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电梯 价格:多难不见得兴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2:52
多难不见得兴邦 文:叮叮当当 
(一)

说到多难兴邦,人们多半首先会想起汶川地震时候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的就是这四个字。当时,这句话感动并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让他们在地震带来的巨大悲痛中重新振奋精神,看到希望,积极投身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后来还听说有人要把这四个字连同那块黑板一起保存下来,作为一件珍贵的文物。后来又听说由于技术困难不保存实物了,粉笔字擦掉了,那四个字已经被拍成照片了,就是下面这幅。


多难兴邦,多好的一句话啊!尤其是面对接二连三的巨大自然灾害,无数国人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或许还有人惊恐于是否我们遭到了“天谴”的困惑之中,就在这时候,我们敬爱的慈祥的温总理告诉我们:不要悲痛,不要害怕,多难兴邦啊!于是,无数国人又重新看到了希望,重新找回了勇气。

仔细想想,多难兴邦,确实很有道理啊!我们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上下五千年里,经历了那么多的灾难,我们都没有被压垮,被打倒,顽强地传承了下来,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不是多难兴邦是什么?现在这一两次天灾算什么,更大的天灾更大的人祸我们不都闯过来了吗?唐山大地震,死了24万人;文化大革命,毁了整整一代人。多难兴邦,又让我们想起了那段著名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想起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成语或者格言,还想起了一只泡在慢慢煮开的水里的青蛙,等等等等。悲痛能够激起我们更大的力量,悲痛能够让我们避免在安逸中堕落的悲剧,悲痛是我们成长必须的经历,悲痛就是我们命运的一部分。

但是,当我阅读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看到这样一段话的时候,我对“多难兴邦”又有了另外的一层理解。那段话是这样的:

有一句格言说,多难兴邦(笑声),我们先要了解,格言都是情绪的,在某一种特定的条件之下,它才是真理,它不是科学的。“难”如果太多,就没办法兴邦(笑声)。对格言一定要有认识,譬如说,“哀兵必胜”,那可不见得,哀兵失败的很多。一支大军最后被消灭,哪一个不是哀兵(笑声)。像迦太基对抗罗马,到最后几乎全国皆兵,可以说是一面哭一面打,最后还是被罗马消灭了。哀兵不见得获胜,多难也不见得兴邦,而是说,多难必须恰到好处的时候,才能兴邦(笑声)。而中国呢,就是太多难了,所幸多难还未多到把我们消灭的程度,但是已经多到使我们失去灵性。

 这是柏杨于1981822日在旧金山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的讲稿《人生文学与历史》中的一段话。“多难也不见得兴邦”,难道不是吗?稍微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多难与兴邦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因果关系,我们既不能相信“只有多难,才可以兴邦”,也不能相信“只要多难,就可以兴邦”。有人说应该理解成“因为多难,所以我们才有希望兴邦”,或者换一种说法“如果不是多难,我们就不会积极地去兴邦”,似乎有点道理,但它的道理也仅限于此,经不起推敲,深究下去,怕是连这点道理都站不住脚了。用一句术语说明它们的关系就是“弱相关”,翻译成白话就是“关系不大”。至于有人理解成“尽管多难,但我们仍然可以兴邦”,那我要请他回去好好学学语法,弄明白这是一个转折句。

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怎么样?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减少灾难带给我们的损失,如何从灾难中抢救和恢复那些尚未彻底损失的东西。然后我们应该分析灾难发生的原因,为的是如何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的灾难。如果是人为造成的灾难或者有人为的因素存在,在追究责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找出消除今后人为因素的办法。如果是不可避免的灾难,应该总结出今后如何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的经验。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然灾难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一些自然灾难中,有人为的因素加大了灾难带来的损失,我们就必须清醒地承认这一点。如果我们把损失都算在自然的头上,那我们真是要遭“天谴”了,那就无可避免地要“多难”了。至于能不能兴邦,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至于敬爱慈祥的温总理要在那样一个举国悲痛的时刻告诉我们“多难兴邦”,我想经常引用古诗词、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温总理不会不明白这句格言的含义,他只是需要激励我们从悲痛中振作起来,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确实这四个字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那样一个关键时刻,说别的更深的哲理恐怕还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呢。我只是看到柏杨的文章有感而发,并没有丝毫的不敬之意,也请看到这篇文字的朋友不要胡思乱想,拜托。

(二)

多难未见得兴邦,但多难一定会起妖风。就在汶川地震之后,一些谣言就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其中有几个大致是这样的:一个我称其为“数字8谣言”,说“1.25”雪灾、“5.12”汶川地震、“3.14”拉萨暴力等一些事件都与数字8有关;一个我称其为“福娃谣言”,说奥运五个福娃分别对应着最近的几次事件;还有一个我称其为“数字矩阵谣言”,说“5.12 汶川地震、“1.12”海地地震、“2.27”智利地震正好组成了一个数字矩阵,横看竖看都一样。当然还有其他谣言在流传,我就不太清楚了。

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这么多谣言?肯定与接连发生的一些灾难事件有关系。如果接连发生的不是灾难事件而是可喜可贺的大事好事,肯定不会出来“谣言”。北京奥运、神舟上天、上海世博、广州亚运,这一系列重要事件发生之后,有谁听到过有关它们的“谣言”?所以说,谣言必定是和灾难联系在一起的。偶然的、独立的、即使是重大的灾难事件,也很少会引发谣言。只有当灾难事件在同一个地方或者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接二连三发生的时候,即使其中有些灾难其实并不重大,往往也会引发谣言。这就是多难必定起谣言。

按照统计学理论,地震也好,暴力事件也罢,都是小概率事件,在正常情况下都不是频繁发生的。当小概率事件以小概率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事件本身不存在什么内在规律性。但是当小概率事件反复发生,也就是以大概率发生的时候,其中可能就存在着内在规律性。自然事件也好,社会事件也好,都是如此。寻求这种内在规律性,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就是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任务。

据报道,电影《2012》播出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地民众的恐慌情绪,有人打电话到美国NASA求证,有人正儿八经地做起了避难准备。那么,《2012》算不算一种谣言?我认为不是。所谓谣言,都是基于一种错误的逻辑推理得出的错误的因果关系推论。《2012》所依据的是玛雅历法、藏历、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全球变暖等异常现象。自然现象有目共睹,问题在于其中的因果关系、内在联系是否存在?是否如《2012》所言?玛雅历法主要部分的科学性也无可怀疑,而《2012》所依据的恰恰是玛雅历法中科学性值得怀疑的“太阳纪”部分,《2012》的可靠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值得怀疑。但是,其推理过程并不存在问题,恰恰是一个科学的推理过程,只不过《2012》只是推理结论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唯一的可能性。如果观众把它看成是唯一的结论,那是观众的问题而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NASA出来澄清的时候,也绝不会说 “电影内容纯属虚构,世界末日绝对不会发生”,而是只会提醒人们“千万不可当真”。

我们的谣言则不一样,其中的推理过程貌似有理,甚至包含了比较高深的矩阵,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其实毫无科学性可言,只不过是一些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测而已。就是这样一些东西,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和流传呢?我想这与我们中国一直以来缺乏科学的精神有关。这不是我在污蔑国人,许多专家学者都是这么说的,我也是从他们那里听来的。

写到这里我就想,什么时候多难再也不会起妖风,再也不会引发谣言,我们的科学精神就有长进了,我们国民的科学素质才算是真正有了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