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财富中心多少层:第一章 野蛮的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2:38
第一讲  四国崛起的若干相同点

           第一章  野蛮的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

 

英美德日四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基础之上的。在海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化为资本。”(马克思)但是,光靠对外殖民掠夺而没有自身的积累是难以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例如西班牙,它在南美洲掠取的金银财富最多,但资本主义却没有在西班牙而首先在英国确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班牙国内封建专制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封建秩序和统治,因此,它没有利用掠夺来的大量财富转化为产业资本,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是耗费在君主、贵族的奢侈生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中,最终债台高筑,导致经济衰落。而英国的“圈地运动”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英国:“日不落帝国 ”与“圈地运动”

 

一、“日不落帝国”的历程

  (一)后来居上

16世纪时,英国就想建立海上霸权,向海外扩张。当时,英国的座右铭是:“谁能掌握海洋,谁便能掌握世界贸易,谁便能掌握世界财富以至世界本身。”

    在早期西欧的殖民国家中,英国并不属于最早的一批国家,但却拼命争夺,后来居上,最后成为最大的胜利者。15-16世纪,英国羽毛尚未丰满,其力量不足以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先下手为强的国家抗衡。

    首先,因为英国在地理大发现中的成绩平平,所以在开拓早期殖民地方面就落后于葡萄牙和西班牙,既没有像葡萄牙那样很早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像西班牙那样在美洲,占据了大片殖民地,也没有夺取很多金银产地。

    其次,英国海军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与强大的西班牙海上力量相抗衡和较量,因此便默许和鼓励本国武装船只从事海盗行为,在大西洋拦截西班牙从美洲载满金银而归的船只,将此作为一种削弱对方,壮大自己的手段。

   最后,在欧洲大陆,除西班牙之外,英国还面临荷兰和法国的竞争和挑战。它们都比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势力雄厚,占据更多的殖民地。

   英国是从16-18世纪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之后,才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最大殖民帝国地位的。1588年,英国海军使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从此成为海上强国。这次胜利是英国对外扩张的转折点。之后,英国转而对付另一个海上强国荷兰。

1650-1663年,英国接连颁布了几个《航海条例》,旨在打击荷兰的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和殖民地市场的垄断地位,并于1652-1674年,先后3次对荷兰发动战争,打败了荷兰。荷兰最终被迫承认《航海条例》。到17世纪末,英国先是取代了荷兰,占有海上贸易和殖民扩张

的优势,接着集中力量,与其主要对手、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法国展开争夺。1756-1763年的7年战争,是英法争夺北美和印度的一次决定性战争,结果以法国失败而告终。英国把法国势力驱逐出了北美和印度,从而结束了英法之间一百多年来争夺北美霸权的斗争。根据巴黎和约的规定,英国在北美取得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法属土地,在印度也取得了绝对优势。

(二)“日不落帝国”

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经过几百年的侵略扩张,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因此号称“日不落帝国”。1914年时,英国占有的殖民地占全球面积的1/4,占列强侵占面积的1/2;英国面积仅30万平方公里,只有大英帝国面积的1%;英国人口4650万,只有大英帝国总人口的1/9;占列强侵占殖民地人口的75%。

 

表1-1  1876年和1914年英俄法德美日6国侵占殖民地面积和人口比较

                    殖民地                           宗主国

           1876年             1914年                1914年

国家       面积        人口     面积            人口      面积          人口

      (百万平方公里)(百万) (百万平方公里) (百万) (百万平方公里) (百万)

英国     22.5        251.9     33.5        393.5     0.3       46.5

俄国     17.0         15.9     17.4         33.5     5.4      136.2

法国      0.9          0.6     10.6         55.5     0.5       39.6

德国      ——       ——       2.9         12.3     0.5       64.9

美国      ——       ——       0.3          9.7     9.4       97.0

日本      ——       ——       0.3         19.2     0.4       53.0

资料来源:《列宁全集》第2卷,第800页。

 

