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豆丹做法视频: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写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38:57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这样诠释写作:“写作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卡夫卡推崇的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也是作文时可以借鉴的方法。而我们如今讲的写作,却过于程式化,写作教学也少有生气。因此,我们不得不在写作前加上一个修饰语“个性化”,以强调张扬个性的重要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管的太多、太细、太死、太统一的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指导质量,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有的教师甚至指导和批改学生作文时“求同”太多,“求异”则被认为不合要求或跑了题。这样,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语老师,他工作兢兢业业,尤其在批改作文上,更是大下功夫。每次作文发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作文已面目全非,老师的修改不但没能让学生领情,反引起学生反感情绪。这样的修改工作确实是得不偿失。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呢?下面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1.大胆表述,自由选择

  由于学生的写作多数要关照考试的具体要求,就这一点而言,教育工作者已做了许多可行性工作,如跳出“命题禁锢式”的泥坑,使命题走向开放,这样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材料,必然会有全新的发现,再把这些感言付诸于笔端,大胆地表述出来,必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消除用己之笔写他人的思想的弊端。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让学生写的命题作文,学生能写好的不多;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能写好的不少。这说明: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是写作教学中突出个性化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对于那些善于观察生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撷取自己喜爱的题材,原汁原味、鲜活生动的生活场景会浮现于眼前,生活味、情趣味、文学味兼备的文章也会应运而生。真可谓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间百味皆成文。既然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入文,正如冈察洛夫所言:“我写的只是我所体验、思索、感受、爱、详细看过和知道的。”学生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他们笔下的描述也就很容易具有个性。

  2.开放教学,激发欲望

  我们提倡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为传统的“先放后收”注入生机和活力。所谓开放性作文教学就是教师主动给学生营造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展开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让学生在创作激情和“有话要说”的冲动驱使下,自觉走进色彩斑斓的社会。让学生用聪颖的眼光透视生活,占有、消化、吸收摄入眼帘的最为欣喜或深恶痛绝的、最富情趣的或令人感伤的、最有社会意义的或违背情理倒人胃口的典型材料,使他们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与独立创新的理趣与灵感发生碰撞,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育工作者“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曾可夫曾言,“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中,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可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开放性作文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为个性化作文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3.发展思维,贵在创新

  曾有一次高考要求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作,不难看出,这也是命题人在淡化文体的基础上又对中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多角度进行思维的能力。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对德国夫妇带着小孩去租房,房主说:“我这房子不租给有小孩的人。”正当这对夫妇垂头丧气的时候,小孩瞧瞧房东说:“爷爷,我没有孩子,只有一对老人,你租给我吧。”房东微微一笑,立即答应了。原来,这位房东是怕小孩吵闹,打扰他休息,所以一开始就不想将房子租给这对夫妇。但当他发现这个小孩很聪明可爱时,他放心了。同样一件事情,夫妇习惯常规思维,没能租到房子;小孩则换了一种思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中学生缺少的正是孩子的这种创新思维方式。

  那么,怎样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呢?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使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真正放手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蓝天翱翔,敞开心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这样,学生笔下的作文将是一道道充满活力的、有血有肉、情景交融、各有特色的美丽风景了。其次,要让学生有独特的生活视角。“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样,才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再次,便是要敢于创新。写作过程中的创新,应该是一种理性指导下的个性张扬,即做到:立意新,见他人未见;材料新,人有我无;结构新,匠心独运;语言新,力避陈词滥调;角度新,力求新颖别致。这样,学生多样的思维方能展示他们多样的个性。

  4.鼓励为主,评改适度

  教师在修改作文时,要尊重学生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修改。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时,不要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而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这样学生们更易接受,且能发现自己文章中的优点和不足。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应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赞赏,会使学生对写作信心倍增。教师不应该吝惜鼓励的话语,在对作文基础好的学生的赏识性评语中,可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对基础稍差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语,也可使其获得一分自信。

  当然,个性总是寓于共性中的,我在文中不断强调“个性”,说到底还是归于共性范畴了。其实,个性的强调也是有一个度的制约的,不可过分强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人人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有了个性才有生命活力。个性化写作正是生命个体的充分展示,让自己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地去享受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我们更不可把个性化写作归结为时尚化写作。现在有些中学生为了刻意标榜个性,极力推崇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等人,他们把时尚化写作看成是中学生写作的唯一形式。其实这是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的。因此,我们说不论怎样地强调“个性化”,还是需要有一个共性作为基础。正像语文新课标中提到的:让学生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是具有个性化的作文,越具有生命力。一些教改专家,以酷似鲁迅先生的“呐喊”之势,大声疾呼,大力提倡作文的个性化。我说,引导个性化作文的写作是作文教学的大势所趋,但要处之有度,不可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