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总裁的毁容前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教案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0:46
《教学简况
【章标题】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授课对象】
大学本科生
【学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懂得只有首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创造前提。
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了解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教学重点】
1、1840年至1919年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历程及其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近代中国人民民族觉醒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2、在总结分析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时,正确认识社会政治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在其中的关系。
【课后作业】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导入新课】
在2007年4月19日新浪博客上,出现了一篇自称为“广西矿工”所写的文章——感恩节,感谢英国,感谢鸦片战争。全文如下:
先谈日本的“黑船事件”,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驶入江户湾相州浦贺海面,在武力威逼之下,依照菲尔莫尔总统的国书内容,幕府在3月31日与美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两个月后又追加签订了《下田条约》。从此,日本正式地(也是狼狈地)步中国的后尘而开国了。日本人对打开他们国门的美国舰队充满了感激,专门为侵略者佩里修建了纪念碑。
我们呢?对那场打开我们国门的鸦片战争,我们一直梗梗于怀(耿耿于怀),对于侵略我们的英国,我们不仅不感恩,反而恨之入骨。也因为我们没有像日本一样,因为开国而强大起来,对于英国割去香港,我们更是视为奇耻大辱,经过英国人的苦心经营,香港,从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一颗璀灿(璀璨)的东方之珠,并且带起了一个大都市---深圳,还带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连全中国都沾了光。英国捞到了什么好处呢?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并没有骑在香港华人头上作威作福,撒切尔夫人坦荡地说,英国没有从香港拿过一分钱,时间一到,人家便把繁花似锦的香港还给了中国。
我们呢,连一句客气话都没有,7月1日零点,早已经急不可耐的驻港部队,乘坐汽车轮船直升机,从海陆空直扑香港各地,以至于让法新社记者有一种“仿佛西特勒德军开进沦陷巴黎”的感觉。
回归后那段时间,我们是慷慨激昂,满面春风,得意洋洋,电视上,香港老太都自豪地说,“从今以后,买六合彩再也不用英皇御准了”,警察更是高兴,“我们再也不必称为皇家警察了”。象不象(像不像)50年代“翻身农民得解放”?
香港回归十年了,这十年,从官方到民间到个人,包括香港人,没有人对英国说过一句“谢谢”。
提问: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如何评价?
这篇文章的出现使我们联想到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开始不时出现的一些所谓的流行观点,如“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又如“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伦”,再如“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这些鼓吹西方列强“侵略有功”的观点,实质上是在美化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侵略的前提下,否定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正义性,从而抹煞近代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主题。对于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的是什么,我们还是让历史本身来说话吧。
这一章共有两条线索,三个基本问题。
这两条基本线索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前后长达100多年的时间,本章所讲只是1840年到1919年这一段的情况。
三个基本问题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资本-帝国主义?资本-帝国主义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而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完成的,因此教材对1840-1919年的外国侵略,使用了更为确切的“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
【讲授新课】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发动了多次的侵略:
1.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时间 侵略国家 侵略战争
1840-1842 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国和法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 法国 中法战争
1894-1895 日本 甲午战争
1900-1901 英、法、德、意大利、俄、美、日、奥匈帝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次武装入侵
1871年沙俄侵入新疆伊犁,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南部的军事侵略,1903年到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
3.奇怪的战争:日俄战争
在1900年到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不久,1904年到1905年在中国的东北发生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权益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奇怪的战争:日俄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疯狂推行其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这样,就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满,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后中国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而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取代俄国在东北的地位。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沙俄乘机出兵占领东北全境,企图据为己有,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日本借机与英国订立反俄军事同盟,要求俄国撤出在中国东北的占领军,双方谈判没有结果。日本便依仗英国的军事支持和英美等国的经济援助,于1904年2月8日派遣海军偷袭停泊在旅顺港外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并击沉在朝鲜仁川的俄国军舰。日俄两国遂于2月10日同时宣战。
其时,日本现役兵员13个师,20余万人,海军舰只152艘。俄国实力远较日本强大。但俄国陆军精锐集中于西部边境,驻扎远东俄军仅4个师,12万人,海军分布于太平洋、波罗的海和黑海而且舰龄较老,战斗力弱。沙俄兵力分散,交通运输不便,如调集重兵来远东作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利在推迟决战。日本则力图一举夺取日本海和黄海的制海权,利在速战速决。
当时俄国因国内爆发革命,无心再战;日本由于战争消耗,已筋疲力尽,也急欲结束战争。美国担心日本过分强大,就从中调停。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背着中国,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承认。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以某些权益。
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国,而中国的清政府却宣布中立,说到底,是近代中国长期极贫积弱,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的结果,是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又一次赤裸裸的武装侵略。
