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历史的时刻 下载:北纬30度,解不开的千古之谜~ - 车168思令部 北京专区 - 车168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1:01
长江断流



  公认6300公里,目前实为6211.3公里的中国长江,历史上记录了它两次突然枯竭的史实,令人费解不已。

  公元1342年,江苏省泰兴县(现在泰兴市)内,千万年从未断流的长江水一夜之间忽然枯竭见底,次日沿岸居民纷纷下江拾取遗物。突然江潮骤然而至,淹死了很多人。1954年1月13日下午4时许,这一奇怪现象在泰兴县再度出现。当时,天色苍黄,江水突然出现枯竭断流,江上的航轮搁浅,历经两个多小时,江水汹涌而下......

[size=+0]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全长六千三百公里,流域面积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年入海水量一万亿立方米。它支流众多,水系庞大,水能资源丰富,灌溉、航运都很发达。如果说到它曾发生过断流见底的现象,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在历史上却记载了长江两次断流的实况。
[size=+0]
      据记载,第一次发生在一三四二年八月。在江苏省泰兴市过船港段的长江水,一夜之间忽然干涸见底,沿江百姓纷纷下到江底捡拾沉积在江底的遗物。第二天,江潮骤至,成百上千的人被无情的江水冲走。
      第二次发生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在江苏省泰兴市境内又一次发生了长江断流的现象。那天下午,狂风骤起,天空昏暗,江水突然消失,正在江中行驶的船只被迫搁浅。两个小时后,江水带着吼声滚滚而来。
      令人惊奇的是,两次断流时隔六百多年出现在同一江段。这是因为在我国东部隐伏着一条神奇的古裂谷,迄今却鲜为人知,它历时久远,纵贯江苏、山东两省。长江两次断流正好重迭在这条古裂谷南部的同一段上。
      滚滚长江向东流,可是泰兴市境内的江水竟陡然向南而去,长度达四十多公里。沿着这江段北上,高邮湖、白马湖、洪泽湖、成子湖、、骆马湖如同一个个璀璨的明珠闪烁在苏北大地。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面积一五七七平方公里,形成于距今数百万年前。然而湖底却潜伏着一个与之面积相当的古盐湖:古盐湖形成于距今约六千七百万年前,湖底有厚达一百三十五米的石盐层。矿层埋藏深度超过二千三百米,大部分为今湖水所覆盖,古盐湖湖床奇迹般地镶嵌在这个古裂谷的谷底。
     再从一些动物的异常反应来看,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和枣庄市徐庄乡的一个村子有这样的怪现象。该村一个池塘里的蛤蟆是光鼓肚皮叫不出声。可是只要它们一换环境,跑到别的池塘里去,便又可一展歌技,鸣叫不停。生长在别处的蛤蟆一不留神,到了这个池塘里,也都变成了「哑巴」。因此人们就给这个村起名叫哑巴汪村,每年都有许多人来此观赏这一奇异的怪现象。
      位于大明湖与徐庄乡哑巴汪村之间的孔府孔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古木参天,万树成阴,可是却不见一只鸟鸦栖息。地面杂草丛生,却见不到一条蛇。而在孔林周围的树林里鸟鸦到处飞,周围地方的草丛里常有各种蛇出没。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徐大明湖位置稍偏东,孔府孔林和枣庄市徐庄乡的哑巴汪村,正好处在长江断流段、苏北的串珠状湖泊向北延伸的地带上。这是巧合吗?不,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那就是贯通两省深埋的巨大古裂谷,正是这个神秘的古裂谷控制了江水枯竭的江段,古盐湖也因它而形成,它还左右了一串湖泊展布的方向。
      科学家们还发现,地下深处有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地下河水网,地下水脉辐射的能量较之宇宙射线强度大好几倍,它能使人头昏脑胀,神志不清,以致丧失控制能力,也使某些动物发生异常反应:即青蛙变哑,蛇有了禁区,鸟鸦不进入个别树林。
      随着这条东方裂谷不断为世人所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奇特景观被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一定会在不远将来彻底揭开东方古裂谷的神秘面纱。 汽车爱好者首选 车168iPad-App正式发布

