“虬髯老者”,并从他身上感悟到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

    B.作者描写这位街头乞丐,突出他的白髯和微笑,形神兼备;还写了他掩饰疼痛不让小姑娘察觉的细节,表现他的坚强。

    C.文章多次写到“虬髯老者”的微笑,这微笑中既有乞者的尊严和慈爱,更有仁者的达观与宽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D.这位行乞的“虬髯老者”像一位“导师”,给了“我”人生的启迪;又如“伯乐”那样从“我”身上发现了人性的优点。

    E.文末写到“我”学“虬髯老者”微笑,朋友们不以为然。他们嘲笑“我”学“虬髯老者”,仅“摹仿皮毛”却自鸣得意。

14.文中说:“在我心里,一个暗示已然扎根。”这“暗示”指什么?请简要陈述。(4分)

    答:

15.文中写到“我”觉得“有钱的路人才凄凄失助”,“如那老人一样的穷人,确实太少”。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李叔同的出家之路

刘仰东

    李叔同本是富家子弟,生于天津,长在上海,曾就读上海南洋公学,后到日本求学。他年轻时被称为“翩翩浊世佳公子”,结交娼优,风流倜傥;出家前涉猎极广--绘画、音乐、戏剧、诗文、书法、金石等无所不通。正是由于出家前后生活境况的巨大反差,他被视为尽享荣华之后从朱门入空门的典型一例。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李叔同的骨子里,本来就有许多不入流俗的东西,倘若换个角度看,他的出家,与其说看破红尘,不如说是一种势所必然的归宿。

    李叔同一向漠视世俗观念,在出家前就屡有表现。留学日本时,有一次他约欧阳予倩早8点到他家。欧阳予倩因电车耽搁迟到了几分钟。名片递进去后,李叔同却从二楼打开窗户,对欧阳予倩说:“我和你约的是8点钟,可是你已经过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了,我们改天再约吧。”说罢便关窗而去。

    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当教师时,早起晚睡有一定时间,很少改变。一天晚上,他已经睡了,忽然学校收发员来叩房门,说有电报,他在里面回说:“把它搁在信插里。”到下一天早上才开房门取看电报。有人问他:“打电报来总有紧急事情,为什么不当晚就拆看呢?”他说:“已经睡了,无论怎么紧急的事情,总归要明天才能办了,何必急呢!”

    世俗认可的思维和行为,在李叔同身上往往是不灵的,这就为他日后脱离尘世多少埋下了一些伏笔。说他“漠视”,是因为他并非不明白这些道理。出家前两三年,李叔同去日本洗温泉,行前还写信告诫一个学生,处世要圆通,否则不能与世相水乳。

    李叔同的友人韩亮侯曾忆及两人相识的经过。韩亮侯当时在东京留学,一日,去听西洋音乐会,身边坐着个衣衫褴褛的观众,与满堂附庸风雅的阔人们形成鲜明对照,韩一时不免诧异。散场时,彼此打了个招呼,这人便是李叔同。李邀请韩到家里坐坐,一进门,韩便吃了一惊:满壁皆书,书架上摆着许多富有艺术品位的玩意儿,屋角上还有一架钢琴。韩亮侯越看越糊涂。此时,李叔同退去破衣烂衫,换上一身笔挺的西装,邀韩外出就餐。

    李叔同的一个学生回忆说:“在学校里很少见他的面,就是同事房间好像也不很走动的,教员休息室也不常去……冬天衣服穿得很少,床上被子也很薄,严冬并不生火。”他此时的生活状况,与“苦行僧”已经相去不远了。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民国时期的一些所谓高僧,如不少名刹的住持,往往视佛门典律于不顾,结交权贵,锦衣玉食,乃至男盗女娼,无所不为。弘一法师则自出家时起,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苦行僧。1936年春,弘一法师到青岛讲律。市长沈鸿烈和名士朱子桥将军慕名请他吃饭,事先曾约定好。未料弘一法师当天爽约,托人带来一张纸条,上写打油诗一首:

    昨日曾将今日期,短榻危坐静维思。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沈鸿烈读罢,表情颇有些难堪;朱子桥将军看了纸条,则欣喜若狂,说:“今天得到一张极珍贵的墨宝,收获可不小啊!”