在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发生的多次武装侵略的过程中,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在中国社会的震动最大。因为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现在可以看到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时的真实历史照片,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在这些累累的罪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有三大惨案:
第一大惨案是: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惨案,这一次惨案,日军在四天之内,屠杀中国的居民两万人;
1894年11月下旬,日军攻陷旅顺后,“戕杀百姓四日”,“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样枪击死,然后用刀支解”,“得免杀戮之华人,全市内仅三十六人,然此三十六人为供埋葬其同胞之死尸而被救残留者”。当时目睹日军暴行的西方记者,将日本斥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范文谰《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256页。
第二大惨案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屠杀义和团民和平民的惨案,这一次惨案的数字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估计也不可能有准确的数字。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整个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京城内,“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籍……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联军“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然后其继以私人抢劫”,故宫、颐和园、中南海等处的奇珍异宝,清政府国库中数百万两白银,天文台的古铜仪器,喇嘛庙的佛铜像,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等数万册珍本图书,都被外国强盗们劫掠一空,一般民家被掠去的财产更是无法统计。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二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仅在庄王府一处,就烧死和杀死义和团团民和平民1 700多人。有一队侵略军竟把一群中国居民逼到一个死胡同内,用机关枪扫射,“直到不留一个人为止”。(到了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当时的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里接待了许多的义和团首领,并允许义和团在府里设立拳坛。此举使得八国联军大为光火,在北京破城后,便入侵庄王府,并在府里烧杀抢掠。
载勋(?-1901)清末大臣。爱新觉罗氏。满族。第九代庄亲王奕仁第二子。1872年封辅国公。1879年袭封庄亲王。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力主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排外,以达废黜光绪帝之目的。同年慈禧太后下令对各国宣战后,命其与刚毅为统率京津义和团王大臣,并在王府中设立拳坛。后继任京师步军统领,发布捕杀外国人的奖赏令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随慈禧太后西逃,任行在查营大臣。《辛丑条约》签订后,被指为“祸首”之一,第二年被革职,奉赐在山西蒲州(今永济)自尽。
第三大惨案:1900年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制造的江东64屯惨案,这一次惨案沙俄军烧光了中国的村庄,杀死和烧死了中国的居民,把中国的居民赶于黑龙江活活的淹死。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进行武力威胁等,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并且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从1840年到1919年,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签下了很多不平等的军事条约,大概数量有数百个之多,在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最主要的有7个: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它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割占领土:
英国: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
葡萄牙:1849年,武力强占澳门半岛(葡萄牙在明末就已经开始实际控制澳门,1553年,葡萄牙人租占了澳门。1557年,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俨然把澳门看作他们的殖民地。这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境内长期非法占据的第一块土地。不过中国在澳门仍设有官署,拥有主权。到鸦片战争以后,眼见清政府的国防力量衰弱,便想正式吞并这块中国领土。1880至1883年中俄、中法关系紧张时,葡萄牙当局几次想乘机逼使清政府正式承认澳门归葡所有,但都未能得逞。中法战争后,葡萄牙这一侵略意图愈趋明显。)。1887年,胁迫清政府订立《中葡会议草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沙俄: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于1858年通过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通过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日本: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
2、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前后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表:
国家 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青岛) 山东
沙俄 辽东半岛的旅顺口和大连湾 长城以北
英国 山东的威海卫和香港对岸的整个九龙半岛(新界) 长江流域
法国 广州湾(湛江) 广东、广西、云南
日本  福建
3、设立租界
帝国主义列强还运用武力或欺诈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从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开始,以后直至1911年,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福州、重庆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的法律在这里不发生效力,俨然是“国中之国”。它们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
4、攫取驻兵特权
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以日本为例,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攫得租自中国的旅顺口和大连湾、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并派兵驻守上述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这支军队后来被称作“关东军”,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突击队。
在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和蹂躏下,中国几乎已经没有独立的领土主权可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当时爱国志士发出的悲愤呐喊。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1.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它们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例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就强迫清朝地方政府交纳广州赎城费600万元(银元)。其后,更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元(银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从清政府那里勒索了1600万两白银的赔款,这1600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当时的财政收入是每年4000万两银子;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中国勒索了赔款两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的白银,这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三年收入的总和,当时中国中央财政的收入有8000万两白银;日本用中国的巨额赔款,继续扩充军备,海陆军扩充费及军需工业费等费用占赔款总数的85%。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甲午战争后迅速膨胀起来,很快地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赔款,历史上叫做“庚子赔款”,总额是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4-5年的总和。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十亿两之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勒索了大量的赔款,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拉大了中国与先进国家本已存在的差距。