TOP

雨梦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雨梦 (雨梦)当前离线

UID
68194 
积分
28019 
威望
28018 分 
金币
63058 米 
阅读权限
120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13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6 
最后登录
2011-3-22 

版主

帖子
13977 
主题
精华
金币
63058 米 
车队
 

3 发表于 2007-7-11 16:23 | 只看该作者 (2):
  ——千古迷窟。




  在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连绵群山中,林木葱郁,环溪矗立的山间有36座(处)古石窟,洞中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叠岩,洞中套洞;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其中被命名为35号的石窟,洞深170米,面积1.2万平方米,仅掘出的十几万立方米石料,就足以铺就成一条由黄山市通往杭州市的公路。
[size=+0][size=+0]       2001年10月,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县,当人们清除掉花山上层层厚厚的淤泥后,花山古石窟在隐藏了千百年后,重现天日。人们惊异地发现,屯溪花山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开凿的洞窟,内壁上人工凿痕整齐美观、清晰可辨。地质学家对35号石窟中一条5厘米的石钟乳的初步考证表明,迷窟群始建于至少1700多年前的晋朝。

  目前,整个花山已探明的大小石窟36处,大小不等的石窟呈线形分布于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约5平方公里的连绵群山中,分布线总长约5公里。古徽州花山石窟群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品位最高、谜团最多、面积最大的古石窟遗址,现仅开发2号和35号石窟。

  与诸多著名石窟相比,屯溪石窟群洞内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跌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而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也没史料记载,因此成为古之谜。

  与此同时,在屯溪石窟群东侧的歙县烟村,人们又发现了36座古石窟,也同样是古代人工开凿而成,两处石窟群紧邻,形态相近。在令人叹为观止的黄山72峰脚下,又出现神秘的72窟。

  古徽州花山石窟群中,35号石窟是目前开发出的两座石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据专家测算,仅这个石窟开掘的石料就有10多万方,开掘出的石料可以铺出由黄山到杭州约200公里的公路。

  走进35号石窟,记者看到的是一座地下宫殿石雕城。26根石柱顶天立地,呈品字形排列,撑起洞府天地,石床、石桥,巧妙分布,洞内有潭水,常年不枯,清澈见底。

  至今,人们没有发现一块石窟中发掘出的石料踪迹,由此引出种种疑团:洞中开采出的石料哪里去了?洞中之水比新安江水位高出2米,若不是新安江的水,水源在哪里?石窟工程浩大,为何不见史籍和传说中有片言碎语?石窟呈大斜面开凿,坡度恰好与山体的坡度一致,在偌大的洞中听不见回声,如此高超的建筑设计是1700年前的古人所为?石窟内没发现任何生活用品,没有任何光源设备,没有烟火痕迹,开采人员如何采光?人们最为疑惑的是,如此隐蔽的工程是何人发动?开凿如此巨大的石窟群有何用途?

  面对种种疑惑,人们也开始了种种猜疑推测:石窟屯兵说、道家福地说、被弃皇陵说、采石场说、盐商仓库说等等,可遗憾的是种种猜测都不能完整、科学、令人信服地解释石窟的种种谜团。

TOP

雨梦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雨梦 (雨梦)当前离线

UID
68194 
积分
28019 
威望
28018 分 
金币
63058 米 
阅读权限
120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13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6 
最后登录
2011-3-22 

版主

帖子
13977 
主题
精华
金币
63058 米 
车队
 

4 发表于 2007-7-11 16:25 | 只看该作者 (3):
  --鄱阳湖"魔鬼三角"。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级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地失踪(沉入湖底),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中侦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员全部神秘失踪。山下堤昭脱下潜水服后,精神恐惧,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抗战胜利后,美国著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一行人来到鄱阳湖,历经数月的打捞仍一无所获,除爱德华·波尔外,几名美国潜水员再度在这里失踪。

  过去了40年后,爱德华·波尔终于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失魂落魄的经历。他说:"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水下几公里的水域内搜寻"神户丸"号,没有发现一点踪迹。这一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向我们射来。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响隆隆滚来,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住,我头晕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滚动,我的三个潜水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挣扎出了水面......"
[size=+0][size=+0][size=+0]这是一片神奇的水域,现在看来它十分宁静,但是船老大都知道,这里时时刻刻都暗藏着杀机。转眼之间,狂风会突然而至,假若不能及时*岸,便在劫难逃。巨浪拍打着船身,水从四面八方灌入船里,即使再有经验,也无计可施。只要十几分钟,它就会葬身水底,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这片水域又会立即恢复平静。当地的渔民都叫它魔鬼三角区,也有人把它叫做中国百慕大。

