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西湖国际广场:[快速提高成绩的法宝:学会的三个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1:28
  
   学习三部曲之(一):学生为什么学习不好?

     平等思维唐曾磊

    学生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浮躁。  

    浮躁有五种表现: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5)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有上面五种浮躁习惯,学习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因为有上面的浮躁习惯,就会导致三种危害:学的时候学不会;考的时候考不出;错的时候改不了。  

  具体分析如下:  

1.学的时候学不会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所以,在对他们做咨询的时候,我总是戏称他们都是“撒谎长大的”。  

   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  

  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很多同学不承认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自认为自己上课是听懂了的。至于后来不会做了,是因为时间久了,或者又忘掉了。  

  为了让同学和家长们认清出这个问题,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我们这里咨询的同学基本都跟我做过这个小游戏,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难一次性做出来。我先做一遍,然后问学生:“会了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同学毫不犹豫地说“会了”,但我让他重复的时候,他根本做不出来。有大约百分之十强的同学会说一些“差不多、好像会了”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话。我会给他们解释:“差不多”意思就是“差得多”!“好像会了”意思就是“肯定不会”!这样的判断往往屡试不爽!让他们试验的时候,也往往是做不出来。  

  还有很少的同学,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吧,他们会承认自己不会,显然这些同学要仔细得多,经过两三次的演示以后,他们才敢于自己亲手试验。但第一次也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没有学会的时候自认为学会了而拒绝继续深入学习的问题,存在浮躁的问题。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拿登上十层的台阶作为学会的话,只要不达到第十层台阶,任何一层台阶停下来都是失败![/B]  

  所以,有一句俗话: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他们距离成功有的远,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们停下来了。学习停止了,在没有充分学会的时候,学习停止了,这时候,遗忘的因素会很快占到上峰。这样,当时认为学会的知识,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考试的时候考不出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另外还有的同学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他的听课效果。  

  有一个初二的女同学名字叫做李琦,她的数学和物理都在五十几分,不能达到及格分数。她的父母非常着急,来到我们基地咨询。  

  我们的老师在给她讲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看似很小,却又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她的头发在影响她听课。每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低头,头发就哗啦散落在她的眼前,她就习惯性地用手一拂,有时候还很优雅地把头向后一甩。据上课老师统计,45分钟一节课她拂头发的次数居然超过了50次!所以,我们给她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头发扎起来!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补习,她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一下子提高到了八十几分!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很多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  

   对于学生来说,深入看书有两方面:  

  课前看书[/B]  

  目的就是找问题:  

  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  

  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预习时先要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预测。      

  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课后看书[/B]  

  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  

  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  

  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  

  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  

   2.考的时候考不出  

   指的是学习者在自认为学会的情况下,遇到自认为会做的题目,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做出来不能得满分。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自以为会了,其实没有真会。  

  二是真的会了,但浮躁严重,得不了分。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学生很多时候看到题目,没有仔细审题,而是急于动手,所以经常出现题目看不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做对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   

  做题目的时候,先写出明确的已知,求证或求解,然后再做题目是一种比较好的解题习惯。  

  失败的人都会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会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  

  但下一次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其实下一次就是从现在开始。  

  人生就是现在,从前只是记忆,将来只是想象,唯有现在才是真实的,把现在抓住就抓住了人生。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有那么一天,时空倒转,让我们从80岁活到一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人将成为哲学家,世界上一定会多出几百个百万富翁”。  

  大卫•葛雷森说:“我相信,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法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去,而无人得知未来。”  

  要停在当下,不要急着往前走。  

  如果每一个现在在辛勤地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将是一种持续的增长状态;如果每一个现在都在碌碌无为、低效率的工作状态、或者无进展、得不到进展的工作状态,实际上是白白消耗了生命。  

    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每次老师在强调赶进度的时候,我总是反问一句:学生都没有学会,你想赶到哪儿去?  

  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急着做题,而是要先把题目看清楚再做。  

  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  

  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  

  有什么隐含条件?  

  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出问题?  

  ……  

  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很多同学总是急匆匆地把题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让他检查,他就根本检查不下去,有些很明显的问题,本来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他盯着看半天都看不到问题。  

  清华附中有一个初三的女生名叫马小月,在中考前一模考试以后来到我们基地咨询,她很自信地说,她这次的数学成绩虽然只有六十几分,但她实际上是八十几分的水平。原因是因为有一道十五分的题目,她在稿纸上本来做对了,只是在往试卷上誊写的时候抄错了!  

