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1吉吉影音:新兴产业打造城市新发动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26:27

新兴产业打造城市新发动机

2010-01-12 07:15: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成都)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2009年11月24日,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卓越亚马逊正式“落子”成都,在高新区西区设立了其在中国的第四大运营中心。加上此前投资1亿美元落户这里的“阿里巴巴西部基地”,2009年,成都在电子商务上的招商引资大动作引起了强烈反响。

然而,成都的目标绝不止于此。根据《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09——2012)》,到2012年,成都要成为“西部地区产业集中度最高、市场辐射力最强的电子商务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西部之首”。

成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大手笔”,只是成都谋划新兴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在成都,与电子商务产业同时规划的,还有另外九大新兴产业,共同的目标指向——为成都未来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强大动力。

一座城市的选择:

机遇与禀赋

城市要发展,产业是支撑。

2009年的成都,面临着新世纪以来的最大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是,挑战和机遇从来都是并存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成都在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空前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局部地区一二三次产业循序渐进和东、中、西梯度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将有可能被打破,使同处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且各具优劣势的沿海城市和有条件的内陆城市,站在了共同抢抓高端产业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缩小差距,成都面临无比现实的可能。

化危为机,实现科学发展和新的社会进步,成都应当如何定位和发展自己的产业呢?

建设市域现代产业体系,市委的指导思想非常清晰:建立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

应对金融危机、抢抓发展机遇,2009年上半年,成都市委又提出,传统产业要奋力追赶,新兴产业要迎头赶上、实现跨越!

岁末召开的市委工作会强调,推进跨越发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以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要围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端产业,全力推进产业跨越发展,整体带动成都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世界各国纷纷抢滩新兴产业发展行列,国内一些城市也已闻风而动。

北京确定了“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都市工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文化创意、咨询服务”等六大重点新兴产业,并且产业集聚已有一定规模;

上海依托其技术研发和雄厚的工业基础,选择了“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

深圳选的不多,“生物产业、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三大新兴产业被明确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据媒体报道,国家有关部委也正在酝酿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出台。

2009年4月,成都对新兴产业展开全面调研。

新兴产业大摸底的结果发现,虽然身处内陆,成都不仅具有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更具有一些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2008年,成都新兴产业增加值871.46亿元,比2004年增长23.4%,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2.4%。其中,健康、文化创意、金融、物流等产业规模较大,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04年以来5年间,全市新兴产业累计投资规模达2245.78亿元,已具备一定规模。2008年,新兴产业投资额比2004年增长1.73倍,投资强度(产业投资/产业增加值)达到123.6%,为成都市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劲有力的投资支持;2008年末新兴产业从业人员达69.45万,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10%,比2004年增加15.29万人,增长28.2%。新兴产业对新增就业的吸纳能力高于一般产业,2008年新兴产业对全市新增就业量的贡献率达到12.5%。

除了产业自身的特点及优势,成都本身的基础和条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集聚了高等院校36所、科研机构2700多个的成都,目前科学技术竞争力居西部第一,具备雄厚的科技基础。”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李霞副院长分析认为,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强大的市场需求,西部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必将产生对新兴产业的大量需求。从国内外经验看,新兴产业发展必须依托强大的体制机制创新,成都近年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通过市场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显示出了强大的机制创新能力。另外,世界新兴产业的布局特点显示,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已日益成为吸引现代资本流、信息流、技术流、物质流和人才流的理想场所,成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对企业和高端人才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确定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既要研究国家层面和国内外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更要立足于本地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既要吃透本地的人才、资源禀赋,又不能拘泥于内陆城市的思维惯性,而是必须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上,以世界性的眼光来审视、来挑选。

很快,市委政研室拿出了“发展成都新兴产业”的建议报告。“在充分借鉴世界经济前沿和国内其他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我们自己的新兴产业规划。”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向进说,这些产业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是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新的产业支撑。

根据国家确定的新兴产业,成都将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数字新媒体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纳入成都的新兴产业体系,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

根据成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将健康体育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确定为成都特色的新兴产业,着眼于在优势特色产业中注入伴随新兴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兴业态,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塑造成都特色与品牌。

随即,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一个新兴产业都要制定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的时间段为2009-2012年。

一种选择的原由:

优势与潜力

为什么是这些产业?关系到城市未来命运的新兴产业,是依据什么样的标准确定的呢?