    这就是弘一法师。他的一个学生曾这样评价他:“他放弃了安适的生活,抛妻别子,穿破衲,咬菜根,吃苦行头陀的生活,完全是想用律宗的佛教信仰,去唤醒那沉沦于悲惨恶浊的醉梦中的人群--尽管这注定要失败,但我们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离开先生的经历,苛求于他。”

    (摘自《人民政协报》,有改动)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李叔同本是富家子弟,后来皈依了佛门,其根本原因在于生活境况的巨大变化和他的许多观念不入流俗。

    B.文章列举李叔同的种种往事,意在说明他不把世俗准则放在心上,始终按照佛教的处世态度来立身行事。

    C.出家前两三年,李叔同还告诫学生处世要圆通,否则不能与世相水乳,从中可看出他懂世俗而不用世俗。

    D.李叔同穿着破衣烂衫去听西洋音乐会,反映出他摈弃物质享受又难舍艺术追求,内心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E.在文末,作者引用他人评价,肯定李叔同的出家动机,指出其局限,强调对其评价不能忽视时代和个人的因素。

14.“李叔同一向漠视世俗观念,在出家前就屡有表现。”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记叙了李叔同的这些表现?请简要概括。(4分)

    答:

15.李叔同出家后,市长和将军请他吃饭,李叔同为什么“爽约”?作者记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①中国历史上,常常有一种群起的现象。②比如汉末的曹操父子,魏晋的“竹林七贤”,北宋的“三苏”,清朝的“桐城派”……③这样的例子,可谓           。④他们或为亲人,或为好友,或为同乡,平时在一起切搓,一旦条件成熟,⑤便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1分)

    错别字         ,更正        

    (2)请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成语。(1分)

    成语:                      

    (3)文中第⑤处有语病,请改正。(1分)

    改正: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3月15日“谣盐”消息在网络传播,迅速演化为全国范围内的抢盐风波。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强调我国食用盐库存充裕。随后,国家卫生、物价、工商等部门及地方政府也快速反应进行辟谣。

    新浪网为此成立“微博辟谣”小组,科普网站果壳网随即建立“谣言粉碎机”主题站,民间组织在平息此次谣言上功不可没。

    (1)这场“谣盐”风波为什么能够迅速平息呢?请简要回答。(答案不超过18个字)。(3分)

    答:

    (2)网络传言真假难辨,鱼龙混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传言?请作简要阐述。(7分)

    答: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浏览期刊网,《最故事》《最小说》《最推理》《最文摘》等书刊悉数入目;徘徊书店内,“最具人气的、最受欢迎的、最值得珍藏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之类丛书满架皆是。我们似乎遭遇了“最时代”。

    有人认为,这是浮躁的衍生物;也有人觉得,这正是时尚的体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体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1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谣诼谓余以善淫    (2)死当结草     (3)以手抚膺坐长叹

    (4)乱花渐欲迷人眼      (5)雕栏玉砌应犹在 (6)气吞万里如虎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C(授:接受。)

    3.A(②是表现陆羽与人为信,③是说陆羽刻苦好学,⑥是说陆羽结交广泛。)

    4.B(应该是: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号泣而归,表现了洒脱不羁的狂人性格;扁舟往来山寺,独行山中,体现了独来独往的隐士风范。)

    5.(1)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

    (2)(陆羽)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就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情而感到羞愧。

    【参考译文】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等到与别人有约,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常常驾着一条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陆羽)才三岁就成了孤儿,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他回答说:“我既无兄弟,又无后代。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将要接受孔圣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积公由于矫正过去的错爱而变得毫无怜爱之心,用卑贱的工作对他一一进行考验:打扫寺院,清洁僧人的厕所,用脚踩泥来涂墙壁,背瓦片盖屋顶,放三十头牛。没有纸可以用来学习写字,陆羽就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有一天,向一位学者请教一个字,从学者那里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但不认识赋里的字,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积公知道了这件事,唯恐陆羽受到佛经以外书籍的影响,离开佛教教义一天比一天远,又把他管束在寺院里,叫他修剪寺院芜杂丛生的草木,并让年龄大的徒弟管束他。有时陆羽心里记着书上的文字,精神恍惚像丢了什么一样,心如死灰,如木头站立,长时间不干活。看管的人以为他懒惰,用鞭子抽打他的背。陆羽因此感叹说:“唯恐岁月流逝,不理解书的意思。”悲泣不能自禁。看管的人认为他怀恨在心,又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折断鞭子上的刺才停手。陆羽因而厌倦所服的劳役,撇下看管他的头目而离去,卷起衣服投奔戏班,写了三篇《谑谈》,以自身为戏班主要角色,表演木偶“假吏藏珠”之戏。

    唐玄宗天宝年间,楚地人在沧浪水边大办宴会。地方官吏召见陆子,让他做伶人的老师。这时李齐物出任河南府太守,见到陆子,认为他不平常,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授予他。后来陆子背着书来到火门山邹先生的别墅,正值礼部郎中崔国辅出京到竟陵郡任司马,与陆子交游,共三年。

    到唐肃宗至德初年,淮河一带人为避战乱渡过长江,陆子也渡过长江,与吴兴皎然和尚结成为僧俗忘年之交。(陆子)从小爱好写文章,多加讽刺或劝渝。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好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感到羞愧;忠言逆耳,从不回避。因此俗人大多嫉恨他。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主客宴足之后,在璀璨的灯火指引下走下楼台,笙歌的余音散落在庭院。颔联通过这两个镜头,生动地表现了主客兴尽而散的情景。