  当时她的父母也深深地点头,表示事实确实如此。  

  我问马小月:“你觉得很委屈是么?”  

  她点点头!  

  我说:“那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  

  她低下了头。  

  我又问她:“你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么?”  

  她点头说:“出现过。”  

  “那为什么没有彻底改掉?”  

  她又低下了头。  

  “考不好,活该!你不是八十几分的水平,你就是六十几分的水平!因为你现在出现这样的错误,中考的时候还会出现!”  

  这时候她的父母开始点头了。  

  我继续说:“因为你认为这种情况只是偶尔的,下回就不会出现了,所以,你就不会认真对待,不会下定决心,也不会每次做题时做到一次性把题目做到满分,不会每次做完考题后认真检查直到不出错误。如果不是每次这么做,到考试的时候就不能一定保证会做的题目得满分。所以,我们认为:学习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浮躁。”  

  不检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学生做完题目后,耐心已经达到极点,最想的事情就是赶紧交上去万事大吉。  

  这种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永远不会好。  

  有个朋友的女儿,是20中初三的学生,名字叫顾小梅,有一次,我拿一个题目问她是不是会做,她说会做了,但让她做的时候,她做不出来。在老师给她讲了题目后,让她把这个题目彻底搞懂,练到熟练的程度。  

  她的父亲就问:“你们叫三倍快速学习法,怎么没有看出快来?”  

我回答:  

  “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彻底掌握,就是最快的方法。”  

3.改的时候改不了  

  具体表现为:   

(5)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人大附中有位初三年级的女生名叫孙一芮,她本来就是班里比较出色的学生,尤其是数理化成绩,有的已经接近满分。但由于人大附中竞争非常激烈,她的排名只能在200名以后。因为人大附中几乎是北京中考录取分数最高的中学,她要想稳稳地升入人大附中的高中部,要考到200名以内,甚至最好是考到150名以内才比较有把握。但她和她的父母觉得靠她自己的努力没有把握达到这个目标。  

  她刚来到我们基地咨询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我的成绩还要高。”  

  我当时就回了她一句:“你这次有多少分是因为‘低级错误’丢的?”  

  她说:“数理化三门大约就有十几分!”  

  “上次考试有没有犯‘低级错误’?”我进一步追问。  

  “有!”她很诚实。  

  “再上一次呢?”我步步紧逼。  

  “有……”她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好像一直有……”  

  “从小就是犯‘低级错误’长大的对么?呵呵!”我开了句玩笑。  

  “对对对!呵呵……”她倒也直率。  

  “只要你认为是‘低级错误’,你就永远改不了,就永远不能重视这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题目会做,但怎么都不能把会做的题目得满分!”  

  “对对对!您快跟我说一下怎么改掉这个毛病吧!”  

  “打掉浮躁!”  

  ……  

  后来在我们的指导下,她一模进入全校前200名,二模进入前150名,最后中考的时候,她的成绩在全海淀区排名第83名。  

  有以上5种浮躁的习惯,学生的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很明显,学习过程的目标就是把知识学会。   

  学会是我们的目标,关于学会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学会?学会的标准是什么?  

  怎么能在考试的时候准确地考出结果?怎么能在工作生活中很快学会并且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这些问题看似不那么重要,但请跟着我一点点分析完了,你就知道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只要明白了上面的问题并能够依照来实行的话,每个孩子,只要他不是天生的大脑有问题,都可以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  

  这两个问题给出了学习每个知识的检验标准,试想如果学习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标准,也就是说,所有的学习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就会由于不知道是不是学会了,浪费很多时间不断重复已经学会的知识,而且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有一个检验指标,不能指导学习过程,使学习过程科学化。  

  问题不明确就会走很多冤枉路,这种事情非常普遍。  

  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自以为很明确问题是什么了,但事实上不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且不止是知识不够不足的人,很多世界著名的研究人士也会犯这种错误。  

  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在做一个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将锗提炼得更纯。  

  日本新力公司的江畸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但每次试验都难免会混进一些物质,而且到了一定阶段后,每次测量都显示出在一定范围内的无规则的数据。显然他们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后来在一次讨论中,他们重新考虑这个研究的问题,我们到底要研究什么?  

  经过反思,他们认识到他们原先对问题的定位不够准确,他们把问题局限在如何将锗提炼得更纯这一点上,但真正的问题是:让锗在晶体管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  

  问题一旦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就容易进行了。他们去掉原来的前提,而另辟新途,既然提纯很难,那么可不可以添加一些杂质来达到目的?  