2.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战争掠夺,如以英法联军为主的帝国主义列强对圆明园的掠夺,再如“八国联军”对清宫珍宝的掠夺。这两次浩劫几乎把明代以来京城的文物精华扫荡一空,其声势之大,无法以数字去统计。
二是多年以来,外国的“探险队”、“考古队”大批盗取、骗取文物,在对文物集中地区进行“研究”、“考察”、“探险”过程中,大肆盗窃,非法挖掘。
三是来华的外国人,如外交官、商人、旅游者甚至学者,通过各种“合法”非法手段如骗买甚至直接盗窃等手段获取文物。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 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始建于1709年。自1700年始,清朝统治者集财力、物力,役使无数能工巧匠,经历五位皇帝、历时150余年建成圆明园。被称为“中国第一园”,有“东方博物馆”之誉。它综中西建筑之美,聚无数珍宝和稀世文献典籍,侵略着也惊叹其为“世界最宏伟美丽的建筑”。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前,首先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他们进园后就大肆抢劫金银珠宝、瓷器绸缎、文物古籍,拿不了的就加以毁坏,最后还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和附近香山、万寿山、玉泉山的殿阁建筑。参加抢劫的英国军官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皇宫以及北海、中南海、颐和园等禁苑里的无数金银财宝、珍贵文物古籍遭到他们的肆意劫掠。日军还从户部银库掠去300万两库银。
资料片:圆明园(片长:1:46)
目前,藏有圆明园珍宝的博物馆主要有: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之外藏有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1860年,英军从圆明园中劫走的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另一部分被拍卖。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余件,有许多是珍品、孤品。比如,清代乾隆皇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最为引人注目;这是一幅我们现在尚能看到的最古的画卷,可能是隋唐时代的摹本。而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20世纪由斯坦因(被指“敦煌盗宝第一人”)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
馆内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包括刻版印刷的《金刚经》)和地图。
法国枫丹白露宫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欧仁妮主持建造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王后。目前,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多件。
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馆内目前收藏的圆明园艺术珍品主要有: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沈源和孙佑刻版的木刻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伊兰泰制作的海晏堂等西洋楼铜版画四十幅,郎世宁绘制的宣扬乾隆皇帝武功的《格登鄂拉斫营》,以及《圆明园菊花迷宫图》,等等。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最大的博物馆。馆内的9万多件藏品中,有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等,都是旷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左右。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作者孟国翔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但那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各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挪威伯尔根实用艺术博物馆  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仅出自挪威人蒙茨的捐献。1887年蒙茨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后又担任袁世凯的骑兵团长、参谋长等多个职务。蒙茨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收集了2500多件中国文物。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从上面还能认出部分石雕原来所在的位置。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另外,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院、巴黎集美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等等都藏有圆明园的珍品。
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坏之损失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这些自称“西方文明传播者”的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践踏文明的野蛮本性。
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1.逼迫中国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在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还只是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派贵族大臣如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清王朝统治集团中不少权贵大臣仍对外国侵略者抱有疑虑、恐惧乃至敌对的态度。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法,在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同时,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终于使清政府基本屈服。
《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当时西方列强的公使,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清政府的“太上皇”。美国公使田贝说过,他们经常教训清政府的大臣,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一定不许做。这就是说,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2.北京政变后公开勾结
1861年,在外国公使驻京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肃顺等顾命大臣被清除,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掌握政权。奕?等人由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列强进行交涉并签订《北京条约》,而受到侵略者的赏识。英国公使普鲁斯向政府报告说:“其表现最可能和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那些政治家掌握政权了。”“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成为这个政府的顾问。”
3.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中国人如与英侨“遇有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察”、“听诉”之权。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更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即所有美国人在华之一切民事、刑事诉讼,“均由本国领事等官询明办理”。从此,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
4.通过总税务司把持中国海关
