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春江花园:结 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4:30:58

道学和管理
Taoism and management
',1)">
结 论
老子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从一般的素材来说,若不经过切磋琢磨,就不能成为有用处的器皿。人们理解并运用了这个原则,对自己经过一番人工的切磋琢磨之后,就成为官(管理者)和长(领导者)。人称这种情形为"成器"。不过,成器的大小、高低,虽然见重于切磋琢磨的功夫,而素材的本身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价值方面来说,贵重的素材成为贵重的器皿;卑贱的素材成为卑贱的器皿。甚至有所谓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的情形。这些都不是光凭后天的人力加工,就能保证它一定成器的。因此,在中国除了重视成器的方法以外,还进一步强调"成气"。由于人类的构成不仅是躯体,同时有智力体和精神体,素材的部分虽然是先天已经决定(现代医学强调基因的组合),但是通过种种正确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成器的机率,而且可以在素质上加以改进,就是所谓"变化气质",因而成气。一个气质好的人比气质差的人,其成为高贵有用之器的机率就大得多了。所以说,大制不割,大才就不是单靠切磋琢磨而成的了。(参看本书第三章)总而言之,切磋琢磨是成器的原则,但成什么器,还得看素材的质量。如果素质好,自然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即使素质差些,还可以用变化气质的种种觉悟与培养,使得气质高尚完善。这是道学里非常实际而重要的步骤。
其次,道学里最精简有力的处人处事的原理,就是"无为"。老子在八十一章、共五千多字的《道德经》里,用"无为"两个字在一起来表示意思共十次。兹引其原文如下:(一)圣人处无为之事(2)。(二)为无为,则无不治(3)。(三)爱民治国,能无为乎(10)?(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五)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8)。(六)吾是以知:无为之益(43)。(七)无为而无不为(48)。(八)吾无为,而民自化(57)。(九)为无为,事无事(63)。(十)圣人无为,故无败(64)。(以上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是《道德经》的章次)
老子讲到无为,凡十次。这个"十"的数目是不是偶然的呢?《道德经》是世界上最短而含义最广、最深的一部哲学著作。他用十次之多来说无为,可见分量是多么重要的了。再者十这个数,是数之满盈。根据数理哲学,数目没有再大干十的,因此也可以成为老子强调无为的用意。
无为,照字面来讲是消极的不作为或没有行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广东总督时名琛,先是对于英人的一再照会交涉,不答不理。等到英舰进攻黄埔炮台,他听到报告,就说:我们向来又没有惹他,为什么攻我们的炮台?他既不开战,也不防守。等到法国参加了英国攻打广州,他接到法国的照会.又说:一国不足,复添两国,别人伯他,我偏不怕。吩咐把照会束诸高阁,入档了事,他不怕,却也不备。等到英法两军打进了广州,他既不逃走,也不投降。等到英军抓住了他,他既不说话,也不自杀。他被送往印度囚禁,他既不羞愧,也不忧伤。却不断作画吟诗,落款海上苏武。叶名琛的愚昧懒惰,误国之深,贻害无穷。而老子所说的无为,其含义就完全不同了。他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是一个警问式的句子,对于爱民和治国这样的大事,你能什么都不做吗?所以这里引用了叶名琛的例子,显然和老子的意思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子的无为,是要去为的,是积极的、动态的,所以说是"为"无为。在无为之前有个为字,在无为之后,又跟了个无不为,老子把一个笼统的作为或行动,根据辩证的原理分成了三段,就是:有为--无为--无不为。有为是正题,无为是反题,无不为是合题。又根据:反者,道之动。把反题的无为,特别突出。譬如,唐朝代宗时,回纥都督药葛罗与吐蕃联军进攻中国,兵达泾阳城。郭子仪奉旨坐镇在泾阳,严行守御。联军不敢劲攻,退屯北原。第二天,联军又开近城下。郭于仪命牙将李光瓒,到回纥营见药葛罗,责他背盟失信。原来回纥军是汉奸仆固怀思邀请来的。说是唐天子晏驾,郭令公捐馆,来取中国财物.正是其时。李光瓒说明了这些骗局,告诉他说郭令公现就健在泾阳。药督说:如果令公真在,请来面谈。光瓒回报郭子仪。子仪决定单身赴会,马上扬鞭出城。众将谏阻不听。儿子郭晞跪在马前,说:大人为国家元帅,怎可以身饵虏?令公说:"安史乱后,国家残破,今若与战,敌众我寡,又无后勤支援,即使我父子都一拼而死,对国家何益?我若以至诚往示,幸得修和,有利于国家。我如殉难,也可自问无愧了。"说毕,一鞭,绝尘而去。郭晞放心不下,领兵出城远远跟着。后来,令公以正义指责药葛罗,他为令公威仪坦城所感,两国复和,且帮助唐军打败吐蕃。在这个事例里,郭子仪与联军正面去打,是正,是有为。而他单身赴会是反,是奇,是无为。结果是和平胜利,是合,是无不为。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如果叶名琛能真实地了解无为的正确意义,他也可能象郭令公一样,一面好好备战,一面正确外交,为国家争取最有利的实效,消灭英法联军于无形。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末兆易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末乱。岂是单纯的不作为而已?
