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 百度云:读书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8:05:17

<读书的误区>

    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更多的决定于他的读书方法,而不是他的遗传基因。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掌握了比较正确的读书方法,而避免陷入读书的误区,他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未来的社会实践。

这里我们探讨一般人在读书问题上的三大误区,可能有益大家掌握一些正确的读书方法,尤其是青少年将受益终生。

读书误区之一是重视读书的勤与苦,而忽略了读书的思与乐。

中国人有头悬梁,锥刺骨的读书故事,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训戒。然而,在苦海中能寻觅到知识吗?盲目的勤学能持久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痛苦与盲目之中人们不可能到达知识的彼岸,只有在深刻反思的探索之中,在钻研学问获得乐趣的喜悦之中才能掌握知识的真缔。我们应该将上述对联改为:“书山有路思为径,学海无涯喜作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是用功读书而不思考,你是迷茫的,不知书之所云,你不会学到知识,只有勤而没有思是不行的。相反,只是想入非非而不脚踏实地读书,你将荒废光阴,一无所成。

所以,我们要走出以为只有勤学,苦读方能成材的误区,重视在读书中的思,和通过思而获得知识的乐之中。

在这方面前人给我们有很好的范例。

苏东坡是怎样读书的呢?

一代文豪苏东坡,诗文,书法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不在李白,杜甫之下,而且为官从政成绩菲然,杭州西湖的治理,徐州抗洪救黎民于水火的政绩、、、、、、这样一位天才是怎样读书的呢?

苏东坡在少年时学习<汉书>,在父亲的指导下,手抄<汉书>三遍。抄第一遍时每段以三字总结。<汉书>全文75万字,抄三遍225万字,这是读书之勤,而对每段意思的总结则是思,一遍比一遍更深入理解的思。这样学习的结果,苏东坡不仅对历史倒背如流,而且可以掌握其精髓挥洒自如。苏东坡读书善于思考有这样两个故事。

当年苏东坡告别四川赴京应试,主考官是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所出的作文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在文中举了一个例,说尧的时候,司法官皋陶三次要判一个罪犯死刑,尧帝三次赦免他。因此,天下人都惧怕皋陶的严厉,而乐见尧帝的仁厚。这个事例很应对作文命题,欧阳修非常满意,但是满腹经典的欧阳修不知这个故事出自何处?虽然给了苏轼高分,还是未解其中之谜。之后,苏轼与欧阳修同朝为官,有次聚会欧阳修问:你在作文中举例说皋陶与尧帝之事在什么文献中可以找到?苏东坡笑着回答:那是我编造来忽悠你的!

这个故事虽然好笑,但说明苏轼读史之精深,值得肯定的不是他的忽悠,而是他对历史的理解到了出神入画的境界!

苏东坡读书善于思考的又一个例证是,他虽然熟读汉史,却并不盲从前人的结论,对许多汉代人物的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所著<留候论>中是这样评价张良的。按一般汉史的说法,西汉开国三杰之一 ————张良,之所以能屡出奇谋为刘邦化险为夷,是因为张良年青时遇到圮上老人——黄石公传授兵书的结果。苏轼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智谋不在兵书,而是教育张良要克服急躁,莽撞的毛病,修练自己的性格。因为张良在遇黄石公之前,曾经为报家仇国恨,在博浪沙的地方行剌秦始皇,行剌未成自己险些被捕送命。黄石公教导张良不要逞匹夫之勇,要有忍耐精神,要磨练自己的性格才能成就大事。此后,在刘邦屡遇困境时,张良给刘邦出的主意多是退让,避敌锋芒,后发制人取得最终胜利。

青少年采用“笔读”的方法,每读一段静思一会,领悟书义,方法虽笨,却很受用。笔读一遍胜目读十遍,是精读的好办法!要舍得静下心来细读,而不要像许多人那样,看样子虽然在读书,其实是“望天书”,坐了半天,不知书中所云,更不要说理解。可以说未动笔的读书是没有思考的读书。我们要不惜用手抄的笨办法学习文史哲等课程。

再看看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由一位普通农家的孩子,成长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可不谓奇迹!而奇迹产生的重要原因得益于毛泽东对书的酷爱和他独特的读书方法。毛泽东读书不仅广博而且精深,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期,读   杨昌济先生的<西洋伦理学史>,工工整整抄了七大本书摘。他在读<伦理学原理>时,在十万字的课本上,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字的批语。抄书,笔读是不少伟人的共识,也是毛泽东重要的读书方法。毛泽东读过的书有大量的批语,点、划、线等符号深化理解。对书内容的深刻反省,在不断的理解、拷问、反思与实践之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他指导中国革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思想武器。可以说读书的思,在成就毛泽东一生伟业中起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思,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变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如何学习自然科学呢?爱因斯坦总结了“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有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者按语等的基础上,认真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重书中重点,要点与自己需要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之后,进行条理化,系统化总结,弄清全书内在联系。