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代中国海关的职权范围,除了征收进出口关税外,还管理港口,主办邮政,甚至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海关总税务司俨然成了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而各通商口岸的海关税务司则成了各地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由于他们的任期长、熟悉中国情况,因而往往比外交官所起的作用还要大。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他曾向清政府提出所谓《局外旁观论》,教训中国政府必须遵守不平等条约。他还帮助英国诱迫李鸿章签订《烟台条约》。中法战争期间,他指使其亲信英籍海关税务司金登干充当中国政府专使,到巴黎与法国签订和约。其后,金登干又代表清政府到里斯本与葡萄牙当局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在关于《辛丑条约》的谈判中,赫德也起过重要的作用。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1、组织洋枪队 镇压太平军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他们不但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船只,而且派外国军官指挥“洋枪队”,甚至直接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说来颇具讽刺意味是,洪秀全对洋人的态度是颇为矛盾的,作为教主,他称洋人为“洋兄弟”,并未区别侵略者与友好人士。作为天王,他又有“华夷观念”,也要求万方来朝。他也希望和洋人通商,与洋人合作。说到这个“洋兄弟”,还十分有趣,这个太平天国口口声声称呼的洋兄弟,除了指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外国人外,它还有具体指向。现有史料证明,在外国侵略者武装干涉太平天国革命的同时,一些外国人也参加了太平军。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称参加革命的外国友人为“洋兄弟”,现代史籍中称之为“洋将”。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的外籍军人有数百人,忠王李秀成手下的洋人志愿军就有200人左右。这些人来自欧洲、美洲、澳洲、非洲。来自非洲的战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来自欧美、有姓有名、其事迹可考的共有13人,其中英国5人,美国4人,法国2人,意大利1人,希腊1人。有6人在战斗中牺牲,这数字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
尽管如此,资本——帝国主义并没有对太平军心慈手软。
2、镇压反洋教斗争
当中国人民掀起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即发生所谓“教案”时,外国侵略者指使清政府屠杀中国人民,惩办对人民镇压不力的地方官员。如1870年发生天津教案(清同治八年(1869),天津法国传教士在繁华的三岔河口地区建造教堂,拆除了有名的宗教活动场所崇禧观和望海楼及附近一带的民房店铺,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望海楼教堂建成以后,法国传教士网罗了一批地痞恶霸、流氓无赖为教徒,为非作歹,欺压百姓。1870年6月,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发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将之葬于河东盐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尸骸暴露,惨不忍睹,引起群众愤恨。适天津不断发生迷拐儿童事件,被捕案犯供称系受教堂指使,一时民情激愤,舆论大哗。6月21日天津知县刘杰同拐犯到望海楼教堂对质,教堂门前聚集的民众与教徒发生冲突,法国驻津领事丰大业到场向刘杰开枪,打伤其随从,激起了天津民众极大愤慨,致使天津全城鼎沸,引发了"火烧望海楼"教案这场大规模的中国民众自发地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斗争。教案发生后,法、英、美、俄、普、比、西7国联衔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集军舰至大沽口进行威胁。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杀16人,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派崇厚去法国"谢罪",向各国赔银50余万两。)后来,法、英等国军舰聚集天津进行军事恫吓,迫使清政府判处20名民众死刑,流放天津地方官吏25人。
3、血腥镇压义和团
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美国公使康格公开要求清政府派所谓“强有力”的人物袁世凯去山东进行镇压。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后,立即采取血腥手段屠杀义和团团民。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帝国主义列强还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帝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1901年2月21日又接到了各国要求处死的12人名单,即:瑞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书翘、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大学士徐桐、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四川总督李秉衡、陕甘提督董福祥。其中除刚毅、徐桐、李秉衡三人已死,载漪、载澜“定以斩监候罪名,如以为应行贷其一死,则遣戌新疆,永远监禁”,董福祥“事缓办”外,其余的人都令自尽或正法。(亲王是和光绪帝一个字辈,其他几位不是部长级就是省长级的)4月,清政府又收到列强要求严惩的地方官员名单,“牵涉百四十二人之多”。根据大部分是由“风闻的证据” 来列出的人。清政府于4月29日和8月19日先后发布上谕,惩办了96名爱国官员:其中“四人死刑,十一人判死刑,减为永远流放,十三人终身流放,四人监禁终身,二人长期监禁,五十八人永不叙用,二人谴责,二人追夺官职”,以满足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要求。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为了控制中国的政治,把中国政府变成驯服工具,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得到列强支持的奕忻、文祥等满族贵族掌握了负责对外交涉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中外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列强又扶植曾国藩、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军阀,并帮助他们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和练兵。曾、李后来分别担任总督及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实行对外妥协的方针。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辛丑条约》签订前夕,甚至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看中握有军权的袁世凯,支持他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死后,又分别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等各派系军阀首领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与进行混战。
三、经济掠夺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与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而且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又规定,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10个口岸。1860年《北京条约》又规定增加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陆路方面,清政府还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噶尔等商埠。在这些通商口岸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了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南京条约》却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这就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1843年制定的协定税则,竟把进口税率压低到“值百抽五”,即5%左右。1858年的《天津条约》还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不必像中国商品那样“逢关抽税,过卡抽厘”了。外国廉价商品依仗特权和低税,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排挤中国工业品和手工业产品,并获取高额利润。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税不自主会给中国人带来什么?
