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奶瓶:江西赣州市组合拳锻造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 - 中国赣州网(客家赣州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0:09

  江西省赣州市是革命老区,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是“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脐橙之乡”。紧贴赣州基本市情,在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上,赣州提出了坚持“一条主线四种理念”(紧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推进“四化”战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建设“五个赣州”(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发展思路。都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为此,赣州市委坚持打出组合拳,把机关干部放到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摸爬滚打,着力锻造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取得明显成效。

  治庸治懒治散,提能增效正气强素质

  “推动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机关干部是龙头。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发展理念、执行力、创造力如何,将最直接地影响赣州的发展,影响到老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度。”副省长、市委书记史文清强调。赣州市委将2011年定为作风建设年、发展提升年,在全市机关单位深入开展了“治慵、治懒、治散”活动,力促干部在治庸中提能,在治懒中增效,在治散中正气。

  出台赣州市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办法,明确“扬十风明十戒”要求,组织相关单位精干人员带着摄像机,不定期深入全市机关单位检查“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开展情况,并将所发现问题的影像资料编辑成专题片,坚持“负责人观看—作表态性发言—递交整改承诺书”、“机关干部观看—写心得体会—公开承诺—践诺汇报”“双轨并行”。不少干部深有感触:不认真工作,自己随时可能会成为反面典型,到时不但自己脸上无光,连单位全体同事都会因为自己受到指责。

  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自学、述学、考学、评学机制,建成了集“教、学、考、管”功能为一体的“赣州市干部在线学习城”,引导机关干部认真自学;充实讲师团力量,充实全球专家、学者库,搭建报告厅、地方讲坛、地方论坛等平台,促机关干部及时更新现有知识;强化与上级部门、世界各地院校、发达地区的联系,大规模组织机关干部脱岗学习、挂职学习、专题学习,提高了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

  重视建立健全治庸治懒治散的长效机制。如,制定下发《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明确规定:凡被问责人员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被评为优秀,不得推荐为后备干部,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对工作长期落后、不胜任现职岗位、群众反映较大的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

  强化了先进典型的宣传。不定期邀请省级以上记者,定期组织市内记者深入机关单位,分单位、个人两个层面,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宣传,以典型引领活动深入开展。系列举措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有力推动了市域经济发展。

  如今,准时上下班,上班期间潜心抓业务,下班后积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充电、我们单位又获得了省级先进单位、我家的那位由“麻将痴”变成了“书呆子”,……,成为了赣州机关单位的普遍现象。

  治脏治乱治堵,一线历练展示新的形象

  “‘牛皮癣’小广告不见了,城区的卫生好多了、乱搭乱建的不见了、每个路口每天都有交警站岗执勤、在赣州找不到‘霸王车’ ……”

  如今,走在赣州城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有序、文明、畅通。

  自去年以来,着眼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赣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城区机关干部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让其在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公共秩序、整治交通秩序一线摔打,提高一线的执行力、操作力、创造力,树立新的形象。

  为让干部干有目标,出台了《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工作方案》,明确了“治脏”、“治乱”、“治堵”各十项任务。如:明确“治堵”的十大任务为:抓紧交通规划研究,配合棚户区改造,有针对性地对现有道路交通以及未来改造区域包括地下排水管网设施进行修建及规划研究;科学调整路面勤务模式,强化交通协管力量,健全交通事故快处快撤机制;加强静态停车管理;优化交通管理秩序,在部分城区道路实行中型以上货车限制性管理;严管重处交通违法行为;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推进城区断头路、城市进出口通道等道路基础设施整改和建设;加快停车场建设步伐,推进地下停车场“退商还场”;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城市交通影响评价机制。

  市委书记带头承诺在整治工作中作表率、树榜样,并积极践行,在他的引领下,全市机关干部纷纷摒弃特权思想,遵纪守法,带头讲卫生、守秩序、循公德;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用车、军警车都能带头守规,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坚持除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本单位干部职工,还认真管好对单位公车、干部职工私车和摩托车违反交规等。

  强化督查问责,明确对工作不认真、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在“三治”工作中推诿扯皮、消极怠工或因违反“三治”相关规定受到通报批评的干部职工,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情节严重受到纪律处分的,按有关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得提拔使用。

  不少干部表示:只有参与了“治脏治乱治堵”活动,才能理解“习惯难移”的真正含义,才能知晓“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难为,才能弄清付出的心血与群众认可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接好地气增强前行底气

