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专科缺额院校:感悟和习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5:05

例说语言的感悟和习得

九年级课文《孔乙己》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复句:“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这可说是复句分析中的“名句”,历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多有提及,很值得我们注意。
  如果我们单纯从语言本身(把它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抽取出来)或者从语法(复句)的角度来探究,完全可以认为:这个复句,不仅第一重是因果关系;而且第二重“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与“主顾也没有好声气”也构成了比较明显的因果关系。
  但当我们从“学习语言论”的角度出发,从语言的生成性原理及其特征着手,把这个复句还原到它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就是还原到文章里去,从“文”(语言、语法)与“道”(语言和语法所表达的内容、意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主旨)相统一的层面上,去品味、感悟和习得语言,就不难发现:这个复句的第二重(“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与“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并不是像第一重那样构成因果关系,而是构成了确定无疑的并列关系。
  其实,这个复句,恐怕并未引起师生的格外关注与深入思考,以探究其中所蕴涵的一种普遍的语言(或者说是语法或语文)现象——如何让中学生根据语言的生成性原理去真正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把握母语学习、应用的方法和规律,并进而习得我们的母语。
  从“学习语言论”的角度看,事实上,任何一种语法规则和语法关系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意义、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生成的,因此我们都需要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得以感悟理解、分析综合而确定,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离开了语言的生成性原理,语法及其规则就会无所依傍,就会变成抽象的甚至是不能确定而模棱两可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汉语语法及其规则正充分体现了汉语语言(也包括语法及其规则)“文以载道”的重要特征。
  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汉语语法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并把握语言的生成性原理及其特征,避免搞空对空的抽象说教,避免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感悟语言、习得语言和掌握方法规律的过程中如坠云端,不知所措;也避免学生在涉及语法学习时产生厌学心理。让学生懂得从语言运用的实际出发,根据语言的生成性原理,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感悟汉语语法,从而习得语言。我想,这样的语文课才会上得生动活泼,学得饶有兴趣。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也才感悟真切,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少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么机械地、呆板而枯燥地灌输抽象的不可捉摸的语法知识,并力图把它上升为所谓的方法技巧而不可得;要么干脆放弃语法不讲不管,让学生在品味、感悟汉语语言的时候,对于汉语语法及其技能技巧、原理规律伸手不见五指,一团漆黑,学生无法懂得语言的生成性原理,无法把握语言的生成性特征,这对于汉语语言的习得只能是盲然的、零散的、非我的东西。
  我在教学课文时,就这个复句的第二重关系,根据现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习语言论”出发,从语言的生成性原理及其特征出发,精心设置教学架构,同学生一道品味、感悟和习得语言。以下是这一教学片段的实录: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是什么关系的复句呢?
  “因果”,“并列”……
  (开始时,大多数同学回答是“因果”。)
  教师点拨:同学们,你们想想,回答“因果”的是不是受了这个复句的第一重关系的影响,认为这个复句的第一重“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与“教人活泼不得”构成了因果关系,也因此而认为这第二重“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与“主顾也没有好声气”似乎同样构成的是因果关系?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是因为“掌柜是一副凶脸孔”吗?
  “是”,“不是”……
  “掌柜”能够对所有的“主顾”都是“一副凶脸孔”吗?他敢吗?
  “不敢!”……
  “掌柜”的那副“凶脸孔”是对所有的“主顾”吗?
  “不是,充其量是对孔乙己。”……
  所有的“主顾”都“没有好声气”吗?
  “不是,至少孔乙己不存在‘没有好声气’。”“不是,至少孔乙己到酒店后不存在‘没有好声气’。相反地,恰恰是受着‘掌柜’那副‘凶脸孔’的孔乙己有好声气!”……
  同学们,那如此说来,这个复句的第二重关系“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与“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构成了什么关系呢?
  “并列!”
  教师趁势点拨:由此看来,不论是学习语法,还是理解语言的含义,都必须从语言的生成性出发,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去感悟,才能够把握语言的具体而真切的含义,从而真正地习得语言。
怎样感悟文章的语言  语言是读解课文的入口,只有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才可登堂入室,明白文章的主旨,达到阅读的目的。而对于语言的理解常有两个层面,一种是文面意思,一种是文字背后隐藏的意思。文章词句的文面意思随着识字量和词汇量的增加及运用工具书能力的增强,语言理解的障碍将逐渐消除,而词句背后的隐含义因介入了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创作风格等,理解起来就较为困难。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这类语言之谜,迅速捕捉到文章的隐含义呢? 