以汽车为例,中档车大众甲壳虫在中国的售价约为25.5万元人民币,在德国的售价为2.1万欧元;高档车奔驰S600在中国的售价约为221.5万元人民币,在德国的售价为17.42万欧元。
这些产品之所以价格较之国外高出很多,主要就是入境时征收了高额关税。面对一些产品如此大的差价,老百姓会认为国家就会侵吞老百姓的钱。那么政府是否应该对这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呢?关税不自主对老百姓究竟是福是祸?
首先,外国廉价商品依仗特权和低税,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排挤中国工业品和手工业产品,并获取高额利润。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农业为例,由于外国向中国倾销过剩农产品,中国的一些传统出口农产品如茶叶、生丝等遭到打击,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销路,在国内市场上也遭到外国同类产品的排挤。导致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萎缩和衰败。
其次,一旦外国产品凭借初期的低价优质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大批进入中国,就会导致本国相关行业的萎缩甚至消亡。最终外国产品就会获得垄断,这个时候它决不会在维持原有的服务态度,外国产品也是如此,一旦它获得垄断地位,试想一下,一个国家国民赖以生存的物资都需要进口的话,它的政治独立性尚存几分?!
(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1.基本情况分析
外国资产阶级凭借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种种特权,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这些都是在中国丧失了独立主权因而处于与外国不平等地位情况下进行的。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在这以后,除1872年至1876年这5年曾一度小量出超外,一直是入超,而且逆差数额越来越大。
资本-帝国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以《马关条约》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马关条约》签订以前,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的最主要部分是商业掠夺性资本,即投入进出口业以及与高品倾销相关的运输、保险、银行等事业的资本,而非工业资本。19世纪80年代之前,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商品倾销最主要的部分是进行鸦片的运输。《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大量的投资办厂,修铁路,开矿山,但是这些资本主要的不是由外国出资,而是从中国直接掠取的。
2.与今日中国的引进外资、开发市场的区别
近代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资本输出与今日中国的引进外资、开发市场有什么不同?
