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夫人内衣:名师大课堂之三:字形的规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2:15:30

名师大课堂之三:字形的规范

(2011-02-18 22:51:14)转载 标签:

鲁迅

词都

异形

繁体字

错别字

教育

分类: 教学案例

         

    一、典型错例:

    1、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常被写成“貂婵”汉代,人们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  

    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菜名是“宫爆鸡丁”,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

     2、经常误用的量词“位”   

    “位”不是一个普通的量词,它含有敬重意味。但有些媒体却用其表达“一位罪犯”或“一位贪官”。“位”也不应用于自称。

    3、报章上常见的搭配错误还有:“戴上紧箍咒”。

    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4、2006年2月25日晚,央视新闻台白岩松主持《中国周刊》栏目时,荧屏上先出现《“爆光”后的新闻》,后又出现标题《“曝光”后的新闻》。

   “曝”与“爆”都是形声字。在本义上,“曝”与“太阳”、“光线”有关;“爆”与“火”有关。“曝”是“暴”的后起加形旁字,其本义仍然是“晒”,而“爆”则含有“突然迸裂”和“出人意料地发生”两个义项,如爆炸、爆破、爆竹、爆冷门等等。爆竹之“爆”旧有pào音,爆羊肉之“爆”,年长的北京人读bāo。《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已规定“爆”读bào,不读bāo或pào。明白了“曝”和“爆”的字义。“曝光”有基本义和比喻义两项:一是指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并形成潜影的过程(与光线作用有关);二是比喻把隐秘的事情(多为不体面、不光彩的)披露出来,公之于众。    

    国家语委异形词研究课题组依据《人民日报》1995-2000年的文本语料进行词频统计,结果“曝光”出现1038次,“暴光”出现0次。根据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理据性、通用性、必要性等原则,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已于2004年2月4日向出版界和语文报刊界建议“曝光”为推荐的规范词形。由此可见,使用“曝光”是正确的,写成“爆光”是错误的,而使用“暴光”是不规范的。

    二、当前使用汉字的不规范现象

    一是使用自己的简体字(包括已经废止的二简字);

    二是滥用繁体字(包括已淘汰的异体字);

    三是使用错别字。

    高考在汉字材料的选择上往往都重视报纸杂志中或日常交往中常用而易错的汉字,并且不回避对热点词语与热点汉字的考查。

    三、辨别方法

    汉字规范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以正式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依据。有关汉字的各项规范,标准都是由政府部门批准发布的,因而,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都应遵照使用,为使我们在使用汉字上合乎规范标准,应注意:

    1、使用简化字

    2、限制繁体字的使用

    我们坚持以简化字为规范,并不是要废除繁体字,也不是说使用繁体字非法。我们的原则是严格限制繁体字(包括异体字)的使用范围,反对滥用。

    当前,滥用繁体字的现象,相当严重,用错的不说,就是用对的影视字幕,城镇街头牌匾,商品包装,广告等随处可见。繁简混用这个问题如此突出,是与港台文化的冲击,语言文字政策淡化有关。很多人产生了一种以使用繁体字为时髦,为高雅的心态,某些领导人,文化名人,书法家的题词用繁体字,也影响了部分群众。为此,我们需要划清正确使用和滥用繁体字的界限。

    错别字的辨识能力,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字形的基础之上的。自己本来就写不对某个字形,还要辨识它是不是错别字,那岂不是异想天开。因此扎扎实实打好知识基础是根本。比如说,掌握词语的语素义就是一个重要基础。这是因为字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中是作为语素出现的,把该写的字错写成同音的字或形近的字,除了识记能力方面的原因以外,主要还是由于语素义掌握得不好。辨识别字,实际上就是在具体语境中辨识词语的语素义。例如“痉挛”的“挛”字,意思是手脚蜷曲不能伸开。这个字的形旁是“手”。而形旁是“子”的“孪”字,意思是双生,就是一胎生两个。如果把“痉挛”的“挛”写成“孪生”的“孪”就是写了别字。“积毁销骨”的“销”字本义是熔化金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积聚起来的毁谤足以把人的骨头熔化,意思是说毁谤太多可以毁掉一个人。假如把“销”写成“消”,也是写了别字,“消骨”就讲不通了。