  于是他们有意地一点一点添加杂质,研究晶体管随着杂质的增加,性能发生的变化,终于他们发现:在将锗的纯度降到原来的一半时,晶体管的性能最理想。  

这项发明一举轰动世界,江畸博士和黑田百合子分别获得诺贝尔奖和民间诺贝尔奖。  

  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想赶紧往前走,赶紧找出答案,但经常忽略问题本身。我们应该从界定问题开始,首先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我们接下来就要详细分析上面提到的问题。  

  学会有三个标准:  

1.得满分  

  人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往往会不敢明确,因为他们希望给自己留有余地,希望到最后完不成目标的时候可以找到借口,不让自己太难受,因此,很多人习惯于把目标定得模模糊糊,而且标准也是尽量低一点。  

  这里,我们提出的学会的标准就是得满分。如果一个题目10分,那么得满分就是得10分。只有得10分才叫学会了,否则,得9分、8分,都叫做不会!怎么办?继续学习!重新做!  

  只要学生没有得满分,就要重新做。  

  把一个题目学到得满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满分含有三层意思:  

  一是前因后果,因果关系绝对不能错。  

  题目中有的前后两步骤之间是因果关系,有的不是。  

  凡是有因果关系的,要考虑第一步是不是一定可以推出第二步?  

  什么时候可以推出来,什么时候推不出来?  

  因果关系中先因后果,次序是否有错?  

  题目的整体思路为什么是这样的?  

  除了这种思路,还可以有什么样的思路?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思路?  

  第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这么做行么?  

  最规范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画辅助线的说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标准的说法?  

  每一步骤与后一步骤之间是什么关系?  

  每一步是不是必然推出下一步?  

  这一步还可以推出什么结果?  

  因为有什么条件才能推出下一步?  

  这一步用了什么概念、公式、定理?  

  每一个概念我是不是完全掌握了?  

  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我都很清楚了么?  

  公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题目符合公式的前提么?  

  对这个公式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  

  这个公式有几种变型?每一种变型适用于什么情况?  

  所用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定理中的每一个关键概念是不是清楚的?  

  题目做完了,有没有感觉上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罗嗦?  

  什么样的答案既简练又准确?  

  ……  

  把上面的问题都想明白了,这个题目从道理上来讲就基本掌握好了。  

  二是采分点一个都不能少。  

  每个大题都会有几个关键步骤,这些关键步骤都分别承担一些分数,只要某一关键步骤出现错误,就一定要扣分,不论其他部分做得是否正确。  

  当我们把题目理解透了的时候,看到一个题目,就需要明白一下问题:  

这个题目在考什么?  

什么地方是真正的考点?  

根据这个考点,答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什么地方应该作为答题的重点?  

考官设了什么陷阱?  

他出题是不是够妙?  

如果我出题的话,怎么出题会更能够考出学生的水平?  

……  

  三是只要这个题目会做,一个字都不能错。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总会想着赶紧把这件事情做完,再赶去做另外的事情。这就是典型的浮躁。  

  人们总是不能停留在当下,不能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事情之中。几乎每件事情都是如此。  

  所以,人们总是活的不真实,总是没有在生活,而是在奔波,在急匆匆地往前走。  

  走到前面去干什么呢?  

  其实没有干什么,是再往前走!  

  问题是人们错过了当下,他们做的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不够完美,他们不能享受现在的时光,他们的心不是在追忆从前,就是在畅想未来,唯独没有现在。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们总是想着感觉做完手头的工作,在着急着做完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一个活在现在的人,也就是他具有活在此时此地、活在这个片刻,而不活在其它地方的能力。  

  三倍快速学习技术提示我们,只要没有完全正确,哪怕错一个字都要全部重做!  

  这是体罚吗?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给学生一种刺激,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只要我会做,不可以做错,因为做错了会重做,这可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与其匆匆忙忙地做错了重做,还不如稍微慢一点,只要会做的全部做对呢。  

  当学生们有了这种心理状态的时候,他们就踏实多了。他们就会安安稳稳地坐下来,不急不慌地把题目仔仔细细地做完,并在上交前认认真真地检查好,争取不出现任何错误。  

  有人可能会不满意:只错了一个字就让学生重做,会不会太耽误时间了?  

    我们要强调的是:既然这个题目会做,为什么要错一个字?为什么不一次性做到满分?尤其要提醒的是:为什么没有在上交之前把这个错字自己检查出来?  