  “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需要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保持着劈荆斩棘的底气、锐气,我们一定要扎根基层沃土、接好地气。”这已成为赣州机关干部的共识。

  为让机关干部接好地气,赣州市紧紧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经济快发展、组织更坚强”目标,按照居住就近原则,将20户左右农户(居民)划分为一个网格,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的“网络化”管理架构;采取市级领导挂县(市、区)联乡镇(街道)包村(社区)结对网格、县级领导挂乡镇(街道)包村(社区)结对网格、科级领导包村(社区)结对网格、干部结对网格联户的方式,组织全市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网络化。

  在工作任务上,明确市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推动经济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督查指导、培育先进典型等工作,县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整合部门资源、推动工作落实、引领创新创特等工作,科级领导干部要做好理清发展思路、推动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基层群众、培育文明新风、加强组织建设等工作,一般干部要做好助力

  群众增收、结交群众朋友、宣讲政策法规、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帮扶困难群众等工作。

  在工作措施上,推行了建立赣州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指挥中心,明确干部分级管理、广泛开展公开承诺、强化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建好“民情台账”、强化部门协调配合、重视工作指导、推动上下联动解决问题、组织民意测评、注重活动一线锻炼干部等十项措施。如“注重活动一线锻炼干部”这一措施明确今后拟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原则上先安排到基层参加为期一年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经组织考察后,对在活动中踏实为群众办实事、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表现优异的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对表现差、成效不明显、群众反映差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

  在工作要求上,明确各级党委对落实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机制负总责,配优配强市、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保证人员抽调、经费保障、硬件设施等及时到位;干部每年驻点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0天,驻点期间,必须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凡在农户(居民)家中用餐按每天20元的标准缴纳伙食费;每年评选出一些市直(驻市)先进单位、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街道)、先进村(社区、企业)、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明确对连续三年评为先进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市直(驻市)单位主要领导和优秀的结对联户干部,市委优先提拔使用。

  不少干部在日记中写道:下乡一个月,胜读十年书。不少地方都在讲机关干部要补上“劳动”课、“基层”课,我们赣州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不但帮我们补上了“基层”课、“劳动”课,更让我们时刻接好地气,鼓足前行的底气,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赣州经济社会实现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的新跨越。

  重基层经验抓制度创新,确立新的导向凝心聚力

  为解决以往考察考核工作中少数干部在汇报实绩时“自我表扬”、“注水加料”甚至揽功诿过、弄虚作假的问题,赣州市全面推行实绩公示的做法,明确实绩材料须过“四关”:一是审核关,由分管或挂点联系的上级领导签字审核;二是公示关,依托网站、电视台、党务公开栏等平台开展政绩公示;三是举报关,建立完善12380举报电话、信访、纪检书记和组织部长信箱等政绩公示举报渠道,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四是测评关,派考察组深入被考察人服务单位、找服务对象就政绩公示情况进行综合测评。

  把“工作学历高” (即学历不一定高但综合素质较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条件,重视面向大学生村干部、事业编制干部、村(居)党组织书记等人员推荐、选拔领导班子成员人选;将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县处级副职干部的学历要求由原来的第一学历为大专调为中专,进一步体现了重综合素质的导向,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和范围。“以前,提拔也好,考试也好,一个学历就把我们挡在大门外,选来选去都是围着那些年轻的、学历高的干部转,难免让人灰心丧气。现在,我们这些中专生也有希望了,干起事来也有劲头了。”不少基层干部由衷感言。

  为把最优秀、群众最公认的干部用起来,坚持对新提名人选实行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做法,确保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让优秀的更为公认。不少县委书记说,“一个党委委员要想提拔为书记,每次差额1人,最少也要与5个人竞争;差额人数最多,竞争越激烈,选出的干部也就更优秀、更公认。”经历过差额选拔的干部感慨,“五次差额、多次述职、五次竞争,干部的底细越往后大家越清楚,素质差点,就不可能经得起这种高强度竞争。”不少群众也反映,“一个干部提拔要说这么多次,公示这么多次,我们还参与推荐、测评,这样选出的人,肯定是组织满意、干部满意、老表满意的。”

  重基层经验抓制度创新,真正实现了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凝心聚力为创业,你追我赶竞风流”的良好氛围。(刘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