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自己让开一步,让别人能有发展。吾无为而民自化。人一般都有道德感与责任感。譬如做父母的爱儿女,有时因为太爱了一点,很怕儿女不成器,就尽一切的可能去逼迫儿女从事和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本来是很有艺术天才的,被逼而学机械。本来是很有机械天才的,却被逼而从事商业等等。由于一相情愿的好心,拼命的去负人家的责,管人家的事,好象天下要是没有我,人家就活不下去了。其实,就因为我,始予别人的生命太多的压力和限制,倒真是活不下去了。自己和别人都苦不堪言,揠苗助长的结果,就是死亡。因此,要使被此都有轻松些的日子过,就要"为"无为,去放开过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要老背着人家,让他自己下来走。这样不但把别人培养了起来,自己也不必那样辛苦,皆大欢喜。自己让开一步,大家都得了生机,才有真实的成功。所以说,圣人无为,故无败。所以能知:无为之益。这样的无为是要去为的,比单纯的有为(去爱,去背负,去揠苗助长)在大多数的人来说,还要难很多倍。能做得到的,就是真有上德的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特别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们,一定要有勇气,承认人世间的一切都具有差异性与特殊性。因此,最高智慧是能不以个人一时的见解当作普遍真理,而强制于人。因为强制的办法是徒有其表,既浪费,又无力,最后大家都失败。强制的另一面是抵制,你会强制,就有人会抵例。这里所说的"让开",包括成功酣的让开,使得大家能获得成功,和成功后的让开,使大家可以继续成功.
同时,无为是不为私而为。但凡一件事,太考虑自己私人的立场和利益,就总没有好结果。由于自我小局的局限,眼光、思考都放不开,其所订的计划和决策,不论冠以何种大理由,都是鸣不高、飞不远的燕雀行径,最后是误入误己。郭于仪如果考虑个人的安全第一,他是很有充分理由的:国家的大元帅,怎能轻身玩敌?接下来的办法,既然打是打不过人家,只好守.后援是没有的,于是守到弹尽粮绝,全城死义。顶多做个强巡、许远一流的消极性的忠臣。那与积极性的、中兴国家、扬威中外的郭令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其实,大员好了,小局怎会不好?如果只顾小局,眼光如豆,大局是非垮不可。大局毁了,还哪里有小局?这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打开甘五史,可以证明。大多数的人,一到紧要关头,就迷糊了。这就需要有平时道的素养了。
无为是道学方法沦中最特殊、最智慧、也是最具效益的技术。同时没有高度的认识和智慧,也根本不会运用.反过来说,凡管理者与领导者能认识和能运用的,就必定是伟大的成功者。
其次,老子提出"四不",来保证管理者、领导者的永久成功。"四不"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和不自矜。不自见(现),就是不自已去显明自己.不自是,就是不自己去肯定自己.不自伐,就是不自己夸奖自己。不自科。就是不自己了不起。常言说,坐轿子要人家始。人家不殆,自已是拾自己不起来的。反而显得自己愚昧无知,令人耻笑。只要你做得对,做得好,对人有益,自然人家就会来显明你的好处.所以老子说:不自见,故明。如果自己显明了自己,别人就不必再多此一举了.如果自己显耀得过了分,让人家听了要吐,反而把好处湮没了.问理,你自己不肯定自已,别人就会来肯定你。所以说:不自是,故彰。接着是,不自伐,故有功。不自黔,故长。