  所以,在这里,只要做错了,就要重做。  

  什么是做错?  

  不得满分就是做错!  

  一般第一次用这种方法训练的同学,从不会到一次性做到满分,一般需要重复至少5次。有的同学甚至需要做十几次、几十次才能真正把一个题目做到满分。因为他从来没有这么真正学会过一个题目。  

  北京蓝靛厂中学有一位同学名字叫贾伯松,他第一次来我基地补习课程的时候,上完两个小时就来投诉我的老师,说老师耽误时间,两个小时时间,居然连一个问题还没有讲完。我问他,“你能够做到满分么?”他不好意思地说:“尽管我还做不到满分,但是我可以回家做啊!”我马上接口:“如果你能够回家好好做,今天就不用来我们这里补习了!”……  

2.熟练化   

  在清华读书,有一个很大的便利,那就是,你有机会接触到各省各市的状元。  

  记得前总理朱鎔基在2001年6月6日,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为经管学院全体师生和清华其他各院系学生代表做的讲座中就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  

  谈到为学,坦率地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不喜欢工程,因为英文好,喜欢文科,老想着转系,不过没转成。有人说没转成是对的, 因为国家后来还是重视工科的。我那时候在班里不是最好的,……我说我在中学时是班里的第一名,现在跟班上那些认真学习的人相比也没有怎么不用功啊?张(一位师兄)告诉我说:在来清华之前,哪个不是第一名???清华竞争的确非常激烈,人才出了不少,我们班里(指电机系)就出了三个院士。  

  ……  

  接触到这么多的第一名,就有机会学到很多自己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可能出于偶然因素,但100个人的成功中一定存在必然因素。  

  三倍快速学习技术集中研究了很多名清华北大各省市状元和各学科学习尖子的学习方法,经过统计分析,在摒弃了这些学生的天生的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影响这些学生们学习的可以复制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形成了目前的三倍快速学习技术。  

  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我发现大多数学习尖子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学得最好的那门课考试时都有一种非常接近的感觉——试卷发现来后,他们会感到试卷中的题目大多数是很熟悉的,有一部分甚至不需要计算都可以保证写出准确的答案,只有最后的一两道题目是没有十分的把握的,但也基本上有信心可以做对。  

  有这种感觉的学生往往成绩都会达到147分左右(150分满分)。他们之所以没有得满分,往往不是因为有什么题目做错了,而是因为有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样而扣去了几分。  

  基于这种调查,三倍快速学习技术提出:一个题目不仅要做到满分,而且要非常熟练地做到满分。具体标准就是:如果一个题目需要10分钟做出来,在这个学生学会这个题目以后,这个同学必须能够达到在8分钟之内做出这道题并得到满分。否则,就不能说会。  

3.举一反三  

  经过前两步的学习,一个题目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基本上已经没问题了,进一步的做法是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当一个题目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到满分的时候,就需要进一步问自己:  

这个题目可以有几种解题思路?  

哪种思路最快,而且最容易让人接受?  

这个题目曾与以前的哪个题目比较相似?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相似点分别在哪里?  

这个题目实质是什么问题?  

这个题目的前提条件可以有几种变化?  

每一种变化怎么做出来得满分?  

问题可以有几种问法?  

每一种问法通常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这个题目解决方案的关键是什么?  

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  

出题人考的是哪个点?  

这个题目的每一个步骤我都能够根据条件自然推出来么?  

每一个步骤与下一步骤之间的关系准确么?  

如果两步骤之间应该是因果关系,那么前一步骤是充分条件么?  

如果有隐含的条件,那么隐含的条件是什么?  

  显然,要做到上面提到的三点并不容易,所以很少有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把知识学到这个程度。  

  难以执行的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认真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做到满分”的能力。  

学习三部曲之(三):培养认真的能力

   平等思维唐曾磊

  认真是一种能力,不是态度 说认真是一种能力,是针对“认真是态度”的说法而言的。一般,我们都认为认真是一种态度,所以,每次学生表现出不认真时,家长或老师对学生的建议总是“下回认真点!”期待着下回考试的时候,学生会提示自己:“我要认真,我要认真……”于是,学生就认真起来了,并因而考出好成绩来。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奢望,学生不会因为这句话而学习好了,这种话对学生来说根本就没用!   