(1)根本不同点是独立自主还是受制于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在近代的资本输出、商品倾销中,是没有主权约束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而今天中国的开放市场、引进外资,是有主权约束的,这个主权约束有根本的不同,外资进来后,必须要服从中国的法律,必须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如果说遇到重大的情况需要进行政策调整的时候,涉及到中国的国家利益需要调整的时候,可以与贸易对手进行谈判。
(2)背景不同:今日中国民族工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3)结果不同:当今的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促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但在近代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商品的倾销、资本输出,造成中国经济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不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在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外国资本很快形成了垄断地位。1913年,外国资本占机械釆煤投资总额的79.6%,占新式采铁和冶铁企业投资总额的100%,并且控制了41.2%的纱锭和49.6%的布机,使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据统计,近代80年,中国政府举借的外债总共有230笔,总共有18亿两白银左右,每年还债付息数量就相当可观,并最终导致中国财政的崩溃。中国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关税和盐税为担保的。这两项收入,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清政府的这两项税收每年约4000万至5000万两,大部分用于偿付外债,自己只能得到一点“关余”、“盐余”。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了这两项税收,就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是它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人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以后陆续开办或在中国设立分行的重要外国银行,有英国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等。这些银行不仅经营存款汇款业务,而且进行商业投机、工业铁路矿山投资、高利贷贷款、发行纸币、操纵汇价等。它们凭借各种特权及雄厚的金融实力,逐步地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成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中心。
总之,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四、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美化帝国主义侵略,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详见教材)
2.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教会报刊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列强们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详见教材)
3. 掠夺中国的文化资源
以敦煌文物的流失为例
资料片:敦煌国宝流失(片长:11:08)
外国的“考察家”、“探险家”们对敦煌文物的掠夺,是在帝国主义列强争相侵略、瓜分中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强烈的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的色彩。
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侵略罪行的小结
1、从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后,外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大约1100多个不平等的条约。
2、外国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有100余处。
3、外国列强在中国强占的租界有40处。
4、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1927年,西方殖民主义者以鸦片走私的卑鄙手段,从中国掠走银元约284亿元。
5、从1840—1925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共贩卖华工1000万人左右。不算华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仅以“身价”300美元计算,此项折合30亿美元。
6、西方帝国主义通过殖民贸易、非法走私及控制外汇和关税等手段,从中国掠夺资财约五六百亿两白银。
7、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通过战争勒索及抢劫从中国掠走至少14亿两以上白银。几次大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财产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8、据粗略统计,到1913年,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机械采煤总量的93%;到1925年,帝国主义全部掌握了中国铁矿石和生铁的生产;到1936年,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内航运输业的80%;到1937年,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0.7%。
近百年,西方帝国主义共从中国掠走大约1000亿两白银,人均达200多两。
9、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在近代霸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包括香港、台湾、东北、西北,共计约150多万平方公里。
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脏脏的东西。”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资本天生是追求利润,而利润来自市场。世界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的扩张史是一部西方列强恃强凌弱、以血腥暴力和残酷战争侵略、掠夺和殖民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中国人民从资本—帝国主义侵华之日起,就开始不屈不饶、前赴后继的英勇抗争。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励的英勇斗争。近代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反侵略斗争,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和广大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即奋起抵抗。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2.太平军多次重创洋枪队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1862年5月,太平军在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市)击毙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6月,在青浦(今属上海市)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9月,又在浙江慈溪击伤“常胜军”统领、美国人华尔(不久因伤重死去)。1863年1月,在绍兴打死“常捷军”统领勒伯勒东。
3.台湾人民坚决反抗侵略者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拒绝修理受伤的法舰,爱国商人也举行罢市,码头工人则不运送法货。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台北人民闻讯后鸣锣罢市,表示抗议。台湾绅民还发布檄文,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吴汤兴、徐骧等指挥的台湾义军及吴彭年、杨泗洪指挥的黑旗军在新竹、彰化、嘉义、台南等地与日军激战,许多人英勇牺牲。从1895年6月至10月,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抗击了日本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日军死伤32 000多人。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从未间断过。
4.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拼死鏖战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指挥的八国联军2 000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遭到义和团的阻击。撤到杨村又遭到当地义和团和清军的围攻,死伤近300人。义和团和清军一起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与八国联军拼死鏖战。义和团与清军还在东北抗击沙俄侵略军。
资料片:义和团运动(片长:9:22)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爱国官兵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并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战争(时间) 人物 事迹
