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菲莎大学: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0:18

连载: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之(一)

            ------冯宇奇

为了自己健康、幸福、回归民族精神家园——为天地立心

现在关心国学的人越来越多,抱什么目的学习传统文化,就会有什么结果。正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传统文化如同一个大海,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宝藏,同时也有不少垃圾。如果你的目的错误,你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海里捞出来一堆废物,由于人生短暂,你后悔自己所捞的都是废物时,人已到暮年,只能空悲切了。因此,出发点与方向对我们做事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这里需要切磋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如果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学它,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混日子,那么我们就会落得一个大众化的不太好的结局。

说传统文化如大海有点缺乏人情味,把传统文化换成“地主家”更加形象,革命成功,战士跑进地主家:是躺在坑上抱地主家的大烟枪,还是到地主家闺房里躺在小姐的床上想像千金的模样,还是找找地主家的书房?不同的目的,结果是不同的。抱烟枪的成了鬼子,想千金的入了魔,进书房的得智慧。

要学习传统文化,首先我们要知道传统文化有什么作用?能干什么?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最好的解释,莫过于北宋张载的四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看似非常大,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一解之:

    为天地立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离不开我们的心,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它不是知识,不是文凭。中国文化讲人情世故,人情不是请客送礼,不是行贿受贿,当然这也算人情,但不是学问,不是文化,所谓人情,就是人的情绪,就是人的心情,你懂得你的心,就可以懂得自己的心情,懂得自己的心情,就可以懂得别人的心情、情绪,就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以知道怎么处世,怎么在这个社会立住脚。

       为天地立心,许多人说现代社会乱了,其实首先乱的不是社会而是他(她)自己,只有他(她)自己先乱了才会说社会乱了。“天地之心”只是一个虚词,落到实处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你就是天地的代表,你和你周围的人就构成了一个小天地。真正心神宁静的人看天地是静的,看社会也是静的,乱的只是心而已。你的心定了,就能安顿你周围的人,安顿你的父母,兄弟,家庭,朋友。在安顿自己这方面,你不要指望他人,只有靠你自己,你自己靠得住了,别人才靠得住,自己靠不住,别人也靠不住。不要听到文化两个字就吓着了,不要担心学历低学不了传统文化,不用担心。禅宗六祖惠能连字都不认得,还有《坛经》传于后世,我们怕什么!  

        现在社会流行心理学,中国传统社会不叫心理学,叫心性学。懂得自己的心的特点,叫尽己之性,懂得他人,叫尽人之性,懂得万物与自己的关系,懂得如何利用万物,就是尽物之性。
  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学习传统文化也需一心一意、专专心心地学,不仅要一心一意地学,而且要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只有边学边实践,才有快乐、才有意义。“一心可以得百人,百心不可得到一人。”就是说我们对人始终用传统文化中的真诚、善良、美好的东西,一如既往地对待周围的人,不是三心二意,就会有很多人支持我们,如果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墙头儿草随风倒,就会被人家看低,瞧不起。

有利于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水与心有什么关系吗?心与水与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先看看下面下个图片:

 

 

以上是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实验,水是矿物,它不是动物,它也不是植物,它是矿物。矿物有见闻觉知,它会看,它会听,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人有善的念头对它,它的结晶就非常美,这在显微镜之下都看到;如果以恶的念头对它,「我讨厌你,不喜欢你」,它的结晶就很丑陋。我们每个人身体70%都是由水组成的。我们整个身体原本是健康的,不是有病的,各个人都是健康,都是圆满的。病是什麽?我们的心不善,念头不善,把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组织变坏了,病就这麽生的。我们要是换个念头,善念。予人梅花,手有余香。我们真心祝福他人,心存善念,那我们内在的水结晶就会变得非常完美,它就能把我们不好的细胞统统还原,细胞会还原我们的器官,我们的身体就恢复正常,这病就好了,就没病了。因此为天地立心,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是立向善之心,立真、善、美之心,立这个心就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讲:“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如果我们能常期保持心静如水,那么我们的身体同样会是健康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活着,总有大大小小,纷纷扰扰的事情来影响我们的心情,如果我们能够大事明白,小事糊涂,那么我们的心就不会轻易动,身体当然就能保持一个平稳的健康状态。如果随便一个小事都能动我们之心,那么健康的身体也会随着受到干扰,变得不再健康。一个人常常生烦恼,常常发脾气,这个人寿命不会很长,而且衰老得很快,肯定毛病很多。愈是脾气不好,毛病就愈多,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所以人们能够把坏脾气改掉,见到人都不要再计较,都欢欢喜喜,把脾气改掉之後人们身体就会健康。这也是立心的目的,立大度宽容之心,立难得糊涂之心,主要还是把当下我们能把握的这一生过的更加健康,更加快乐。这是最物质,最实惠的了。

学习传统文化能使人看清世间纷纷扰扰的问题,胸怀变的宽广起来,能够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起来。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最大的实惠就是有利于身体健康。

有利于个人幸福

知足常乐,在收入增长不快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快乐而幸福地活着?这是关乎我们生活质量的大事。

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主心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大家的经济收入总量在绝对的上升,但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好像并没有伴随着自己从万元户到十万元户再到百万元户而上升,时至今日,如果我们手里有一百万不仅不会高兴而且还会发愁:四环内的房子没戏了,五环内的房子似乎也没戏了,手握百万之财,居无定所!唉,日子怎么过呀!有一百万的人发愁,没有一百万的人更发愁,连三、五十万都没有甚至三万、五万都没有的人是不是愁上加愁,愁地没法活下去了呢?

传统文化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传统文化是谋道的文化(谋道不谋食),不是求食的聪明,但是传统文化能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的幸福问题。当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时,谈幸福与否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究竞是有三万幸福,还是有五万幸福,还是有十万、三十万幸福或者财富多多益善幸福,有没有一个尺度呢?我们看一段文字: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不支
置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少,三品四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慕称王做帝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不是以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并且有可能伴随着财富的增加或许我们离幸福会越来越远。

   “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当下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你把心态调整到当下就是幸福的这个档上,你就是最幸福的。不要给自己设定幸福目标:你有十万时,设定有一百万时一定会幸福。有一百万时,设定二百万时会幸福。幸福不是将来,幸福就是现在!就是你的感觉,不是你的财富!一辈子患得患失,成为财产的奴隶。“仁者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只有让财产为人生服务时,我们才能找到幸福。“为天地立心”从财富角度来说就是,脚踏实地干好当下的活,立下现在就是幸福的心,你心是幸福的,用你幸福之心照亮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狗,你的庭院,当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庭院都是幸福的时候,天地就是幸福的天地,我们的家园也就成为美丽的国度,幸福的家园。不要向未来找幸福,幸福就是现在!

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源是本民族生发以来所蕴育、传承、升华了的优秀文化,建国以后,特别是十年文革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断代了。“要想富  祭祖墓”一个家族繁荣富强后,会想到家谱,思念祖先。中华民族也同样如此,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民族自豪感也在上升,祖先的文化就提到日程上来了。我们每个人学习传统文化不仅适于陶冶个人情操,找到民族自豪感,逐渐回归民族精神乐园,同时也顺应党的政策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