  在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下游南岸,有一片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水域,这就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每当渔讯到来,湖上的渔船都会因丰厚的收获忙个不停,而沿湖的市场,也是一派繁忙喜悦的丰收景象。然而,就在这平静安详的鄱阳湖中,却有一个阴森恐怖的死亡地带。因为它的东岸有座老爷庙,人们就叫它"老爷庙水域"。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这里被湖水无情地吞噬,然而更为离奇的是,上千吨的货船居然会在这片只有18米深的水域里神秘地消失,任凭人们如何寻找,也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也百慕大有些相似。

  偌大的鄱阳湖为什么只有在老爷庙沉船?而那些消失了的船究竟去了哪里?难道这湖底真有人们传说中的水怪吗?或者确实存在着时空隧道?种种怪异的说法为这片水域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许在外人眼里它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然而那些与它朝夕相处的当地渔民们,又会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一般的叫这个地方鬼门关,比较险恶这个地方。一天就沉了好几条,都是四五百吨以上的大船。这个地方,怎么说呢,就有点邪门。

  

TOP

雨梦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雨梦 (雨梦)当前离线

UID
68194 
积分
28019 
威望
28018 分 
金币
63058 米 
阅读权限
120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13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6 
最后登录
2011-3-22 

版主

帖子
13977 
主题
精华
金币
63058 米 
车队
 

5 发表于 2007-7-11 16:26 | 只看该作者 2001年11月9日,安徽省怀远县01571号运沙船装滿了沙子,正准备离开老爷庙水域,灾难却突然降临了。

  采访: 渔吴弟

  那个风暴也来得古怪,一般的都可以观天气,有大风暴应该要*船,那个风暴好突然。

  眨眼间,狂风大作,浊浪翻滚,那些离岸边不远的渔船纷纷*了岸,而这时,这艘运沙船却正在湖的中央。家就住在岸边的吴春松在院子里隐约看到了这艘还在湖里的货船,连忙跑到了湖边,眼看着运沙船在不远处的湖水里打转,吴春松却因为风浪太大而无计可施。此时,这艘运沙船离岸边仅有1.5公里。

  采访:渔吴哥

  十多分钟的时候沉下去了

  采访:渔吴哥

  我们看到已经沉下去,不得了,沉船了。

  风暴就像突然袭来一样,在十几分钟后又迅速地消失了,湖面上风平浪静,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这时的吴春松和其他村民一起马上开始了水上的营救。立刻,几条渔船同时划向湖的中央,由于这一带水域经常出事,当地的渔民对自发地救人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动作也相当迅速,即使这样,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采访:渔吴哥

  他们船上5个人,死了3个,救了2个,他是姐妹三个人,一个爱人,一个儿子。救了爱人和儿子,三姐妹都死掉了。

  对于活了的人来说,这里将是他们永远的伤心之地。

  千百年来,在这块水域沉没的船只到底有多少,已经没人说得清楚。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九江海事局近几十年的水上重大事故记录。