一、 表情朗读法 

富有表情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感官,具有再现作品情景、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古人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便是强调朗读对语言理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文学性较强的课文进行有表情的朗读,无疑将缩短自己与作品间的距离,加速自己对文章语言的感悟。叶圣陶先生对之也有精辟的论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因此自己在自学课文的时候不能老是羞于启口,用默读的方式来了解课文内容,而应放声朗读,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悟语言。例如自学课文《济南的冬天》,就可以在扫清文字障碍之后大胆朗读,仔细玩味,定会悟出作者对济南山水的无限钟爱之情。 

二、 删改比较法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是作者精雕细刻、反复推敲的结晶,小到标点符号,大到句子、段落都浸透着作者的独运匠心,通过删改添换比较的方法就可以体味到作者语言运用的妙处,从而真切地把握文章的意思。如《七根火柴》的结尾:“卢进勇用异样的声调数着:‘一,二,三,四……’”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里几个数字之间用的是逗号,与习惯上用顿号有点不同。这是为什么?改后一比较就会明白只有用逗号才能与卢进勇当时悲痛的心情想吻合。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说明大拱和小拱的位置时,这样写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里为什么要用“两肩”,而不用“两边”、“两旁”、“两端”呢?对此有所发现,并作一比较,定会玩味出用“两肩”准确形象的妙处。再如《孔乙己》一文有这么一句:“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如果能调换一下句式,由“从不拖欠”换成“从来都准时付钱”,跟原句比较,就会发现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但在语意语气上有差异,原句语意轻一些,语气弱一点,这很符合当时孔乙己的身份和处境。因为他是个穷苦的读书人,几文钱来之不易,用“从不拖欠”表现他的品行好,比用“从来都准时付钱”更准确。 

三、 联系旧知法 

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同化作用。课文中有很多言语和情境,我们同学在过去已经学过或感受过,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心理体验,碰到此类情况,不妨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来感悟文中词句的意义和情味。如读朱自清《春》中的“春草图”时,可联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回忆原来对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旺盛生命力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一定会理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意蕴和情味,感悟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和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四、 调动体验法 

任何一篇好文章好融注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尽管它有着个体性、独特性,但与群体的理念还是有相通之处的,扫视而过,是无法领悟到其中的意义和情味,只有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深切感受它,才能进入作者所表述的情景中,体察到作者的喜怒哀乐,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如《老山界》中有这么一段文字:“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里既说“寂静”,又说有“声响”,这是否矛盾呢?这时候就需要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自己对夜间“寂静”的亲身感受,就不难体会出“声响”对“寂静”的反衬作用。如再联系以前所学的古诗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就会对“以声写静”的认识更加深刻。 

五、 查阅资料法 

有时候由于自己知识的不足、生活经验的局限,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因为对作品的背景、形象的象征意义、典故、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等不了解而发生对课文语言理解的困难,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查阅资料,寻求相应的解答途径。如要理解陈毅《梅岭三章》中“此头须向国门悬”,就须顺着课文注释,查阅春秋时期伍子胥挖眼悬城门的典故,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陈毅彼时彼刻的心情;要理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须查阅古人写秋的作品并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内涵,才能明白中国古代文人对“秋”的独特的民族心理,才能理解作者寄寓在词中浓郁的思乡之情。 