从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中,我们应该看到,每一本书,每一门课程,作者都有自己的思路知体系结构,要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同课程的规律。如果我们先掌握了这本书或这门课程的规律,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得心应手。相反,如果你一头扎进书丛之中可能百思不得其解。而掌握一本书,一门课程的规律就要先阅读前言、后记、编者按、绪论,从这些部份体会作者思路,把握全书来龙去脉。抓住了纲,纲举目张,提纲携领,书就不难读了

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是不同于一般跟着老师走的被动读书法,是主动的读书法。这样的读书法引领你与作者的思路相通。你是在思考中读书,理解中读书,深化中读书。

 

 

读书的第二个误区是读书的片面性,或者说不清楚怎样选择书读。

学生时期大多数人读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考什么我就读什么。这种读书对不对呢?我的回答是,既对也不对。对,是因为人在世上都面临生存问题,要通过读书、考试、毕业,工作为生存而读书。如果仅仅为了解决生存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你不想一生碌碌无为,甚至是不缺饯花的碌碌无为,希望有所建树,让人生更加丰满,更有意义,这样的读书就远远不够。

那么我们读的书应该包括读哪些方面内容呢?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生存之学

2.              智慧之学

3.              广博之学

什么是生存之学呢?

从小学到大学,升学考试必须要学的功课,以及工作之后业务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书籍。这是我们生存必须应对的功课。

什么是智慧之学呢?

主要是哲学,古希腊称哲学即为智慧之学。

为什么要读哲学呢?哲学乃本源之学,宇宙的由来,人性的本质,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当我们阅读和思考过这些根本的学问就可以高屋建檩,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优势处理各种问题,包括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就可以避免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误区。所以,我们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时候(最好在高中至大学阶段),抓紧时间读一些哲学著作,开阔视野,修养性格,掌握应变的规律,这不仅是为人处事之必须,也是学习任何学科的指导原则。作为哲学入门,可以读老子的<道德经>,掌握辩证法则;读孔子的<论语>,掌握修身要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读<西方思想史>了解西方的思维逻辑,知识的由来,科学的发展;读一些印度哲学的著作,了解印度文明是如何认识世界,宇宙和生命。、、、、、、

无论是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还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们一生能够有非凡的成就,很重要的原因得益于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学习哲学。毛泽东对中外哲学的研究自不待言,即使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成功也得益于哲学。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自我总结说,他是在阅读了休漠知马赫的哲学著作后,相对论才有决定性突破。也就是说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相对论,是因为他学习了哲学。

什么是广博之学呢?

英国哲学家弗郎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我们的人生应该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幸福快乐。读书不仅要读生存之书解决我们的物质需要,也不仅要读哲学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还应该阅读更广泛的书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诗歌、音乐、文学、艺术、让我们感受美的愉悦;

历史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兴衰更迭的经验教训;

地理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认识世界,宇宙浩瀚博大;

、、、、、、

即使我们专业技能的提高,也需要从广博的兴趣爱好之中吸取营养。饯学森说:“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维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饯学森不仅专业知识精深,而且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位音乐家和哲学的爱好者。

 

 

读书的第三个误区是盲从。

不加思索地接收一切书本知识,恐怕是大多数人的读书习惯。其实任何书本知识都有它的局限性。曾经被奉为经典的牛顿力学三定律,在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是不正确的。这已被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证实。所以,我们读书一方面要理解书本知识的内容,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哈佛大学做过一个调查,跟踪一班MBA学生毕业后20年的工作生活,发现最有成就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自信,二是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这也是犹太人民族在诸多方面人才济济,大师云集的重要原因。犹太人不满足的性格,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成就了众多犹太科学家,企业家,思想家。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在全世界的非凡作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思、知、行,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掌握知识的宝贵经验总结。学,就是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思,就是边学边思考,既吸取前人的知识积累,又不满足于前人的经验,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就是通过学习和思考,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总结出道理,有自己的见解,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行,就是把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改进,完善,提高。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是旅游的行,更是实践的行。

让书籍伴我们一生,在快乐的读书,思考的读书中享受知识的乐趣。

                                                      

2011.5.1.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