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三笠喜欢谁:法国人著的《翻译与阐释中国思想》--转贴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14:56
在《译言》上发现的这篇文章,从法国人的角度阐释中国思想,新鲜独到,另外这也是近年来的对于中国思想的翻译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从外国人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思想和词汇有着借鉴价值。很欣赏这句话:

    中国的美学要求建立在一个深思冥想的文化基础之上,是无我的文化,是针对世界的付出。这便赋诗以具体和即时的特征。

    中国倾向于综合与诸子百家混合,结果是拒绝极端、偏袒与论战的扩大化,这种总体主义欠缺一些分析能力。而西方注重的分析加之依赖其拼音语言中的词形变化系统,使这种倾向在双重背景中得到成形与强化。虽然形成得极缓慢,主体与客体二重性最终还是左右了西方的思想。这样一种二重性,还不必谈其两个极端,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中国思想家无论是在构思行动还是伦理学说中都没有明显的分离思考习惯,主客体的对立在此是缺失、减弱或消失的。

 

    文章分为如下几章节,翻译者的文采非常出色,感觉很有些傅雷的味道,不知道各位如何看?

序言

第一章、翻译论

第二章、类型论

第三章、相似论

第四章、眼镜论

===========================================================================

 

翻译与阐释中国思想

 翻译: 南黛居译

吉尔·德拉诺瓦(Gil Delannoi)

简介

吉尔·德拉诺瓦(Gil  Delannoi)为法国政治与社会学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学专家与法国现代政治思想家,  巴黎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授。
此文发表在1999年6月号法国《思想》(Esprit)杂志上,译于2003年。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

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皮日休

 

          有没有中国思想、一种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来提出问题。我们已不再处于起源于希腊、结束于二十世纪欧洲的思想历史时代了。不再有思想的垄断,也不再有思想体系的垄断,不管是欧洲还是中国都是如此。这两种文明均曾认定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虽然有时也不无道理。然而它们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再是了。欧洲的特性(民主,科学方法,思想之思想体系)极具迷人的独特性,却带一点思想的垄断。况且这些特性均处在宗教的影响之下,受其鼓舞或受其压制。西方思想,无论是哲学的还是科学的,从来没有以纯粹的状态存在过。

但是问题在于,就算中国有各种思想,有许多思想家,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中国特有的思想呢?它们之间有些什么关系?我们在程艾兰(Anne Cheng)和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著作中似乎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前者研究了自古以来中国思想历史的内部衍变;后者则试图从中国并间接透过西方去勾勒出一些从根本上有分歧的基本概念,属于不兼容意义领域里所固有的[1]。“相似不见得为同正如差别并非为异。”(蒙田,III-13)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内部或可比较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事实上,“不同与相似”、“相异性与同一性”是不可分割的,只研究其中一方便不够全面。对思想的偏离观察(décentrement de l’esprit)有其利也有其弊。“中国永远迫使我们提出问题。[2]”例如口语相对于书面语的前后连接关系。因此,我们需要把眼光放远才能更好地思考欧洲未曾考虑过的事,明显的错误事实,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范畴。这种相对性的态度会导向更多的细微差别,哪怕在最根本的差别范围内也如此。但事情永远是这种情形吗?

其实,“一般-个体”这类对偶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存在。任何一个没有特性的一般性都不是显而易见的,除非有一种神秘的形式;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特性假如没有使之形成的普通背景也都是不可感知的。我们通过这些对立便可以梳理一下世界。正如“数”不能作为衡量世界的惟一尺度一样,我们要用全人类的尺度(也只是众多其他尺度之一)。

偏离观察并不是新鲜事物,“被战胜的希腊战胜了她凶猛的征服者”(贺拉斯)。但是罗马人的好奇心变得高雅起来了,并且扩展到了神妙的希腊之外。“罗马人可能发现了这一伟大的事实:只有迂回他者才能回到自身。罗马的身份便在这一真理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3]”先是拉丁文化世界,然后是罗马文化世界成为借用、综合、文化借以转达思想感情的同义语,而这些迂回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道上是非常普遍的。在此意义上,欧洲便是罗马的欧洲,正如雷米·博拉格[4]所言。

罗马与希腊之间隔着大海和高山,而我们与中国则横跨千山万水。“当两种伟大的文明直接相遇时,一开始它们似乎只能打打仗,交换些古玩。要相互得到各自文明的真谛,需要一个很长很复杂的过程。[……]所有文化的接纳都暗示着巨变,而要获取外来的事物,就必须首先冒着受其改造的危险。[5]

弗朗索瓦·朱利安在《智人无理念》和其他在此之前的同类书里、程艾兰在她的《中国思想史》里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均属于“不同与相似”这一辩证法框架之内。我们将在这篇文章里以四个步骤或四种试验的形式来跟踪他们及其他一些作者的思路。

一切都首先从翻译的问题开始,语言之间差距越大其交流也越难(第一章,翻译论);随后我们将关注思想与思想体系语义领域的根本不同点(第二章,类型论);接下来再看看可以让我们理清思路并不可避免成形的相似性,经常有人走的地方才有路(第三章,相似论);最后,纵观整体完全在于所戴的眼镜和所关注的特例(第四章,眼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