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勇敢的句子:“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游国清寺 - 天台 - 佛缘网站 - Powered by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11:18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游国清寺

收藏 分享 2010-12-25 08: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44| 评论数: 0|原作者: 佛缘资讯|来自: 佛缘网站

摘要: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游国清寺第一次看到“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的诗句,就萦萦于怀,恍恍惚惚地觉得好飘逸啊。我总认为宋之问是不可能到达这种意境的,续诗的那个人一定是骆宾王。后来读刘晨、阮肇入...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游国清寺

第一次看到“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的诗句,就萦萦于怀,恍恍惚惚地觉得好飘逸啊。我总认为宋之问是不可能到达这种意境的,续诗的那个人一定是骆宾王。后来读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佛教天台宗的故事,对“仙源佛宗”的天台山越发向往。

想去终能去。

天台宗是汉地佛教第一宗派,国清寺是天台宗的发源地。

凡是名地、名寺、名僧,总会有神奇的传闻。如果对此像考古地下发掘,出现文化沉积的第一层内容必然是“所自有因,定非凡响”。

创宗人智顗----智者大师。

初时智顗拜南岳慧思学佛,慧思一见他就说:“以前我们在西天的灵山上一起听佛祖讲《法华经》,今天又走到一起来了。这是前定的缘分呀!”智者大师开悟得道后,在入定中到了灵山,看见那个讲经大会竟然还没有结束。出定后讲给师傅,师傅说:“这件事吧,不是你这个人呢,其他人感悟不了;不是我呢,别人理解不了。”

建寺----“寺若成,国必清”。

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大师带着二十多名徒弟到天台,揭开了天台建寺立宗的序幕。他们结茅搭成简易之庵,就在那个“石桥”旁。一天,有三个戴黑帽穿红衣的人来对他说:“你可以把寺庙修建在山下皇太子寺的基础上。等到天下统一后,自然有大势力的人来替你建造的。寺建成之日,就是政治清明、国家强盛之时。”那三个人不是泛泛之辈,是专程来指示他选址的罗汉。

弘宗海外----金钥匙。

公元597年,智者大师在外出住石城寺(今浙江新昌)时圆寂。大师圆寂前交给大弟子灌顶一把金锁:“国清寺建成后,你就用这把锁锁住藏经阁。200年后,将有东方的高僧来取经,如果与天台宗有缘,钥匙一碰,金锁就会自己打开,可以拿阁中所藏的《法华经》一部相赠。”207年后,日本国最澄和尚带着弟子浮海入唐,来到天台山。他从天台宗十祖道邃手里接过金钥匙,登上藏经阁。果然钥匙一碰,金锁自开。众僧齐声欢呼:“最澄有缘,台宗东传”。于是天台宗东传日本,视国清寺为根本发源地。

“一行到此水倒流”。

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一行大师为研究数学专程到国清寺向达真和尚求教。那天当他刚刚踏上寺前的丰干桥,突然桥下一直向东流的溪水大涨,倒灌向西流去。

于是后来有人在丰干桥边立了一块“一行到此水倒流”的石碑以纪其事。

再来一条。

丰干,唐代人,谁都不知道他的来历,大约活到唐玄宗开元初年。这个人在国清寺是个干杂活的,白天舂米,晚上或者关起门来吟诗,或者骑上老虎在寺里巡逻值夜。碰到别人问他,不管问什么,回答都是“随时”两个字,没有其他话。丰干曾经在长安城为一个人治过病,这个人被派到台州当长官时,求丰干给他指示些什么。丰干说:“到任后去拜见文殊、普贤菩萨,他们在国清寺当做饭的,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这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寒山拾得,二人笑了:“这丰干太多嘴了。”跑出去找不见了。这个人问丰干的住房在那里,别人回答:“原在藏经楼后,现在没有人住,经常有有一只老虎来这个地方吼叫。”这个人让打开房间,只看见老虎的脚印,墙上还有丰干所作的诗呢。

故事的真实性不需要多说,让我思索的是其中包涵的道理。

寒山、拾得大家是知道的,既然他们是骑狮子的文殊、骑大象的普贤的化身,那么在人世间骑着老虎、清楚寒山、拾得二人身份的丰干是何许人就可想而知了。有一种版本说,寒山和拾得对来人讲:你遇到阿弥陀佛不去求,找我们干什么!