总之,“到18世纪时,英国的政治名流已发现确保国家财富的能力不断增长的治国良方。蓬勃发展的海外贸易加速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航海技术和造船业的发展,给英国财政部提供了资金,而且对殖民地来说是生命线,这些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市场,而且还提供了很多原料,其中有宝贵的糖、烟草和白布,还有日益重要的北美洲的海军补给品。而英国皇家海军保证在和平时期尊重商人和在战时保护他们的贸易,并得到更多的殖民地,这样在政治和经济上对国家有利。因而贸易、殖民地和海军构成了‘有效三角关系’,相互起作用,从长远看,这对英国有利。”

二、“圈地运动”及其后果

   圈地运动并非只在英国发生,在西欧国家中,也曾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比较而言,英国的圈地运动发生得最早和规模最大,因此具有典型性。

   英国的圈地运动大约从16世纪持续到19世纪。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圈地运动的方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前后分为两个时期。

(一)两个时期

1、第一期“圈地运动”

第一期圈地运动发生于16世纪,到17世纪仍在进行。圈地运动的发生有其国内背景。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国际商路开通,对西欧经济尤其是英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世界市场骤然扩大,英国等国的毛纺织业因此而蓬勃发展,作为原料

的羊毛价格不断飞涨,使得养羊业比种植业更加有利可图;另一方面,美洲廉价的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物价不断上涨,结果,英国物价在16世纪上涨了1.5倍,使得贵族地主首当其冲,他们征收固定地租的实际收入不断减少。

正是在地理大发现所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背景下,为了免遭经济损失,追求养羊业的巨大经济利益,许多贵族地主一方面以各种借口不断缩短土地租期和提高地租额,另一方面则掀起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特别是圈占农民赖以生存的份地和公地,将其变为私有牧场,以便放养更多的羊,生产更多的羊毛,以达到牟取私利的目的。他们在圈占土地时不择手段,不惜使用暴力,甚至焚烧村庄,使得大批农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沦为流浪者和乞丐。对此,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奠基人托马斯·莫尔在其1516年写的《乌托邦》一书中,斥之为是“羊吃人”现象。

2、第二期“圈地运动”

第二期圈地运动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下半期,但在上半期已开始,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1710年,英国国会颁布特别法令,规定今后实行圈地的新办法。到18世纪下半期,圈地方式有了变化:第一期圈地是自发行动,并无法律根据;第二期圈地则是一个地区的贵族地主事先商定好后,再向国会申请,经批准后才正式实行,具有法律依据和效力。1760-1793年,英国国会先后批准了1355项圈地法令,1793-1815年,又批准了1934项圈地法令。第二期的圈地法令的规定在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均不一样,为使其规范化,国会于1801年颁发了《一般圈地法令》,并于1848年又将历年有关圈地的法令合并成一个法令。

第二期圈地运动与第一期圈地运动的目的也不相同:第一期圈地的目的是为了把耕地变为牧地,以便多养羊多产毛,而第二期圈地的目的则是为了扩大耕地,多种粮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内外形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求不同了。从英国国内来说,羊毛的供应已达到了饱和状态,而对粮食的需求则随这一时期的人口大增而相应增加;从国外来说,尤其在与法国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遭到欧洲大陆似的封锁,粮食供应十分紧张,迫切需要扩大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正是国内外的这种形势再次推动了圈地运动。

18世纪的圈地运动,后期的规模比前期大得多:1700-1760年,共圈占土地31万英亩,而1761-1801年,圈占土地高达318万英亩,是前期的10.5倍。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已基本完成。据统计,英国圈地运动共圈占土地730万英亩。到18世纪末,英国小土地所有者已基本消灭,农村的大片公地在暴力下变为私产,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和牧场。

(二)历史后果

英国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一方面,原有的贵族地主阶级逐渐分化为两部分人——一部分人仍为贵族地主,坚持封建土地经营方式,出租全部土地,收取货币地租,其经济地位日趋没落;另一部分成为中小地主,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把自己的全部领地或圈占土地变为使用雇工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有的还兼营工商业活动,因此成为了新贵族阶级,即资产阶级化的贵族。随着新贵族地位的日益上升,要求废除骑士领地制,确立完整的土地所有权,即土地所有权的自由转移。这样,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一致,促使他们在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联合起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另一方面,英国圈地运动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圈地运动使破产的农民失去生活资料,形成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后备军,他们在英国国王颁布的一系列“血腥立法”下,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售,以便“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所必需的纪律”(马克思),即必须为工厂主或农场主劳动以换取工资,再到市场上去购买由工厂和农场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农业资本家则以大批粮食和原料供应城市,再从市场上换取所需

