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池变绿:教宗天台 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6:23
天台宗讲记

《中论》解脱思想之论证逻辑 刘嘉诚 第八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1997)页1-16大纲一、前言二、《中论》解脱思想之论证逻辑(一)、穷举证法 (二)、辩证法 (三)、矛盾律(四)、排中律(五)、两难式 (六)、三段论法(七)、假言三段论法(八)、命题之否定三、   结 论 摘  要  龙树在《中论》里透过性空、无我、中道表达他的解.. (2008-09-08)中观学的基本观点 刘嘉诚 第四版  中观是印度大乘佛教首先出现的学派,此一学派约在公元2~3世纪间由龙树菩萨所创立。龙树上承阿含与般若思想,确立了「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的中观宗旨。由于中观主张诸法毕竟空,所以中观学派又被称为空宗。在佛教史上,中观学派不仅在印度本土有其重要发展,而且也流传到汉、藏二地,对该地区之佛教有深远的.. (2008-09-08)中观"无自性"之研究   黄 国 达  无自性是事物的真实状态,犹如行云流水般的畅通,  形相不断地转换,鲜活而丰富,不是任何东西可以局限的;  可是当自性见生起时,犹如水结成冰,  一块一块地相互碰撞、不相融合。                 中 观对于诸法实相的探讨,乃综合了般若经与阿含.. (2008-09-08)中观的人生态度     佛教徒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准确地说,佛教徒并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说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因为学佛修行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佛法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佛教不仅是.. (2008-09-08)中观学派“空性与绝对”之意义 作者:游芬芳    中观学派“空性与绝对”之意义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游芬芳  妙林第12卷4月号(2000.04.30)  页45-50    ‘摘要’:  佛教传来中国,大乘三系的区分---性空、唯识、与真常 [1] 就已很明显。而中国传统佛教向来以真常的如来藏系为核心,因此,一些佛教大德在解释经义时,往往会以如来藏来解经,.. (2008-09-08)关于《心经》的般若中观     佛教教理分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大组成部分,有为法表现了世俗人生的精神形态,而无为法则体现了出世间的佛菩萨们的精神状态,般若中观的学说,则是架通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桥梁。  《心经》中讲到了苦、挂碍、颠倒梦想、十二缘起这些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灭道二谛,其方法就是般若。般苦学在.. (2008-09-08)天台宗的修持方法   智者大师有感于闻法的人多,证悟的人少,恐怕佛法流于文字知解,无法久传于世。因此,在瓦官寺弘法时,即开始教授禅观法门。三十八岁的时候,驻锡天台山,进一步修持法华圆顿一乘的中道观,并著述修持止观的书籍,有《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摩诃止观》等四种,详细介绍修持禅定、止观、.. (2008-09-08)天台《六妙法门》研究 作者:朱封鳌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六妙法门》是隋智者大师(538—598年)撰述的关于天台宗修持方面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智者在《六妙法门》中既采纳了经典中的思想,又加上自己的看法,从而大大发展了天***特的止观理论。但因内容精要,对于《六妙法门》的思想渊源略而未谈,修证方法亦甚为简略,初学者无.. (2008-09-08)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演培法师讲述 序   法华经的观音普门品,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是中国佛教界流行最为普遍的两品,而普门品的读诵弘通,尤为普遍盛行!原因观音大士慈悲心切,而与娑婆因缘最为深切,所以虽则遍入十方佛国,而常在此娑婆化度有缘!  佛在经中告诉我们:大士功德甚深无量,不特小智小慧者,无.. (2008-07-09)
标签:天台宗讲记   .