    这样就涉及形声字知识了。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假如这方面的知识有欠缺,就应该加以弥补。举例说,人们常分不清“衣旁(衤)”和“示旁(礻)”。“衣旁”的字一般跟衣物有关,如衬、衫、裤、褂、被、褥、补(补缀衣物)、裨(古代的一种礼服)等;而“示旁”的字常被写成“衣旁”,则是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用“示”作形旁的道理。“示”本是个象形字,原来的字形是上面画一横,表示天,下面画三条竖着的曲线表示日、月、星对人间的昭示。古人认为世间的事情决定于上天,于是就造出了一批带“示旁”的字,像神、祀、祠、祥、禅、祝(庙祝)、社(土神)、祖(路神)、祸、福、祈、祷等等,可见“示”旁字跟“神”有关。有一个字特殊一些,“初”字是“衣”旁,今人解释不了,有人说“初”是裁衣之始,这或许是附会,我们可以不管它,记住“衣”旁就是了。看来掌握好形声字知识,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提高错别字辨识能力大有裨益。

    四、注意异形词问题

    考试题目难出,这是事实。但作为关系到千万考生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到他们人生命运的高考试卷,我想应该慎之又慎的,切忌粗疏和随意。但是我们每每看到高考语文试卷上的这种不该出现的随意甚至纰漏。

    某些高考试卷明白宣布考查字形不涉及异形词,而有关试题恰恰就存在着异形词的问题。这说明即使是高考命题者,也不能完全掌握现行的异形词。比如1999年字形题,有“攀缘”一词,属于正确的。查词典,“攀缘”“攀援”两词都有。按辞海的解释,这两词有所区别,但从现在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两词都是用他们攀登的意思。而高中教材舒婷作品《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那么,学生可能会依据教材的印象,认为它错了,这就吃亏了。类似的异形词,如同题中的“翔实”,另有“详实”的写法。还有2004年全国卷一的错别字题,认为“班配”错了,其实它与“般配”是均可的。同年全国卷第二套认为“毛骨耸然”“天随人愿”错了,应为“毛骨悚然”“天遂人愿”,其实好多字典两个写法均有。还有像2005年天津卷把“察颜观色”作为错的选项,其实“察颜观色”“察言观色”在不少词典都有,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成语。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项中的"简炼"是"简练"的异形词,就目前来看,不能算错.) 每每高考试卷中涉及异形词的判断题,得分率往往低得可怜,但这种题却偏偏不时出自(有时可能是无意的)高考命题者之手。

    语言是发展的,约定俗成的,既然有异形词语存在,或没有规范,这属于学术探讨的范围,不要拿出来考学生,何况是这么重要的考试!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出卷时避开这种有争论的词语,不要难为莘莘学子。

    一般来说,异形词不会考。假如考了,一定要确认没有其他错别字,才能将异形词认作错别字。

    异形词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本规范中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本规范中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举例子如“唯一”“惟一”是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形词,而“法制”、“法治”同音,“法制”表“法律制度”,而“法治”表“根据法律来治理”。它们不是异形词。异形词不仅在一般的报刊书籍中存在,在一些名篇中也同样存在。例如,鲁迅在《故乡》中用"模糊",在《社戏》中又用"模胡";老舍在《小麻雀》中用"糊涂",在《茶馆》中又用"胡涂";曹禺的《雷雨》中既用"混账",又用"混帐"。到底哪个词是规范的?举例说,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简化汉字的角度看,有不少错别字,会把"纪念"写作"记念"?谁又会把"他老是用眼盯着"之"盯"字写作"钉"?诸如此类问题在中学语文教科书里的鲁迅文中不是一处。难道这些字已约定俗成了吗?有的词已被写进词典,叫异形词。

    反映在社会上,这方面也是问题成堆,人们常常为一个词的不同写法而大伤脑筋。一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在《都是异形词惹的祸》一文中坦言,“我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觉得每一本书稿都是一颗定时炸弹,不定哪天就会。”(见2002年5月23日《中国教育报》)目睹这样的危害,众多专家、学者都呼吁要尽快规范异形词。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部门非但拿不出强有力的举措来,反倒使劲挖掘非现行的异形词。早两年,国家语委曾搞了个《异形词整理表》,一无强制力,只说是“推荐使用”;二无规范性,似乎越搞越乱。

    尽管异形词整理表只是推荐性试行规范,不是强制性规范标准,但它的宗旨是明确的,就是要鼓励和倡导人们选择推荐的词形,不要使用不规范的词形,以更好地使用和掌握祖国的语言,逐步达到词语用法的统一。就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而言,各组异形词中破折号前的是推荐使用的词形,破折号后的是非推荐的词形。在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领域,人们应该使用国家推荐的规范词形。在对语言文字进行专业检查时,希望以推荐词形为准。

                        (本讲义根据有关材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