论者或谓:老子虽说的是辩证法,到底是幼稚而不彻底的。因为他一直说什么无为啊,不争啊。殊不知,有的时候什么都不做是很好的,有的场合不干怎么行?有的时候不和人家争是很上算,可是,有的场合,非争不可,不争就要失去一切。为与无为,争与不争都是正面和反面的关系,岂可一既而论?其实,这正是对老子所说的话理解得不彻底。前面已经把无为的意义作过相当充分的说明,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至于争与不争的论点,似乎还有补充的必要。老子最先提出不争这两个字,是在《道德经》第八章。是教人效法水的智藏,这在本书开头已经讨论过。第八章的结论是:夫唯不争,故无尤。无尤是没有过失,不落下遗憾与抱怨,是不争的结果.可是什么是不争呢?总原则是: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怎么能够不争?其具体的步骤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就是:一个人,极善于选择适宜的居住地点。心思细密,计划准备周详。与朋友来往,本着人道和慈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绝对守信义。专心服务,管理好众人的事。办事极有才干、智能。行动快速果敢,不误时机。所以他没有过失,不落下遗憾与抱怨。所谓不争,就是先做到了以上这七项。可见老子所说的争和不争,根本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出言相骂,出手相打,动不动来个面红耳赤的争,和装腔作势,假充涵养的不争。而是天下都莫能与之争的不能争。所以对老于的说话,一定要前后贯通,同时要充分具备常识与知识,来正确理解它。千万不能管窥蠢测,只把字面上的"意义"来作评论。因此,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并不是老子对人有所歧视.事实上,人对道的领会力是有差别的。领会力越差的人越歧视道,甚至于讥笑道。那不歧视道的,反得了益处。
还有一个事实,也使老子受到不少委屈。有些人非常崇敬老子,认为老子之言可以解决问题。于是,他们就替老子盖个什么宫,什么观,焚烧祈祷,磕头礼拜。有事要老子来"亲自显灵"替他们办,他们自己闻道,却绝对不勤而行之。他们把老子的话编成歌来唱--念经,却不愿费力去体会了解,并照着去行。每过一段时间,那些宫观,不是天降大火来烧了,就是人做强梁来砸了。人们却又来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照拜不悟。于是香火可能一天好似一天,而世风却一天比一天坏。唐玄宗决心大兴道教,命令家家户户都得必备一本《道德真经》,学子考试必考《道德真经》,他自己却整天整夜的跟杨贵纪鬼混。首相用的是头号的大奸臣,尽量买好番人安禄山,认贼作子。结果两京失陷,差一点送了老命。别人要读要考《道德经》,自己不但不以身作则,勤而行之,却是勤而反之。把行道的责任往人家身上一推了事。但凡用考试来推销思想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以此进身。只要顺着你的意思答,考上就算事,反而教人作弊,历史证明这样是不中用的。总之,道是不能拿来拜,也不能叫旁人代理,更不能强逼。老子明明的说:则我者贵。是要亲身体会,亲身实践,才能算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假)使我介然(稍微)有知(识),行于大道(上),唯施(走了邪路)是畏(惧)!老子又说: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就是由于这个道理)。
唐玄宗在他当政的前半段,亲身行道,于是造成了史称的开元之治,媲美贞观。自从改元天宝以后,肆意行乐。朝政腐败,天下糜烂。激成安史之乱,两京沦丧。而唐朝居然没有灭亡,反而出来个肃宗中兴,后来气象一新。多亏了一个道学之士,姓李名泌,字长源,京都人氏。他生来资质聪慧,才敏过人。七岁时,玄宗召他进宫,面试才华。当时名宰相张说也在座,宫中设有棋盘,张说指棋为赋,说:"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叫李泌以方、圆、动、静为要旨立说。李泌不慌不忙,随口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意。"这不但对得工整,立意比张说还高。所以这张说都叹服,向玄宗致贺,称国家有幸,生此希才。老张九龄与他结成忘年之交。他却专心习道。到了十几岁时,他见国事日非,毅然上书,批评时弊。玄宗要封他官职,他坚持不受。玄宗就请他以布衣和太子交游。他们感情很融洽,太子称他先生,而不名。幸亏玄宗有此一举,保住了大唐的天下。奸相杨国忠见他与太子亲善,马上用计把李泌与太子分开,把他排到蕲春,历久不许回京。他便藉机隐居颖阳,专心研究道学,不问世事。