“具体到产业的选择上,是否具有较大的成长潜力,是研判过程中考虑的重要标准。”成都市发改委区域处处长曾明友说,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技术进步快、带动作用大、比较优势突出,以及吸纳就业能力强。

新材料产业是在传统制造业上被注入高科技元素的新兴产业,也是发达国家列为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潜力巨大,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在业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成都还拥有良好的高性能纤维产业,玻璃纤维产能列全国第四,”新材料规划的制定者之一、成都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冷知用分析道,全市镧系光学玻璃产量和技术在国内居领先水平,总产能占全球近30%。粘结钕铁硼生产技术达国际先进,产能全球第三,“基于此,发展合成树脂(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硅材料、稀土及其它新材料列入了成都新材料这个新兴产业的目标。”

比较优势突出也是产业选择的重要标准。传统能源枯竭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太阳能方面,成都太阳能光伏产品链较为完整,具有一定基础,其中碲化镉薄膜光伏电池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核能方面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核岛研究设计能力和核蒸汽供热系统采购资格,部分核岛产品全国领先,成都更拥有全国唯一核动力研究院和核岛整套主管道制造商和全国风电专用轴承主制造商。风能方面,成都风电整机制造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其中高效立式风机整机研发水平国内领先。同时,虽然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好、市场潜力大。

在前期大量、详细地分析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咨询该领域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制定者之一、成都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安平认为,“成都应着重发展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太阳能、核能、风能和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新能源产业,力争尽快建设成为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区域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将顺势成长,加之其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能激发城市活力。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产值增速迅猛。

“成都是一座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潜力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以及丰富的文化创意人才资源——这正是为什么成都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十大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的原因。”市发改委曾明友分析道,成都的出版发行业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与武汉、南京、广州同列第二位。印刷产业在中西部地区领先,产值约占全国印刷业总产值的2%。因此,成都提出了以传媒、文博旅游、演艺与艺术、创意设计等优势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在文化创意产业全球范围高速发展的今天脱颖而出,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

生物医药产业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这个领域,成都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产业年均增幅保持20%以上,2008年全市生物医药企业35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医药生产企业146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成都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医药生产和流通基地。在成都第一个销售破百亿的生物医药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看来,成都将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实在是“理所当然”,尽管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长春等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地方政府的重视却“给了企业跨越发展的十足信心”,“我们现在遇到了良好的国际机遇,绝好的发展环境。”

一个目标的确定:

思路与路径

“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结合实际,确定鲜明的产业发展重点,合理的规划布局,找准能够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壮大规模,实现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发展。”2009年8月2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用这样一番话拉开了新兴产业系列专题会的序幕。从这天开始,每一个新兴产业规划的专题会,都由李春城亲自主持。

“怎样才能够营造一个比较优势,特别是对我们急需要发展的高端重点产业,要有点办法。”李春城的这番话显然并非仅仅是针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集中优势资源、营造比较优势的思路贯穿到了所有产业的规划当中。

对于新能源产业,紧接着,李春城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立足于研发和系统集成,整合科技和骨干企业的资源;第二,要明确规划,具有比较好的前景的企业要抓住它,争取尽快地项目落户,然后做大规模;第三,要抓紧研究和确定光热等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和办法。

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生物医药产业专题会上总结成都发展制药十多年却收效甚微的最主要的教训时,书记和市长提到了“大企业”。

发展新兴产业,企业是关键。而招大引强则是带动新兴产业快速突破的重要路径。李春城这样形容道:“有世界一流的企业过来干这个世界一流的事情,就满盘皆活了,事半功倍。”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在专题会上也特别强调了企业的重要性,连续使用了“精心挑选企业”、“突出企业”、“关键在企业”等词语,要求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挥成都现有优势,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突破。

陆续出台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这样的思路贯穿始终:

成都市物流办提出,到2012年培育50户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5户业务辐射西部地区、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物流企业;

到2012年,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将达到80家,销售额过亿元的产品要达到30个;

电子商务引大聚强,目前已成功引入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力争2012年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

……

与工业发展“一区一主业”的布局思路一脉相承,发展新兴产业同样要做到合理布局、节约资源。

物流产业依托西部最大的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建设国际性枢纽型成都航空物流园区,鼓励大型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在成都设立西部电子物流配送中心,反过来又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生物医药则将高附加值的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放到高科技产业聚集的高新区,而将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放在三圈层其他县(市)。对此,科技局丁小斌的解释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新材料以青白江区、新津县、彭州市、龙泉驿区和高新区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和产业园区为主,市经委冷知用说,“确定在龙泉驿经开区重点发展锂离子和稀土镍氢电池材料,这与当地的汽车制造业有密切关联。”

“西部第一、全国一流”,最近召开的健康体育产业专题会,给这一产业定下了这样的发展目标。结合产业实际,各新兴产业确定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但是压力却是共通的。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李春城定下了“至少中西部地区我们争取领先,如果在全国也能名列前茅那就最好了”这样的目标;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要葛红林要求,要根据各地资源和基础配备建好功能区,以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三年见成效,时间紧,任务重。牵头制定规划和实施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各部门均已明显感受到这种压力,但却合成了一股向前发展的动力。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实验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成都必须要有更强劲的产业支撑,这正是新兴产业的使命。”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向进说,不仅如此,成都,这一中国西部内陆城市,正面向世界寻找自己的全新坐标,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成都未来跻身于世界级城市提供强劲的动力。

(本文来源:成都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