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辑专家8.2下载:“胰俞”“胰腑”“胰经”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30:17

“胰俞”“胰腑”“胰经”论

(2011-01-08 16:59:23)转载 标签:

胰俞

胰腑

胰经

杂谈

分类: 糖尿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胰俞“胰腑“胰经论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赫增才

 河北省巨鹿县盲人按摩门诊,巨鹿055250

 

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是针灸临床与针灸科研的基础。因此,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的继承改革与创新发展,对于针灸临床与针灸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学习和研究针灸与按摩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提出并论证了“经穴胰俞”、“胰腑”、“手少阳胰经”3个新概念。该项研究填补了三项中医基础理论的空白:①填补了人体胰腺没有背俞穴的空白;②填补了中医脏象学中没有胰腺脏腑的空白;③填补了手少阳经没有脏腑与之相对应的空白。

增加新经穴“胰俞”                                                                           

2005年11月,笔者发现在人体《针灸穴位挂图》上足太阳膀胱经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部位,即在膈俞穴与肝俞穴之间是一个空缺。于是产生一个想法:如果把经外奇穴胰俞改称经穴胰俞,划归入十四经穴中,那么将会填补了一项医学文献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空白。在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增加两个经穴将近两个世纪之后,又增加一个“经穴胰俞”,使经穴总数达到362个。于是,便把自己的想法撰写成《论十四经穴中的第362个穴位—胰俞》1一文,参加了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

按照中医理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接受针灸按摩的部位。因此,用针灸、按摩的方法刺激胰腺的背俞穴胰俞,就可以增加胰液和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它对于人体的消化吸收、血糖的代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新增加经穴胰俞,无疑是为针灸临床治疗糖尿病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2 把胰腺划归六腑取代三焦

随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因素造成的胰腺功能失常和胰经病变,或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而,胰腺应该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脏腑。笔者认为,在中医脏象学中,没有胰腺的脏腑地位,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一大缺憾。

古人以三焦涵盖了现代医学中胰腺的功能。《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三焦的名称,作为六腑之一,并叙述了三焦的部位和作用。但是,因对其具体概念论述的不够明确,而且《难经》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出了三焦“有名无形”之说。所以,引起后世医家争论纷纭。笔者赞同“赵隶华等依据古人解剖中无‘胰腺’一词,从《难经·四十二难》的‘脾有散膏半斤’和陈无择的‘在脐下有脂膜如掌大’之论说,根据胰腺的现代解剖位置及其形恰如散膏,约如手掌大,结合其生理、生化、病理,认为三焦可能就是胰腺”的论述2。笔者在《论十二正经中的第十条经脉——手少阳胰经》一文中提出了:“把胰腺划归六腑,用胰取代三焦”的新观点。从此,结束了上述千年争论,使胰腑有名有形;同时,也给三焦的解释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三焦虽有名无形,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六腑之一,在针灸临床上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胰腑取代三焦后,仍应继续发挥三焦的重要作用。

3  把手少阳三焦经改称手少阳胰经

根据针灸界老前辈梅健寒2002年在意大利米兰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上所提出的“经脉循行等于本经病候分布”;“病候分布等于本经腧穴主治”;“腧穴主治等于本经经脉循行”的经络定理3。笔者认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循行和治疗“三消”即糖尿病的病候分布及腧穴主治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和胰腺的背俞穴胰俞治疗糖尿病的功能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胰腺应该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脏腑依托;手少阳三焦经就是胰腺(或称胰腑)的经脉循行。故而,首先我们应该确立胰腺的脏腑地位,把胰腺划归六腑,用胰腑代替三焦;其次,把手少阳三焦经改称手少阳胰经,变成胰经的经脉循行。从此,手少阳经就再也不是一个“没有脏腑依托的纯中医概念”4的空洞一词了。

综上所述,这项胰腑、胰经、胰俞穴“三位一体”,从理论意义来说,可为中医脏象学和经络腧穴学的改革创新和重新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实践意义来说,把这一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能够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

中国针灸学会李维衡会长在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开幕式曾说:“继承与创新发展同等重要。”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的继承改革与创新发展,是一个宏大而系统的工程。笔者就自己的认识,分述如下:

(1)继承古代医学家留给后人宝贵遗产中的优秀部分。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时,首先是继承,就是把前人已经掌握的知识学到手,接受过来。其中以五脏六腑、十二正经和十四经脉中的361个经穴为重中之重。继承是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它的宗旨在于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代代相传。所谓“取消中医”是不可取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提倡中西文化相互借鉴、补充和包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好,才能有创新。中医辨证体系的研究必然是建立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僵死是没有出路的;同样,用西医的模式去改造中医也是行不通的。中医就是要保持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特色。 

(2)改革我国古代医学家留给后人宝贵遗产中的不足之处回顾上下五千年人类的文明史,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对于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世界上没有万古不变的真理。历史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变迁,时至今日,如果还有人死抱着老祖宗的医书,不准后人改动一个字,那就不但是可笑,而且是可悲、可恨的了。

(3)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创新是科学发现之母,创新也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生命的源泉。创新建立在对人类既有知识继承的基础之上人类经过上万年的创造和探索,无数科学家创造了成千上万项的发明和发现成果。对造就我们今天的文明世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灿烂的祖国医学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代相传、不断创新的结果。我们要发扬前人勇于创新的光荣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推陈出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要有所作为。在这里借用王启才秘书长《致中国针灸学会一封公开信》中所说的一句话就是:“在经穴的数目方面,我们完全没有理由仍旧停留在清朝的361个上,而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不要老是担心会不会被人认可。如果张仲景、王清任这些古人当初也抱有这种‘怕不会被人认可’的想法的话,那么,灿烂的中医文化就不会有《伤寒论》、《医林改错》这样的不朽之作,同时也不会有伟大的针灸学的今天!”。

(4)发展是祖国医学适应当今社会前进、时代要求的硬道理,也是中医药事业和中国针灸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突破旧论,获得新知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中华医学脏腑经络腧穴理论本身,就是人类生命科学的重大奇迹。人们曾把它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说明了中国的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备受世人瞩目。当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进行针灸医学的学习、运用和研究。作为神奇的针灸技术发源地的中国,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致力于针灸理论、临床和实验科学的攻关。只有努力把中医药事业在全球发扬光大,才能彰显一个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和当代负责任大国的风范,才能称得起中华民族对人类有所贡献。因而,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的继承改革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赫增才.论14经穴中的第362个穴位——胰俞,[J].中国针灸,2007,27(6):474

[2].作者佚名.三焦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1215.htm

[3]. 梅健寒,杨玉华.奇经八脉与针灸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3

[4]萧言生.人体经络使用手册 [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64

(王晓红发稿)

 

——摘自:赫增才从“胰俞“胰腑“胰经论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的继承与创新[J].中国北京 :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学术争鸣:7980                            

文章编号:02552930(2009)S-0079-02

中图分类号:R224文献标志码:A

 

本文同时又是第八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暨安徽省针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应征入编提交参会论文,  安徽•合肥:2009年11月14---18日.

——————————

作者:赫增才(1949—),男,中级按摩师。研究方向: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E-

分享

2

阅读(27)评论 (0) 收藏(3)转载(3)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治糖尿病找胰脏经脉 (转载) 后一篇:论十二正经中的第十条经脉——手少阳胰经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