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到底是怎么样的人:计算方法的呈现特点及其教学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18:49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其计算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而不同计算学习内容自身的特点、小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不同个体知识积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差异,又必然导致计算方法探索过程的丰富多样。教学中,我们通过仔细分析教材里不同计算方法的呈现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了计算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了计算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一、探索——示范——解释算法

教材通常在学生已初步具备解决某个计算问题的知识和经验,但独立探索新的计算方法难度较大时,采用这一呈现方式。例如,三年级(上册)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口算、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一位数除整十数商是整十数的口算,教材在提出计算“46÷2”之后,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进行探索:通过小棒操作,把4捆、6根分别平均分成2份,再把两次分的结果合起来,得到“每人分得23根”;或者先算40÷2,得20,再算6÷2,得3,把20和3合起来,得23。在此基础上,给出竖式计算的完整过程,启发学生思考: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让学生在解释算法的过程中,获得对竖式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我们着重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时,启发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并通过计算方法的展示和介绍,让学生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到计算“46÷2”的基本策略。第二,围绕教材提出的“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在解释算法的过程中把初步积累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数学思考,获得对新的计算方法的真正理解。


二、提示——计算——自悟算法

学生用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时,对其中的个别环节难以理解。为突破难点,教材用适当方式提示思考方向,并让学生通过完成计算过程,自悟算法。例如三年级(上册)教学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时,为帮助学生理解用三位数中间的0与一位数相乘后,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而不能省略不写,教材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根据体育馆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让学生估计4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第二层次,让学生接着完成例题中的笔算过程,并通过与估算结果的自觉比较,确认或改正笔算结果,从而领悟算法。这里的估计既能使学生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价值,又能为学生探索并领悟笔算方法提供一种启示:如果笔算时漏写了积的十位上的0,那么其结果显然不合题意。

教学时,我们十分重视估算在学生探索竖式计算方法过程中的作用。一是启发学生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百数的计算经验估计“102×4”的积,知道4个看台大约一共有400个座位。二是在学生完成笔算过程后,启发学生反思:联系估算的结果,你认为笔算的得数合理吗?如果积的十位上不写0,那么笔算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还合理吗?从而使学生自主地领悟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尝试——讨论——明确算法

当学生有能力运用已有的计算方法独立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时,教材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先鼓励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例如,四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三位数的调商方法时,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程序和基本试商方法,教材在提出计算“272÷34”之后,直接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34看作30试商,并用初商的9和34相乘后,发现被除数272减34与9的乘积306,不够减。此时矛盾的情境引发了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通过讨论,一方面,学生不难找到矛盾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通过矛盾的解决也明确了调商的方法。

教学时,我们一方面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计算中产生矛盾的原因:因为把34看作30试商,所以初商的9与34相乘的积一定大于30与9的积,因而有可能比被除数大。这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正常情况。另一方面,则通过讨论,使学生主动想到可以把初商的“9”调小一些,这是解决矛盾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从讨论中明确了计算方法,也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发展了计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