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是美国:转网友博文:溪口蒋宅缺一角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0:38:01

 

这是我第二次去奉化溪口。第一次是四年前的冬天,那一次还去了传说中黄巢起义失败后的藏身之所雪窦寺。当时游完雪窦寺,天公很应景,真的飘起了雪,夹带着雨。结果,满地泥泞中,我们差一点没能找到返回溪口的交通工具。雪窦山上,雪窦寺旁,雨雪霏霏中,又冷又饿的滋味,记忆犹新。

这一回重访溪口,感觉跟上一次截然有别:因为正当高温燠热天气,身上汗出如浆,我游览的兴致大不如前。下车之后,得知古民居博物馆、蒋氏故居的门票都是一百好几十一张,我顿失入宅游览的兴趣。三处蒋氏故居(玉泰盐铺、丰镐房、小洋房)和文昌阁,上一回我都是进去看过的,里边的情形,尚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没有必要斥巨资复习一遍。问两位外国学生有无入内参观的愿望,她们异口同声问道:“跟绍兴的鲁迅故居差不多吧?”我略加思索之后,答以“差不多”。她们异口同声回答:“那就不进去了。”绍兴鲁迅故居,如今是免费对游客开放的。

于是,我买了一袋当地特产“海苔烧饼”,请她们品尝。开始时,她们都说味道有点怪,不喜欢。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位说有点喜欢了。说话间,我们已经绕着蒋氏故居最重要的部分丰镐房的外墙走了一圈。接着,我们在剡溪边小坐片刻,在小镇的街道上随意溜达。其间,我的学生拍了一些以剡溪和笔架山(有说那山状似二龙戏珠的)为背景的照片,我则买了两幅风景苏绣。在小而清幽的武山上小坐片刻之后,我们出武岭门。很快,遇到一辆送客至溪口、正欲返回宁波的出租车,以六十元的价格,返回宁波南站附近,我们下榻宾馆的门口。出租车司机同时也是车子的主人,话语得体,空调开得也足,四十公里的路程,凉爽而愉快。

凡是到溪口游览过蒋氏故居丰镐房的人,大约都听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述过这么一个故事:当年蒋总统为了携夫人宋美龄衣锦还乡,事先扩建宅院。有一户穷村民,家屋位于蒋总统规划图的一角。无论蒋总统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村民就是寸土不让。结果,蒋总统也无可奈何。果然,如今的丰镐房,东南方向就缺了一角。导游们讲完这个故事,感慨都是一样的:当年蒋介石虽然贵为三军统帅,军政独揽,但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决不会干出强占民宅、鱼肉乡里的勾当。

出于好奇,我在蒋氏故居那缺角处,询问了两位当地上年纪的居民,他们都一口认定导游们是在胡说八道,说根本没有那回事——他们话音未落,墙内真的又有导游在向游客绘声绘色讲述这故事。其中一个村民是这样说的:“土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蒋介石怎么会随便改变呢?”我愿意相信两位老人的说法。丰镐房的后墙,就有些弯曲,不是笔直的。我家乡小镇上也出过两位大人物,其中一位是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先生,另一位是做过山东省都督、省长的屈映光先生。他们在家乡都有不错的口碑,至今人们还对他们修桥铺路办学校之类义举念念不忘。其中周至柔的宅子不算大,屈映光的宅子规模却比溪口蒋宅大得多,四周围墙上都带枪眼。在浙江一带,溪口蒋氏故居,也就是一户中等地主宅院的规模。

其实,无论蒋介石当年有无跟村民协商让出宅基地的事,都可以说明蒋介石不是从前教科书中的大坏蛋。这个事情,原本就不值得一说。值得一说的是,蒋介石晚年,在阳明山山道上,因为一个少将师长的吉普车突然闯出,坐骑跟前导车相撞,不久便病魔缠身,直至去世。据说,这位师长事后只是被定性为意外车祸,以“伤害最高领袖罪”撤职查办了事,脑袋并未搬家。我记忆犹新的是,1976年,我们的伟大领袖逝世不久,同村一个富农分子因为凑巧说过那几天自己眼睛忽然能看清东西了的话,便被揪将出来,成为公社批斗大会脖子上挂大木牌的人物,被批得死去活来。那个年代,海峡这边,因为说过伟大领袖的一句坏话(包括喊反动口号和写反动标语)而锒铛入狱乃至丢掉性命的,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