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这样,对工场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整个经济也因此而繁荣和发展,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也随之增加,成为英国发生产业革命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美国:领土扩张与“门户开放”政策 

 

一、国家版图的扩大

美国从19世纪初起的整个前半期,进入大规模的领土扩张时期:向西和南扩展。因为西面和南面的大部分地区被其他列强所占据,所以只有设法将其排除出去才能划入美国版图。为达此目的,美国利用时机,先后运用购买、排挤、谈判和战争等手段,使其东海岸的疆土不断扩大。

(一)西部版图的扩大

1803年,杰弗逊政府利用拿破仑在战争期间财政困难,无暇西顾之机,以1500万美元购得路易斯安娜。这块中西部地区的土地辽阔,东起密西西比,西到落基山脉,北临加拿大,南瀕墨西哥湾,面积82.7万平方英里,相当于当时美国的本土面积。

西北部的俄勒冈地区,面积也不小。早先英美对其归属有争议,一直悬而未决,直到1846年,两国就归属问题达成协议,规定以北纬49度为分界线,分界线以北属英国,以南归美国。这一地区面积为280.56万平方英里,后来成为华盛顿、俄勒冈和依阿华3个州。至此,西部地区已全部划入美国版图。

(二)南部版图的扩大

美国购买了路易斯安娜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东南角上的佛罗里达。该地区位于佐治亚州之南,面积58.6万平方英里,是一个瀕大西洋的半岛,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地理大发现后被西班牙占据。18世纪中期后,转归英国所有。这个殖民地并没有参加独立战争,独立战争后重新被西班牙占据。当地美国移民反对西班牙人统治,向美国政府求援。1810年,美国乘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后,开始派兵,1814年加以占领,到1819年,西班牙殖民当局见大势已去,被迫与美国签订条约,将佛罗里达割让给了美国,美国则以支付500万美元作为补偿。

接下来,与路易斯安娜南部相邻的得克萨斯又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该地区对美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片土地不仅面积广阔,为390万平方英里,大部分是平原,而且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盛产棉花。这个地区原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6世纪时西班牙人入侵后便长期占据在那里。1821年,墨西哥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得克萨斯便成为墨西哥的一个省。墨西哥当局最初对大批美国移民持欢迎态度,但不久美国移民人数较之墨西哥人占压倒性优势。到1835年时,双方人口比例已达3:1。美国移民很想使这一地区归入美国版图,墨西哥当局也有所觉察和戒备,并采取措施阻止美国人入境。美国人则积极筹备该地区进行自治。1835年,美国当地居民起来搞独立,墨西哥企图解除其武装,美国人则将墨西哥军队赶出了得克萨斯,并于1836年正式宣布独立。得克萨斯建州后希望进入美国,但因该州是个蓄奴州,美国国会一直拖延到1845年才予以接纳。至此,中部地区已全部归入美国版图,只剩下最西部的广大地区了。

从得克萨斯到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原为西班牙人占有,后归属墨西哥。墨西哥当局拒绝承认得克萨斯的独立,更不用说进入美国了。为此,美墨边境争端时有发生,两国关系非常紧张。不久,1846-1848年,美墨战争爆发,以墨西哥失败而告终,美国夺取了格兰德河以北的墨西哥全部领土。1848年,两国签订和约,1850年墨西哥正式将这片土地割让给了美国。美国则于1853年向墨西哥支付了1000万美元的转让费。这片广阔的土地面积为

529万平方英里,超过法德2国领土面积的总和,包括现在的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内华达和新墨西哥4州,以及科罗拉多和怀俄明的一部分。

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约占北美大陆的一半;美国也从

战争后的13州增加到48个州;原有领土为88.88万平方英里,其扩张面积为约1340万平方英里,是其原来领土的15倍。在短短半个世纪内,美国如此迅速和大规模的扩张,是世界史上所少见的。美国最后边疆的确立,使其比其他西方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拥有更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更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美国的领土扩张并没有到此为止,19世纪下半期继续向外扩张。1867年,美国从沙俄购买了阿拉斯加以及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群岛,面积为58.64万平方英里;1898年,美国兼并了夏威夷,面积为6424平方英里。1959年,它们先后成为美国第49和50个州。

