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曾裕童男朋友吻照:毛主席说:再给你们增加一项任务——回家乡搞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46:50

毛主席说:再给你们增加一项任务——回家乡搞调查

时间:2011-04-21 18:01来源:春秋周刊 作者:陈守信 图1:毛主席手书的《出差守则》 图2:毛主席对高碧岑调查报告的批语 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主席接见负责他的安全保卫工作的一中队时,提出要给他们增加一项调查任务后,部队党委  
图1:毛主席手书的《出差守则》    图2:毛主席对高碧岑调查报告的批语       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主席接见负责他的安全保卫工作的一中队时,提出要给他们增加一项调查任务后,部队党委立即分析该中队现有80多人的籍贯分布情况。为方便主席了解全国各地农村情况,需增加队员,基本达到各省(依当时情况,新疆、西藏暂不调人)主要地区和几大城市都要有人。经请示上级同意,很快就把空缺地区的人员补上了。所调人员大都来自军分区,级别绝大多数为少尉军官,也有个别中尉和优秀的准尉及上士。
  以什么身份回乡调查,毛主席明确规定:不能说是毛泽东或上级领导机关派遣的,下去以后也不要通过地方党政机关和干部,只是个人回家探亲,同自己的家人、亲戚、同学、朋友,从随意聊天中了解情况。他认为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的情况。回来以后,不管是书面调查报告,或者口头汇报,好的要讲,不好的也要讲,对于农民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反映,都要全部如实地讲出来。你们写的报告,文字好坏没关系,不要找人修改,也不必请别人代抄,我要看你们自己写的材料。
  为了遵守纪律、掌握调查重点和应注意事项,毛主席特地为一中队题写了5条《出差守则》,并要求把守则传达给每个同志,大家都得遵守。守则全文如下:
  《出差守则》
  (一)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
       