  人们往往认为,认真是一种态度,而态度是可以短时间“端正”的。当有人态度不认真的时候,就要求他端正态度,认真一点,于是他就会正襟危坐、两眼一瞪,于是就算是认真了。  

  到我们中心来学习的同学,一般我总会问他们一些问题:  

——期中考试考了多少分?  

——60来分。  

——你觉得你会做的题目有多少分?  

——差不多80~90分吧。  

——会做的题目是80~90分,为什么只得了60来分?  

——粗心呗。  

——那么上一回有没有粗心?  

——也有。  

——是不是从小就是粗心长大的?  

——嘿嘿,好像是吧。  

  不论学生还是成年人,太多的人认识不到粗心的危害。   

  很多时候因粗心导致了错误,往往轻轻拍一下脑门,笑一下:“又粗心了!”于是就轻描淡写地放过自己。  

  于是下一次依然会粗心,当然还会原谅自己,“粗心么,又不是真的不懂,下次认真一下就可以了么!”  

  再下一次仍旧粗心,仍旧原谅自己……如此反复,永无更改之日。  

  家长或老师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粗心了吧,下回认真点!”  

  我把这句话的真实意思翻译了一下,就是:你是粗心做错的,不用伤心,不要在意,你很聪明,然后,继续错下去吧!  

  当因粗心犯下致命的错误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可悲的是,很多人到最后还在嘴硬:“太可惜了!运气不好,又犯了粗心的毛病。如果我态度认真一点就不会这样了!”  

  当把认真当作一种能力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认真是一种能力,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而不是象态度只要做出样子来就可以转换。    

  根据三倍快速学习技术的理念,做错题目的原因之中根本就没有“粗心”这个概念,只有不懂!如果做错了,就虚心承认自己不懂,然后才有可能认真地补习基本知识,让自己彻底改掉所谓的“粗心”的毛病,从而锻炼出认真的能力。  

  认真是一种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绝对不是一朝一夕随便端正一下就可以认真起来的!  

  认真是一种作人的优秀的品质,有了认真的能力,学习会学习好,工作会工作好,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好。  

  什么是认真的能力?  

  认真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做到“学会”的能力。  

  “学会”就是前面文章中提出的学会的三个标准。  

  一次性,就是在做好一件事情之前不再做别的事情,直到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  

  所谓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运用各种条件取得预期效果的可能性。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培养者以巨大的恒心和毅力,不断练习和修正,逐渐形成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今中外,凡大学问家在做学问方面都是极其认真的。  

  1785年凯文迪西在空气中通入过量的氧气后用放电法使氮气变为氮的氧化物(NO2),然后用碱吸收,剩余的氧气用红热的铜除去,即使全部的氮和氧除尽仍有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英国物理学家雷莱在1892年发现从氮的化合物制得的氮气每L重1.2505g,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每L的质量为1.2572g,虽然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但已超出了实验的误差范围。他怀疑大气中的氮气中含有尚未发现的较重气体。雷莱使用凯文迪西的放电方法经多方面的试验才断定该气体为一种新元素。因为它极不活泼故命名为氩,原文是不活泼的意思。  

  在此以前,1868年天文学家间孙研究光谱的实验中断定太阳上有一种在地球上尚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并命名为氦,氦的原文意义就是太阳。以后在1888~1890年间美国化学家赫列布莱得用硫酸处理一种铀矿时,获得一种不活泼的气体。在1895年用光谱实验证明了这种气体正好与太阳上的氦光谱相同。雷姆文应用了已发现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预料在它们之间还有一种尚未发现的元素,他在几天之内在大量液态空气蒸发后的残余物中,首先发现了比氩重的氪(原字是隐藏的意思),然后分离出氖(原字是新的意思)。最后在分馏液体氩时又发现了氙(原字是陌生意思)。道纳在1900年在含镭的矿物中发现了氡(原字是射线的意思)。氦、氖、氩、氪、氙、氡由于它们在自然界中含量很稀少,故又称它们为稀有气体。  

  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六种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组成,它们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所以它们的熔点、沸点以及临界温度都很低,并随着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增高。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从氦到氡的顺序而迅速增加。这六种元素的原子,除氦(原子核外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外,其它原子的核外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都是8个,这种结构又称为稳定结构。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能彼此化合,也不与其他元素相化合(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摘自:http://kx.pyjy.net/)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认真实在是做学问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它不是一个人单单靠端正一下态度就可以得到的。   

  认真的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获得。  

  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认真能力的人,那么,生活中每件事情都会做到他们能力的顶峰,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认真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