    (2)急切的“蝉鸣”催促“残暑”而去,结队的“群雁”引来“新秋”季节。颈联意象生动,诗人抓住时令和物候的特征,把夏去秋来的变化写得富有诗意,透露出诗人的惬意与闲适。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A D(A项应是以“兄弟”为题作诗,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则是另一首。D项应是伽西莫多在黄昏时节唱给爱斯梅拉达听的歌)(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8.(1)示例:宝钗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便取出扇子来扑;(1分)那一双蝴蝶引得宝钗跟到滴翠亭上。(1分)宝钗听到滴翠亭里边有人在说话,(1分)就煞住脚,细听了两个丫鬟的私密话。(1分)两个丫鬟担心被人偷听,正要推窗察看,宝钗用金蝉脱壳法轻松脱身。(1分)

    (2)示例:卡秋莎连夜冒雨赶往火车站。(1分)到达车站时,火车快要开了。(1分)她看见车厢内的涅赫柳多夫后,用手敲打车窗,但对方没发现。(1分)火车开动后,她追着火车跑个不停。(1分)她想自杀,但胎儿的颤动使她打消这个念头,从此她的思想发生了巨变。(1分)(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部分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孟子认为,要靠正直来培养浩然之气,(1分)即要与正义、正道相辅而行(1分);孟子还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靠日积月累,而不能急于求成。(1分)

    (2)第①句话,孟子认为向权贵进言时,要敢于藐视权贵,不要因对方位高权重而有所畏惧。(1分)第②句话中的“舍我其谁”,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自信和勇于担当。(1分)这两句话都说得理直气壮,正义凛然,体现了孟子的浩然之气。(1分)(答“两句都不能体现孟子的浩然之气”,不给分;答“其中一句不能体现孟子的浩然之气”,最多给2分)

    【参考译文】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啊。这种气极为浩大,极为刚强。用正直培养而不损害它,它就能够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必须与正义和正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软弱无力了。这种气是通过蓄养正义而生成的,而不是一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的。如果行为有一点愧歉之处,这种气就软弱无力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正义,因为他把正义看成心外的东西。(对浩然之气,)我们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中不能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B(张赣生只是认为“俗”这个概念产生于西周时代,“‘俗’的观念在春秋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是作者的观点。)

    11.C(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化,原文是说“所谓‘阳春白雪’的类别中,也产生着大量的垃圾”。)

    12.作者认为,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通俗文化”(1分)。通俗文化的本质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世俗沟通”的创作精神,二是“浅显易懂”的审美品位。通俗文化有“大雅”,也有“垃圾”。(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A C(B.“表现他的坚强”有误。D.“从‘我’身上发现了人性的优点”有误,文中没有相关的内容。E.文末意在引发读者多方面的思索,或是“我”未能学得“虬髯老者”的精髓而被嘲笑,或是朋友们不理解“我”的变化而嘲笑“我”,但没有“嘲笑‘我’学‘虬髯老者’,仅‘摹仿皮毛’却自鸣得意”的意思。)(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人如果处在困厄的处境中,应“趋避”处境对自己的影响,永远保持乐观的精神,要宽宏大量,要有仁者胸怀。(言之成理即可)

    15.“有钱的路人”往往物质富有而精神贫乏,许多穷人因为穷困而“锈掉了脊骨”,他们都缺乏高贵的精神气质。文章这样写,是用他们来衬托“虬髯老者”的高贵心灵。(言之成理亦可)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3.C E(A.生活境况的巨大反差是指他出家前后的变化。B.根据文章中的“这就为他日后脱离尘世多少埋下了一些伏笔”,只能说他的行为与佛教超然尘外的处世态度有相通之处,并非“始终按照佛教的处世态度来立身行事”。D.“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有误,在摈弃物质享受与追求高雅艺术之间并没有“矛盾与冲突”。)(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①人际交往方面淡泊人情世故;②物质生活方面与世俗追求相异。(言之成理即可)

    15.①李叔同认为,身为僧徒不宜参加俗世筵宴。②目的在于表明:李叔同出家后不愿结交权贵,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这与他出家前漠视世俗观念的思维和行为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出家“是一种势所必然的归宿”。(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搓”改为“磋”

    (2)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屡见不鲜)

    (3)改为:便从不同的渠道、以(或“用”)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

    17.(1)政府部门快速辟谣,民间组织积极介入

    (2)答案示例:净化网络环境人人有责。网络是公民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但又要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法律法规,否则,将引发不良的后果;“谣言止于智者”,每个公民要理智对待网络传言,不信谣,不传谣;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网络运营商也要加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答题思路:可以从净化网络环境、加大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高网民的素养、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等方面思考,抓住某一点展开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

    五、写作(70分)

    18.参照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