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错号更改结婚证:人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6:30:01

如何走出信仰的纠结

邹广文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2期)

    在当代中国,如果说建构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则我们必须着眼于个体的信仰确立,注重社会信仰基础的培育

    当代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型,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前进动力。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的丰富未能有效填补人们思想上的空虚和精神上的失落,信仰危机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人生需要信仰支撑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信仰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它是人类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一种关乎世界与人生终极意义的选择和持有。人作为一种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既要在经验世界中实现自我,更要葆有超验的精神维度,以此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就需要信仰的支撑。

    信仰并非神奇神秘的东西,它其实就是一个由价值观、人生观所构建出的精神系统。宗教信仰只是人类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一个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只要在行动,那么他就不能不进行某种价值选择、具有某种信仰、设计某种理想。不容否认,我国传统的民间信仰元素如仁爱、和谐、真诚、自强等直至今天仍然是支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

    尽管时代不同,地区不一,信仰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变化,但是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仰就从未消失过,并将继续存在下去,给人的实践以指导,赋予人的生活以意义。信仰在其终极指向上必然都要以关注人的超验世界为目的,它是指向人的可能世界的精神关怀。

    信仰总是以个体为依托而展开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信仰的确立,为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确立了前提和基础。在当代中国,如果说建构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则我们必须着眼于个体的信仰确立,注重社会信仰基础的培育。

    反思中国出现的信仰危机

    不可否认,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们的信仰出现了危机。如果反省一下个中原因,则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其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现当代生活的消弭。曾几何时,社会生活极端的反传统思维定势,使得本民族信仰体系被遗忘,相应地中华民族文化丧失了其理应具有的文化主体地位,民族的整个文化价值体系失去了为社会提供人文终极价值的根据,培育信仰的民间基础被严重破坏了。

    其二,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于物质占有欲望的强化。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人心态大多是功利的,每天沉浸在“物的依赖性”(马克思语)层面,不知不觉间会变的很实际,没有时间去仰望星空。而信仰相比较则是个虚的东西,不能给其带来金钱物质利益。但无限的物质追求只会使个人和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感性膨胀,对物质需要和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容易诱发和助长人们的功利观念,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作为最根本意义的追求,从而使人们的信仰物质化、经验化。

    其三,普遍的文化相对主义泛滥导致的价值多元化态势,尤其是席卷全球的后现代之风,在“怎么都行”文化心态的浸淫下,人们崇尚感觉、陶醉当下、拒绝崇高,从而历史责任与道义担当被严重弱化了。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信仰世界的重建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引发的深层矛盾,只有通过包括社会价值理想、人生目标、思想教育、科学文化在内的渗透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生长力量才能得以解决。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社会转型所蕴含的社会全面发展特质和价值目标,只有通过大文化建设才能得以实现。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到,信仰就是这样一个关乎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种指导行为准则的角色,使人具有自我约束的道德能力,加强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进而形成社会基本共识,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

    可以说今天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信仰缺失相关联。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的必然产物,必须以信仰为基础,没有了信仰,人的道德观念就迷失了方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警惕,勾心斗角,缺乏信任、情感麻木、礼仪缺失、不讲诚信等各种道德失范现象便会不断出现,进而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不良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信仰作支撑,是无法实现真正复兴和繁荣的;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信仰,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普照光,就会在混沌的生存状态中失去自我。我们不能只注重物质技术的创新,却忽视道德伦理的持守,否则长此以往,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如何走出信仰的纠结与困顿

    如何走出信仰的纠结与困顿?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注重社会信仰基础的培育,重塑信仰大厦。

    首先,要加强公民信仰的系统认知教育,优化社会人文环境。切实扭转中国人整体生存状态的日趋平面化、功利化、动物化倾向。应该结合公民的实际状况,注重信仰教育引导的层次性,加强公民的信仰需要和信仰选择能力的培养,加强信仰对于人生必要性的认知,将信仰切实用于指导人生,使公民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一个现代人文升华。

    其次,要努力将信仰与人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实现信与行的统一。道德是信仰的自我体现,崇高的信仰是人进行文化创造的人性根据,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自我超越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仰担当着人的精神洗礼重任。信仰的迷茫和混乱会导致道德虚无主义,超越是实现人性向善的关键,只有超越自然,才能创造文化;超越本能,才能彰显人文;超越平庸,才能追求高尚;超越功利,才能提升人格。

    再次,要阐扬中华传统人文价值,为培育信仰体系积累资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包括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信仰体系,是我们重建精神家园的基本价值依托。应该说这是我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终极意义根据,是整个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机统一的精神基础和前提。全社会要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保持中华文化生机勃勃的精神创造力。

    最后,全社会要加强文化的包容,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和谐的本质是包容,在信仰层面更要倡导文化间的包容。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应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让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文化偏执。切实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互相包容,培育和铸造兼具中国性和时代性,融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精神,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滋养国人健全的道德、价值和生活方式,安顿中国人的身心,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引领中华民族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走向更高的境界。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