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享家官网:[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03:22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2)  2010年12月09日09:03 来源:照片中国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1)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2)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3)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4)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5)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6) [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7)[图集]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8)  第五号战犯 何应钦:失权有宠    何应钦: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第一首领         1908年入日本振武学堂           1909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任历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  
        何应钦公馆         [1]
        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 
        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 
        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 
        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 
        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           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讨伐”张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           1941年和蒋介石一起策划了皖南事变。 
        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           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        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任国防部长。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 
        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7年10月病逝于中国台北。    
        [2]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暴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长。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 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                  何应钦公馆
             战术总教官何应钦
             战术总教官何应钦与黄埔军校师生
             蒋介石(中)与何应钦(左)等              何应钦和蒋总裁                  
        何应钦1890~1987,生于贵州兴义,字敬之。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和行政院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去台后,曾出任蒋介石“总统府”的战略顾问委员会计划主席。何应钦原是蒋介石的宠臣,但因其曾偏袒桂系,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意图主持武力进攻西安,欲在讨伐中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而逐渐大权旁落,但仍保持相当地位。                  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长官蒋介石接受日军投降书                  抗战胜利,日本受降仪式后,何应钦走出会场          去台后,开始深居简出,不闻政事,“闭门思过”。于1987年10月20日死于台北,时年98岁。                 (左四)何应钦芷江受降仪式后与众将领交谈                    何应钦与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在台湾   
第六号战犯 顾祝同:心思谁知                
             一级陆军上将顾祝同                  
        顾祝同1893~1987,字墨山,江苏涟水人。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西南行政长官。去台后,任代“国防部长”等职。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贰,顾祝同一生官运不衰,在台湾被圈定为替蒋经国保驾护航的“辅国大臣”,曾多次提拔、指导蒋经国。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江苏涟水人。在蒋介石早年的得力干将"五虎将"中,顾祝同是唯一到台湾后晋升一级上将的,足见其在国民党军界的地位。
             顾祝同
            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后先任长江上游总部第四旅连长。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军事年谱
