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要塞云盘:3.有道之臣的行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00:59

3.有道之臣的行为

【原文】桓公曰:“仲父既已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与昔者无道之君矣,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臣乎?吾以鉴焉。”管子对曰:“夷吾闻之于徐伯曰,昔者有道之臣,委12为臣,不宾3事左右,君知则仕,不知则已。若有事,必图国家,遍其发挥。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事君有义,使下有礼,贵贱相亲,若兄若弟,忠于国家,上下得体。居处则思,语言则谋,动作则事。居国则富,处军则克,临难据事,虽死不悔。近君为拂,远君为辅,义以与交,廉以与处。临官则治,酒食则辞,不谤其君,不毁其辞。君若有过,进谏不疑,君若有忧,则臣服之。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臣矣。”桓以曰:“善哉!”

【译文】桓公说:“仲父既然已告诉我从前的有道之君和无道之君的行为,难道不该把从前有道之臣的行为告诉我吗?我好有所借鉴。”管子回答说:“我听徐伯说过:从前有道之臣,聚合本质来臣服,不服从君主的左右亲信,君主知道他就任职,不知道他就作罢。如国家有事,一定为国家谋划,充分发挥力量。他会遵循祖先的规律,辨别顺逆,推荐培养贤人,抑制谗言奸小。他侍奉君主有最佳行为方式,役使下级有行为规范,无论贵贱都亲近,就象兄弟一样,忠于国家利益,上下关系得体。他闲居时则思考,说话时多谋虑,动作时必有所立。治国必使其富强,治军必使克敌,面临危难突变,即使牺牲也不后悔。靠近君主他即会拂逆君意,远离君主他则会辅弼君主,以最佳行为方式与人交往,以廉洁行为为人处世。为官能治理,见酒食则推辞,不诽谤自己的君主,不自食其言。君主若有过错,进谏不迟疑,君主若有忧虑,主动为君承担。这就称之为有道之臣了。”桓公说:“说得好。”

【说明】本节是举有道之臣的例子说给齐桓公,希望他能正确认识臣下。

——————————————————

【注释】1.委:(wěi伟)《管子·幼官》:“量委积之多寡,定府官之计数。”《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郑玄注:“委,流所聚也。”《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天下。”《荀子·议兵》:“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委利而不使进,乱之所以产也。”这里用为聚合之意。

2.质:(zhì志)《管子·小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悌闻于乡里者。”《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孟子·万章下》:“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於诸侯,礼也。”《韩非子·难言》:“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列子》:“太素者,质之始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这里用为本质之意。

3.宾:(bīn彬)《书·旅獒》:“明王慎德,四夷咸宾。”《管子·小匡》:“中诸侯国,莫不宾服。”《老子·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庄子·说剑》:“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韩非子·十过》:“东西至日月所出入者,莫不宾服。”《史记·五帝本记》:“诸侯咸来宾从。”这里用为服从、归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