此外,早在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名义上是对“神圣同盟”妄图干涉拉美独立革命提出警告,实际上是要将拉美纳入其势力范围之内。

1898年,美西战争后,古巴与波多黎各改属美国。后来美国也占据了海地和多米尼加,也取得了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

二、“门户开放”的设计师

   (一)由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由于国内开始爆发南北战争,无力顾及亚洲,因此没有与中国订立条约。但是,美国并不甘心,先后于1899年9月和1900年7月,两次向各列强发出照会,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创导的“门户开放”政策后来则成为列强公认的原则。

实际上,美国此前早已推行了“门户开放”政策。1844年,参与制订《中美望厦条约》的美国代表团在向国会的报告中说:“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二)实质

1901年订立的《辛丑条约》表明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该条约的订立使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国家的极少数属性的地步”。可见,由美国倡导、列强公认的“门户开放”政策所需“保全”的中国,也就是这样“开放”的一个中国。

 

                 第三节 德国:德意志帝国的特征和“第三帝国”的灭亡

 

一、德意志帝国的特征

(一)容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盟

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具有两大特征:

1、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盟的国家

容克地主在帝国中占据全部军政要职。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垄断组织已成为德国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德国实行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成为“容克、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列宁)。这是德国帝国主义区别于其他帝国主义的最主要的特征。

在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德国的国家政权一直掌握在贵族与容克地主手中。19世纪

以后,德国资产阶级日益强大,但却没有单独掌握过政权。德国的统一和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都是在容克地主阶级的领导下完成的,因此具有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便一直成为德国统治的主导力量。直到一战结束前,德国一直是由容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

专政的国家。

2、特别富于侵略性

德意志帝国的另一个特征是特别富于侵略性。德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由现代化技术装备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与封建残余势力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强烈的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性质。容克地主在农村占有大地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领导地位,与垄断资本家合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二)强烈的侵略野心

德意志帝国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极强的侵略野心,叫嚷自己的经济实力与所拥有的殖民地不相适应,要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意志帝国就提出国内“领土太小”,“缺乏生存空间”,大肆鼓吹向外扩张,要求同“盎格鲁-撒克逊帝国”决一雌雄。在大造舆论的同时,德国还步英法的后尘,用武力夺取殖民地。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欧洲列强再度掀起殖民扩张高潮,德国抓住机会,夺得非洲的南非、肯尼亚、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罗林群岛和马利亚纳群岛,与土耳其正式订立条约,取得巴格达铁路的建筑权,借以实现其“向东推进”的野心;1905年和1911年,两次挑起与法国争夺北非摩洛哥的危机。

到一战前,德国夺取的殖民地虽然不能与英法相比,但也达到290万平方公里,人口1230万的规模。德国虽然侵占了一些殖民地,但因起步较晚,所得殖民地与英法相比也不大,经济价值也不如英法的殖民地,因此非常不满意,加紧制订领土扩张计划和扩军计划。1891年由鼓吹帝国主义的狂热分子成立的日耳曼协会,明目张胆地提出了领土扩张计划:在非洲,夺取英法等国的殖民地;在欧洲,要把势力扩展到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士等国的德国居民区,瓦解俄罗斯,控制波兰,侵占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在近东,把土耳其纳入势力范围。

德国同时还加紧扩军备战。1893年通过庞大的扩军计划,扩大军队编制;1898年和1900年,先后通过了两个大规模建设海军舰队的计划;1911年和1912年的军事法案规定扩大军队人数;1912年又通过扩建海军战斗舰的新海军法案。1883-1910年,德国的军费增长了133%,同期英国增长了56%,法国增长了34%;1914年德的军费为20亿马克,占国家预算的一半。

这样,德国通过制造舆论,建设海军,扩大军队,增加军费,为重新分割世界作好了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从1914年8月到1918年11月,这次战争持续51个月,欧亚非大陆33个国家的7400多万士兵参加了战斗,其中死亡1000万,伤2000万,失踪500万。交战双方共耗费军费开支2700多亿美元,平均每天花费1.23亿美元。也有统计说,主要交战国的直接军费开支达18600亿美元,实际经济损失高达27000亿美元,经济以外的损失则无法估计。

