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体裁:史学家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18:59
史学家的选择时间:2010-04-06来源:今晚报 作者:王立群 点击:374次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向群臣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刘邦手下的功臣王陵第一个起来回答刘邦:“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可是,我们遍读《史记》、《汉书》的有关纪传的记载,找不到项羽“妒贤嫉能”的任何证据。王陵所举的“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四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史料中一条也找不到。王陵是刘邦的同乡,此公的最大特点是为人耿直。刘邦临终之际,吕后向刘邦问及相国人选,刘邦给出的答案是:萧何之后曹参,曹参之后王陵。可见,刘邦对王陵非常器重。吕后大封诸吕之时,王陵第一个站出来义正词严地以“白马盟誓”驳斥吕后,坚决不主张封诸吕为王。吕后气得牙根直痒,但是,王陵此时身为右丞相,而且高举的又是刘邦定下的规矩,吕后非常无奈。此时的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都迎合吕后,同意封诸吕为王。王陵因此义愤填膺,怒斥陈平、周勃。这么一位耿直的大臣应当不会无端造谣诬陷项羽、取悦刘邦,因此,王陵所言一定有凭。但是,司马迁、班固硬是没写。无奈!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封萧何为天下功臣第一,曹参为功臣第二,接着又封了第一批功臣,但还有一大批功臣未及封。有一天,刘邦站在宫殿与宫殿相连的通道上,看见手下的大臣三三两两地在一块儿议论纷纷。刘邦挺纳闷,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谈什么?张良回答:他们在谈谋反。刘邦一听,吓了一大跳。忙问张良,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张良回答:“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张良之言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张良所说的“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这两句话,分量不轻!前者,我们在《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曹相国世家》中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所诛皆生平所仇怨”一句,遍读《史记》、《汉书》,均未见任何记载。张良此言是对刘邦所问的回答,如果张良瞎扯,刘邦肯定不会同意张良的判断。事实上,刘邦一听,顿时吓呆了,忙向张良问计,可见,张良所言刘邦统统承认,其中包括“所诛皆生平所仇怨”。但是,司马迁、班固更是没记。无奈!真实的历史一旦流逝,就再也无法重复。记录的历史永远小于真实的历史。我们能够做的永远只能是还原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真实的历史未被史学家所记录,因此,全面“再现历史”是不可能的。而历史学家在撰写历史时为什么要选择?选择的原因是什么?面对杂乱无章的史料,史学家撰写历史必然要有选择,即使让我们写一段当代史也必然会有筛选;但是,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史学家本人。首先是史学家个人的偏好。这种个人偏好受时代环境、个人经历、意识形态、心理状态、美学追求、撰写动机、史学修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同样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史学家的笔下,呈现出来的形象差异极大。对所爱之人,必然有所回护,甚至会有删除。对所憎之人,必然会详加记录,甚至采用野史传闻。史学家本人的道德水准实在是至关重要。中国古代一直崇尚良史,就是因为古人懂得,记录历史一定要尽量客观、公正。由于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都是史学家记录的历史,所以,当我们阅读这些历史文献时就不能不多问几个为什么;否则,我们可能会受到历史文献的误导。(责任编辑:新青年)
本篇文章来源于 乐读网:www.ledu365.com 原文链接:http://www.ledu365.com/a/shiye/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