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石榴石的价格:东营市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中的真正优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42:35

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东营市是适应黄河三角洲和胜利油田开发建设需要,于1983年10月成立的山东省辖地级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广饶、垦利、利津三县,东营、东营港两个经济开发区,人口184万,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是中国东部沿海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兼具沿海开放城市和西部内陆地区的优势。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坐落在这里。
  东营市也是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地带。近代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自1855年从徐淮流路夺山东大清河入海以来形成的新陆地,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到支脉河口,面积5400平方公里,其中95%在东营市。加上其南部与泰沂山麓冲积平原相衔接的2853平方公里,构成东营市的全部行政区域。黄河三角洲地理区位优越,具有依河傍海的区位优势。地处北纬38度上下,气候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从具体区位来讲,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地理中心,北靠京津唐经济区,东连山东半岛开放城市,东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向西辐射广大内陆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流域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东营市基本实现半小时经济圈,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各市之间实现45分钟通勤距离,距济南、青岛只有2小时里程,距北京、天津分别为3.5小时、2.5小时里程,与大连海上距离120海里,具有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

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丰富


  东营市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也有古老的陆地。北部是新冲积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广袤无际,清新壮丽,以自然资源丰富著称;南部则是战国时期齐国腹地——— 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明史源远流长。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丰水年每年可携带10亿吨沙入海,造陆3万亩左右。一百多年来,在河、海、陆的相互作用下,这里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地形地貌、生物种类繁多的完整生态系统,其自然环境宽松可塑,是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第一,东营市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200多万亩,人均土地面积6.7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拥有未利用地452万亩,约占三角洲地区的55.73%;同时黄河每年还可新淤土地1.5万亩左右,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这些土地成方连片,大部分为国有未利用荒地,不涉及农民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宜布局建设国家大型产业基地。第二,有充足的淡水资源。目前,全市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103.52亿立方米。黄河作为东营市主要的淡水客水资源,境内全长138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28亿立方米。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调控、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黄河调水管理的加强,黄河入海水量将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同时,长江水也将成为我市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确定分配我市年用水量2亿立方米。全市已建成大型引黄闸8座,已建成各类平原水库658座,其中大中型水库19座,一次性蓄水能力达8.31亿立方米,淡水资源供给可以支撑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第三,有储量巨大的地下矿产资源。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境内,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同时,中海油在渤海湾地区年产2000万吨原油,也将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储备中转。第四,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东营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生物资源多样,鱼虾蟹贝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美称。近海等深线密集,具备建设深水大港的条件。同时,岩盐分布面积1057平方公里,资源储量5882亿吨;卤水资源储量9.5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富集,可采热水储量750亿立方米。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黄龙入海”的壮丽与“长河落日”的静美,珠联璧合,堪称天下奇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5.3万公顷,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殖地,被联合国列为世界 13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她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分布着各种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鸟类达268种。近20万亩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刺槐林,成为黄河三角洲美不胜收的旅游景点。总面积 39平方公里的天鹅湖,围坝周长24.9公里,库容1.14亿立方米,是长江以北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成为鸟类栖息繁衍的良好场所。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东营市历史悠久,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时代。境内考古发现的傅家、五村等遗址,说明早在5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明、富庶的地方。战国时期,这里是齐国腹地。丰富的文化积淀,使这里地灵人杰,出现过许多历史名人。“重商尚武”的齐文化培育出了杰出的军事家、思想家孙武。源远流长的鲁文化,孕育了一大批兴邦济世仁人志士。西汉初期的欧阳生是《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汉相倪宽与司马迁共修《太初历》,发展了中国历法。境内现存有属大汶口文化范畴的傅家遗址、春秋时期兴建的柏寝台(亦称桓公台)、南宋大殿等文化遗迹。南宋大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原为“关帝庙”,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立体交通让东营走向世界