        1914年,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6年,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9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1987.01.17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1987.01.17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赠抗日荣誉奖章                  1941年1月顾祝同在“皖南事变”钱肃清新四军余部的密电                
        他晚年身体很好,散步养花,生活规律。1973年5月,82岁的顾祝同还与何应钦一起,兴致勃勃地访问了金门与澎湖诸岛。他在参观金门炮台时,手举高倍望远镜,对着大陆方向,凝视了足有十几分钟,方才还谈笑风生的顾祝同,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l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5岁。                   台湾国际贸易协会陶理事長夫婦與顧祝同將軍                  宝鼎呈祥,金银结彩;   瑶台献端,珠玉生辉。   ——贺陈母邵太夫人70岁寿诞(楷书墨迹联)
              上款署“陈母邵太夫人七秩荣庆”;下款署“顾祝同敬颂”。 第七号战犯 陈果夫:潦倒而死        陈果夫                  
        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人。原名祖焘,字果夫。曾与其弟陈立夫一起把持国民党党务,组织CC系,长期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合称四大家族。他们兄弟的二叔陈其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元勋。                   1916年5月18日,辛亥革命党人陈其美遇刺                
        去台后,蒋介石为了改组国民党,并给蒋经国扫清政治道路,“二陈”即被开刀,重权尽失。陈果夫久有肺病,又历来清廉,在陈立夫去美国后,家庭经济发生危机,无钱治疗加重的肺结核,导致病情难于控制。后虽得蒋介石特批5000银元接济,但已对病情无济于事。于l951年8月28日死去,终年只有60岁。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浙江吴兴。     
 陈诚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在近100年的漫长生涯中,以20世纪50年代成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替罪羊为界,正好分前后两个50年。前50年,他是政治人物;后50年,他潜心于研究中国文化,著述甚丰,再度引起华人学术界重视。
        原注释:陈果夫中将
        更正注释:陈诚
        更正人:仗义直言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夫 第八号战犯 陈立夫:期盼统一                   青年时代的陈立夫                  
         陈立夫1900~2001,浙江吴兴人。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与其兄陈果夫同为CC系的首领。1949年12月去台湾,1950年,蒋介石“改造”国民党,整肃CC系,陈知大势已去,写信给蒋请求出国,离开了台湾,在美国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与其妻过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园生活。1967年,陈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除读书自娱,就是推动中医之学,不过问政治。                  1933年陈立夫与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合影(右)                 1945年陈立夫全家福                  电台中的陈立夫                
         晚年陈立夫积极提倡“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并提出对大陆经援方案,期望为统一事业做出贡献,被评为“反共老人要做联共先锋”,曾震动台湾朝野。2001年2月8日,新华社发布新闻:“陈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岁。”                  晚年陈立夫期盼统一                  1961年,受党派排挤的陈立夫夫妇返回台湾,受到亲友的献花                  1979年,蒋经国(后排右二)与陈立夫(左二)的家属及友人合影 第九号战犯孔祥熙:客死异域      
国民党“财爷”孔祥熙                  
        孔祥熙1880~1967,国民党四大家族代表之一,山西省太谷县人。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等职。孔祥熙的妻子為宋靄齡。孔祥熙是后来的“国父”蒋介石为连襟,孔與宋子文、蔣介石结为如此显赫的政治联姻,致使孔祥熙成为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的“财爷”,此“官权晋商”被世人認為是顯要的以權謀私官。  前排:孔祥熙(左一)、宋霭龄(左三);后排:蒋介石(左二)     1948年赴美为国民党政权寻求贷款,随即定居美国。在美国,孔祥熙貌似当寓公,实则替蒋介石做着暗中牵线的角色,被美国人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神经中枢”。1960年10月,美国进行总统大选,孔祥熙受国民党当局指使,暗中向尼克松提供竞选费用的内幕曝光。    1921.8孔祥熙写给原四川省乐山县城防司令部司令信件   1938年孔祥熙在机场与东征的国军空军战士合影
        1967年8月15日,孔祥熙死于纽约,时年87岁。孔祥熙的葬礼在纽约5号大街的马尔布学院教堂里举行。宋美龄与蒋纬国从台湾飞来参加葬礼。参加葬礼的有“院外援华集团”的中坚人物,如尼克松、红衣主教斯佩尔曼、参议员埃弗雷特·戴克森、詹姆斯·法利和迈阿密海滨的百万富翁威廉·波利。《纽约时报》引述他的一位前下属所言:“他和所有山西银行家一样,是一位精打细算的人,但他不是具有政治家风度的理财家”。9月3日,台北举行了孔祥熙追悼会,蒋介石亲撰《孔庸之先生事略》,对孔给予了很高评价。  孔祥熙与宋霭龄的早年合影   孔祥熙,宋霭龄夫妇早年与长女孔令仪(左)的合影  第十号战犯 宋子文:因噎而亡   宋子文 