    战争以英法俄协约国的胜利和德奥意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和约规定:(1)重新确定德国的疆界;(2)剥夺德国的海外殖民地;(3)限制德国的军备;(4)提供经济赔偿;(5)审判战争罪犯等。

二、“第三帝国”的灭亡

1919年2月,一战即将结束前,德国国内爆发了革命。德国各进步党派联合起来。在魏玛召开国民大会,通过了《魏玛宪法》,建立了魏玛共和国。该宪法具有民主和进步的特

点,该共和国一直维持到1934年。

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美国,其次就是德国。在这种背景下,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国社党,音译“纳粹”),利用

经济危机的形势,大肆进行法西斯宣传: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宣扬民族复国主义;鼓吹日耳曼民族优越论,竭力煽动沙文主义和反犹主义情绪;利用人民群众厌恶垄断资本剥削的感情,打出“社会主义”的旗号;同时利用“布尔什维克革命”的魔影恫吓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纳粹党鼓惑人心的宣传,完全迎合了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因此得到其大力支持,纳粹党地位迅速上升,从名列第9的小党,一跃而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1934年8月,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集总统与总理大权于一身,以首脑自居。存在15年的魏玛共和国至此结束,代之以“第三帝国”,以示继承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和第二帝国——德意志帝国——的传统。

(一)扩军备战的主要表现

希特勒上台伊始就加紧扩军备战。其主要表现如下。

1、对经济实行全面管制

希特勒政权设置许多管理和监督机构,一切服从政府管制。主要管制有:(1)外汇管制;(2)消费管制;(3)收入管制;(4)物价管制;(5)投资管制;(6)劳动管制。

通过这些管制,纳粹把经济纳入扩军备战的轨道,把原料、劳动力、资金和设备等都供应给与军需生产有关的部门,使重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迅速发展。

2、扩大军队人数

1935年3月13日,戈林宣布重建德国空军,公开撕毁了“凡尔赛和约”;3月16日,纳粹政府宣布重整军备法令,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一支50万人的陆军;6月18日,英德两国以换文的形式,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英国确认同意德国舰队总吨位数永不超过英联邦各成员国海军总吨位数的35%,这一规定使德国建造大型军舰“合法化“了。到1935年时,德国武装部队人数已达100万,其中正规军50万人,而半军事化人数则高达200万。

3、增加军费开支

1932年,德国军费开支为6.7亿帝国马克,约占当年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2或国民收入的1.5%;1933-1939年,军费开支超过400亿帝国马克,约占同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2/5或国民收入的10.6%;在1940-1945年的6年中,军费开支共达6220亿帝国马克,约占同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92%。为了弥补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纳粹德国对内横征暴敛,战时,德国全部税收达到1827亿帝国马克,国家债务增加了3422亿帝国马克;对外则疯狂掠夺占领区,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对各占领区的掠夺,至少为2000亿帝国马克。

(二)宣布无条件投降

1939年8月1日,德国不宣而战,发动了对波兰的突然袭击,第二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在这次突然袭击中,德国出动了58个师,2300架飞机,2500辆坦克。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进行闪电式袭击,苏德战争爆发。1942年11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区组织反攻,经过半年多的激战,歼灭德军33万余人,从根本上扭转了二次大战的战局。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1945年初,盟军攻入德国本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四节 日本:日本帝国的特征和“大东亚共荣圈”的破灭

 

一、日本帝国的特征

(一)封建性

明治维新所建立起来的日本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后,虽然废除了封建领主的领地和特权,但却保留并扩大了半封建的土地制度。1868-1888年的20年中,由于苛捐杂税和高利贷剥削的加重,大批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佃耕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率从20%扩大到40%,佃农户数从100万户增加到200万户。明治维新后,佃农所受剥削并没有比农奴减轻多少,他们需要把一年耕种全部收入的大部分作为剩余产品,以地租和土地收益税的形式,交给地主和国家。由于明治维新是由下级武士和知识分子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封建地主阶级成为天皇制的主要支柱,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浓厚的封建思想意识仍然普遍存在。日本资本主义中的封建因素长期存在,直到二战后土地改革完成才归于消灭。