“弥陀菩萨世上走,可惜世人眼不识”这种故事在佛教中不少,最着名的莫过于笑弥勒的宋代契此和尚,还有地藏王化身的新罗王子乔金觉、菩萨身份的“慈恩大师”窥基、罗汉身份的济公和尚等等。

作为弱者,老百姓们很欣赏佛菩萨的各种救世之举,有类于羡望游走人间行侠仗义的侠客;而且希望自己有一双慧眼,识佛菩萨于红尘之中,有类于王宝钗发现薛平贵。可现实常常是错过机会,知道结果已晚了。否则,大官们英雄们在未发迹甚至落难时所有人不就都去雪里送炭慷慨解囊了?

然而,天理、佛理说透了其实是自然之理,它就是要让人认不出,就是要让人在无特殊目的的时候去发善心做善事,而且对象是芸芸众生。否则,风尘中的英雄就成了投机的对象,利用的工具!这个理是一定不能改变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也是先隐瞒自己的某些优势来测试恋人到底是爱自己还是爱其他什么吗?

我站在丰干桥上想,就在身边走过去的人流里,说不定那位就是未来的人中龙,芸芸众生们还不是以芸芸众生待之吗?即使有人指出,别人相信他的判断吗?

问题在于,一,你讲的是不是“天机”;二,听的人懂不懂“天机”。不是,就是疯话臆语;不懂,也当作疯话臆语。世界就是这么有理性:万万不可让大家通晓“天机”!基督教里不就把吃了智慧之果的亚当夏娃从伊甸园里赶出去了吗?

天机不可泄漏。

人与人的差别大不大?不大。都有一样的生理、精神要求,你能干他也能干,你聪明他也不傻,所以大家都是人。人与人的差别大不大?大。你生下来就近视他怎么着都不近视;同是画画写字,一个人勤学苦练一辈子成了宗师,一个人勤学苦练一辈子最多是个写手画匠。所以人和人又不一样。

其实,俗人的佛教与大师的佛教也是这样。视其同,都是诸恶勿作,众善奉行,利乐有情。视其异,就有通俗和精深的区别。俗人只管进庙烧香、见神磕头,大师须详参义理、辨明究竟;俗人的佛就是孙猴子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手掌心的如来,大师的佛就是无数个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去的心念;俗人崇敬如来但总怀疑佛是否存在,大师以平常心对待而坚定不移地相信能够成佛;俗人说神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大师说佛可信而且必须全信;俗人敬佛为小功利为自己,大师礼佛为大解脱为众生。

智者大师是一代佛学宗师,他创立的天台宗就是探讨究竟、成就佛果的宗派,天台宗的理论就是博大精深的佛学理论之一。

在寺院的有关介绍中看到这样的话:

天台宗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是以“一念三千”为核心的止观学说。

天台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止观并重、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基本原则。

跟着导游,听她介绍有关国清寺的情况,无法在参观的时候选择填充和细细反刍天台宗的理论。

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是当时的晋王、后为隋炀帝的杨广派司马王弘建造的。三个罗汉说的“有大势力的人”就是他,至于“寺若成,国必清”,应该指的是隋文帝“开皇之治”。虽然智者大师对隋政权有自己的看法,但他的接班人在编写有关资料时总要遵循一个大家都遵循的原则:一要肯定自己,二要颂扬当政,三要有所顾忌。