        宋子文1894~1971,原籍广东文昌。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等职。其父宋嘉树早年留学美国﹐一度在上海当传教士﹐后改营工商业﹐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宋嘉树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产下一门“宋氏三姐妹”:“大姐爱钱,二姐爱国,小妹爱权”——高度概括了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的一生行状,令宋家自豪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三姐妹辅助了两任“国父”一任“财爷”也令其兄宋子文飞黄腾达!  宋氏一家在日本的全家福   1930年,宋子文与妻张乐怡在上海码头
        1923年任孙中山英文秘书。            1923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宋子文负责筹备条例章程。           1924年8月任广州中央银行董事,行长。           1925年兼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1928年1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任外交、预算、首都建设、黄河水利、国防编遣等委员。           1928年7月– 1930年5月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签订新关税条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实行税收改革。           1928年10月新的中央银行在上海开业,宋任总裁。           1930年1月兼任行政院副院长,进行币制改革,建税警团。           1931年12月蒋介石下野,宋子文辞职。           1932年1月复任行政院副院长,财长。           1932年1月汪精卫出国,代任行政院院长。           1933年4月汪精卫回国,停止代行行政院院长,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以财长及行政院副院长身份出访美欧各国。           1933年10月辞去行政院副院长,财长。           1935年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参与币制改革。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飞西安谈判营救蒋介石。           1937年抗战爆发后,联合协调各银行应付财政。           1940年出使美国寻求援助,获得租借物资2,500万美元。          1941年12月任外交部长,长驻美国。           1942年与美国签署租借协定,获得美援超过8亿美元。同年,与英美等国就取消外国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签署新约。           1944年12月任代行政院院长,兼任外长。           1945年7月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宋子文是四位主席之一。           1946年3月出现抢购黄金风潮。           1947年3月辞去行政院长职。           1947年9月任广东省主席,行营主任,绥靖公署主任。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宋子文辞去广东各职,移居香港。           1949年6月移居美国纽约。           1971年4月于旧金山吃饭时哽咽呛死。   宋子文与长女宋琼颐   宋子文(右)和张学良在一起    1943年10月.宋子文、蒋介石在重庆与英国东南亚战区统帅蒙巴顿合影               1945年,宋子文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         1949年,宋先赴法国,后定居美国。虽作为皇亲国戚,但蒋宋并不始终和善,宋在美国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一直在建设自己的独立王国,结识并在经济上照顾着各种势力的人物,还曾被指从加拿大向中国内地走私枪支,这一切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与警觉,但也对他无可奈何。1963年,宋曾接受蒋介石邀请,访问台湾。蒋仍指望借助宋对华盛顿施展影响,但无果。1971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小型宴会上,传出一条消息:前国民党政要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被鲠死,终年77岁。                  1960年代初,宋子文与外孙冯英祥在纽约寓所                        宋子文去世留给妻子遗产500万美元     
第十一号战犯 张群:百年老人              
            张 群                  
         张群1889~1991,号岳军。四川华阳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行政院院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因他与日本关系密切,奉蒋之命,频繁往来台北、东京之间,广泛结交日本朝野上层右派,鼓吹“台日全面合作,共同积极反共”。      
                      1927年.张群陪同蒋介石在东京拜访与涩泽荣
         1889年5月9日(清光绪十五年四月初十)生于四川省华阳县。            1908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1911年返国参加光复上海之战。沪军都督府成立,任军务处军械科长。后任蒋介石组织的第二十三师参谋。 
         1913年参加反袁战斗,失败,走日本。            1915年回国,任浙江省督署参谋。            1917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
         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任河南省警务处处长兼开封市警察厅厅长。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兼军事委员会委员。自1928年起,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议、国民党军政部常务次长兼兵工署长,同济大学校长,上海特别市长等职。 