(二)侵略性

日本与俄国相类似,不仅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而且具有特别强烈的军事性,即侵略性。“日俄两国拥有军事上的垄断权,他们占有极广大的领土和掠夺异族人民,如中国人等的极便利的地位,这就部分地补充和代替了现代最新财政资本的垄断。”(列宁)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起步很晚,为了免于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进而挤入列强之林,日本选择了效法德国优先建立军事工业和扩充军备的“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也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原料极端缺乏,日本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就大造“日本人口过剩论”和“殖民有理论”的舆论,旨在疯狂向外侵略扩张,寻找市场和殖民地。

日本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奴役朝鲜和征服中国。明治维新第二年,日本政界就有人提出“征韩论”,要求立即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曾通过侵朝的决定。1873年,日本的欧洲考察团回国,认为侵朝条件尚不成熟,主张“以内治为急务”,“征韩论”才暂时予以搁置。1875年,日本向朝鲜实行武装挑衅;1876年,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江华条约》;1879年吞并了琉球,改名为冲绳县。

与此同时,日本不遗余力地对中国频频发动侵略战争。1874年,日本以报复琉球漂流民在台湾被杀害为借口,发动侵占台湾的战争。1894年7月-1895年3月,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结果以中国失败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从中日甲午战争起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止,除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1918-1912年出兵西伯利亚,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其间共42年,日本还发动了6次武装侵略,其侵略对象全部是中国,计平均每7年一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已拥有超过其本土面积3倍多的殖民地,其中包括朝鲜、俄国南库页岛、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和东北四省。这不仅空前地扩大了日本的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和投资市场,而且开辟了一条比日本工资更低的廉价劳动力来源,从而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说,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其侵略扩张分不开的。

二、“大东亚共荣圈”的破灭

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已完全走上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主要表现这以下3个方面。

(一)扩军备战的表现

1、制定侵略计划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由首相田中义一大将主持,在东京召开了一次“东方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外务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军令部、关东军的领导人以及日本驻华外交官。会上通过了一个“在华行动纲领”,由田中将此纲领上报天皇,故称为“田中奏折”。这是日

本侵略亚洲和中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是其整个侵略计划的第一步。世界经济危机使该计划进一步具体化。

1929年底,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外贸易的日本,由于世界贸易

额急剧下降,因此日本经济遭受严重的打击。为了寻求出路,日本统治集团采取了下列措施:(1)加强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积聚;(2)将危机的重担转嫁给广大人民群众;(3)在国内建立公开的法西斯专政;(4)加强对原有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5)增加军费开支,把经济纳入军事轨道,加紧扩军备战,用武力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这一背景下,1931年6月,日本参谋部作战部制订了《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为攻占中国东北拟定了具体行动计划。3个月后,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了侵略。1932年3月1日,日本在东北成立了所谓“满洲国”。

1936年8月,日本召开了由首相、外相、海相、陆相和藏相参加的5相会议。这次会议标志了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的确立。在这次会议上,以军部提出的方案为基础,通过了一个“基本国策”。这是日本争霸亚洲的总战略计划,其中规定要大力“扩充国防军备”,“外交国防相辅相成,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一年后,日本按此“基本国策”制造了“七七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2、增加军费开支

1929-1930财政年度,日本军费开支占国家总支出的29%,居世界第一位。1931-1936年,军费开支占国家总支出的比重,从30.8%上升到47.2%。在这6年中,日本用于发展军事经济的支出高达70亿日元,其中25%用于新建和扩建大型军工联合企业,75%用于向私人资本进行军事订货,从而促使私人资本迅速向军事工业转化。

1937-1938财政年度,日本的军费开支已占预算总额的70%以上。1937-1941年,日本财政支出增加了2.4倍,直接军费开支在财政开支中所占比重,从70%增加到75.7%。

3、扩充军队规模

按照征兵制的扩军计划,日本陆军从1937年的24个师和54个空军中队,又增加到1941年的51个现役师和133个空军中队。到二战前夕,日本陆军人数超过了100万,还有200万受过训练的预备队作为后援。1937年,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了16个师的兵力,占当时陆军总数的2/3。到1939年,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的兵力达100万。