总之,要感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就需要善于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并对之进行反复思考、推敲、琢磨、玩味,调动一切可能的办法和手段。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地把握住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何感悟语言

毛洪其

1概念理解

语感:(狭义的理解是)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应。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具体怎样感悟,“课标”只笼统地说在阅读中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3语言学习流程

积累   感悟   运用   提高

4阅读方式

默读   速读    略读   浏览   精读(品读)

5“感悟”方法:  (感悟是精读的一个过程

 删除比较法——适于副词

例:A死海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

B一次大风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②替换比较法——适于同义词近义词

例: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楼梦》第48回(英莲)评价这句诗时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描写了旷远的景象,书写了旷达的胸怀,表象了大唐气象。

B晴雯听他说“我们”两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酸意)

③词性比较法——适于词性较活跃的词语

例:A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不明亮)

B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有融合、消融等之意)

C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状语:快要睡着时迷蒙的状态)

D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形容词:不清晰,模糊)

E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F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月光不明)

G国将不国了。(国家;成为国家)

H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色彩比较法——适于感情色彩容易变化的词语。

例:A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B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C(鸟儿)卖弄婉转的喉咙唱起婉转的曲子。

D实在标致极了。

E这个“舞弊”的做法被将军发觉了,他扭回身抓住绳子往前移过来。

F就是这样我又获得了两个称号:“肮脏的舞弊分子吐温”和“可恶的讹诈者吐温”。

⑤语境比较法——适于义项较丰富或容易派生引申义的词语

例(1):

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境况 状况 情景)

B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表示估计)

C咱们光景还不如人呢。(境况 状况)

D好一派草原光景。(景物)

         例(2):

A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B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似的农民。

         例(3):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情境比较法——适于富有表现力的短语或句子

例(1):

A(无名战士)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B(卢进勇)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

( 两个人为什么都数到“四”后面便是省略号?两个人数火柴的声音、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两个在数火柴的过程中声调、心情又是怎样的?怎么理解这“一,二,三,四……”呢?)

        例(2):(母亲)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⑦谐音比较法——适于同音字

例:A网络:e网情深。(往)

B企业:管遍天下。(管理,管子)

C洗发液:蒂花之秀,无屑(碎末)可击。(懈:漏洞)

D房产广告:当代名筑(著)

E房产广告:天赐良园(缘)

F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晴却有晴(情)。

G贾不贾(假),白玉为堂金做马,丰年好大雪(薛)……

⑧歧义比较法——适于一语双关的词语句子

例:A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B假如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C皮炎平,止痒快人一步。 感悟语言 珍视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每个主体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现代文艺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之一。所以,我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没有权利把自己创造的完整的哈姆雷特强加给其他人,每一个读者都有在原作基础上再创造的权利和能力,哪怕他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
   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面对语言文字,多角度、多层面地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中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品味领悟”。在教学中,我安排了“找准诗眼、品味诗意、奇思妙想”三个步骤。在新授开始时,我循循善诱:
   “同学们,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你的眼睛,老师可以揣摩你的思想。诗中也有眼睛——‘诗眼’,通过‘诗眼’我们可以很快地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人的感情。”
   如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整首诗的意思,“找准诗眼”——“生”;接着我让学生“品味诗意”:
   生1:我认为是“产生”的意思。
   生2:我认为是“升起”的意思。
   生3:我认为还可以理解为“弥漫”。
   生4:我认为前几种的理解不够确切,“生”在这里是“升腾缭绕”的意思。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理解,各有感悟。我不能不感叹他们对诗句字词理解的独到之处;最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描绘的内容,结合自己平时的语言积累,进行创作:或是发散思维,说一段话,将学生的理解引向高潮;或是展开想象,根据理解将一句诗用一个画面来展示,学生兴趣盎然,即兴作画,并能把课文中的词融进自己的理解中,对自己的画进行解说,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
   这真是诗中有意,意中有画,画中有文,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象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经历,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使人不仅成为技术主体和科学主体,而且成为精神主体和审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