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 幻听 下载:人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05:18

江泽民政治文明思想的特点与贡献

周建胜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17期)

    【摘要】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新发展。其主要特点为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重点突破与系统完善相结合、 比较与借鉴相结合。贡献体现在: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倡导了经济体制改革优先战略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以及“和而不同”的新型政治文明观。

    【关键词】江泽民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  特点  贡献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新发展。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

    与时俱进,强调继承与发展的结合。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使我们党的政治理论找到了历史的衔接点。首先,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政治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三个层面的核心政治价值观、基本政治制度及总体运行机制和政策、方针;第二,世界民主政治现代化浪潮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因变应变,着重在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政治现代化发展路径、法治化国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江泽民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总体框架基础上,毫不动摇地坚持了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这些继承是在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新变化基础上的坚持、创新与发展。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在苏东巨变之后提出的,这更加彰显了其所具有的先进性,既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又体现了在和平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体系建设,强调重点突破与系统完善的结合。江泽民在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之后,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并精辟论证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三个文明”有机统一,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我国政治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江泽民提出要以党内民主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同时要求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进而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这是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

    创新发展,强调比较与借鉴的结合。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每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都需要在文明模式、政治制度、文化方式等方面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此,江泽民曾明确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与过去片面的理解不同,我们今天对这段话需要作全面的解读。江泽民指出在具体的制度模式上,我们不能“照搬”,必须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有所借鉴有所创新,但前提首先是借鉴而不是防范,是学习、比较而不是模仿。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在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方面指明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正是通过对西方政治文明中“人权”、“民主”等具有普世价值的概念与内容进行比较与借鉴,既学习了其它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思想又兼顾了自身的历史经验,坚持了中国自身的制度特点,避免了对西方具体政治制度模式的盲目崇拜。

    江泽民对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政治文明”概念。过去,我们习惯性地将“政治文明”理解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政治。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没有明确提出过“政治文明”的概念。江泽民在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新思想,明确指出“政治文明”包含了人类社会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共同理想的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可见,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系列的论述,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做出的新贡献。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江泽民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并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任务。他说:“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他还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新理念。可以说,江泽民是鉴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经忽略法制建设,一味强调以德治国(比如“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文革等)的历史教训,才非同寻常地强调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的治国方略。

    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民主化、法制化原则。江泽民强调:“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现代政治文明的经验表明,只有既得到法制保障又受到法制限制的民主,才是真实存在的民主。民主法制化就是要使宪法和法律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充分体现和切实保障人民享有的公民权利,并使民主纳入法制化轨道,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法制民主化就是要使法律和制度严格按照民主程序来制定,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并在实施中严格执行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还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民主是一种价值理念,而不等于制度本身。因此,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就是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为宗旨,将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里的民主生活、民主原则、民主形式、民主程序,用系统的制度加以确认,使之具有制度上、法律上的规范形态,保证国家政治生活健康有序地运转和发展。

    第一次把政治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纲领,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确立了基本目标。江泽民还进一步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使之成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他强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的文明,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要思想,就是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

    经济体制改革优先战略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改革实践的具体策略选择上,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思想,强调在亟待破解的政治改革难题中,首先要关注和切实解决与人民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群众诉求呼声最高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有可能集中在经济领域,也有可能反映在政治领域。为此,江泽民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切实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适时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倡导“和而不同”的现代政治文明观。当今,具有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之间正在确立起一种普遍的跨越政治见解、制度分歧和消除历史性冷战隔阂的新型国际关系。而这种新型关系得益于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文明信仰、不同政治制度国家地区之上的普世政治文明观。2002年10月,江泽民在美国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中提出“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他指出,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该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和而不同”思想包含理性而务实的处事态度,是中国人古老的政治智慧。在世界文明冲突不断的今天,“和而不同”又为实现新的政治理想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

    “和而不同”政治文明观的提出,不仅为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还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我国当下经济改革进入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社会内部矛盾日益显现的时期,倡导“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并由此构建党内民主进而促进全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的战略问题。

    总之,江泽民的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不仅为当今世界文明冲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正确途径,也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为成都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06B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