4、实行统制经济

1938年,日本采取了限额配给,并且宣布了一系列统制经济的规定。同时,日本政府为了支付巨额军费,财政出现巨额赤字。日本政府一方面巧立名目,增加税收,另一方面大量发行公债,1941年财政收入的65%是靠发行公债筹措的。日本政府还大量发行纸币,由于货币的大量发行,结果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宣布正式投降

日本在侵华战争后经济就出现了困难。首先是燃料供应十分困难,其次到1941年工业生产开始严重下降,最后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被征入队,大片耕地征为军事基地,1939年后农业产量逐年下降,粮食供应发现紧张。

为了摆脱困境,日本孤注一掷,于1941年底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由此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妄图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然而,日本打错了算盘,美国的参战加速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美国不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时的中国和1905年日俄战争时的俄国,其经济实力数倍于日本。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速了日本经济总崩溃的进程。以日本1935-1937年年均全部工业综合指数为100计算,到1944年下降为86.1,1945年只有28.5了。

与此同时,美英等盟国在太平洋集结了200万人的军队,2万架飞机,1000多艘军舰,准备在日本本土登陆。为了威慑日本,减少盟军的伤亡,同时也向苏联发出警告,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仅有的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6日,美国首先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造

成13万人伤亡。8日,苏联决定对日宣战,同时出兵150万,分兵向中国东北地区迅速推进。9日,美国把仅有的另一颗原子弹投到了长崎,又造成10万人伤亡。

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和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日本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反法西斯的二战到此胜利结束。

 

                                第五节 罪恶的侵华史

 

自鸦片战争起,英美德日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肆无忌惮的争夺、瓜分和侵略,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到南京大屠杀,无不留下斑斑血迹。不平等条约则是这一罪恶历史的见证。除德国外,英美日都与中国订有单独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则是这四国强加给中国的。

一、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订立的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英国强加给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之后,由于英国的要求,中英双方在广州和香港继续商谈,于1843年7月和10月又先后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附海关税则)》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又名《虎门条约》)。

这3个条约的综合要点如下:

1、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是赔偿林则徐在广州没收的鸦片(战争中期,英国人向奕山勒索了鸦片费600万元,这是又付一次),300万元是偿还过去广州的行商“欠”英国商人的款项,1200万元是赔偿英国的这次出兵军费。

2、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3、割让香港。《南京条约》规定:“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件……准将香港一岛给予。”

4、协商关税。《南京条约》规定:通商口岸当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细则。”根据这一条款,第二年订立《五口通商章程》时,又同时议定了各项出口税率。这样就开创了对关税税则中国不能自己作主的局面。

5、《南京条约》规定,废除原在广州实行的行商制度,即只有中国官方指定的商人才有权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制度。条约规定,以后英商“赴各该国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样英国可按其需要,迫使中国实行对外贸易自由的政策。

6、《五口通商章程》规定,以后每一通商口岸准许停泊一只英国“官船”。这样就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兵船可以自由地进入中国领海以至于内河的先例。

7、《五口通商章程》规定,以后如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人犯罪,不能由中国处理,而应“由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就形成了外国人在中国不受中国法律管束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的所谓“领事裁判权”制度。

8、《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携带家眷到通商5港居住。《虎门条约》又补充规定:“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赁……”清朝官员本以为这样规定可以避免口岸上的纠纷,但英国人和其他外国人则利用此条文规定,在通商口岸划定居住地区,造成所谓“租界”制度。

9、《虎门条约》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据此,英国就得到了所谓“最惠国待遇”,并且可以从以后任何一个列强从中国勒索到什么好处,

能够“合法”地“一体均沾”。

二、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包括1858年6月《天津条约》,此后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以及1860年9月《北京条约》。

(一)《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如下:

1、英法公使驻北京;

2、增开通商口岸;

3、外国人可入内地游历、通商和自由传教;

4、修改税则;

5、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

6、中国分别向英法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其综合要点如下:

1、《北京条约》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偿都增加到800万两,外加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的“恤金”;

2、除前已开放之5处外,沿海又开放天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和琼州7口岸,并在长江沿线开放南京、镇江、九江和汉口4口岸;

3、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外国人可以任意在内地游历、通商;

4、鸦片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5、外国派遣的公使进驻中国京城;

6、外国教会有了在中国各地自由传教的权利;

