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尸之屋3攻略结局:道墟---有道之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3:27:22
        道墟,有道之墟。

  狭小的水陆之地,掩埋太多不能承受的文化之重。


大宗祠内的章学诚纪念馆


镇上的古台门


       曾经的粮仓

  上虞道墟厚重的文化,是从俗常至极的人间烟火开始。

  “这条叫横湖,原来湖的北岸都是米行,南边则是百杂……”卢承箕在向我们介绍过程中,多次提到道墟老街的米行,以及米之于这座古镇的历史意义。

  初夏猛烈的阳光下,这位84岁老人陪同我们走访古镇——他的家乡,他的记忆。

  也是一河两岸的格局,小桥流水人家。不,按照卢老的说法,人家原来都是商铺。这些临河建筑砖木结构,下面开店,上面住人。木窗,排门,斑驳的灰墙上,青苔野花落落滋长。唯一跟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檐廊格外的长,尤其是在南街和相连的直湖东岸上,檐长及河,刮风下雨,毒日当头,都不必怕。显然,这种设计出于商业运营的考虑。

  去过道墟古镇的人,一定会对其严整的“十”字格局印象深刻。挥下这一手笔的不是别的,就是两条横竖相交的街河——东西向的横湖,南北向的直湖。

  “怎么叫湖,估计原来是湖,后来才改造成为河。”卢承箕出口谨严,有学老之风。“直湖的西岸以前也是米行,与北街连成一片。”这位出身望族世家、教过书、搞过规划,退休后又潜心乡土文史研究的当地老者表示,道墟的集镇起步于北宋,到明代达到鼎盛。至今镇上还保留着毓秀桥、大宗祠、章氏碑亭等明代遗迹。但无论是镇上的台门,临河的民宅,在建筑专家看来,都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

  这种岁月流转,自然得如从前是典型鱼米之乡的江南乡野,后来演化为商船鱼贯,吆喝萦耳,市廛喧嚣的商业集镇。“道墟最后成为浙东有名的粮食集散地,来自绍兴各地的米粮商船汇集行销,米行林立,直为粮仓。”

  顺着卢承箕老人的说法,我突然想到幼年时期的章学诚随父祭祖时,一定是在各种米店的丰满叫卖声中撑船进出。浩大的米香给了这位有志少年最初的谋生概念。而少年的鲁迅跟随家里的长工和小伙伴闰土去乡下时,也一定见识过十字型的独特水系,以及水系两岸的无数叫卖。因为这种乡土的熏陶,无论是做史的章学诚,抑或从文的鲁迅,都在翰墨书香的文字之外,得到经世致用的最初启蒙。

  有道之墟

  历史从何说起?

  从越王勾践在镇北青山上“称炭铸剑”开始,从骆宾王等有唐一代的文人墨客踏歌寻访开始,从刘基、朱元璋开始……

  开始只为寻求一个答案——道墟之由来。

  元末时期,会稽广孝乡崇德里的名门望族——章姓族门里有个人物,叫章慎一。他进入我们视野时,已是个参加元末起义的义军领袖。打着打着,就跟后来成为明朝一代开国之主的朱元璋碰上了。根据任务分工,章慎一主打比较狡猾或者说比较恶心的方国珍。大概因为征战出色,引起刘基的注意。他很想看看,这人是否有帝王之气。站在崇德里的背山之原,只见沃野成片,大有气象。刘基问章慎一,你打算怎么用这些土地?对方的回答显然让老爷子失望——不干吗,我就想开垦一下种粮。

  于是,刘基跑去给朱元璋打工去了。后来,朱元璋定都南京,做了皇帝。

  在此之前,章慎一又在攻打陈友亮的过程中,为朱立下赫赫战功。当然,朱元璋也没有忘记章,三次叫刘基请他出来,这老兄架子不小,三次婉拒,弄得老刘也很没面子。

  有一次,朱元璋去宁波视察军务,特意转道道墟,想看一下老章到底在干吗。进村一看,俨然一幅《桃花源记》的景象,男耕田,女纺织,小孩放牛吹笛,戏耍玩乐,碰到陌生人彬彬有礼,把个乞丐出身的朱重八看得目瞪口呆,内心大为赞叹——“确实是有道之墟啊!”

  从此,广孝乡崇德里的地名,改为“道墟”。

  祖上本来就是国内望族的章姓一家,在道墟繁衍生息,成为贵无其二的世家大族。时至如今,全镇有好几万居民,都是章氏子孙。

  在这些章氏子弟中,最出众的一位就是上面提到的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但正如很多大师生前不堪一样,写出《文史通义》的章学诚生前同样穷愁寒酸。说起来那是“往事不堪回首”。7次参加乡试,一次都没中。到他41岁时总算考取进士,又因为看不惯官场腐败,辞职不干了。他靠给地方修志和坐馆讲学为生,也曾经当过师爷。

  还有一个章姓也很有名,那就是鲁迅先生小时的伙伴、小说《故乡》中的主角——闰土。因为鲁迅,因为《故乡》,我们认识了这位可爱、可悲的旧时农民,嗅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人世的无奈。

  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这一切构成了完整的道墟,真实的道墟。

  道墟就是往事,道墟就是现实,道墟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