面前的这个祖师碑亭是1982年建成的,亭子的匾额上有“法乳千秋”四个字,是 赵朴初先生的手笔。的确,1300多年来,天台宗的道理像乳汁一样哺育着海内外天台宗信徒成长,同时也给汉地佛教的其他宗派提供了不同的营养,如禅宗、密宗等是其中获益大者。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根本经典,所以也称法华宗。智顗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发展了《法华经》中有关主体和客体的理论,创立了着名的“一念三千”说。

“一念”直接解释就是一个念头。因为这一念是心发出的,所以“一念”指心,即精神意识。“三千”指宇宙万有。这个“三千”不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省略,但内涵相去不远。天台宗的理论认为,宇宙万有存在十个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共十道(前四道为四圣道,后六道为六凡道,六凡道中前三道为三善道,后三道为三恶道),也称作“十界”。一界和其他界之间的关系是“互具”,即“一一法界,皆具十界”,例如佛界也具有地狱等其他九界,地狱界也具有佛等其他九界。所以,法界在这一层次就是十乘十等于一百。每一法界又都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相状,这样就有一百乘十为一千的“百法界千如是”。因为这一千法界都由五阴(色、受、想、行、识)、众生和依报国土(依托环境条件)三种形式(世间)构成,所以有一千乘三为三千的“三千法界”。

法界的互具共融不是故弄玄虚的游戏,而是一种严密的思辨。例如不管任何人,只要随着“一念”生起的不同,立即落入相应的法界:“一念贪欲心起,即落在地狱法界”,“一念平等心起,即落在佛法界”----“杀人越货,即是地狱;贪官污吏,便是饿鬼;平安喜乐,乃是天界;慈悲化物,是菩萨佛” 等等。因此,别说言语和行为举止,就是脑子里那些被认为别人不会知道的想法,都要小心谨慎。要严格约束自己不产生一丝丝恶的念头,以免落入恶道。文化革命中“狠斗私字一闪念”实质上就是从这里发端的。什么速度最快?爱因斯坦认为是光,其实“心念”比光更快,善与恶、人与兽、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等等,仅仅在一念之间。

然而,天台宗的“一念”之心即主体和“三千法界”即客体之间没有内外前后之分,就是说“一念”不决定(生)“三千”,“三千”不决定(生)“一念”;“一念”不包涵“三千”,“三千”不包涵“一念”。然而“一念”离不开“三千”,“三千”离不开“一念”;“一念”就是“三千”,“三千”就是“一念”。它们既不是一个,但又不是两个。这就新奇了,拿哲学上的话讲,这“一念三千”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既不是一元论,又不是二元论;既不是一个认识论命题,也不是一个本体论命题。所以智者大师说它玄妙深绝到“非识所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法用常理推绎、无法用语言表达、无法让思维继续----“不可思议”的境界。

这一教义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有,而且意义大了。且不说人世间“一念”之差会造成天渊之别的结果,就“一念”和“三千”本质上是平等的而言,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平等的,众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大家都具有成佛的权利。这就厉害了,最起码让每个处于底层的人树立起自信、自立的观念:我不比有权有势的人低一头,我也能成佛!

在实践上天台宗提倡止观并重和圆顿止观。

止是定,让心进入“止”的状态为定。观是慧,心地安静清明让事理显现为智慧。天台宗认为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同等重要,没有偏正、主次、轻重之分。因此,有的人认为,密宗偏重于“止”,禅宗偏重于“慧”。密宗失于刻板,禅宗失于灵活。

圆顿止观是天台止观中最高级的修为形式。天台止观不排斥渐悟的方式,也不排斥顿悟的方式,然而这两种均从世界万事万物表象入手的方法赶不上极致的“圆顿止观”,即直接参悟“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绝对真理而成佛!

那么,到底什么是“实相”呢?