马嵬坡前贵纪与不可一世的杨国忠,双双毙命。玄宗蒙尘,远越四川。在灵武,太子即位,立即飞书召李泌到行在。李泌义不容辞,赶到灵武。肃宗要拜他为宰相。他固辞,说:"陛下屈尊待臣,视如宾友,比宰相更贵显多了。臣有所知,无不尽言,有所见,无不上达,何必一定要受官职呢。"肃宗不能勉强,待遇如前为太子时,史称:出与联銮,寝与同榻,每事必谘,所言皆从。当时肃宗的诏告,挽回民心,都出李泌手笔。军书旁午,一切文牍军情都先送李府。宫廷的钥匙也交李泌掌管,皇室与政府联络,完全没有隔阂,政令焕然一新。
李泌运筹帷幄,光复两京。调停父子,太上皇回銮。中兴大业就绪后,李泌力请归隐。对肃宗说了个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行迹太奇。肃宗坚留不得,只好准他,他出门就上路。肃宗跟在后面,边哭边送,一直到了城外。只见他,一肩行李,两袖清风,飘然而去。李泌没有结婚,只吃素食。当他走到衡山,发现皇帝已命地方官在衡山为他盖房子,并致送盘缠。他于是就住在衡山,不问世事,不跟人往来。
到了代宗即位,迷信佛教。内,用了太监程元振、鱼朝思,循私蒙蔽。外,大臣昏庸错愕,藩镇狂妄专恣。会吐蕃入寇,代宗蒙尘。幸亏有个郭于仪在外面勉强支撑,国家危亡在即。于是郭请李泌再度出山,欲拜为宰相。李泌力辞,代宗就在大内蓬来殿侧,特筑一座书院,请他住定,每事谘询。可是内外臣僚用各种办法明排暗害,代宗无法应付。就与李泌密约,请他暂到江西,出任判官。等他一得机会,除掉那些孽障,要李泌随时候旨,立即进京。李泌很同情皇帝,所以答应他的要求。代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除去宰相元载。召回李泌,可是还不为其他大臣所容。于是再出李泌为沣州刺史。这次不及召还,代宗已崩。德宗继位,比代宗稍为精明果断,依郭于仪为长城。后子仪老死,宰相杨炎、庐杞相对于使用毒计,陷害忠良都是一个比一个狠。朝廷内战,藩镇祸烈。姚令言乱军入京,德宗慌忙出奔,连御玺都顾不及拿。藩镇接连叛变,德宗先逃奉天,后奔大梁,越跑越远,甚至绝粮。那时,德宗想起了李泌,请他出来安抚陕州。李泌到陕,军民见到是他,开城反正,夹道欢迎。李泌主持开山凿渠,运粮接济行在,德宗拉着儿子的手说:"这下我们父子可以有命了。"
当时还有两位武将,李晟和马燧,没有他们忠勇奋战,也不可能有后来的恢复。德宗回銮以后,聘李泌为同平章事。马上就有人向德宗进谗,要害李晟昆、马燧,德宗就动摇了。有一天,德宗对李泌说:"从前好多人用各种办法害你,请你千万不要报复。如果你觉得什么人有德于你,告诉我,我必替你答报他。"李泌说:"陛下,臣向来是奉道唯谨的人,从不与人结仇。从前陷害臣的人们,到现在都已死了。而我的几个朋友,现在也都已显贵,根本也不需我去报德了。不过,既蒙陛下提起,臣倒有一事相求。不知陛下可肯俯允?"德宗说: "一定一定,你请说吧。"李泌说:"就是请陛下莫听谗言,加害功臣。"德宗脸色遽变。李泌不慌不忙地接着说:"譬如,李晟、马燧,功高遭嫉,是必定有人要害他们的。如果陛下听信了他们,以后万一遇到急猝,还有谁肯为陛下出力?如果陛下对他们以坦诚相待,有事使其得专征伐;无事入朝奉请。岂非君臣之间的至乐吗?功臣们也不可自恃功劳,大家站自己的地位,守着礼仪。这样就天下太平,生民有幸,臣也自在受庇得益之中了。"德宗说:"每次联听你说话,开头总是一楞,后来听你慢慢分剖,都是为天下的至计,不由得不油然生敬。联敬当书绅。"李、马二人出来向李泌道谢,李泌说:"二公不必称谢,我只是为国家啊。"李泌见天下已安,辞职还山。德宗这次抵死不放。李泌为德宗划谋,对回纥展开主动的和平外交,以后分别遣使往抚吐蕃、云南、大食、天竺诸地,宣布威德。诸侯听命,暂时没有外患了。不久,李泌一病不起,遽然归天。年六十有八岁。
