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女归云穿主角时装:中和条贯 众美从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7:31:47
                                                         快炙背美芹子收藏 2011/4/11            

                                                   中和条贯  众美从之         徐本一

 

        在张扬个性的当今书坛,罗永嵩的书法以中和之美立论,对此要作深透评说,的确颇有难度。追根溯源,“和”作为单一概念最早见于甲骨文。《国语、郑语》里有:“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是先民对天地自然中矛盾因素推动事物变化的朴素认识。“中”在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春秋时期,虽然讲“和”也讲“中”,但还未从理义上把“中”与“和”整合起来。自战国“中庸”正式提出“中和”之后,也就开始了吾国两千多年的“中和之辩”的抽象之思,审美之维也被涵盖其中了。

        罗永蒿书路宽泛,基础坚实,刚柔兼顾,以静制动。这是概括罗书的路径与风格指归。如对汉碑的取法,就着意于博大与参差,浑厚与翥  等矛盾因素对立变化的统一;魏碑的模写,虽遗留刀刻错落的形态,但用笔一仍静穆而凝定,这是以已之笔法化解古之刀痕的主体意识的表现。即便偶尔以唐楷面目作书,刊落了许多点画起止的小动作,而显出宁静清朗的格局。

        其最擅长处不在行草书上。形虽以二王为宗,而笔已兼融碑帖,陶冶诸家,生成了自己的笔法特征。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通过对技法的探索锤炼,进入到了一种处理笔墨诸多因素不仅使之得以呈现,因此也就进入了一种较为自由的创造境界。“中和之美”不是单一重复,不是偏侧失衡,不是简陋粗野,不是心性迷狂---“中和之美”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高级的文化形态。

        虽然书法之美并非只有“中和之美”,但“中和之美”能脱出两极范围,不属于两极的任何一端,由之形成一种新的质,一种相对于两极而存在的质。这样对“中极之美”的追求也就有了更繁难的限定,它要求对任何一个因素的把握都指向这个因素对立两极的协调。

        罗永蒿既然为自己立下了这样一条探索“中和之美”的书法道路,也必然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对诸多因素实施更精微、更深邃、更全面的分析与突破,不仅要保持已有的特征,使自己“凝静”的技法因素得以强化,也需要再向跃动的技法因素上倾注心力,希企在新的介面上整合技法状态,使之更完善与宏美。罗永嵩是一个追求内美,强调本色的人。少小时的孤贫与学行砥励的自觉追求为其以后的精进升华铺垫了质的规定。由此也表现在他专注的价值取向上,而不屑于浮躁冒进、矫饰虚伪的作风。

        他说:“尊重传统,尤其于技巧法度等基本功,力求扎实、娴熟、多面、临帖力求精准,以便运用时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能清醒地看到承传与创变的辩证关系,以不断体验经典的态度来实现自我性灵的表现。而这正是“中和之美”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老子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如果说“冲”古作“盅”,视为一种器虚的形象,那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所以这种“和”有了精神性的话,庄子《天道》所谓“明白于天地之德者”---与天和者也”,则明白地道出了“和”的自然底蕴。这“天地之德”或称“天地之道”是什么呢?

        庄子说:“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这简直就是书法之美古老根据。庄子又说:“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夫功名而治---,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作书者应从中得出创作观的最高境界。我想永蒿兄在此境界中徜徉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