         1933年至1939年历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政府主席、外交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1940年至1945年任成都行辕主任兼四川省政府主席。   1945年以政府代表身份参加国共重庆谈判与军事调处。 
        1947年3月任行政院院长。           1948年5月转任总统府资政。同年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 
        1949年2月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同年底从香港去台,任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 
        1950年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   1951年兼任台湾当局“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 
        1954年5月至1972年5月任台湾当局“总统府秘书长”, 
        1957年兼任台湾当局“国防会议”秘书长。离职后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1989年退休 。 是国民党第三至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七至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及主席团主席。           1990年,张群在台北以103岁的高寿无疾而终。   
                      1930年,张群一家合影     
                     1930年张学良(右二)宣任陆海空军副司令与张群(右一)等                 蒋公的终身幕僚:蒋介石(右)与结盟兄弟张群(左)合影                  1937年国共南京谈判(右起:朱德、周恩来、黄琪翔、郭秀仪、叶剑英、张群)                  1949年9月,张群(左)陪同蒋介石在重庆会见云南省主席卢汉(右)                   1956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张群(右)陪同蒋介石夫妇接待                  1964年2月,张群(中)陪同日本前首相吉田茂拜会蒋介石                
        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971年7月,张群最后一次访日,试图阻止中日建交,以失败告终。晚年的张群闲来无事,便著书立说,谈修养,说喝酒,论爱情,并宣称:“人生七十才开始,六十几岁还在摇篮中。”还与张学良、张大千、王新衡一起轮流做东,参加“三张一王转转会”。1991年12月14日,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2岁。                   1961年10月.张群与夫人马育英50周年「金婚式」蒋介石对老友恭贺                1968年,张群为孙子们拍照:张群重养生之道,酷爱家庭生活                  1984年5月.张群百岁之年蒋经国总统亲授中正勋章,以表彰贡献 第十二号战犯 翁文灏:回归大陆                   翁文灏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是中国最早期的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                   献身地质事业的翁文灏                
        1951年回国。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翁文灏原是一位爱国地质学家,因感于蒋介石知遇之恩而步入政坛,成为蒋的高级幕僚,直至行政院长之职。在他对国民党彻底失望后,决定“弃暗投明”。                   经济部长翁文灏1941年2月于重庆
        1902年13岁时通过乡试中秀才。后来到上海读书,在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学校学习外文,后到欧洲留学。 
        1912年在比利时鲁凡大学(Louvain)获地质学博士。同年回到中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 
        1934年曾兼任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工学院常务校董。 
        1913年,翁文灏同丁文江等一同创办了北洋政府地质调查所,一面搞地质研究,一面招收中学毕业生入学培养地质人才。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质研究和培养地质人才的机构。翁先生曾任该所所长,并在地质研究所任讲师、主任教授,中国首代地质工作者多出自其门下。翁文灏同时亦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曾为清华地质学系主任、兼任代理校长。           1935年12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
        1948年更曾任担行政院长。不过在任期间推出金圆券,引起金融混乱和恶性通胀,声名大坏而下台。 
        1951年从欧洲回到中国,被任为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1971年病逝北京。                  1946年12月国民代表大会期间的翁文灏                  1949年3月翁文灏博士于台北                   翁文灏与张群在台湾                
         1951年,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l971年1月27日,翁文灏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离开了人世。                   翁文灏在发言   第十三号战犯 孙科:虎父犬子       孙 科 
        孙科(1891~1973),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字哲生。孙中山之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长,1932年任立法院长,主张速行宪政联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                   孙科和他的姐妹们