李泌历事三朝,功彪业著;没有李泌,就没有大唐,一生系天下安危数十年。而口不言功,急流勇退,是道学中的一个极好的榜样。有一次,德宗说:"天下事都是命数注定的。"李泌说:"天下命数之事,常人可以说,唯有做君、相的人不可说。古来桀封之流的暴君,部说我命在天,来为自己的过失遮掩。殊不知,君、相有造命的职资,不能尽听命运的捉弄,而不去积极的思考谋虑,为生民立命。"凡此,都是天下至理名言。先是肃宗有两个皇子,因非张后所出,里外交害,肃宗信谗,杀掉了小儿子。后来又气急败坏地要杀大儿子。李泌乘便,为吟黄瓜台诗:一摘使瓜好,二摘使瓜稀。等他消了气,慢慢的分析情形给他听,劝他千万不能杀儿子了。他感动得泪下沾衣,发誓不杀儿子了。这将要被杀的广平王在桌子上放好了药酒,准备父王旨意一下,马上吞服。他听说李泌的劝说成功了,哭着来谢李泌。李泌不受他谢,却劝他对父亲更要加倍尽孝。这就是后来的代宗。德宗为了有人要害太子的丈母娘,说她家造反,因此连累了太子。德宗要废杀太子,李泌说太子索来仁孝,这事必定冤枉。德宗说:"你这样跟我反对,难道你不怕死?"李泌说:"就是怕死才这样劝陛下的。因为你过几天发觉了太子的冤情,就一定说,你李泌做什么宰相,明白看着联错杀了太子都不劝劝我?就算是民间,有人打孩子,邻居也应该劝劝啊。难道你就幸灾乐祸,隔岸观火?那我现在就杀你这老头子给太子报仇。"德宗说:"这是我家里的事,你为什么偏要管?"李泌说:"天子以四海为家,臣备位宰相,天下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责任。怎能看着太子冤死都不管?"德宗说:"那让我再好好想一天吧。"李泌说:"想想是没有问题,可是陛下回宫后,只可一个人想,千万不可让别人帮你想,那样的话,太子就死定了。"第二天,德宗单召李泌入宫,抓住他的手哭着说:"我已查明,太子的确是无辜的。要不是你,我这辈子都要在后悔自责之中了。"这太子就是后来的顺宗皇帝。唐朝不仅政府靠李泌,皇家也靠李泌,危而不危。
李泌的智慧、言行、风范,对父言慈,对子言孝,对君言正,对臣言贤,消除祸害于未形,这完全是道家的典范,把矛盾统一起来。决不为一己私利,惟恐天下不乱,然后趁火打镰刀,连打带钩,最终同归于尽。司马谈说:"道家因阴阳之大顺。兼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中国的诸子百家的牙盾,就在"道"里统一了起来。横观今日世界,汲汲不可终日。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矛盾,也必在"道"里统一。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最后.老子说:"则我者贵。"这是一个带着祝福的允许:凡是按照宇宙规律办事的,就必定是成功者。"贵"的内容,可能是高贵。可能是清贵,可能是尊贵,可能是显贵,可能是阴贵,可能是富贵,也可能是荣华富贵。就是一定能出人头地,胜人一筹。这个允许不是基于空泛的希望,而是基于数学上的计算。因为,虽然道是易知也易行的,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也不行。由于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也不行,所以能知能行的人就已经比那些人了不起多了。再加上行出来的都是合乎规律的,就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那些行事不由正道的,纷纷如小丑跳梁,此起被落。最后剩下来的只是那少数不败之人,才是真正永久的成功者。所谓成功者,可以适应于各种层次:个人的层次,家庭的层次.团体组织的层次,国家的层次.甚至世界、宇宙的层次。所以老子这句"则我者贵"的祝福,更是管理者应当书绅.须臾不可忘怀的座右铭。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