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紧的近义词是什么:切尔诺贝利,核能利用的噩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4:38

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
当前,日本核危机牵动了世界各国的神经,许多人都联想到了25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爆发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城外3公里处,核电站反应炉核心发生了一连串爆炸。整个核电厂地板开始颤动,反应炉1200吨的顶盖瞬间喷入高空,一股超强辐射气流随后在核电厂方圆几百公尺的范围内释放铀和石墨。火花从裂口向外喷溅,携带着强辐射粒子喷向几千公尺的高空。
以上情景,出自史上最严重的核工业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当时,第一批赶往现场的消防员在缺乏适当保护的情况下与大火搏斗,喷洒了无数吨水后却无法减弱火势。当晚就有2人死亡,接下来则有28人丧命。
次日早晨,冲上高空一千公尺的放射性云柱污染了云层。在夜晚时,普里皮亚季城中的辐射值攀升到正常值的60万倍。
隐瞒
此时,普里皮亚季市民对3公里以外的灾变毫不知情。官方并没有向公众发布消息,只表示反应炉一切正常。直到4万多居民暴露在高辐射下两天之后,才有超过1千辆巴士抵达普里皮亚季,帮助他们在三个半小时后全城疏散。
就在这两天内,带有放射性粒子的云层向北方飘移了1000多公里。第三天,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大量放射尘突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出现,国际社会这才意识到:一定是某地发生了重大事故。也就在当天,苏联才正式公布这一事故消息。
实际上,最开始的时候,连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都弄不清楚情况到底有多糟。事故发生后两天,苏联顶级核能专家组成的科学代表团就来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进行评估,但他们也无法提供任何确切信息。当时科学家们甚至认为,反应炉到下个月就可以恢复使用。
不过情况仍在继续恶化。一方面,辐射粒子仍然在大气层中四处扩散,尤其是放射性云层持续向欧洲飘去,甚至在法国和北意大利都检测到放射性铯和碘;另一方面,反应堆的危机也在继续扩大,反应堆内部的高热燃料仍在持续以3000度高温燃烧,不断散发出更多的放射性气体。而且,这些燃料还随时面临塌落的危险,一旦这些带有高放射性的核物质塌落入地下水,被污染的将是整个国家的水源。
封堵
在逐步摸清情况后,苏联逐步开始应对。第一轮战术主要是:灭火、封炉、围堵。
事发后第三天,苏联出动80架直升机灭火。士兵们从200公尺的高空徒手向反应堆空投80公斤的沙包,希望将反应炉内还在燃烧的火焰闷熄。直升机的数量在次日后攀升至110架乃至300架。
此后,共有6000吨沙和硼酸进入反应炉的裂口,但是巨大的堵塞口下有上百吨核燃料持续闷烧并逐渐熔化沙子,导致封口再次崩裂。
为了更有效地封住反应炉,苏联采取了投入对热能吸收良好的铅的方法。两天内,2400吨的铅被空投进入反应炉,令温度出现下降,辐射逐步降低。这个方法后来遭到了抨击,因为有些铅熔化后会直接进入大气,事后在一些被辐射的儿童体内都检测到了微量的铅元素,但在当时,确实很难找到更好的办法。
加固
不过,虽然裂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反应炉内的核燃料仍在猛烈燃烧,坍塌进入地下水系的危险日益加剧。对此,苏联展开了第二轮战术:托底加固。
事发17天后,一万名矿工进入事故现场,试图通过挖掘几百公尺的地道,靠近反应炉并在底下放置降温的冷却装置,来抑制核燃料的燃烧。这些矿工分30人一组,每三小时换班一次,在恐怖的高热和缺氧状态下共用时1个月4天才挖完了地道。反应炉底部被挖开的地下空间里,填满了水泥以巩固整体结构。
封堆
切尔诺贝利的火势开始得到控制,并最终令链式反应终止。但是,紧跟着又有问题出现了:事发地周边仍然有无数高放射性的废墟和物质散落在环境中,这就需要尽快开启最后一步战术:封堆。
10万士兵与40万平民参与了这次为期一年多的清理工作,有30万立方公尺的污染区都必须用水泥掩盖。最后,一个170米长、66米宽的钢铁混凝土石棺被设计出来,这个巨大的混凝土罩子将覆盖整个4号反应炉,形成一个将其彻底与外界隔绝的石棺。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处理此次事件花费了苏联120亿美元,直接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006年,官方的统计结果是,从事发到目前共有4000多人死亡。但是绿色和平组织,基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数据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900多万人,随时可能死亡。因此,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官方统计的结果多了至少9万人,致癌人数:27万人,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第一财经日报》2011.3.18文/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