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上涨选股公式:苏州百姓幸福指数再看涨 社会管理"六大体系"速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39:49
2011年05月27日 08:19:30  来源:苏州日报
本报记者 吴 军 王芬兰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牵动全局,事关民生。昨天召开的全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以始终坚持“五个同步”、全面构建“六大体系”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管理和创新的“苏州策略”正式“出炉”。这一条条举措、一项项数字,让人分明感受到了苏州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未来涨势。

    至2015年

     ●45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均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

    ●全市等级社会组织数力争超过总数的30%

    ●各市(区)都要有4A级以上社会组织

    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8:1

    我市将大力推进居民收入倍增,坚持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并举,形成以工资性收入为基础支撑、经营性收入为新增长点、财产性收入为重要来源、转移性收入为必要补充,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至2015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是缩小到1.8:1左右。

    为提供更多更好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产品,据介绍,我市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举措,进一步强化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5年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率超90%

    据介绍,我市将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在推进城乡保障并轨、提高保障水平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确保“三年实现三个并轨”,即2011年实现城乡低保并轨,2012年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2013年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并轨。同时,我市将建立社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增长调整机制;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困难群体和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逐步提高重症病人、残疾人的救助标准,切实解决因病、因残、因祸致贫等问题,对虽未纳入低保标准但生活困难人群以及因遭遇突发灾害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同时,我市将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至2015年,力争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率超过90%。

    新型的社区治理体系

    集中安置区推“一区多居”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我市将在3000户(10000人以上)集中安置居住区推进“一区多居”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满足这类居住区不断上升的社区服务需求。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党员活动、就业社保、商贸超市、卫生计生、教育文体、综治警务、民政事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并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积极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等级化管理,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努力把社区建成服务群众好、干群关系好、邻里感情好、生态环境好、社会治安好,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安居、宜居、乐居的幸福家园和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规范的社会组织体系

    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登记数倍增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市将加强对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至2015年,全市等级社会组织数力争超过总数的30%,各市(区)都要有4A级以上社会组织。同时,我市还将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平台,明确培育重点,积极支持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社会组织,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上,至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登记数实现倍增,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专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载体,面对专业社工人才队伍日渐壮大的新趋势,根据有关方案,我市将建立以党员教育培训、岗位任职培训、专题培训、职业资格教育培训、学历教育培训、职业操守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机制,力争至2015年,45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均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

    有序的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我市将围绕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建立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管理相结合、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维护社会稳定重要信息排查、预警和处置工作机制,强化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和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咨询论证、信访工作等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

    针对流动人口中出现的新情况,我市将积极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强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医疗、计生、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同时,积极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集中服务、集中管理,建立流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    协作机制。

    坚强的组织建设体系

    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和党建覆盖面

    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我市将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在以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采取联建、共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有效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覆盖面。

    此外,我市还将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