         1895年,孙科随祖母移居夏威夷檀香山,檀香山中学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1907年在檀香山加入同盟会,1910年参入《自由新报》编辑工作。        1917年回中国,在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        1918年到1920年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        1921年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后任广州市首任市长。 
        1923年2月再任广州市长。10月参与中国国民党改组,获指定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党纲章程。        1924年主持国民党广州特别党部,6月与黄季陆合作提出《弹劾共产党案》。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开府,任政府委员。        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5月第三次就任广州市长。        1927年3月任国民党常务委员与国民政府常务委员。7月随汪兆铭清共。 
        1928年1月与胡汉民与伍朝枢赴英德等地考察,起草《中国国民党训政大纲》,协助制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0月任铁道部长与考试院副院长。 
        1929年,孙科亲领筹办总理故乡纪念学校一所(即今日的中山纪念中学)之责。 
        1931年改任行政院长,因财政危机旋即辞职。同年5月,汪精卫、孙科等人,在广州成立了一个广州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对抗。由于孙科上台后,政府财政无比困难,不到1个月便辞职了。孙科呼吁从速实施宪政。 
        1932年改任立法院长,曾鼓吹实行立宪制度,但遭蒋介石冷遇。其间连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中苏文化协会”成立,出任首届会长。        1938年奉派中国政府代表及蒋介石特使与苏联谈判,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中苏商务条约》,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1944年11月,孙科在《纽约时报》撰文,畅谈他长期以来对在中国实现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1945年出任国民政府副主席兼立法院长,国民党中常委。 
        1946年1月表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商,然后跟随蒋介石进攻共产党占领区。1946年下半年,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孙科从自己原来的立场全面后退,停止革新宣传,转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 
        1947年并任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        1948年11月,获蒋任为行政院长。 
        蒋介石于1949年1月下台,由李宗仁代任总统。孙科以南京不稳,将行政院迁往广州,一度令李宗仁政府无法运作,亦无法与共产党和谈。孙科亦是中共在1948年开列首43名国民党“战犯”之一。 
        1949年辞职赴台。1951年赴法国。        1952年移居美国,担任“中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董事长。 
        1954年夏,因次子孙治强从香港举家迁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孙科遂迁居与次子同住。 
        1965年由美国至台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67年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 
        1973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孙中山在檀香山与卢信、孙科的留影         虽然孙中山先生毕生在为革命劳碌奔波,但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不仅充当着一个父亲的角色,更是儿子孙科的人生与革命导师的角色。正是在他的引导下,孙科早年便投入革命并长期担任国民党的要职。也正是在父亲的督促下,孙科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并以“养浩然气,读有用书 ”自勉,一直到晚年移居美国,仍然读书不辍。 
        孙科早年在檀香山读中学时,孙中山就曾经从英国寄给他一套“人人文库”丛书,这套一百多册的英文文学书籍,都是英美著名大作家撰写的小说、剧本,信中还不忘告诫儿子:“你要使英文进步,单靠学校的课本是不够的,必须多多阅读文学名著,久而久之,自然会有进步。”孙科准备在中学毕业后研究农业,孙中山非常赞赏儿子的选择,亲自为他选择学校。 
        在檀香山加入同盟会后,孙科担任《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的编辑,孙中山甚感欣慰。回到国内后,孙中山与孙科写信的主要内容,仍然是读书。1919年,孙科撰写了《都市规划论》、《广告心理学概论》两书,且积极从事译述的工作,受到父亲的好评。而不管到什么地方,孙中山与儿子的主要沟通内容几乎都是以书为载体。孙科在《八十述略》中回忆道:“先父不时从各地寄来一大包一大包的书籍要我阅读。如果他到南洋一带,寄来的几乎全是我国的线装书;到了欧美,便寄来英文的各种名著来。” 
        孙科喜欢读书的名声在外,以致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国民党要人中,他也是个比较能“看看书的人”。到了晚年,孙科远离曾经数十年相伴的政治斗争,终于有机会静心修养,唯以读书自娱。他曾回忆说:“除了偶尔出外小作旅游外,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读书上面。”有人评价说:“孙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镇以读书为乐,实属国民党政要显贵中的凤毛麟角。说这是有惠于其父孙中山好读书的遗传个性,恐怕还不如说是受益于孙中山早岁对他循循善诱,力促其勤学苦读的一片苦心,更为准确得当。” 