  1973年10月14日,星子船舶修造厂机动货船在老爷庙水域沉没,死亡13人。

  1985年3月15日,一艘载重25吨,编号"饶机41838"号船舶,凌晨6点30分在老爷庙以南约三公里处沉没。

  同年8月3日,江西进贤县航运公司两艘各为20吨的货船,也在老爷庙水域先后神奇般地葬身湖底。同一天中,在此遭受厄运的还有另外12条船只。

  仅从60年代以来,这片水域就有100多艘船在这里沉没,数十条生命被湖水无情地吞噬了。

  多少年来,过往船只上的船员经过这里时无不提心吊胆。由于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通往长江的惟一水上通道,虽然危险,但这些*水吃饭的人们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前来闯关。终于,老爷庙水域神秘沉船的现象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他们眼里,各种各样的传说当然是不可信的,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沉船的真正原因,才能解开人们心中这个古老的谜团,才能帮助人们远离这些灾难。然而,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三十多年以来,到老爷庙水域考察的科研小组来了一批又一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没有为这一水域的沉船事件找到一个确切而又合理的解释。难道这个谜团真的找不到谜底吗? 1985年,一支由气象、水文、地质部门组成的专家小组又一次来到了这片神奇的水域。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的,他们深信大自然的力量与古老的沉船之谜一定存在着不同寻常的因果关系。 调查工作立即开始了。由于沉船时,当地渔民是第一目击者,所以,专家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当地的渔民了解情况。在与几十位渔民或者村民进行攀谈之后,专家们发现,对于翻船的原因,人们的判断几乎是一模一样。

采访: 张明新

  老爷庙处在这个地区,风比较大。

  采访: 渔吴弟

  你讲大,它又小,要不然一点风都没有,要不然哗啦一下风大得不得了。

  采访:

  怎么讲呢,一般出事刮北风比较多。

  采访:

  不好划的,风大就浪大。

  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之后,考察小组首先把目光投向了风。当然 ,村民们凭感觉所说的话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的判断进行参考,专家需要的则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的数据。风与气象部门关系密切,所以,气象小组立即决定,进行为期一年的气象观测,以便得到准确的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三个观测点马上在老爷庙建了起来,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一年的时间漫长而又忙碌。 风,是变化无常的,要想在这片无形的空气中找出风的规律,他们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就这样,300多个日日夜夜,科研人员每天都会出现在湖边和附近的山坡上,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捕捉着每一次风的轨迹。20多万个原始数据终于摆在了气象组工作人员的眼前,这些数据表明,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的一个少有的大风区,一年当中有163个大风日,也就是说每两天就会有一天风力达到6级。

采访:熊局长

  这是1985年10月份的,风向主要是偏北风,它的最大风速是27.3个秒米,11级大风。

  随后,气象组的成员又把这些数据与离它不远处的,都昌气象局测量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他们发现老爷庙水域的年平均风速比都昌县城要大得多,这与村民们提供的情况基本相同。

  采访:熊局长

  像老爷庙的(年)平均风速达到了7.6秒米,它相当于4到5级左右,我们测站(都昌观测站)的年平均风速2.9到3.2,相当于2级左右,这就相差3级。

  就在这一年的工作当中,小组成员不止一次地感觉到,当他们驾船行驶在整个鄱阳湖的中心,一般都是风平浪静,但是,船一开进老爷庙水域,风速马上开始加大,船也开始随着不停地摇晃。同样是处于鄱阳湖地区,而且又是同一时间,为什么只有老爷庙水域的大得出奇呢?这是不是与鄱阳湖独特的形状有关呢?考察小组的成员不止一次地拿起地图进行分析。从地图上看,鄱阳湖就像一个倒挂的葫芦,在这个葫芦的北端是一条狭长的水域,而老爷庙正是处于这个狭长水域的最南端。大风的秘密是否就隐藏在这条狭长的水域之中呢?凭人们的生活经验可以得知,在空旷地带,如果有一二级风的话,我们也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如果在空旷的地带有两座山把风挡住,那么,这两山中间的狭窄通道就是风的必经之路,所有的气流都会在这里集中,这就使本来不算很大的风在经过这里时流速加快,这个窄小的通道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风口。(此段做二维动画)而鄱阳湖这条狭长的水域形状不是很像一个风口吗?于是,工作人员将鄱阳湖进行了细致的测量,结果得到了一组比较特别的数据。