  近年来,为打破东营地区的交通瓶颈,我市着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东营港扩建工程、广利中心渔港建设、东营机场扩建工程及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东营段建设一揽子纳入了这一总体建设规划。目前,东营港已经开港通航,东营飞机场已经完成跑道改造,新航站楼建设完成。荣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已经建成通车,黄大铁路已经开工,德龙烟铁路也开工建设。
  如今,在东营市境内138公里黄河河道上,有三座公路大桥飞架两岸,昔日的黄河天堑变为了通途。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 7625.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1.1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省道干线公路达到862.6公里。形成了以胜利黄河大桥、利津黄河大桥、东营黄河大桥为枢纽,以东青高速、东港高速、荣乌高速、河辛路、新海路、潍高路等“七纵七横”14条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油田专用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提前实现了高速公路进入全国公路网,干线公路无三级路的目标,全市建制村柏油路通村率达到了98.9%,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天的东营,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要冲,是连接胶东半岛和京津唐经济区的重要陆上通道。
  规划建设中的黄大铁路与德龙烟铁路已经成为“三路两港一场”立体大交通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中黄大铁路北接河北省黄骅市,途经我市,与大莱龙铁路相连,形成向东至烟台,向北至京津方向的铁路大通道。德龙烟铁路西接京沪铁路德州站,东至烟台与烟大轮渡相连,是全国铁路网的重要干线,鲁北地区城市间旅客运输的主要通道。黄大和德龙烟两条铁路在我市境内并为一条主线,设立利津站和东营南站,在东营南站预留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利港、胜利电厂接轨点,在东营区史口镇附近建设两条连接线,实现德龙烟铁路与淄东线和胶济线的顺畅连接。黄大铁路和德龙烟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市的综合运输能力。
  位于中心城区近郊的东营机场,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唯一的民航机场。2001年11月首航成功后,陆续开通了“东营——— 北京”、“东营——— 上海”等航线,填补了我市及整个鲁北地区空中客运的空白。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需要,我市于2007年开始对东营机场进行改造扩建,使其由4C级升级为4D级,可起降波音757、767及同类以下飞机,到202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0吨、起降飞机11579架次的需求。
  以“三路两港一场”为龙头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构筑起了我市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为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坐落在东营境内,汇集了一大批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人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已与2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全市已建成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创业中心、1家省级高新区和1家省级创业中心,正在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生态谷”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根据国家新的认定管理办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6家,占黄河三角洲地区的55%。“十一五”以来,全市实施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531项。我市连续三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我市列全国地级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第20位,并获得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称号。
  当前,东营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我市各级各部门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2009年,全市共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8项,取得科技成果112项,获国家、省科技奖励22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2.2%。国家大学科技园、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建成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这是东营市与石油大学合作打造的生态产业技术支撑平台,经过几年的探索建设,初步形成了创新园区、胜利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目前,大学科技园已形成占地1500余亩、建成区面积16.3万平方方米的总体规模。作为大学科技园建设重点项目的“生态谷”自2008年9月动工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开工建设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其中1.8万平方米的企业院士工作站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已有25家企业研发机构签约入驻。2009年,大学科技园再次被核定为享受“四税”减免政策单位,并被命名为“全省节能建筑示范园区”、“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园区”、“全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先进单位”。

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十五”以来,我市连续多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4%左右。全市有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都在30%以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在改造提升石化、盐化、橡胶轮胎、造纸、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石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出了一批骨干企业。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2元。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农村中小学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二类以上标准。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对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建设了471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点打造黄河口特色文化品牌。我市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客车、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建立了城乡低保、城乡医保、城乡养老保险、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失业保险和贫困学生救助、残疾人救助、自然灾害救助、老年人救助、住房特困户救助“五保五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城乡医保参保率等居全省前列。

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竞争力


  东营拥有独特的原生态湿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批准的黄河三角洲地质公园。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先机。全市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3.7%提高到11.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96.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东营是在胜利油田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工业城市,生态脆弱是长期困扰城乡居民的一道难题。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市委、市政府站在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战略实施的高度谋篇布局,加快推进“四区一城三网”建设,在东部1200平方公里的沿海区域打造临港产业区、生态渔业畜牧区、生态旅游区和高端产业区,在中心城区建设“黄河水城”,在全市实施林网、路网、水网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打好生态牌,做好高效文章。
  我市于2007年启动了集林网、路网、水网为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努力打造黄河绿洲,建设生态家园。截至目前,全市“三网”绿化主体框架初步形成,黄河三角洲的生态面貌明显改观。实践表明,建设“三网”绿化工程,是符合东营实际的造林绿化基本模式,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正确选择。与此同时,我市近年来先后投资 1亿多元,实施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湿地修复工程,修复湿地 15万亩,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我市把“黄河水城”建设作为提升东营城市品位的重要措施。以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为龙头,突出湿地生态特色,引入黄河水,贯通现有城市河流、湖泊和湿地,构建“九横十纵”城市主干水系框架,形成河湖相连、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绿共生、人水和谐的独特城市风貌。成功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清水进城,建设了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清风湖景区、广利河岸线“三园一区一岸线”重点项目等,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得到了大幅提升。
  依托“四区一城三网”建设,我市科学利用区域优势资源,着力实施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节矿为重点的资源集约化开发利用。积极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高耗能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实施项目环保审批,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面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境内河流逐条进行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支持发展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构筑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赢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