        对待革命的问题上,孙中山从来没有给儿子以特别的照顾,或者说偏袒儿子。孙科最初回国时,廖仲恺认为他在美国研究过市政,又有都市规划著作,是广州市长的理想人选。但孙中山认为他年纪缺乏行政经验而未允许,后在胡汉民的劝说下才正式委任。当时孙中山的革命军经济困难,孙科在广州为其财政上的筹备做了有力的支持,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阵地。 
        1923年,因为筹集军饷的问题,孙科遭到父亲的责骂,他认为是胡汉民假借命令索钱,挑拨他父子不和,并用手杖打向胡汉民,结果惊动了孙中山。孙中山怒不可遏,一手夺过卫士的驳壳枪,就要打孙科。而孙科后来与胡汉民不和,发展到互相猜忌,孙中山立即写信给他说:“正宜开诚布公,同心协力,以共扶危局。”                  1930年谭延闿与孙科、汪精卫等在郑州              
        1928年,北伐完成,中国基本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为“国家改造”提供了一个“千载一时的机会”。孙科认为“如果革命而没有建设,实在可说是完全失掉了革命的真意义。”于是,他主张以渐进的方式促进国民党革新,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在政治理念上,孙科非常欣赏英美的民主制度。他一度是“以党治国”的积极拥护者,但是随着国内外矛盾的急剧变化和党治弊端的逐步暴露,转而在国民党内最先提出结束党治、尽速实施宪政的主张。抗战后期,他又呼吁实现多党制的民主政治。1944年,孙科在《纽约时报》撰文,畅谈他长期以来对在中国实现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他认为中国“必须先有贤明的政治领导,使中国及其人民迈向民主政治的目标前进”。这种政治主张,反映了在陷入困境的国民党政权时,孙科试图以西方的模式来重新调整发展方向的努力。 
        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孙科一直对蒋介石的独裁不满。1931年,他曾经指责蒋介石“以个人支配党,使党成为个人的工具”,在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下,“中国国民党已名存实亡”。抗战后期孙科再次猛烈抨击蒋介石,要求实现国民党的民主化,“应该坦白地承认过去二十年来,党的机构和作风实在是走错了路”,要求健全国民党的选举制度。 
        孙科一生服膺父亲的三民主义,但也认为“一定要从主观的感情的宣传”转向“作客观理智的研究”,即“取法中山先生探求真理的虚心态度,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接受欧洲现代最近代化的思潮”。在经济和民生问题上,孙科从巩固国民党统治基础前提出发,强调用改良的方法尽快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至于对待共产党的态度,孙科几经反复。他曾与宋庆龄一道,联名呼吁恢复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但到了抗战前期,他又公开追随蒋介石,攻击共产党。到了抗战后期,他又改变态度,公开呼吁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反对再打内战。种种现象表明,孙科的政治理念显得并不十分成熟。 
        尽管孙科提出过一系列的政治理想与主张,尽管他长期处于国民党的上层,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能对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势力,进入真正的权力中心,加上他思想的内在限制,使得他在与蒋介石的合作中,不得不经常采取妥协的态度,并最终与国民党政权共沉浮。      
        孙科共有二子四女,元配夫人为表妹陈淑英。四个女儿中,孙穗英和孙穗华的生母是陈淑英,孙穗芬的生母是孙科的二夫人蓝妮,而孙穗芳生母叫严蔼娟。蓝妮容貌秀丽,为云南哈尼族苗王后代,是孙科公开承认的二夫人,他们之间的曲折恋情对孙科的政治生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35年,孙科与蓝妮结婚后在上海的合影
        蓝妮是云南哈尼族苗王后代,容貌秀丽,对中国古典诗词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会上,孙科与蓝妮一见钟情,旋即邀请她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两人感情与日俱增,不久,孙科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婚礼那天,孙科请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摆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贺声中,他说:“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孙科娶了蓝妮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她的忠贞感情,亲笔给蓝妮写了一张字据:我只有元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1938年,蓝妮在上海生下了女儿,孙科给爱女起名叫孙穗芬。 
        抗日战争爆发后,蓝妮告别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与孙科前往重庆。当时,蓝妮广泛地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与邓颖超、康克清等共产党人关系甚好。1940年蓝妮独返上海,回到女儿孙穗芬的身边。 
        1948年,在副总统的选举中,许多人都认为,孙科有蒋介石做后台,稳操胜券。然而,这时发生了一件导致孙科功败垂成的所谓“蓝妮事件”。《救国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报道,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没收了蓝妮的一批德国进口的颜料,作为敌伪财产处理,可是孙科致函国民大会秘书长,说这批颜料为“敝眷”蓝妮所有,要求发还……,《救国日报》的报道出来后,孙科在选举中大受影响,经过四轮选举,最后李宗仁击败了孙科,当选为国民政府副总统。 
        落选的结果也使得孙科与蓝妮最后分手。据说,当时孙科为了能竞选上副总统,面对政敌利用《救国日报》所做的大肆诋毁,不仅未替蓝妮公开辩解,相反,还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小动作,这就激怒了生性倔强的蓝妮,从此和孙科形同陌路人。 
        孙科与蓝妮之女孙穗芬,1966年,她在台湾第一次见到了生父孙科。直到其父于1973年去世,她每年去台湾两次,“我相信父亲内心是想弥补我幼年时所缺少的父爱”。        辞职后的孙科在溪口谒见下野的蒋介石                
