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托宁波那里有定做:史铁生,一路走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3:22:34
李寅初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走了。读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正坐在从合肥到上海的火车上,面前摊着一沓当天的晚报。火车哐当哐当地响,单调而疲倦。我将史铁生去世的简讯读了两遍,寥寥百余字即概括了他的一生,和那些生前声名显赫、如众星拱月般的大师相比,史铁生太过普通了,他仅仅是一个作家而已!他的离去最多也许只会在大众中间激起一点波澜不惊的伤怀。但是于我而言,“史铁生”三个字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我少年时光对文学的有限阅读范围内,有两个人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是余华,另一个就是史铁生。我读了余华的《活着》,才体会到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命运。如果说余华激发了我对命运的最初思考,那么史铁生就是指引我进一步打量命运这口深井的带路人。十几年前,在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我偶然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史铁生的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在这篇极具抒情气息的半自传性小说里,他描绘了在清平湾的插队生活,并试图从那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中,发掘出生命的意义。我正是因为读了这篇小说,才知道了史铁生的名字,才知道他在21岁这个最狂妄的年龄上瘫痪了双腿。这一次阅读深深地打动了我,直到今天我还能回忆起当时因阅读而流下的眼泪,听到它们滴落书页的声音。
但真正将“史铁生”这三个字刻入我心中的却是《我与地坛》。这是一篇享誉极高的散文名作,是当今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在这篇长篇散文里,史铁生讲述了他双腿瘫痪以后,在地坛公园度过的多年时光,那座古老公园里洒满了母亲寻找他时的焦虑,那个孤独的长跑者、弱智妹妹和她的兄长、相依相携的中年夫妻……那里布满了他打量人世的眼光,从绝望走向希望从而最终救赎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这篇文章打动了无数人,也鼓励了无数陷入绝望的人,包括我。在刚进大学的那些日子里,我诸事不顺,精神上陷入了极度苦闷之中,在抑郁症的深渊里苦苦挣扎,那时候最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我是不是应该去自杀?幸好,我读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充满哲理的语句,你怎能不深思?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穷尽一切办法去搜集他的作品,《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日复一日地阅读,沉思……史铁生,他用他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健全的思想,他体验到了苦难,却表达出了明朗和欢乐,他比许多能够站立奔跑的人更有力量,他照亮了我幽暗的内心,最终使我感受到了光明,走出抑郁的阴影。
我总觉得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是因为它能够在一个人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他(她)安慰的力量。一个普通读者,在有生之年能够读到那些真正打动你、改变你的作家,这样的相遇几率微乎其微,幸运的是,我曾经中了这个头彩。东行的火车依然在哐当哐当地响,回想起这个在午夜里曾经一次又一次打动我的人,那些曾经反复纠缠我的阴暗情绪,我的泪水几乎马上就要汹涌而出,此时此刻,我唯有将头扭向窗外,在心里默默道一声:史铁生,一路走好。
——《楚天都市报》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