鸦片战争期间 副将陈连升父子(土家族),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总兵葛云飞、郑国鸿(回族)、王锡鹏,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满族) 英勇抗敌而牺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提督史荣椿、乐善(蒙古族)
以身殉国
中法战争期间 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
1884年8月法舰进犯台湾基隆,10月又进犯淡水,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1885年初,法舰炮轰浙江镇海炮台,也被守军击退。
中法战争期间 70岁老将冯子材 1884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总兵刘步蟾等。 英勇抗敌,都以身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直隶提督聂士成等 英勇抗敌,都以身殉国。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背景
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夺取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在这个世纪的最后30年里,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从占非洲土地的10.8%扩张到占94.4%,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亚洲也大部分被列强瓜分。中国这个还保存着名义上独立的半殖民地国家,成了尚未被瓜分的“仅有的富源”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列强展开了对中国的激烈争夺,并酝酿着瓜分中国的阴谋计划。
2、边疆危机表
国家 英国 法国 俄国 日本
入侵地 西藏、云南 广西 新疆 琉球、台湾
3、三国干涉还辽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更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认为,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以再向中国勒索3 000万两“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此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首先,一个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列强经过反复争吵、协商,最后认定,还是暂缓瓜分中国,而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华治华”,对自己更为有利。”三国干涉还辽”即是很好的明证和注解。
其次,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所以,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从根本上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1.吏治和军队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清政府吏治腐败主要表现在: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社会上广泛流行“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的说法。
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为此而垮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3.不了解世界大势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对战争对手英国竟然一无所知,甚至仗打了一年多连英国与俄国是否接壤也不知道,对于英国为什么有一位年轻的女人统治全国无法理解,甚至怀疑来侵略中国的英国官员并不是由英国女王任命的,清朝的一些官员、将领甚至认为英国的大炮有邪术,对英国军队的战略战术是完全不知道,当然就找不出对付的办法。
就是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之际,由于统治者安于享乐,不了解日本海边发生的最新态势,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状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没有拿出最主要得财力进行近代工业的建设,特别是注意近代海军的建设,导致中国北洋海军的实力经历了由强转弱的过程;战争爆发后,大小官员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如何抵抗外敌,而是给皇太后送什么礼物。11月7日慈禧太后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皇帝与大臣们陪坐听戏3日,不问国事。指挥战争的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控制的北洋海军和淮军的实力,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清政府还下令不许接济和支援台湾军民的浴血抗战。在这种情况下,中日甲午战争最后只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即使当时站在我们民族最前沿的人——林则徐,他是怎样看世界的呢?道光20年8月初4,鸦片战争马上就要打起来了,英国人已经出兵了,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他认为没问题。英国人来了,我们能打胜他。奏折写道:“彼之所至,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能复起,不独一兵可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制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这就是林则徐当时的看法,我们今天会认为这是个笑话,可这当时是我们民族最先进的人,站在第一线的力量。民族最清醒的力量,对世界的认知尚且如此!
再看当时与林则徐齐名的一个民族英雄,裕谦,浙江巡抚。道光皇帝后来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浙江军务。在林则徐上奏一周多之后,他也给道光皇帝上了一个奏折,说英国人犯了兵家大忌,他们肯定要失败,并且总结成八条,头头是道。裕谦说该夷犯此八忌,其败可立而待。结果裕谦兵败,投水自尽。
整个鸦片战争,中国军队没有守住一个英国人攻击的地点,没有夺回一个英国人占据的地点!我们很多人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道光皇帝。道光,中国近代史耻辱柱上的第一人,因为他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
道光这个人是一个巨大矛盾,其实他是一个想励精图治的皇帝。道光上台,就觉得事情不妙,朝风颓败,民风颓败,道光力图重整朝纲,道光当时规定“宫中岁入不得超过二十万”,他节约开支,就是要支援前方的禁烟,要备战,要和英国人打一仗。今天我们说的“四菜一汤”道光可能是起源之一,道光当时说“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碗”;皇后过生日,道光皇帝用打卤面在宫中招待大臣和太监。他拼命地节约,甚至穿过打补丁的裤子,我们近代以来,穿带补丁的裤子的皇帝道光也是第一人。这是历史,当然历史的残酷性也就在这儿:历史不记过程,只记结果,道光你励精图治,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你签的,那历史耻辱柱上的第一个人就是你。
当时中英南京条约签约后,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很难受。清史记载:“上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乎顿足长叹”。他很难受,不是象我们今天所说的“仅为一己之安,出卖国土,丧权辱国”。可道光皇帝并没有认识到败在那里,他上台时,拼命想有所作为,结果最后败了,直到去世,一直郁郁寡欢。
咸丰皇帝最大的愿望就是帮父亲报一箭之仇,给父亲雪耻。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道光时代的主和派全部撤职,重新起用主战派。林则徐等人全部起用,但是后来由于林则徐身体不好,病死在赴任途中。咸丰上台以后也是学他父亲那套励精图治,希望重整朝纲。咸丰还把一个大臣写的“防三渐”作为座右铭:第一“防土木之渐”;第二“防宴安之渐”;第三“防壅蔽之渐”他想做一个开明的皇帝,想要把问题搞清楚,想要报父亲这个仇,结果,道光败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咸丰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很明显,吏治和军队腐败、战争指导思想错误、不了解世界大势只是外在的表现而已,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社会制度,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
1.武器装备落后
就武器装备来看,多数清兵尚使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也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枪,炮台所用大炮有些还是明末制造的。而英军则普遍使用步枪,大炮则可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中国水师的战船都是木船,吨位小,载炮少,经不起风浪,难于在海上作战。而英国舰队帆船吨位大,载炮多,还拥有少量蒸汽动力的轮船,船速快,并可在逆风搁浅时牵引帆船。
2.军队素质极差
再就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来看,清军军官不通兵法,不谙近代军事指挥。相对而言,英军训练有素,指挥统一,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各兵种协同作战,战斗力较强。
3.指挥艺术缺乏
经济技术的落后还表现在对近代军事指挥的物质上,清军军官不通近代战争的指挥艺术,不了解近代海战的规律和特点,对世界新式武器的掌握就更有限了。李鸿章任命丁汝昌为北洋舰队总司令,丁汝昌为陆军将领,对海战就不太了解,所以指挥无方。
1900年8月3日,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的八国联军,人数最多的是日军,8000人;第二俄军,4800人;第三英军3000人;第四美军,2100人;第五法军,800人;第六奥地利军,58人;第七意大利军,53人。还有7000德军在海上,来不及上陆。真正上陆作战的加起来总共18811人,就这么点兵力!