        1949年,在竞选副总统时,发生了“蓝妮事件”,导致被李宗仁击败,落选的结果也使得孙科与蓝妮最后分手。此后,政坛失意的孙科辞职,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孙科夫妇闲居美国时,没有任何固定的收入,以种菜为生,仅依靠儿女接济小额款项,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一幢简陋的平房,没有地毯,没有仆人,凡事自己动手。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今却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足,他的家中,到处都是书籍。度过了十多个落寞而清苦的春秋。                  孙科为复旦大学三十周年校庆题词                   孙科与原配妻子陈淑英及子女治平、治强、穗英、穗华                
        1964年由美国至台湾,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但只是木雕泥塑偶像。他一生节俭清廉,在这点上没有给自己的先父留下污点。1973年9月20日,孙科在台北逝世。举行葬礼之时,宋美龄出面瞻仰其遗容,亦算是对孙家的一个交待和礼遇。                   孙科在庆典仪式上          孙科逝世后,蒋介石评价他“气量恢弘,才识远大”、“功在国家,声驰寰宇”,颇多溢美之词。客观上来看,这种措词中有许多为逝者讳的客套成分,真正用来评价孙科,肯定不能算是完全贴切。一位研究孙中山先生多年的教授说到孙科的时候,坦言自己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加以特别的注意,认为他虽然很早便投身国民革命,且长期居于国民党政府的高位,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终究只觉得他是一个平常之人。 
        孙科先生与其父孙中山先生比起来,孙科当然显得庸常。但谈论到孙科的时候,又是始终无法绕开孙中山这个名字的。普天下的父母,大概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伟人如孙中山先生大概也不能例外。我们从他对待儿女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孙中山作为一个普通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不仅让孙科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早早便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更在自身修养、生活素养方面做了一个引导和表率,让孙科成为国民党要员中一个以能“看看书”而闻名的人物。 
        坦白地说,做一个伟人的后代,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外人会经常下意识地将其与父辈拿来作比较。做个平常人显然就是没有沿承父辈风范,但超越又何其难?何况,孙科的坐标系,是孙中山这样一个伟人。 
        古人曾经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类的论断,而鲁迅先生也有句很大胆的话,大意是说,一个人的学问和能力,与花柳病不同,并不能经由性交传给对方和子女。只有头脑简单的庸俗之人,才会说出“龙生龙,凤生凤”、“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样的奇谈怪论。即使是被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最成功的曾国藩,子孙后代也是人才辈出,但影响力上终究没有一个超越了曾国藩,却也是事实。电影续集总是不如第一部好看,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 
        孙中山身处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内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垂死,外有西方列强的激烈冲击,整个中国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民族乃至中国的未来寻找一个自强的出路的理想,造就了许许多多为革命振臂一呼、奔走一生的坚定革命者,而孙中山正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大而化之,产生一个对历史、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伟大人物,除了与生俱来的素质及后天的自身努力外,也有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索,否则,该如何理解“时势造英雄”这一说法? 
       脱离开具体的客观环境,透过孙中山的高大背影去看待孙科,虽是人之常情,却又不是公平与理性的做法。孙科的一生,是沿循着父亲所开创的道路平稳走下去,有继续革命之责,却已无开创之功,其成就也就自然不能与孙中山的经世伟业相提并论。至于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凝聚的个人魅力,更是未经受过太多波折的孙科所不能比拟的。 
        客观地来说,孙科的确没有其父的雄图大略,即使与同辈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处,但至少不是纨绔子弟、衙内、公子哥一类人物,也并不是资质平庸、毫无想法、只能依靠父亲名声混日子的一个人。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提出过实施宪政的政治主张,并大力抨击蒋介石的独裁,只是囿于环境、地位的制约,常常表现得一波三折前后互异,这大概也是他的地位、性格、与环境等因索互相作用的结果吧。 
        也许,世上英雄本来就不常有,大多数人都只是在不断努力地逃脱平庸命运的过程中。那么,后人看待孙科的时候,首先应该持的,或许就是一种平和心态。                   1965年孙科(中)夫妇返回台北,立法院同仁举行欢迎酒会                   1966年蒋介石提名孙科人考试院长                
         孙科逝世后,蒋介石说他“气量恢弘,才识远大”、“功在国家,声驰寰宇”,颇多溢美之词。客观上来看,这种措词中有许多为逝者讳的客套成分,实际上,蔣介石和蔣經國都不會允許他有實權,孙科不過是一尊供人參拜的木偶雕像而已——客观地说,孙科沾了国父的光,也受了伟大的累。                  1970年10月7日,孫科夫婦共度80壽辰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