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反清复明:诗意的读书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4:30:32
      “现代人诗意栖居的阳春园”,这是二版《透析〈论语〉智慧》封面上的一句话。在喧嚣的今日,诗意栖居的阳春园,是人们内心最深的渴望,这种渴望在繁琐的生活中也许渐渐成了一个遥远的梦;这个梦那样飘渺无踪,那样遥不可及。朋友,你是否知道,你本就拥有这个梦,无需到处寻找你就已经拥有,它一直在你的内心深处,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如何将封闭这梦的尘霾洗净。如果你有了这样一颗渴望洗净尘霾的心,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昨天的读书会中,一开始就弥漫着诗意的清香。讲堂里放着优美的配乐《论语》朗诵,让刚刚从汉口疲惫赶车回来的我顿觉心生清凉。读书会伊始,杨老师像透露好消息似的跟来宾们说:“我们的读书会又进行了调整,除了名作评读、富德图书评读两个版块,另一个版块不拘主题,大家可以自荐好书、好文,或者携带自己的原创作品前来分享,更妙的地方就在于,以后像这样的读书会,更趋于面向家长,建议家长不带孩子参加,只是大人们清清静静地坐在一起,一起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起享受一段清闲的时光。有时候,在孩子面前有些很尖锐的教育话题还不能说。”
听杨老师介绍完,家长们心里乐呵呵的。同学们可有意见了,鲁馨可一听只欢迎家长们来参加了,很是泄气的样子。杨老师忙说,像鲁馨可这样喜欢读书会的同学可以来。代鑫康算是半大个大人了,也可以来参加。华彧骁一听,马上说,那我得在妈妈身上按个窃听器……
我们这周要推荐的新书就是云萧老师这本二版的《透析〈论语〉智慧》。大家一起诵读了《论语》的前两章。也许,当一个人读的时候还感觉不到圣贤书的魅力,但当志同道合者们在一起诵读的时候,那种诵读氛围,仿佛沐浴在晨曦的辉光之中,遍身清透。
朗诵完毕,云萧老师跟大家讲了《论语》这本书的来龙去脉:正人、济世、奠基。在昔是正人以至化境、济世以至太平,在今是启蒙善性、神性与真见,以为崭新的天地人道张本。在《从正心开始的大成智慧》这篇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儒、道虽然表述不同,追求各异,但却一脉相承,彼此印证。世间之人分两种,一为出世者,一为入世者。前者为少数,后者为多数。针对不同之人,势必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因此儒、道应运而生。
为何会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说呢?是因为儒比道高吗?儒、道本一脉相承,一个人若能严格地以儒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的人实际上“不修道已在道中”了。在尘世之中,唯因求入世的人多,而能出世的人少,才“独尊儒术”,而佛、道两家与之配合,彼此互补,交相辉映。
相信大家在听了这一番阐释后,对《论语》的来龙去脉更加明了清晰。如果想洗净尘封的心灵,儒学是洗涤心灵的第一道清流。
赏读完新书,读书会进入下一个环节:自荐作品评读,原创作品评读。大家纷纷把自己带的作品拿出来分享,以至于由于时间不够,还有的作品没能评读,希望下次邱引老师能把好的推荐文章、有针对性的原创文章先评选出来,这样在读书会中,整体把握时间的用度、选文的精度,也许效果会更好。
有两篇文章不约而同地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诗意”,文章似乎把“清泉”、“绿野”都带到了读书会中,大家的脸上也弥漫着花一般的笑容。这让我突然想到了以“诗意的读书会”来命名这篇纪实。什么是“诗意”呢?唐先生的一篇诗歌:《栖居在诗意的情怀里》与云萧老师的“现代人诗意栖居的阳春园”灵犀相通,不谋而合。据唐先生说,这篇诗歌创作源泉来源于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惊鸿一瞥,一脸天真的笑容,满怀诗意的真诚,渴望着一双同样诗意的双眸。在彼此对视的那一刹那,尘嚣顿逝,唯绿色诗意注入灵魂……
很美的一首诗,无暇的底色,绿意遍绕,生命呈现出最初的纯粹。
另一篇文章是鲁馨可妈妈写的:《磨山盆景园游记》。如果说唐先生的文章在向人们阐释什么是诗意般的生命,那么鲁馨可妈妈这篇文章就在向人们阐释什么是诗意般的生活:聪明可爱的孩子,睿智的父母,游山玩水中寓教于乐,嬉笑中融情于理,其乐融融,纷纷各尽其职……
时间过的很快,我们的读书会在美文的赏读、互评与学习中结束了,但愿这次来的朋友都能够收获诗意般的心情与感悟。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shenzzh.com/a/qianyuanwx/zhuanlan/qingliu/2011/0518/2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