天台宗说,任何事物都含有“三谛”,即皆具空、假、中三个真理。“空谛”: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假谛”:一切事物虽然根本为空,但因缘聚会时,又是一个个具体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中谛”:既不要执着于空----变化无常,也不要执着于假----暂时存在,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而超越空、假的“中谛”----既看到空又看到假才算是认识到万有的本体----“实相”,这才是绝对真理。那么,空、假、中三者的关系如何呢?没有“空”这个普遍性,就认识不到“假”这个特殊性,反之没有具体事物,也就没有抽象事物。所以“空”就是“假”,“假”就是“空”,“空”和“假”说是一又不是一,说是二又不是二,这就是“中谛”。空谛是看待事物变化之理的,假谛是看待事物存在之理的,中谛是消除二者绝对界限之理的。三谛不是个别、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依存、依赖,互为前提、条件的。在每一谛中,同时具有其他二谛。因为三者互具互融,即“三即一,一即三”,所以称做“三谛圆融”。如果运用思维来把握的话,就叫“一心三观”。经过止观修行,达到“顿断三惑,圆证三智”的成佛境界。

天台宗理论中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还不少:

1、大树、石头等等有没有佛性,能不能成佛?

中国的老百姓认为是树木石头等是有灵的,所以我们能看到给大树、山石烧香磕头的现象。但那多半是道教的影响。到了唐代,佛教对“有情有佛性”已不再争论,就是说,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佛性,哪怕是最坏的“一阐提”只要努力向善也会成佛。但那些无生命的东西----“无情”呢?就各有所见了。说它们有佛性,仅仅局限在它们本身具有能够证明佛理的性质这一点上大家还是能接受的,然而,中唐时智顗的五传弟子湛然提出了“无情有性”说,认为即使没有生命的东西,如墙壁、瓦石等,也都能成佛。这就让大家感兴趣去争论了。湛然的说法虽然发展了天台宗义理,扩大了成佛范围,试图把整个世界笼在佛性的支配之下,然而成佛范围的漫无边际却让人产生了迷惑,那些没有感知的东西也能成佛吗?

2、释迦牟尼成佛前有无恶业?如果有,成佛后能不能去除?

这一点与天台宗的“性具”说有关。天台宗认为众生本性中既具有菩萨界以下九界的“有漏法”即恶的一面,又具有佛界的“无漏法”即善的一面。佛和众生在根本性上没有差异,因为佛陀自己也曾直言不讳地说:“我虽成佛,但对于过去无量劫以来的恶业、恶习,并没有完全去除。”

因为佛性里有善恶共有的“性具”,所以未成佛以前,恶性还具有生发的可能;但成了佛之后,恶性却不会再发作。因为成佛的过程就是革除恶性的过程。不过,恶性还不能做到完完全全消除尽净,然而已经不再具有恶的影响和感知。有些人举例说,这就好比将一大把盐放到一湖水里,根本尝不到咸味了。

“性具”说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众生来说,要放眼未来,正确对待过去。如果能痛改前非,即使过去罪孽深重,也不必自暴自弃。既然佛陀都犯过错误,何况我们!

3、名利地位到底是空呢还是有?

按照“三谛圆融”的道理,我们这个世间既是“空”的,又是“有”的,那么,名利地位说“空”,确实是转瞬即逝,不可能永远拥有;说“有”,在人生几十年中,每个人都在为之奋斗。所以,既不能把名利地位当成永恒的“有”,也不能当成什么都没有的“无”。就是说,既悟其“空”,又悟其“有”。就是不要为名利地位所累,不要让名利地位拴着鼻子跑,不不能为了名利地位什么什么都可以做。在名利地位面前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要讲是与非、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要讲人格、良心,道德。

最后,找到了那个“石桥”,它就是“石梁飞瀑”。

仰观,桥悬天际,飞瀑下泻,白练悬空,最为怡情;平视,雪涌雷鸣,瀑飞烟滚,风薄气撼,最为动心。

“昙华亭”对联: “风声、水声、雨声、鸟声、梵坝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雾色,更兼四万八千峰峦色,有色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