7、领事裁判权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定:中国不但无权审理在中国犯了刑事案的外国人,而且凡涉及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民事案件,都要由“中国地方官与(外国)领事官会同审办”;

8、准许华工到英法属地或外洋地方作工;

9、进口货物税率,除茶叶、丝和鸦片外,一律按值百抽五的原则规定,而且洋货运入内地只抽2.5%的入口税,以代替各项内地税。此外,《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还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为英国人管理中国海关提供了“合法“依据。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列强中,英国获利可谓最多。

三、中美《望厦条约》 

在中英《南京条约》后,首先利用中英鸦片战争的机会,跟着英国也同中国订立类似条约和获取同样权利的,是美国和法国。1844年7月,中美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条约,所以称为《望厦条约》。

该条约除了割地赔款之外,几乎包括了英国所订条约中的全部内容,而且有些条款,

定得比英国的条约更加具体,更多地损害中国的主权。这方面的内容如下:

1、关于协定关税。虽然南京条约已有了规定,但用的毕竟还只是“秉公议定细则”这样一种比较含糊的说法,而该条约则明确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协定关税”制是由美国确立的;

2、关于领事裁判权。该条约明确规定,包括一切刑事案和民事案都在内,地区上不仅限于通商口岸。条约规定,在中国的美国人,如果因事被人控告,不管控告者是谁,“中

国官员均不得过问”,只能由美国领事官处理。因此,也可以说,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也是由该条约进一步确立起来的。

3、该条约规定,“合众国……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这也比南京条约中的有关规定更扩大了。

4、条约还规定,“倘日后……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国民应一体均沾”。这充分体现了美国长期坚持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要求。

正因为如此,该条约就成了中国和法国及其他列强订立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四、中日《马关条约》

1894年7月-1895年3月,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结果以中国北洋水师失败,并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终。1895年4月17日签订的该条约,主要内容如下。

1、辽东半岛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包括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2、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另加归还辽东半岛的报酬金3000万两(后因俄、德、法出面干涉,由中国支付该款项换回辽东半岛),这样,实际赔偿2.3亿两;

3、除对各国已开放的港口外,另外对日本增设湖北沙市、四川重庆、江苏苏州和浙江杭州为通商门岸,日本拥有自宜昌至重庆、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内河航行权;

4、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可任意从事各种工艺制造,也可将机器任意装运进口,只交所定的进口税。

五、《辛丑条约》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肆掠夺后,于1901年9月9日订立了苛刻的《辛丑条约》。

    此前,列强提出了一起商定的议和大纲12条。在议定大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赔款”数目。列强认为,中国必须为其出兵费用和所遭受的其他“损失”而付一笔巨额“赔款”。其数目最后确定为4.5亿两白银,在40年内分年付清,还要加利息,本利共计9.82亿两。此外,再加上各省的地方赔偿,赔款总数超过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收入。

    如此空前巨大数额的“赔款”也称为“庚子赔款”,根据12条大纲而订立的条约则称《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如下。

    1、条约规定,上述数额的赔款以中国海关税、盐税和常关税(内地关税)为保证;

    2、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划出一个使馆区。这个使馆区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各列强都有权用自己的军队来“保护”其使馆;

3、条约还规定,清政府必须拆除大沽炮台和从大沽到北京沿线的全部炮台,并且不能在天津周围20里内驻扎中国军队,而列强则有权驻军各处,以保证从北京到沿海的通道;条约还迫使清政府承认了列强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天津-山海关沿铁路的12个地方既成事实。这样,从北京到沿海的道路就完全敞开在列强军队面前,另外加上北京城内有列强军队,清政府便完全处于列强的监护之下。

英美德日四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基础之上的。在海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化为资本。”(马克思)其中靠侵略战争获得的资本十分可观。例如,中日《马关条约》规定2.3亿两白银的赔款,折合英镑3783万,日元3.6亿,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1895年度财政收入的3.8倍,以及日本用于这场战争军费总额2亿日元的1.6倍。

清政府是以海关税等作为担保,向俄、英、法、德4国举借外债而还清这笔巨额赔款的。日本则把赔款的75%用于扩军备战,为以后的侵略战争作准备。这笔巨额赔款使日本扩大了原料和商品市场,加快了国内资本积累和集中的速度,刺激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