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月传说2144游戏:核能的代价 [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3:48:26

核能的代价

类别:国际观察   浏览量:201   版次:GB05   版名:地球周刊 事件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4-17
作者:潍 原创摘要:日本的核危机会否动摇民主党和共和党一同支持的“核能复兴计划”,无论30多年沉寂后核能能否在美国实现复兴,通过福岛危机,美国人其实并未能看清楚核能在安全和成本上的真正代价。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燃料棒的临时存放地。这些高辐射、高危险的核物质最终该如何处理在德国国内还没有定论,一些低辐射的物质已经确定将在2015年处理。

    工人在小心地将机器切割成小部分,工人在监控辐射程度。

    日本的核危机会否动摇民主党和共和党一同支持的“核能复兴计划”,无论30多年沉寂后核能能否在美国实现复兴,通过福岛危机,美国人其实并未能看清楚核能在安全和成本上的真正代价。

    发生在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混乱———爆炸、着火、泄漏、污染并没有阻碍华盛顿的两党一同支持所谓的“美国核复兴计划”,在两党“牛头不对马嘴”的今天,这实在是罕见的和谐团结。共和党人说发生在日本的核灾难完全是“倒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碰上一次;民主党以总统奥巴马和能源部长朱棣文为代表,推崇核能是实现零排放的清洁能源,为了解放美国人对于煤炭发电和石油的严重依赖,核能似乎是未来的光明所在。

    核能复兴似乎势在必行,可是美国何时有过核能复兴的土壤呢?(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就算在日本地震灾难来袭之前,美国核能研究学者和政府官员专家也多次提出要复兴核能,这种理论在国内曾经产生不小争论,也获得部分华盛顿政治家的支持。但庞大的复兴计划始终摇摇欲坠、无法前进,首要的限制因素是成本过高。新核电站的建设费用动辄数百亿美元,而需求也并没有想象中积极,美国核电比例占20%左右,其余绝大部分被煤炭发电填补,电力供应充足;投资者出于核电的特殊安全考虑异常谨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在过去30年中有关限制碳排放的国际条例始终未能顺利确定,美国政府一直阻挠严格限制排放和碳配额制度,所以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特性始终得不到重视。

    这次,在奥巴马政府宏伟的新能源战略中,复兴计划能有所突破吗?核电工业在美国一贯获得政府“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现在奥巴马更是给予史无前例的巨额拨款,共和党基本上是反对任何政府开支的,但是在这个“能源要道”上也开绿灯,居然嫌奥巴马给的还不够,还应该更大方一些。但是,华盛顿的政客智囊们有多拥护核电,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就有多憎恨它,政客和智囊只能吆喝,掏腰包的却是华尔街的巨头,于是这么多年来,别说新建核电站,连可以冻结的项目都没有一个。很多人认为核电是廉价的,只要链式反应一启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产生。这种想法只能忽悠群众,其实并非如此,核电站的建设和维护非常昂贵,相比之下,核电的成本高于火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

    从2008年开始,有9个州提议建设新核电站的项目被否决或者搁置了,不是出于安全考虑,而是经济因素。还有其他数个2008年前申报已经开始运作的项目也无限期延迟,皆因核电站的建造成本30年间已飙升3倍———一个反应堆的造价早超过100亿美元。美国核能委员会副总裁理查德·迈尔斯认为,在今日美国的能源组合和经济条件下,说核能复兴不切实际,他说:“提倡复兴的并不是行业内部的人,而都是门外汉,市场对核电的反应并不积极,就算政府高调宣传复兴计划,市场也没有过高预期。”(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全球范围内核电都是政府主导投资的项目,在俄罗斯、印度等国,核电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世界上目前正有65座新反应堆在建。可是私人投资部分对于核电还是非常谨慎,他们始终认为核电是危险的,相对同样被热捧的天然气发电,核能具有放射性和污染性,相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核能在造价丝毫没有优势———太阳能一度昂贵,但是最近10年成本飞速下降,已进入市场能接受的范围,风能发电和地热发电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于是核能只在那些“财大气粗”的地区快速扩张地盘。(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成本和安全也不是完全割裂的,在日本发生核事故后,人们才意识到要善后核灾难需要付出惊人成本,同样,在正常运作下如果省下安全投入,就会产生事故隐患。

