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横踢教学图片:赵星 ——青春,请做一个连你都很喜欢自己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6:25
青春,请做一个连你都很喜欢自己的人——by赵星 

昨儿上课,学生问我:“赵老师,如何变成一个好玩的人?”

我觉得,是尽可能的做一些远离你工作的事情。如果你的工作是IT,你可以去玩摄影,玩音乐,玩街舞都可以,与你本职工作的偏差越大,你会玩的东西越多,你就会越来越多的变成一个让人很稀罕的小孩儿。

就拿公益这件事来说吧,我就觉得很好玩(可能很多人觉得我态度不端正)。但是当助理把我卡里的真金白银换成孩子课堂上的笑脸,以及之上鲜艳漂亮的画儿的时候,我会觉得:“真TMD值”800块钱,一个年级每个孩子一套米奇水彩笔,姐立马果断的又转过去800块,开拓第二个色彩教室!只要是值得的,就是好玩的。

谁每天捧着《商务专刊》读那些成功女性和精英男性的故事啊?

谁喜欢每天看着杂志上穿着各种大牌正装的人讲自己千篇一律的奋斗箴言啊?

 

你是不是也很喜欢好玩的人?

你是不是听说朋友不靠谱的事儿就觉得很欢乐?

你是不是也希望变身一个什么都会,什么都做的很棒的新青年?

 

无数的言论告诉你,你要成为业内的专家,这样你才有话语权!

无数的书籍告诉你,你要不顾一切肯攀登,这样你就会遭出头!

无数的广告告诉你,早晨喝星巴克,中午吃牛排,晚上去夜店找个姑娘才是牛逼的人生!

可是有一天,你会发现,你除了本职工作,再也没有新鲜的话题可讲了

当你三十岁的时候,你除了有一些钱,还有什么样关于二十岁的记忆?

 

事情并没有那么糟

很多人觉得吧,很多事情并不是这样的。不忍着,就会没有工作,就会没有钱,就会没法生活,就会…..惨到要死……应试教育课上多了吧。

我刚上班的时候,遇见经济危机,觉得公司要裁人肯定先裁掉我。那天,我坐在马桶上问我妈如果我被辞退了,怎么办呢?

我妈头都没抬的说:“那就回家啊,休息休息再工作呗!大不了在家混吃混喝呗,你又不是生下来就赚钱给家里的!”

我仔细回忆了很多细节,通常当我们留在北京上海香港纽约等大城市,为什么会压力大呢?

因为视野太小了!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塔尖上的那一小撮人,并一直试图爬上去变成那一小撮人,结果通常半路就摔死了,或者也就爬到半山腰就退休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故意不给自己留后路,逼迫自己向前走,可是向前走明明有很多路,可是你就只看见那么一条路,于是你就比较容易压力大,还抑郁。

很多人会觉得,老子好不容易毕业在北京找一牛逼公司啊,万一出点差错被辞退了就太没面子了!以后弟兄们之间肿么混啊!

即使生病了,也依然坚持,会觉得老子不坚持,饭碗就没有了,老妈以后跟邻里街坊拿什么夸我啊!

事实上,就是我们自己在逼自己成为华尔街精英,谁也没逼我们,甚至谁都不在乎我们到底能不能成为华尔街精英!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因为工作出错等等原因,造成了辞职或者被辞退,我们还剩下多少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我饿偶们有多大的可能性是关在自己的小黑屋里愤懑的觉得以后该怎么办?

姐就想很想吼一句:“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大!”

所以——

青春呀,你在忍什么?世界那么大!

在中国,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纽约客的记者问我:在中国,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皱着眉头跟他说:“做自己。”

这个答案,我很不满意,但是又说不清楚为什么,我似乎一直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表明,我是因为“做我自己”而感到幸福或者成功。

余莹是我的好朋友,她疯狂的热爱旅行,2009年参加昆士兰旅游局“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大堡礁看护员”招募活动,还入围全球前50强。她在最近一段环游世界的旅途中,写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Andy是我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沙发主人,他是电视台的助理导演,五年前和妻子离婚,有两个可爱的孩子。Andy说:“人们告诉你幸福的生活标准是有好车、大房子,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当我拥有这一切的时候却是我人生中最不快乐的一段时光。”

世俗对成功的定义是有钱,有车,有房,以及再有点别的物质的东西……但是我总是很清晰的感觉,每一个上了班的人,或者说有固定工资入账的人,幸福感大大低于没有固定收入的时候,比如上学时钱少的时候。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一起凑钱,去两个人都想去的地方,住单人房,挤在一个单人床上睡觉,买吃的只买一份一起吃,或者你去买这个,我去买那个,但谁都不会计较谁比谁多花了钱,也不计较谁得到的多,谁吃到的少。可是经常,我就那么明显的趴在键盘上,头疼脑涨的想起一堆没有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其实是可以给我带来钱的,可是我却难过的连饭都不想吃。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幸福和快乐感?我们内心对成功的定义到底有多么的形而上?难道我们追求的成功,真的是钱吗?