字号:大 中 小
教观纲宗讲记 达照法师 本讲义共有12个视频。第一 (2008-09-08)摩诃止观---下载。讲解。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2008-09-08)从天台“六即”行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 从天台“六即”行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    张风雷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提要   本文围绕著「顿悟”与“渐修”的关系问题,对天台“六即”义作了集中考察。笔者认为,天台宗虽向以修习圆顿止观而著称,但从其“六即”行位的开立来看,圆顿止观的修习并不是没有阶次的。“理即”.. (2008-09-08)续净土生无生论 清闽鼓山沙门道霈造       明万历间,天台幽溪无尽灯法师,本一家教观,作净土生无生论。理无不圆,事无不彻。乃净土之正宗,往生之捷径。故当时论成,师登座,为四众讲演,感天乐鸣空,众共闻见。每日皆然,讲毕乃止。其灵应不爽如此。净业行人,依之修持,复何惑哉。然余今日复有是作,貂续于其后者。盖.. (2008-09-08) 净土生无生论 幽溪沙门传灯撰   稽首能仁圆满智无量寿觉大导师。所说安养大乘经了义了义至圆顿。妙德普贤观自在势至清净大海众。马鸣龙树及天亲。此土庐山莲社祖天台智者并法智。古往今来弘法师。我今归命礼三宝。求乞冥加发神识。敬采经论秘密旨。阐明净土生无生。普使将来悟此门断疑生信阶不退。将造此论立为十门。一一真法界门。.. (2008-09-08)(转载)论三因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而不能成佛者,迷真逐妄,背觉合尘故也。    三因佛性者,谓正因、了因、缘因也。佛者,觉也;性者,不改之义。此三因佛性,人皆本具。而佛与众生,心行受用,绝不相同,此何故也?盖由佛背尘合觉,众生背觉合尘之故,所以佛性虽同,迷悟迥异,故苦乐升沉有天渊之隔。  &nb.. (2008-09-08)《楞伽經》的知識意義探究--杜保瑞 《楞伽經》的知識意義探究--杜保瑞. (2008-09-08)天台佛学入世精神---张风雷 2008年05月16日 《菩提道》 作为中国佛教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地位最重要的基本宗派之一,天台宗继承并充分阐扬了佛教的这种入世精神。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公元538—598年),以《法华经·方便品》“世间相常住”的思想为指导,为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建了一整套佛学理论体系和止观修行方法。在其“诸法实相”论、“.. (2008-09-08)楞严经众生十二种类生缘讲解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蒱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由因?. (2008-09-08)从中观的二谛中道到后中观的台贤二宗思想对立 从中观的二谛中道到后中观的台贤二宗思想对立——兼论中国天台的特质与思维限制(摘选) 傅伟勋中华佛学学报第10 期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1997.7月出版提要:中国台贤二宗所倡三谛,不但没有违背中观之二谛中道;更解除了二谛思想之困局。尤其天台宗智者更以创造诠释家身份,开展出「真空即显妙有」的空、假、.. (2008-09-08)论智顗的“一念心” 作者:陈 坚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摘要:“一念心”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佛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何为“一念心”?学界以往对它的理解有所偏失。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一念心”作了全方位的考察。从外延上看,“一念心”是“五阴”中的“识阴”心,属于智顗所创立的观心法门的观境;从内涵上看,“一念心”本具善恶,具.. (2008-09-08)金剛經破空論等三種合刊 金剛經破空論等三種合刊 (2008-09-08)二十部CHM格式佛教经典下载 二十部CHM格式佛教经典(见截图)RAR格式,解压后有20个CHM格式文件,合共18.4MB。点击下载附件:http://ftp02.foyuan.net/yixiu/fojiao/gyc690328.rar (2008-09-08)天台宗「一念心」的含義合源流 .pdf附件天台宗「一念心」的含義合源流 .pdf(6.36 MB (2008-09-08)大乘起信论校释 高振农校释 [梁、陈]真谛撰  中华书局1992年       在佛教典籍里,大乘起信论是一部与中国佛学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论著,也是近现代佛学研究中争议最大的一部论著。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学者都曾对它的真伪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发表过许多言论。直至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 (2008-09-08)<<<123456>>>1/6
标签:天台宗共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