    通用电气公司是美国核电工业的主力军,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马克1型”(M ark 1)反应堆,目前美国境内的124个反应堆中有23个就是这种类型。但是,早在1972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一名安全官员就警告,“马克1型”存在安全隐患,他指出这种反应堆的混凝土安全外壳比较薄弱,在氢气积累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破裂,同时要求立刻停止所有“马克1型”反应堆的运作。该官员的说法立刻引起重视,但当时美国核电厂和官员都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1型”设计,经不起政策上的修改。这位官员的顶头上司在一份备忘录里这样写道:“如果要修改‘马克1型’反应堆,意味着现在就当场终结核能。这将引发巨大混乱,不是任何人能独立承受的。”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能源部的官员再次警告“马克1型”安全外壳在燃料棒过热熔融的情况下有90%的机会会崩溃,后来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燃料棒熔融后只要几个小时就会外壳崩溃,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只需40分钟。但是通用电气表示,“马克1型”已经有40多年安全纪录,包括美国境内的23座,全球一共有32座“马克1型”沸水反应堆,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外壳崩溃事故。

    那位直言的官员发出警告后40年,日本福岛的“马克1型”出现问题,情况和他预言的完全一样,当然更新型的反应堆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别忘记全球还有30多个“马克1型”正在运作,其中数个位于在日本大地震前一天刚刚得到继续使用20年许可证的美国弗蒙特核电站。

    卡尔·马克思是美国的核能历史专家,他以“从悲剧到闹剧”回顾美国的核能发展。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大力发展核能,很多摸索性的初期的实验都以失败收场,甚至发生一些事故,技术逐渐成熟之后核电站的建设笑料不断,曾有一座核电站实际建造时间是预计建造时间的2倍,完工成本是预算的10倍。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核能工业需要政府的大力补助,否则从经济效益上说完全不合算。但是美国人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随着对全球变暖的恐惧逐渐加深,美国人发现核能的确是化石能源的良好替代,在产生20%电力的同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却是零。就算没有太没有风的时候,也照样能发电。逐渐地,“反核能”恐惧情绪逐渐消失,最近的一次民调显示,71%受访者支持复兴核电。

    这么高的支持率是两党合作的非凡结果,于是参议院顺利通过了“有利可图”的新核电站修建计划,政府将负责修建、运营、垃圾处理、意外保险等所有支出。

    可是投资市场并不给核能面子。2008年以前全球电力需求量逐年稳定上升,很多核电站建设规划中预计此趋势不会停止,但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电力需求开始下降,多数新核电站的建设已经没有理由支持。另一方面全球节电技术正在飞速进步,电使用效率日渐提高,这也减少了需求量。从2008年开始全球天然气价格不断下降,在很多国家,天然气价格已经下降了超过30%,天然气发电的成本越来越低,对核电形成竞争威胁。

    虽然参议院对核能复兴计划开绿灯,但行业对于如何妥善处理核废料依旧没有完善计划。日本的例子说明,要建设一个能安全控制原子能的反应堆依旧是人类面对的困难挑战,尤其是美国人已经歇手了30多年。

    资讯公司Brattle Group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增加反应堆对于完成2030年减排任务并没有明显帮助,相反投资更节能的建筑物以减少耗电需求,成本只是核电的1/10,作用却与核电相当。

    学究们相信日本的灾难会改变参议院两党对复兴核能的态度,事实上不可能,墨西哥湾的泄露事件和各处的矿山灾难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石油和煤炭的态度。没有人愿意在一夜之间损失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核电站,但一旦出现事故代价就不是数百亿美元这么简单。

    指望一座核电站经受10级大地震和25米高的海啸有点不切实际,市场也不强迫人类要用危险的铀来发电。核能如今卷入一场完美风暴,不幸,这是一场关于政治的风暴。

    原作:MichaelGrunwald

    编译: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