京畿一带是我们的重镇,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都占尽。此处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团民五六十万,从兵力对比来看我们平均40个人在家门口堵他一人。我们堵住了没有?没有!!!10天之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当然,八国联军最后增兵到七八万,打通州,保定,张家口,他们触角伸得很远,但那都是占领北京以后重新调集来的军队,当初攻下北京的就是18000余人。如果不知道这个人数细节的话,我们很难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所面临挑战的严峻性,正如李鸿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今天,我们指出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才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死水一潭的中国封建社会激起轩然大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到了警醒的作用。”严酷的现实,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省“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造成,和中国的落后是分不开的,不但大刀长矛抵挡不住外国舰船利炮的轰击,古老的思想文化也抵挡不住西学的传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西方。
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和深化的过程,首先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驱者,然后经历由物质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艰辛探求和艰难跋涉的历程。
1.“睁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龚自珍 :在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就感觉到严重的社会危机,发出了改革的强烈呼唤,“自古及今,法无不变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转移。”
林则徐 :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州禁烟时期,敢于面对现实,为了寻找御敌之策,林则徐主动去了解西方,认识西方,组织人手,采访夷情,翻译外国报纸和书籍,译有《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
在抵抗英国的侵略过程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敌”的思想。
魏源: 魏源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方向,对中国思想家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资料片:开眼看世界(片长:4:01)
2.物质层面的学习
地主阶级中较为开明的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即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用”,来维护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中国封建制度的“体”,并由此发起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旧学为本,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是洋务派文化思想的集中概括 ,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艺。张倡导的“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西学”=“西艺”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项。
3.制度层面的学习
严复是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著名思想启蒙家。他翻译了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他指出根据这个规律,中国如果拒绝变革,就将被先进的西方民族所淘汰。继之而起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积极宣传并力图在中国实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4.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辛亥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倡民主、科学,打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权威地位,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严重束缚,使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寻求真理,给后人留下了理性的反思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升华,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正如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从而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思想和道路。甲午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正是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看到了新的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这一切为理解以后中国人的“三个选择”,提供了历史背景。
【思考题】
近代历史上,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所带来的双重影响。
上述这些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资本—帝国主义在对近代中国侵略的过程中,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等捎带到了中国,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这种“捎带”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必须由一个正确地认识:
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即使殖民主义有所谓“建设性使命”,为中国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但这也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牺牲和痛苦的代价,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流血与污秽”,蒙受了“苦难与屈辱”。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正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源,也是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风建设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
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
3、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
4、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24日)。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萧致治:《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什么是资本-帝国主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 军事侵略
二、 政治控制
三、 经济掠夺
四、 文化渗透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 民族意识的觉醒
思考题:
如何理解近代历史上,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所带来的双重影响?
教学小结: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这一章的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脉络,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深刻领会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基本任务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国情,增强了爱国主义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经验】
首先,抓住两条基本线索,将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的传授给学生;其次,将网络资料、视频资料等感性材料巧妙的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再次,通过大量史实和古今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理解历史现象,分析现实问题。
【改进措施】
针对本章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如近代通商口岸、外债与今天口岸开放、引进外资的区别,以及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等问题,可在课后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爱国教育基地,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