       (二)态度——不要摆架子
  (三)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
  (四)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
  (五)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
  毛泽东根据毛主席指示,一中队组织过6次调查,派出200余人次,调查了23个省的部分农村和8个城市的部分人士。所写调查报告均直接送给毛主席。另外,主席还5次召集回乡调查的队员们到他的住处,听取口头汇报。5次汇报都是由中队长韩庆余带领去的。大家都感到这是毕生最光荣、最幸福的事情。
  大凡初次和毛泽东谈话的人,都不免有些拘束。毛主席对此也有所察觉。因此,大家每次去他那里,一开场,总是先从拉家常开始。问问你的年龄、籍贯、婚姻情况,以及各地民情风俗等等,直到人们情绪比较放松了,才言归正传。
  毛泽东手里拿着汇报人员的名单和材料,笑容满面地对队员们说:
  “李金来这个名字好,金子来了。”
  “李好学,好学习。”问管楚良:
  “结婚没有?”
  “没找到。”
  “那么多的姑娘找不到?”管楚良腼腆地笑了,脸也不好意思地红了。
  又问曾文:
  “你会耕田吗?”
  “会。我还会打铁。”
  “重工业人才。”说得大家一齐笑起来,会场气氛显得十分活跃。主席看完曾文的调查报告后,还写上“合作社好”4个字。
  主席每看一份调查报告,总是鼓励大家说:“材料写得不坏”,“还不错”。看到李好学报告中有“除8户外”和饶和生报告中“供不应求”的句子后说:“你们有点文化。”看完高碧岑写的材料后,用铅笔写下了这样的批语:“此份报告写得不错,有分析,有例证。”
  曾文怕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就请别人抄了一下。主席说:“不要找别人抄,我看你们自己写的。慢慢来嘛,一次写不好,两次,写多了,就会看出进步。一年你们要回两次家。一年2本,十年20本。”他还说,调查了解情况,不但可以增进文化学习,也是重要的政治学习。
  主席对每份材料看得都很仔细,一边看,一边用铅笔圈着划着,改正错别字,加标点符号,如同语文教员批改作文一样。王文礼把“报酬”的“酬”,写成了“报仇”的“仇”。主席把他叫到跟前,用手指着说,“报酬”的“酬”是这样写的;这是“仇恨”的“仇”。高碧岑“怎”、“总”不分,主席边改边告诉他:“这是‘怎样’的‘怎’,这才是‘总是’的‘总’哩。”
  队员们点了点头说:“记下了。”
  除了让队员们回乡作调查外,毛主席还提倡大家同家里和亲友多通信。他说:“你们要勤跟家里写信,两个月写一封。内容是有没有吃的,生产情况,合作社情况。”还说:“要把回信拿给我看。那我就消息灵通了。”
  毛泽东历来关心群众疾苦。湖北籍队员饶和生汇报说,农民口粮太低,每年只有300多斤。
  “你说多少够吃?”主席问。
  “总要400多斤才够。”饶和生不知自己讲得对不对,等待着主席的表态。主席笑着说:“这是对的。应当反映群众的意见。”
  饶和生在报告里引用了一位农民的反映:“细毛主席不好,大毛主席好。”毛泽东看后说:“大毛主席亦犯错误。”
  队员凌理德汇报说,广西有些地方的农民生活很困难,以“黄狗藤”充饥。主席问:“黄狗藤是什么东西?以后捎一个给我看看。”
  主席同凌理德商量:“你能不能到广西钦县看看?”
  “可以。”
  “那里有没有亲戚?”
  “有亲戚。”主席向在场的韩队长交代:“下次给他15天时间,在家住10天,在钦县住5天。”
  主席又问凌理德:“你会耕田吗?”
  “我会耕田。这次回家和老百姓一起干了9天活。”主席高兴地说:“用这个办法好,和他们在一块打成一片。”
  这时,家住城市的同志问:“城市调查什么?”
  主席回答说:“城市能了解什么,就了解什么。”
  湖南同志汇报说,有位合作社主任带头卖过头粮,家里没吃的,瘦得没劲干活。主席听后非常同情这个干部,说:“有这样的好人。再回去时去看看他,情况改变了没有,可以先写信问问他。”
  管楚良接话茬说,也有不好的干部,我们那里有个乡干部贪污400元。主席说:“不要让他吃大了肚子,叫他吐出一点来!”
  毛泽东对队员们写的每一份报告都很重视。他曾选了几份批请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传阅。河南4位同志的调查报告,批给河南省主席吴芝圃看。并说:“这些材料他们看过,还退给你们保存,日后可以比较你们的进步。”
  1959年春天,李宝森奉命回家调查。归队后写了20几页报告,反映当时农村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主席将此报告一连看了3遍,并改了错字。然后批转给管农业的谭震林副总理,要他专门听取李宝森的汇报,研究解决农村缺粮问题。
  大家谈到有些新上中农不愿参加合作社时,毛主席说:“新上中农思想起了变化,不愿参加合作社,老下中农愿参加合作社。”还问:“参加合作社有没有时间回家干活?”
  “有些合作社一星期可以干一天自己家里的活。”
  “这样好。”“下次再调查农民对合作社的态度时,要有个分析。分清中农有多少,贫农有多少。新中农是共产党帮助他们翻身的,他们会赞成参加合作社的。”
  队员王燕宇反映,这次回家遇到以前的放牛主,态度很冷淡。主席说:“看见你不打招呼,调查一下他为什么不满。”见王燕宇没吭声,毛泽东进一步说:“我和你商量一下,下次是否可以去看他?”直到王答应“可以”时,主席才满意地笑了。
  有同志在报告中反映地主对合作社的态度时,主席说:“住几年,合作社巩固了,让他们参加。”
  有同志说,现在农村吃大锅饭,一哄而起,缺乏管理,造成粮食的极大浪费。有些地方粮食很快被吃完了,农民意见很大。毛泽东说:“回去不要宣传吃大锅饭,农民讨厌。吃大锅饭不自由里有自由,自由里有不自由。”
  听完5次汇报,毛泽东问大家:“你们说,我想的办法好不好?”
  “好!”队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主席还以湖南、湖北5位队员的汇报为例说:“两个省6千万人口的情况,3个钟头。”“我想,这个办法实在好。通过你们和广大农民联系起来,建立了关系。”说着,他伸出3个手指作比喻:“一个是我,一个是你们,一个是农民。你们见到了农民,我看到你们,就间接见到了农民,就离这么远。”
  5次汇报中,他发现队员籍贯分布还不完善,建议广东海南岛(当时海南岛还隶属广东省)和北部地区,湖南衡州及湘西苗族自治区,也要调人来。
  每次汇报完毕,毛主席总要留大家在他家里吃饭。每次吃饭,他总怕大家吃不饱,看到谁不主动夹菜,就说:“你们太斯文了!”一面紧给夹菜,一面介绍哪个菜好吃,要多吃一些。他还让队员们喝一点酒。说第一次的喝了酒,每次都要喝一点嘛。说着他端起酒杯,站起来同每个人碰杯。
  光阴荏苒,50多年过去了。当年被毛泽东称为“年轻的队员”们,也都成为古稀以上的老人。但是,毛泽东这位伟人的光辉形象,却时刻活跃在大家的脑海中;他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浮现在大家的眼前;他那注重调查研究,深切关心群众生活的思想和作风,永远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转自:红色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