前几天跟古典聊天,他曾了解我在职场各种时段所迸发的各种开心和不开心,他跟我说了一段话:

 

 如果你要的是升职加薪,你就很纠结,没到纠结,到了也纠结;如果你要的只是影响力或者认可,或者尊敬,那就无处不在。别把你的价值物质化,他会变得容易击破。

 

我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那种我一直以来能感觉到但是说不清的感觉,立刻就清晰了!

我记得我在和各种出版社签书约合同的时候,所有人关切的问我版税是多少,我能赚多少钱,我是否能从写书中变成小富婆。当然,我说我不在乎版税高低是假的,但是在版税差距不算特别大的时候,我会更加看重出版社是否更加尊重我的文字,我的意见,以及能否耐心的听取,作为作者内心本来想要表达的东西。我认识很多作家,或者叫作者,很多时候,他们的作品所表达的并不是原来的意思,因为商业,因为这个浮华的世界需要很多的起承转合才能让生活在一沉不变中的人,去掏钱买点惊心动魄。可是往往这样之后,作者的意思被完全改变,或者说,每一个作者,为了销量,在固有的“模子”下面编出一行行的字。这是潜规则,不在里面的人不知道这其中被卑微的改变的苦。

我也曾被这样潜规则过,被编辑追着我跟我讲:“曲折不够!”或者“读者关心的是攻略和怎么省钱……”只是有一天,我突然在电脑前选择放弃,放弃的干干净净。我不想我青春里的某几个月的时光里,被金钱涂抹的乱七八糟,然后这种混乱和虚假,还被倾销到很多人心里。

我的台湾游记,是在拒了15家出版社之后才最终签出去,因为他们答应我,保留所有的文字和感情;我的85后职场励志书,是在拒了全国近20家出版社之后才等来了版税不高,但最终理解我的编辑。我就坐在家里安静的等,不慌不忙的签,不悲不喜的看着每一步都在往我想要的方向靠近。这其中的每一次动作,我都异常的平静,因为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

如果我只是想要钱,想要销量,想要这些很物质化的东西,也许我会为此早早签出了好几本,或者目前正在家里算每本书能带来的钱是多少。如果不如意,似乎还应该和出版社论个价!毕竟提高点版税百分比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可是我的内心里一直在抗拒,不明原因的抗拒,我到底在等待什么?

我特别感谢4月28日在台湾上市的《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台湾版,因为在从年后交稿,到即将出版,我看到了台湾出版社一行人给我带来的所有感动。她们高效,从收到稿子到上市只有两个月;她们温暖,中途写卡片给我,鼓励我耐心等待,谢谢我的配合;她们努力,半夜十点还回复我的邮件;她们为我着想,帮我努力去办各种麻烦的事情。跟天下文化出版社的合作,让我很真切的感到一种“被尊重”。这种感觉所带给我的幸福和安心,大大超越版税高低的问题。今天安安问我,是否计算过这本书第一次付款会给我多少钱,以及我应该用哪种方法避开国际跨行转账的手续费的问题,其实我都不知道。我就是那么那么很信任的把一切都交给了出版社,因为他们交给我一种很有“价值”的做人做事的积极态度,这种信任的感觉,放心踏实的愉快感,诚心诚意的满足感,也许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感觉吧。

当然,除此以外,我因为第一本小书的在台出版,了解了台湾和大陆出版社的不同,了解台湾人的做事方式,第一次开自己的签售会,第一次因为一本书而去很远的地方面对媒体,第一次被人安排好所有行程,还有就是第一次给很多一年来喜欢我的台湾朋友们大大的拥抱!每次想起这些,就觉得心里特别温暖,而且特别有趣。一年后的今天,用另外一种方式重新踏上原来的那片土地,盐酥鸡还会在原来的摊位吗?

有时候我很后怕的想,倘若一年前我稍加努力的编出一个跌宕起伏的职场小说给你们看,现在我是否能揣着一点点版税的钱,安安心心的睡觉,还不用担心被你们骂?

我终于想明白了,“做自己”,就是追求那些真正能让内心真正满足的事情,这些事情让你感到被尊重,被认可,让你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无所不在。而做自己,首先就是一种成功,因为你需要很坚持的内心去抗拒周围的干扰,而每一次被打击之后的继续坚守,会让你的内心不断强大,变得愈发无坚不摧,变得愈发“不要脸”。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坚持,等来或者换来了对方的接受。然后,你赢了!

当然,很多人会讲,在中国做自己很难。可是我历数我25年的生命,我却觉得,难是因为没有坚持。你不应该坚持到底,而是应该坚持到顶!

金钱,只能让人感受到被某一个支点撬起的干枯感;而无所不在的价值感,才会让你有一种被萦绕的感觉,而这种萦绕你的东西,会让你感到幸福与美好,安心与真诚,或许,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成功。

—————————————————————————————————————————————————

赵星,自由、热情、睡不醒的85后北京女孩,爱旅行、爱音乐、爱创意、爱设计、爱手工、爱暴走、爱欺负人。现任职于国际公关公司,同时为特约撰稿人、专栏作者,文章散见于《大学生》、《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