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街舞穿什么裤子:黄河三角洲发展战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23:37
 一、黄河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念

  自然地理概念的黄河三角洲可分为古代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和现代黄河三角洲。古代黄河三角洲,是以河南省巩县为顶点,北起天津附近,南达徐淮的一个庞大的三角洲体系,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近代黄河三角洲,指1855年黄河于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夺大清河入渤海后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其范围是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沟口的扇形淤积地区,陆地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方公里属东营市,占总面积的96%。现代黄河三角洲,指1934年黄河分流点下移,开始建造的以垦利县渔洼为顶点的三角洲,北起挑河湾,南至宋春荣沟口,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我们通常所称的黄河三角洲,主要指近代黄河三角洲,包括现代黄河三角洲。
  作为经济区概念的黄河三角洲,山东省在2008年3月编制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界定为: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德州、淄博和烟台的部分地区,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范围,早在2001年,国家发改委在“十五”计划纲要的解释中特别指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规划范围为东营市行政区,陆域面积8053平方公里,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

  二、生态经济的基本概念

  2001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博士依据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集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落;在生产工艺上,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运转的高效集约,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高效生态经济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产业结构生态化。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和绿色三产构成生态经济产业主体,产业体系具有多样性、关联性和环境友好的特征。二是经济形态高级化。与传统经济相比,生态经济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三是经济体系运转的高效性。生产工艺无废少废,生产过程循环利用,整个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运转高效集约。四是经济体系的开放性。生态经济作为一个体系,与外部环境、其他经济体之间是高度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经济形态高级化、促进经济体系高效运转和高度开放,实现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总体定位与指导原则。在区域内的微观生产环节,从原料获取、生产全过程到产品回收,都体现环境友好的特征;在区域内的宏观产业组织结构上,形成由清洁生产的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上,发育为由若干生态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落。

  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内涵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大河大江三角洲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往往容易出现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产业萎缩,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后开发区域,应充分借鉴这些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全新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走出一条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经济社会更加协调的新路子。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全新的探索,在全国也是唯一的,也将为其他资源型地区、新开发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科学发展观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实际的具体结合,是科学发展观在东营市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高效生态经济,首先应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既能使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使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开发实践中,关键应把握和处理好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实现开发与保护的有机统一、资源与环境的有机统一、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四、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效生态经济是适应黄河三角洲生态与经济特征要求的发展模式。百余年来,在海、河、陆相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形地貌、生物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地理与经济单元。从自然生态看,一方面,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另一个方面,由于近代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晚,草甸过程短,土质结构疏松,使这里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不适当的开发容易使区域环境和生态链遭受破坏。从经济发展看,黄河三角洲总体经济结构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的二元结构特征,一端是具有相当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石油工业,另一端则是以传统农业和工业为主的地方经济,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地方工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整体经济结构单一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这种自然生态脆弱与经济结构单一造成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要求黄河三角洲开发,必须在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转变,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高效结合,走高效生态经济的道路。
  高效生态经济是借鉴国内外大河三角洲开发经验教训的正确选择。由于具有依河傍海的区位优势,大河三角洲地区往往成为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区,甚至是经济核心区,其开发过程必然会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组群的生成。但是,各大河三角洲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压力,在资源深度利用、产业结构转化和城市布局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诸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低度化等,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同时,作为资源型地区,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过大,长期产业结构单一,往往在短期繁荣后,随着资源枯竭而衰退。作为后开发区域,黄河三角洲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大河三角洲和资源型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在初期就处理好人地关系,大力发展石油接续产业,布局和发展高技术、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兴产业,避免过去“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油竭城衰”的老路,利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建立全新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背景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保护,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已具备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基础,具有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和条件,也孕育着重大机遇和挑战。
  这里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区内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其中盐碱地270万亩,荒草地148万亩,滩涂212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黄河冲积年均造地1.5万亩。随着沿海风暴潮防护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还将逐步增加,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这里地理区位条件优势。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最近距离仅80公里,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可连接广阔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长江三角洲北翼,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
  这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 40多种,其中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岩盐储量5900亿吨,是全国最大的海盐和盐化工基地。海岸线近 900公里,建港条件良好。旅游、风能、地热、海洋等资源丰富,具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这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交汇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陆生和水生、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植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这里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原油、原盐、纯碱、溴素、金矿等产量达到2774万吨、2222万吨、220万吨、18万吨和19吨,分别占全国的15%、37%、12%、85%和6%。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黄金加工量、纺织和造纸生产能力达到4650万吨、435亿元、90吨、1600万纱锭和398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1%、40%、32%、17%和5%。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黄河三角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加大对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指导,为黄河三角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黄河三角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繁重,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能较弱、配套能力不强,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内联外接的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技术含量偏低,服务业发展滞后;成陆时间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淡水资源相对贫乏,风暴潮威胁较大,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堤防修复压力较大;大企业嵌入式特征明显,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

  六、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新增长极,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立足东营实际,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生态文明的科学开发之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园区经济为载体,加速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建成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经济社会更加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保护中开发,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产品,促进渤海湾和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平衡。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实行区域发展统一规划、陆地海洋统一布局、重要资源统一管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推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错位发展。
  坚持互利共赢,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与京津冀都市圈、辽宁沿海经济带及山东半岛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企业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对接,促进环渤海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区域发展动力和活力。着力构建有利于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市场空间。
  (三)功能定位
  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高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以国家级湿地、黄河入海口为核心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为全国生态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筑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发挥盐碱地和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划分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探索土地利用管理新模式,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开发,为环渤海地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保障。
  环渤海地区新的增长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重点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成为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新增长极。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3%。
  到2020年,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率先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七、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空间布局

  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形成集约开发区、控制开发区和核心保护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一)集约开发区
  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成块连片未利用地和各类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是集聚经济、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空间。
  产业布局。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四点,即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个港口,要强化东营港的区域中心港地位,加强莱州港区建设,加快滨州港、潍坊港扩能。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初步规划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要依托港口和铁路交通干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和现代加工制造业,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一带,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其他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城镇布局。推进大城市、县(市)城镇和重点镇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快发展大城市,东营和滨州要扩大城市规模,提升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建成适宜创业和人居的城市,到2015年两市人口规模分别达到100万人,2020年达到120万人左右。积极发展县(市)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居民社区,促进企业、服务、居住相对集中。集约发展重点镇,依托港口、大型企业、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风景旅游区,建设一批集聚辐射功能较强、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优化调整农村居民点,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控制开发区
  主要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和高效生态农业区。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适度发展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工业。
  浅海滩涂。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合理开发滩海油田和风能,严禁发展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
  高效生态农业区。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渔业林业畜牧业生产空间,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支持黄河三角洲荒碱地综合治理,有计划地对荒碱地进行开发治理及改造中低产田。到2015年,治理荒碱地1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50万亩。
  (三)核心保护区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到2015年,核心保护区面积稳定在500万亩;2020年,达到550万亩左右。
  自然保护区。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调整核定保护区面积,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引导人口有序转移,逐步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原貌,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和立体林业。
  水源地保护区。对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区和水库库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库区周边植被修复与保护,严禁发展有污染的产业,限制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
  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保护海域资源,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搞好浅海护养,加强人工造林,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绿色种植、健康养殖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