  采访:马振兴

  北鄱阳湖它主要是个狭窄的入江通道,(接下一行)南北长达到24公里,东西宽达到15公里。惟独在老爷庙这个地区,它这个宽度只有3公里。

  而在鄱阳湖的南半部分,最宽处达到了74公里,也就是说,老爷庙水域是整个鄱阳湖最窄的地方!与它遥遥相对的长江以北,则是一片空旷的平原。这条狭长的水域,无疑是一个风口的形状。但是,水与山不同,水并不能阻拦从这里经过的风,形成风口的原因只能是大山。对于这一点,地质学家认为,河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周围地区隆起而形成河道,二是中间地区下降也可以形成河道,无论是什么原因,河道或是湖泊的形成必然与它周围的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维动画)为此,地质小组的成员决定把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调查清楚。如果用过去的方法*两只脚走路去调查,不仅时间长,效率低,而且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观念。经过研究,专家决定协调有关部门做一次鄱阳湖地区的卫星遥感拍摄,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地质信息。卫星遥感图片以最快的速度被制作出来。马振兴认真地观察,能否找出与这条狭长地带相关的山脉,就是找出这一地区大风形成的关键所在。 从图片上反映,在这条狭长水域的东南端,有一个面积非常大的丘陵地带,这片丘陵紧挨着老爷庙水域,这一点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但是,在实际调查当中,工作人员发现,这个地带的最高点只有89米,这样的高度虽然对风有一定的影响,但决不可能是大风形成的关键因素。小组成员必须在这条水域的周围寻找具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脉。这时,大家的眼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离它只有几公里远的庐山。

  采访:熊局长

  西边属于庐山,庐山的走向,是东南向,在我们鄱阳湖、长江进口错落的地方。

  庐山的海拔高度是1400多米,它的走向与老爷庙北部的狭长水道基本平行,这张遥感图片使专家们的眼前豁然开朗。风景秀丽的庐山正是制造大风的罪魁祸首。庐山与鄱阳湖北部狭长水道的平均距离只有6公里左右,而且庐山的南部正好延续到老爷庙的西面而结束。鄱阳湖地区一年中多盛行北风,当气流自北南下时,海拔高度1400多米的庐山就像一座屏障挡住了风的去路,一部分气流只能从庐山东南面的山峦绕过,气流从这里开始集中并加大速度,当流向宽度只有三公里的老爷庙水域时,风力和风速都达到了最大值,狂风怒吼着扑来。

  老爷庙水域过于集中的风力使得这个地方的风大而且十分迅速。大风的原因终于被找到,但这并没有让考察小组的成员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心中还存在着一个疑问。单单是大风,就可以使翻船的数量达到如此之多吗?熊局长认为,加大的风力并不是造成沉船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熊局长工作的都昌县气象局离老爷庙只有几公里,所以,他比较了解附近的渔民。他知道,凡是开船的人都会懂得一些水性和风性,老爷庙水域的水面只有3公里宽,如果顶风行船,还是很容易在附近*岸的,以那些多年行走在水上的船员们的技术,决不可能在这么窄的湖面上翻船。难道除了这里的风大以外还有其它什么原因吗? 在一年的观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验证了熊局长的想法。

  采访:熊局长

  按道理讲,大气环流基本上是不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应该是一个方向的水平运动。但是我们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老爷庙这个情况,跟一般的情况有一点特别,而且反应得比较明显,像我们在沙滩上,湖边上,考察的风向风速呢,它这个风向的稳定性,比我们县城呢,就要多一点,它一会儿指向南,一会儿指向东南,一会儿指向西南,它变化比较大。

  在一年的监测当中,每一次大风到来时熊局长都会测量到同样的结果,看来,风向的不稳定并不是偶然的。得出这一结论之后,熊局长更加认为,风向的不稳定才是造成沉船不断的致命元凶。船舶在大风中*岸时本来是迎风行船,然而风向的突然转变会引起水浪的方向也跟着发生变化,这就使本来迎着风的船只忽然变成在横浪里行走,如果船舶的抗风浪能力差一些或是船员没有及时调头,都会引起船舶的侧翻。熊局长的这一观点,与当地渔民们的亲身感受不谋而合。

  采访:渔吴弟

  别的地方翻船的很少很少,过了我们老爷庙下面,到上面来,一般的都平安了。就下面那一点点的地方,风向不一样的。以前驾驶船就担心这个地方。开始顺风往上面走,到这个地方拐弯以后,横着来,一般出事是这个地方。

  从气象学看来,风大,尤其是风向的不稳定会使这些过往的船只在大风袭来时因措手不及而翻船。令小组成员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风向的不稳定呢?一时之间,工作人员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在调查工作停滞不前的时候,偶然间听到当地渔民的一句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这是怪地方,一般的老一辈都比较怕这个地方,特别是这个拐弯的地方,特别是下半年,这里刮北方的时候,风向不一样的,人家就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